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谈三宝功德(70~92)▪P2

  ..续本文上一页气很坏、盛气凌人、吵吵闹闹、什么都来,给人家的印象,怎么变成两个人了?

  光讲礼节威仪,不讲修行断烦恼,就离开了

  佛陀的教导,这在近代的佛门里为时已久

  前几年有两个年轻的出家人要回去,来向我告别一下。她们很礼貌,讲话也不多。我请她们给我们提些意见,其中一个开口才说了一句,旁边一个就碰碰她“不要说人家闲话,主要是我们不好,我们没有福气。”可是她们到办公室办手续的时候,在财务上有了一点不同意见,声音很响就吵起来了。

  同学们告诉我,她们虽出家不久,来时很有礼貌,威仪很好,大家都很喜欢,谁知道会这么样蛮不讲理,说变就变。她们仅仅是学个外貌,为的是取得别人的好感,这就变成虚伪、谄曲。如果将来当师父,收了很多徒弟,会影响了一大片信佛的人,大家都只讲究礼节、威仪,而不讲究内心断烦恼,都成了两面派。

  近代的中国佛门就出了这么一种人,威仪很好,其实他是儒教思想,从前学儒教的人也讲究威仪,秀才走路总是踱方步,眼睛不斜看,所谓坐如钟,站如松,也可能他本来就是这样。由于给人家印象好,人家以为他是修行人,可是他的思想全是儒教,他不讲经说法,只叫人家唸佛,表示他是专门讲究修行的,结果影响了一大片。一代传一代,直到现在,人们还在学走这条路,修行离开了佛陀的教导,合得来时我对你好,合不来就既凶又狠,表面上说“是我们自己不好”,转身尽说人家怎么坏。

  说人闲话,破坏团结,

  重又勾起已经觉悟的人的烦恼

  你们同学也这样反映,本来我们已经安定团结,大家都在遵守规章制度,由于她们在寮房里尽说人家怎么不好怎么坏,安定团结多多少少起了一点波动。因为同学之间总有点摩擦,心里总有这样那样的情绪,靠自己听法,觉悟提高,认识到这是由于自己没有遵守规章制度,自己也有错,已经觉悟过来了,她们一煽,烦恼又勾起来了。

  听说她们私下里总是说同学怎么不好。有一次开会时,她看到一个同学用手臂碰了另一个同学一下,意思是:你这个话别说了。她马上抓住这个辫子,说我们同学不光明正大,说话的时候还打招呼,为什么不让人家讲下去呢?真好笑,这是生活中常有的事情,是同学之间的互相帮助呀,因为这个话说出来不恰当,会引起更大矛盾,那么好意提醒一下,她反而认为是一个极大的毛病。可是那天她自己也把人家挡了一挡,叫人家别说了。

  谈三宝功德 (73)

  ◎ 傅味琴讲于2006年5月18日

  傲慢容易与人起矛盾,更没耐心考虑他人意见,

  互相帮助时应该心平气和

  本次提要:

  ■ 打击你的人,当面也会说几句好话,会让你受迷惑而没有提防

  ■ 要修恭敬,也要对治傲慢,虚伪傲慢比自由散漫的危害性更严重

  ■ 傲慢容易与人起矛盾,更没耐心考虑他人意见,互相帮助时应该心平气和

  ■ 修行人应以柔和为庄严,表现粗相跟世间粗汉岂不是一样

  ■ 佛教讲慈悲,不要为了自己出头,把别人压下去,要帮助同学共同进步

  打击你的人,当面也会说几句好话,会让你受迷惑而没有提防

  年轻一代能出家修行,本来应该是佛教的希望,很可惜,就被某些人误导了,一代传一代,无形中就会受影响。虚伪谄曲的人是不可能成就的。如今连佛门里的所谓修行人很多都是面上一套,背后一套,今天对你有意见,乃至要对你打击排斥,可是还会迷惑你,仍然对你说好话,使你没有提防。

  要修恭敬,也要对治傲慢,

  虚伪傲慢比自由散漫的危害性更严重

  实际上这些都是傲慢的另一种表现。为什么要提倡谦虚恭敬,因为我们在修行,要修恭敬,也要对治傲慢。如果不对治傲慢,恭敬谦虚就会变成虚伪的手段。威仪差一点,恭敬差一点,给人的印象最多是自由散漫,虚伪傲慢可比自由散漫的危害性严重得多。

  傲慢容易与人起矛盾,更没耐心考虑

  他人意见,互相帮助时应该心平气和

  傲慢的人,容易跟人家起矛盾,没有耐心听完人家的话,更没有耐心考虑人家意见是不是有好处,耐心是要靠谦虚来支持的;傲慢的人容易妒忌,一妒忌就容不得人,团结就破坏了;傲慢的人会失去冷静;不论思考问题,以及干事情漏洞百出;傲慢的人对人不服,自以为是,有了错误坚持到底,形成执著。同学之间总有漏洞,总有差错,要互相帮助。在互相帮助的时候应该心平气和,既要发现别人的漏洞,也要保持自己的谦虚。傲慢的人往往对人一有意见,马上态度不好,凡是态度不好都跟傲慢有关系,乃至于吵架骂人打人,吵架一定要把声音拉高,骂人就是把人家丑化,把人家压下去,打人是表示自己是胜利者,伤害人越厉害,表示他越胜利,这些都是烦恼心,修行人哪可以这样的?

  修行人应以柔和为庄严,

  表现粗相跟世间粗汉岂不是一样

  佛教导修行人要修忍辱,在《沙门十七庄严法》里就说修行人要修柔和,表现粗相跟世间上的粗汉还不是一样?修行人不能跟人家攀比,不能好胜,不能好表现自己,因为这些心态根子就出在烦恼里,形形色色的烦恼表现都包含着傲慢。心不平,起斗争,最容易破坏团结。

  世俗上的人有时觉悟有时迷。有多少人在竞争中失败,有发财的,必有倒闭的。现在连孩子都在叫苦连天,有的考上大学了,胜利了;有的不是不用功,因为大学的名额有限,总有考不上的,结果家庭压力、社会压力,压得他受不了,有发精神病的,有自杀的。

  佛教讲慈悲,不要为了自己出头,

  把别人压下去,要帮助同学共同进步

  佛教讲慈悲,你何必为了自己出头把别人压下去?这是修行人的心态吗?你应该往好的方面走,看到别人进步慢,你发发慈悲心,去帮助他提高,免得他因为进步慢,精神受到压抑。同学之间有人进步快,我们要赞叹,要跟他学习;如果有人进步慢,千万不要看不起他,说闲话,否则就被你自身的内魔、傲慢钻了空子了。

  谈三宝功德 (74)

  ◎ 傅味琴讲于2006年5月18日

  佛门离开了教育,就离开了释迦佛的道路,

  这是魔王波旬最喜欢的

  本次提要:

  ■ 世世种子的累积,今世环境的影响,造成的末法现象,说到底

  还是内魔的作用

  ■ 如今男女交朋友,凭着感情吃喝玩乐,离婚率很高啊

  ■ 你给别人错误的影响,受害的还是你自己,这是愚人的因果

  ■ 爱是痛苦的根源,当别人的傲慢反应在你身上,你就受不了啦

  ■ 佛门离开了教育,就离开了释迦佛的道路,这是魔王波旬最喜欢的

  世世种子的累积,今世环境的影响,

  造成的末法现象,说到底还是内魔的作用

  一个人出生以后,前世的傲慢就带到今世,今世又助长了自己的傲慢,一种是环境里的人经常表现出傲慢,你会受影响,这是别人影响你;还有一种更直接的影响,别人倒没有影响你,而你自己心里傲慢的种子发作了,那是你自己的问题。别人影响你,虽然是环境的问题,可是影响你的还是人,是这个人心里的烦恼表现出来影响你,所以环境是人制造的。末法时期的佛门,歪风邪气、邪知邪见泛滥,越搞越厉害,还不是人制造出来的?因为这些人心里有烦恼,所以说到底还是内魔的作用。

  如今男女交朋友,

  凭着感情吃喝玩乐,离婚率很高啊

  拿世间上的情况来说,从前婚姻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人们说这不好,应该互相了解,考虑好了再结婚,那么就先交朋友。话是不错,办法也挺好,可是问题很多啊,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是不好,因为父母对对方不一定了解,媒人总跟你说好话,结果出了很多问题。

  可是另一方面来看呢?父母总比孩子有头脑,因为父母是过来人,他懂得夫妻怎么生活,家庭怎么维持,媒婆也不见得完全胡说。现在互相交朋友了,可有几个人在了解啊?都是凭感情吃喝玩乐,你对我宠爱依顺就是好,这种了解也是漏洞百出。事实怎么样呢?现在婚后大都非常痛苦,离婚率高得很啊。有的老人就说话:说起来我们是父母之命,是不好,你们现在都是自己找的朋友,怎么结婚后比我们吵得还厉害?

  你给别人错误的影响,受害的还是你自己,

  这是愚人的因果

  所以你不接受佛陀的智慧来修行,人世间的苦是逃不了的。我只说其中的一个漏洞,男的有了女朋友,非但百依百顺,陪她吃喝玩乐,让她高兴,还尽说她好话,所谓叫“赞美”,把她捧得来像上帝,这样一来女的就傲慢起来了。做朋友的时候你对她这么好,实际上是演场戏,你还忍受得了,一结婚已经把老婆抓住了,再这样下去男的也受不了。可是女的已经傲慢了,她这个脾气是你宠出来的,你给别人错误的影响,最后报应到你自己身上,还是你自己受害,这就是愚蠢,是愚人的因果。

  爱是痛苦的根源,当别人的傲慢反应在你

  身上,你就受不了啦

  那男的当初怎么会对她百依百顺,一点没有怨言?“因为爱呀”,所以爱是痛苦的根源。可是你光讲这句话,有的人还醒悟不了:爱的时候是快乐幸福,怎么是痛苦的根源啊?如果你智慧大一点,眼光远一点,分析细一点,可以分析出很多很多的道理。其中一个就是你助长了别人的傲慢,别人的傲慢反应在你身上你就受不了啦,事实发展的结果就是爱是痛苦的根源。父母对子女也是如此,小时候父母对子女宠爱,到后来父母就苦得不得了。现在独生子女更是受宠爱,像小皇帝一样,个个傲慢。一个傲慢的人还会把你父母放在眼里吗?他很习惯于“你一向是听我的”,怎么今天不听我了?他就冒火了。这些都是傲慢的危害。

  佛门离开了教育,就离开了释迦佛的道路,

  这是魔王波旬最喜欢的

  还有一种,在佛门里别人对你恭敬对你虚心,他做了个好榜样,你也该学学嘛。有的人没有接受好的影响,反而助长了他的傲慢,这些人心里都着了魔了。也是这个漏洞,因为他没有得到教育。所以没有教育,即使你表现好,作了榜样,不一定能解决众生的问题。释迦佛度众生,就是…

《谈三宝功德(70~92)》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