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談叁寶功德(70~92)▪P3

  ..續本文上一頁教育衆生呀,佛門裏離開了教育,就是離開了釋迦佛的道路,非但危害了個人,危害了無數的佛弟子,而且使法不起作用了,法就滅了。所以佛門裏不進行教育,排斥教育,這是魔王波旬最喜歡的。

  談叁寶功德 (75)

  ◎ 傅味琴講于2006年5月18日

  不學佛法卻學愚,一代傳一代,

  造成今天佛門裏不再重視講經說法了

  本次提要:

  ■ 不學佛法卻學愚,一代傳一代,造成今天佛門裏不再重視講經說法了

  ■ 尊師是學生應有的素質,爲師而傲慢,前面就出現了陷阱

  ■ 封建社會人壓人,就憑內心的傲慢;修行人傲慢,修行的根本就垮掉了

  ■ 佛教偉大在推翻階級,佛門不應該出現上壓下的氣氛

  ■ 要出頭,心越擡越高,這樣高舉的心受到精神壓抑會變成憂郁症

  不學佛法卻學愚,一代傳一代,

  造成今天佛門裏不再重視講經說法了

  近代佛門漠視教育的情況一代傳一代,一直到現在,在很多佛門裏已經不講經說法了。很多佛弟子想聽法,幾年都聽不到,苦惱得很。沒有得到教育,煩惱仍然保留下去,乃至互相也不幫助,也不知道該怎麼幫助人。有時好心想幫助別人,可是自己有煩惱,一開口就不是幫助的口氣,說的話也不一定完全對,惹得人家也冒起火來。所以度衆生使衆生離苦得樂,要靠教育,要靠法,你法都不要,教育也不要,對己對人有好處嗎?

  不學釋迦佛的法,卻主張學愚,這種錯誤竟沒人覺得出來,結果大家都受影響,說到底是這種人傲慢到連釋迦佛的法他都看不起,唯有愚最好,愚最高。

  尊師是學生應有的素質,

  爲師而傲慢,前面就出現了陷阱

  學生對老師尊敬、虛心、有禮貌,這是學生應有的素質,也是對老師的鼓勵,而不是讓你傲慢啊。我這幾年一直在提醒你們當老師的要小心,你們面前有一個陷阱,就是傲慢。你發菩提心是好,走路看看清楚,什麼是安全的路,什麼是危險的路,別走錯了。發菩提心是愛衆生的表現,你別自己走偏了。就好比有幅漫畫,一個男的穿著筆挺,非常潇灑,喜氣洋洋,手裏拿了一束玫瑰花,擡著頭看著天上的月亮,非常得意地往前走,肯定他掉在愛裏邊。前面就是一個陷阱,再往前一步肯定掉下去。有人當老師了,兩只眼睛就跑到額骨頭上了。人世間因爲煩惱關系,處處都是陷阱,修行的路不是好走的,看看你自己的腳步,煩惱魔隨時隨刻在跟我們搗亂,隨時隨刻在給我們布置陷阱。

  封建社會人壓人,就憑內心的傲慢;

  修行人傲慢,修行的根本就垮掉了

  我看過一部叁十年代的電影,那時候的人都穿長袍子,孩子已經長得很高很大了,媽在衆人面前對孩子訓話,命令孩子跪下來。那個年代講究儒教的孝道,孩子就跟媽跪下來,這個媽很得意呀,意思你看他多聽話,我叫他跪,他就跪。其實從修行的角度來看,這個媽實在是在表現自己的傲慢。封建社會是人壓人人吃人的社會,從內心上來講,就是憑的傲慢。人一有了地位有了權勢,馬上就會掉在傲慢的陷阱裏,世間上的人一傲慢就容易失敗,修行人一傲慢,修行的根本就垮掉了。

  佛教偉大在推翻階級,

  佛門不應該出現上壓下的氣氛

  現在有的佛學培訓班,佛學不學,去學儒教,好像儒教比佛教偉大。受了儒教的影響,佛門也出現了人壓人的現象。用從前毛澤東的話說:因爲釋迦牟尼推翻了階級,所以人民擁護他,佛教偉大就偉大在推翻階級。可是今天佛門裏平等的精神微乎其微,上壓下的氣氛一層又一層。居士尤其是有文化的人,對此很敏感。

  十幾年前我在蘇州過春節,有幾個深圳來的客人跟我提一個問題:我們居士進佛門,是不是個個要低頭啊?他們感到很壓抑。有的人長期以來已經壓習慣了,有的人壓也壓不下去。

  要出頭,心越擡越高,

  這樣高舉的心受到精神壓抑會變成憂郁症

  這幾十年來,社會上人的心態大大改變了,都在強調要自信,要出頭,心越擡越高越擡越高。可是由于人們的內心中還存在著煩惱、存在著封建意識,處處想把別人壓下去,想把別人吃掉,大魚吃小魚,小魚吃蝦米,這樣高舉的心受到精神壓抑會變成憂郁症。現在全世界的憂郁症數量很大,而且不斷在上升。我從報上看到,有一個人念書念到博士,很聰明,最後自殺,他在遺書裏說:我精神壓抑得太厲害。

  談叁寶功德 (76)

  ◎ 傅味琴講于2006年5月18日

  沒有教育,沒有改正,讓這種情況在

  佛門存在是不應該的,對自己求解脫,

  及引導衆生離苦得樂都沒希望了

  本次提要:

  ■ 沒有教育,沒有改正,讓這種情況在佛門存在是不應該的,對自己求解脫,

  及引導衆生離苦得樂都沒希望了

  ■ 傲慢對人對己都會致成壓抑,所以壓抑跟傲慢大有關系

  ■ 佛教主張平等,爲的是消除人與人之間的矛盾,去掉每個人心裏的煩惱

  ■ 不是領導不好,是傲慢不好,高高在上,脫離群衆,也就失去了平等心

  ■ 佛門沒有特權,修行人就不能有特權,因爲特權能助長傲慢

  沒有教育,沒有改正,讓這種情況在佛門存在是不應該的,

  對自己求解脫,及引導衆生離苦得樂都沒希望了

  如果這種情況出現在佛門,那佛門也完了。當然佛門裏的人都是從社會上進來的,難免把這種世俗氣帶進了佛門,那麼趕快要弘揚佛法,在佛法的教育中幫助每個人改正啊。如果沒有教育,沒有改正,讓這種情況在佛門裏長期存在,乃至于不斷發展,這是不應該的,對于自己求解脫,以及引導衆生離苦得樂都沒有希望了。

  傲慢對人對己都會致成壓抑,

  所以壓抑跟傲慢大有關系

  我們這兒雖然天天在進行教育,偶然也會有同學在訴苦,“我壓抑得很”,我聽了這個話心裏很有感觸,我天天講法,竟然還出現這樣的情況。當然喽,這種情況是極少數,絕大多數人在聽法中轉變了。可是即使極少數,咱們也要關心關心,也要檢查檢查,找找漏洞啊。漏洞無非兩個:一個,是不是由于別人的傲慢對你進行壓抑?還有一個,是不是你自己的傲慢,進步得太慢,轉變得太慢,一句話聽不起,形成了自我壓抑?所以說壓抑跟傲慢大有關系。

  佛教主張平等,爲的是消除人與人

  之間的矛盾,去掉每個人心裏的煩惱

  修行要做到理無礙、事無礙,理上也要平等,事上也要平等。咱們每個人都應該有一顆平等心,可是事上平等不等于說全部削平,佛門裏有分工,這不叫不平等,平等不可能解說成要麼全當領導,要麼都是群衆。在形象上不可能絕對平等,比如你比別人高,他長得這麼矮,也不平等,又不是冬青樹,可以排好隊削削平。佛門裏有師父有徒弟,有照客、知客、當家,有大當家、二當家,有方丈,法師。目的是要把事情搞好。佛教主張平等,爲的是消除人與人之間的矛盾,去掉每個人心裏的煩惱。

  不是領導不好,是傲慢不好,高高在上,

  脫離群衆,也就失去了平等心

  你把事情搞好了,他也把事情搞好了,這就叫平等。比如當領導的把領導工作做好,當群衆的把群衆工作做好,大家都做好了,好跟好就是平等。佛是大醫王,法是無上藥,醫生開處方難道每張處方都一樣?有人就氣不過,這個醫生給他開方子,一帖二十元,給我開的方子一帖六元錢,不平等!那麼你去吃他二十元的方子,要吃死的。所以理解要全面要圓滿,不是分工不好,你做了領導,當了老師,傲慢了,這個傲慢不好,傲慢就容易發展成盛氣淩人,高高在上,脫離群衆,蠻不講理,也就失去了平等心。

  佛門沒有特權,修行人就不能有特權,

  因爲特權能助長傲慢

  我前一個時期特地給你們做了報告,特別提出來要反對領導特權,領導有特權。這就害了他,因爲助長了他的傲慢。領導只是工作上的領導,生活上最多給他一點照顧。世俗上有特權,佛門裏沒有特權,尤其在我們這兒。修行人就不能有特權,今天這兒當老師當領導的全是我的學生,一律平等。對于生病工作忙的情況,那是可以照顧的。比如說我老年人牙齒不好,只能夠吃一點能咬得動的東西,你說:“這些硬的老的我也不吃。”你的牙齒不好嗎?我吃飯,有專人煮菜,你說:“我也是領導,也派一個人專門給我煮菜。”難道你也有高血壓,必須要吃低鈉鹽?“傅老師有人跟他送飯,我也叫人送飯。”你幾歲了?難道你出門也派兩個同學扶你啊?平等也要辯證地看,哪有絕對的平等?

  談叁寶功德 (77)

  ◎ 傅味琴講于2006年5月18日

  不能因對世俗的厭惡而離開衆生,

  更不能因執著身份而起傲慢

  本次提要:

  ■ 講話帶情緒,講多了別人會起反感,以及屢教不改的種種習氣,

  都出自于傲慢

  ■ 老同學傲慢,新同學不服氣,傲慢人人討厭,只有煩惱才喜歡你

  ■ 不能因對世俗的厭惡而離開衆生,更不能因執著身份而起傲慢

  ■ 出山門迎接有錢人,這會使傲慢的居士更傲慢

  ■ 傲慢會把佛門搞壞,不要把有錢的居士捧上天,也不要形成對身份的執著

  講話帶情緒,講多了別人會起反感,

  以及屢教不改的種種習氣,都出自于傲慢

  還有你們當領導的,講話時間不要過長,說“傅老師講話時間很長,連訓話時間也很長,”這裏有區別的,你的智慧比不上我,你即使是好心幫助人,可你們講話經常會有漏洞,而且還包含著情緒,講多了,同學會起反感。我訓話,越訓,同學越歡喜。你訓話呢?時間長了人家忍不住了。訓到後來自由發揮,一帶情緒,難免失偏了。如果你們不按我指導的辦,這就是你們出現了傲慢。

  老同學傲慢,新同學不服氣,

  傲慢人人討厭,只有煩惱才喜歡你

  虛心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後。你們老同學常在新同學面前表現傲慢,我爲了調整你們的關系,經常對新同學關懷、鼓勵,這個矛盾還不是你們搞出來的?正好比你們拉了屎叫我來擦屁股。如果新同學有傲慢,你老同學就別傲慢了。老同學也傲慢,新同學不服氣,不聽你的,事情咋搞得好呢?新同學要靠老…

《談叁寶功德(70~92)》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