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教育众生呀,佛门里离开了教育,就是离开了释迦佛的道路,非但危害了个人,危害了无数的佛弟子,而且使法不起作用了,法就灭了。所以佛门里不进行教育,排斥教育,这是魔王波旬最喜欢的。
谈三宝功德 (75)
◎ 傅味琴讲于2006年5月18日
不学佛法却学愚,一代传一代,
造成今天佛门里不再重视讲经说法了
本次提要:
■ 不学佛法却学愚,一代传一代,造成今天佛门里不再重视讲经说法了
■ 尊师是学生应有的素质,为师而傲慢,前面就出现了陷阱
■ 封建社会人压人,就凭内心的傲慢;修行人傲慢,修行的根本就垮掉了
■ 佛教伟大在推翻阶级,佛门不应该出现上压下的气氛
■ 要出头,心越抬越高,这样高举的心受到精神压抑会变成忧郁症
不学佛法却学愚,一代传一代,
造成今天佛门里不再重视讲经说法了
近代佛门漠视教育的情况一代传一代,一直到现在,在很多佛门里已经不讲经说法了。很多佛弟子想听法,几年都听不到,苦恼得很。没有得到教育,烦恼仍然保留下去,乃至互相也不帮助,也不知道该怎么帮助人。有时好心想帮助别人,可是自己有烦恼,一开口就不是帮助的口气,说的话也不一定完全对,惹得人家也冒起火来。所以度众生使众生离苦得乐,要靠教育,要靠法,你法都不要,教育也不要,对己对人有好处吗?
不学释迦佛的法,却主张学愚,这种错误竟没人觉得出来,结果大家都受影响,说到底是这种人傲慢到连释迦佛的法他都看不起,唯有愚最好,愚最高。
尊师是学生应有的素质,
为师而傲慢,前面就出现了陷阱
学生对老师尊敬、虚心、有礼貌,这是学生应有的素质,也是对老师的鼓励,而不是让你傲慢啊。我这几年一直在提醒你们当老师的要小心,你们面前有一个陷阱,就是傲慢。你发菩提心是好,走路看看清楚,什么是安全的路,什么是危险的路,别走错了。发菩提心是爱众生的表现,你别自己走偏了。就好比有幅漫画,一个男的穿着笔挺,非常潇洒,喜气洋洋,手里拿了一束玫瑰花,抬着头看着天上的月亮,非常得意地往前走,肯定他掉在爱里边。前面就是一个陷阱,再往前一步肯定掉下去。有人当老师了,两只眼睛就跑到额骨头上了。人世间因为烦恼关系,处处都是陷阱,修行的路不是好走的,看看你自己的脚步,烦恼魔随时随刻在跟我们捣乱,随时随刻在给我们布置陷阱。
封建社会人压人,就凭内心的傲慢;
修行人傲慢,修行的根本就垮掉了
我看过一部三十年代的电影,那时候的人都穿长袍子,孩子已经长得很高很大了,妈在众人面前对孩子训话,命令孩子跪下来。那个年代讲究儒教的孝道,孩子就跟妈跪下来,这个妈很得意呀,意思你看他多听话,我叫他跪,他就跪。其实从修行的角度来看,这个妈实在是在表现自己的傲慢。封建社会是人压人人吃人的社会,从内心上来讲,就是凭的傲慢。人一有了地位有了权势,马上就会掉在傲慢的陷阱里,世间上的人一傲慢就容易失败,修行人一傲慢,修行的根本就垮掉了。
佛教伟大在推翻阶级,
佛门不应该出现上压下的气氛
现在有的佛学培训班,佛学不学,去学儒教,好像儒教比佛教伟大。受了儒教的影响,佛门也出现了人压人的现象。用从前毛泽东的话说:因为释迦牟尼推翻了阶级,所以人民拥护他,佛教伟大就伟大在推翻阶级。可是今天佛门里平等的精神微乎其微,上压下的气氛一层又一层。居士尤其是有文化的人,对此很敏感。
十几年前我在苏州过春节,有几个深圳来的客人跟我提一个问题:我们居士进佛门,是不是个个要低头啊?他们感到很压抑。有的人长期以来已经压习惯了,有的人压也压不下去。
要出头,心越抬越高,
这样高举的心受到精神压抑会变成忧郁症
这几十年来,社会上人的心态大大改变了,都在强调要自信,要出头,心越抬越高越抬越高。可是由于人们的内心中还存在着烦恼、存在着封建意识,处处想把别人压下去,想把别人吃掉,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这样高举的心受到精神压抑会变成忧郁症。现在全世界的忧郁症数量很大,而且不断在上升。我从报上看到,有一个人念书念到博士,很聪明,最后自杀,他在遗书里说:我精神压抑得太厉害。
谈三宝功德 (76)
◎ 傅味琴讲于2006年5月18日
没有教育,没有改正,让这种情况在
佛门存在是不应该的,对自己求解脱,
及引导众生离苦得乐都没希望了
本次提要:
■ 没有教育,没有改正,让这种情况在佛门存在是不应该的,对自己求解脱,
及引导众生离苦得乐都没希望了
■ 傲慢对人对己都会致成压抑,所以压抑跟傲慢大有关系
■ 佛教主张平等,为的是消除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去掉每个人心里的烦恼
■ 不是领导不好,是傲慢不好,高高在上,脱离群众,也就失去了平等心
■ 佛门没有特权,修行人就不能有特权,因为特权能助长傲慢
没有教育,没有改正,让这种情况在佛门存在是不应该的,
对自己求解脱,及引导众生离苦得乐都没希望了
如果这种情况出现在佛门,那佛门也完了。当然佛门里的人都是从社会上进来的,难免把这种世俗气带进了佛门,那么赶快要弘扬佛法,在佛法的教育中帮助每个人改正啊。如果没有教育,没有改正,让这种情况在佛门里长期存在,乃至于不断发展,这是不应该的,对于自己求解脱,以及引导众生离苦得乐都没有希望了。
傲慢对人对己都会致成压抑,
所以压抑跟傲慢大有关系
我们这儿虽然天天在进行教育,偶然也会有同学在诉苦,“我压抑得很”,我听了这个话心里很有感触,我天天讲法,竟然还出现这样的情况。当然喽,这种情况是极少数,绝大多数人在听法中转变了。可是即使极少数,咱们也要关心关心,也要检查检查,找找漏洞啊。漏洞无非两个:一个,是不是由于别人的傲慢对你进行压抑?还有一个,是不是你自己的傲慢,进步得太慢,转变得太慢,一句话听不起,形成了自我压抑?所以说压抑跟傲慢大有关系。
佛教主张平等,为的是消除人与人
之间的矛盾,去掉每个人心里的烦恼
修行要做到理无碍、事无碍,理上也要平等,事上也要平等。咱们每个人都应该有一颗平等心,可是事上平等不等于说全部削平,佛门里有分工,这不叫不平等,平等不可能解说成要么全当领导,要么都是群众。在形象上不可能绝对平等,比如你比别人高,他长得这么矮,也不平等,又不是冬青树,可以排好队削削平。佛门里有师父有徒弟,有照客、知客、当家,有大当家、二当家,有方丈,法师。目的是要把事情搞好。佛教主张平等,为的是消除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去掉每个人心里的烦恼。
不是领导不好,是傲慢不好,高高在上,
脱离群众,也就失去了平等心
你把事情搞好了,他也把事情搞好了,这就叫平等。比如当领导的把领导工作做好,当群众的把群众工作做好,大家都做好了,好跟好就是平等。佛是大医王,法是无上药,医生开处方难道每张处方都一样?有人就气不过,这个医生给他开方子,一帖二十元,给我开的方子一帖六元钱,不平等!那么你去吃他二十元的方子,要吃死的。所以理解要全面要圆满,不是分工不好,你做了领导,当了老师,傲慢了,这个傲慢不好,傲慢就容易发展成盛气凌人,高高在上,脱离群众,蛮不讲理,也就失去了平等心。
佛门没有特权,修行人就不能有特权,
因为特权能助长傲慢
我前一个时期特地给你们做了报告,特别提出来要反对领导特权,领导有特权。这就害了他,因为助长了他的傲慢。领导只是工作上的领导,生活上最多给他一点照顾。世俗上有特权,佛门里没有特权,尤其在我们这儿。修行人就不能有特权,今天这儿当老师当领导的全是我的学生,一律平等。对于生病工作忙的情况,那是可以照顾的。比如说我老年人牙齿不好,只能够吃一点能咬得动的东西,你说:“这些硬的老的我也不吃。”你的牙齿不好吗?我吃饭,有专人煮菜,你说:“我也是领导,也派一个人专门给我煮菜。”难道你也有高血压,必须要吃低钠盐?“傅老师有人跟他送饭,我也叫人送饭。”你几岁了?难道你出门也派两个同学扶你啊?平等也要辩证地看,哪有绝对的平等?
谈三宝功德 (77)
◎ 傅味琴讲于2006年5月18日
不能因对世俗的厌恶而离开众生,
更不能因执著身份而起傲慢
本次提要:
■ 讲话带情绪,讲多了别人会起反感,以及屡教不改的种种习气,
都出自于傲慢
■ 老同学傲慢,新同学不服气,傲慢人人讨厌,只有烦恼才喜欢你
■ 不能因对世俗的厌恶而离开众生,更不能因执著身份而起傲慢
■ 出山门迎接有钱人,这会使傲慢的居士更傲慢
■ 傲慢会把佛门搞坏,不要把有钱的居士捧上天,也不要形成对身份的执著
讲话带情绪,讲多了别人会起反感,
以及屡教不改的种种习气,都出自于傲慢
还有你们当领导的,讲话时间不要过长,说“傅老师讲话时间很长,连训话时间也很长,”这里有区别的,你的智慧比不上我,你即使是好心帮助人,可你们讲话经常会有漏洞,而且还包含着情绪,讲多了,同学会起反感。我训话,越训,同学越欢喜。你训话呢?时间长了人家忍不住了。训到后来自由发挥,一带情绪,难免失偏了。如果你们不按我指导的办,这就是你们出现了傲慢。
老同学傲慢,新同学不服气,
傲慢人人讨厌,只有烦恼才喜欢你
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你们老同学常在新同学面前表现傲慢,我为了调整你们的关系,经常对新同学关怀、鼓励,这个矛盾还不是你们搞出来的?正好比你们拉了屎叫我来擦屁股。如果新同学有傲慢,你老同学就别傲慢了。老同学也傲慢,新同学不服气,不听你的,事情咋搞得好呢?新同学要靠老…
《谈三宝功德(70~92)》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