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談叁寶功德(70~92)▪P5

  ..續本文上一頁有勢力的人,在錯路上很難轉得過來,貪求五欲的人,各種煩惱都

  會冒出來

  ■ 迷茫顛倒的衆生,對善知識、正知正見經常起疑,對魔道外道反不起疑,

  所以證果證道極其困難

  ■ “此是苦,汝應知;此是集,汝應斷;此是滅,汝應證;此是道,汝應

  修。”是叫你要聯系自己

  ■ 叁轉十二*輪,打消了衆生心中的疑,五比丘全證果了

  執著于愚癡顛倒的人,就會對佛弟子進行破壞,

  因爲我們走佛的路,他們看了不高興

  不管是愚癡的人還是天魔波旬,都是煩惱衆生,都沒有這麼高的覺悟,他們執著于愚癡,執著于顛倒,就會對佛弟子進行破壞。因爲我們走佛的路,他看了不高興。其實我們是我們,他是他,有什麼相幹呢?何必來影響破壞我們?

  愚癡的修行人去度衆生,

  把人度到他們愚癡的王國裏去,這種知見就邪了

  還有一個原因,他有極大的勢力,他要搞破壞很容易,那他怎麼肯放棄呢?世間上愚癡的人也是這樣,只要他本人聲譽高,有影響力,有很多的群衆崇拜他,他就憑著自己的執著和勢力,對正知正見的人進行破壞,他目的是想把人們轉到他那裏去,個個都變成愚癡的人。對他崇拜、受他影響的人一多,搞起破壞來也很容易。他們還給自己的行爲取了一個好聽的名字,也叫度衆生。魔王波旬是把人度到魔宮裏去,人間這些愚癡的修行人,是把人度到他們愚癡的王國裏去,這種知見就邪了。

  有聲譽有勢力的人,在錯路上很難轉得過來,

  貪求五欲的人,各種煩惱都會冒出來

  越是在錯誤的路上取得成功,有聲譽有勢力,越是難轉過來。比如小老板,經營上風波比較小,賺錢也不多,還有點善根,你叫他放下,來這兒學學法,他還容易來;如果是個大老板,能力很強,財勢很大,一天都不會來,因爲他放不下。所以魔就是助長你煩惱,發展你煩惱。

  一個人貪求五欲了,各種各樣煩惱都會冒出來,歸納起來無非是貪瞋癡慢疑,貪字打頭。

  迷茫顛倒的衆生,對善知識、正知正見經常起疑,

  對魔道外道反不起疑,所以證果證道極其困難

  今天我們講疑。貪、瞋、癡、傲慢都能使你産生疑,可能傲慢的人産生疑更容易,因爲他不虛心,反過來說,起疑心也總跟自己貪瞋癡傲慢有關系。

  修行人如果産生不必要的疑,那就沒有成就的希望了。末法時期衆生經常迷茫顛倒,對魔道外道、邪知邪見,他反而不疑,對善知識、正知正見,他經常産生疑,所以佛說到了末法時期衆生證果證道極其困難。

  “此是苦,汝應知;此是集,汝應斷;

  此是滅,汝應證;此是道,汝應修。”是叫你要聯系自己

  佛當年鹿野苑度五比丘,爲什麼要叁轉十二*輪?我年輕時聽法師講:初轉*輪,有兩個比丘就證阿羅漢果了,還有叁個沒證果。佛就又講得具體、詳細一點,所以二轉*輪加了一個“汝”字。“此是苦,汝應知”,也就是說,你們不要當做理論聽聽,要聯系自己。修行不聯系自己,光看別人,你把別人看得再清楚,你仍然覺悟不了。“此是集,汝應斷”,斷就是斷煩惱,苦是煩惱聚集而成的。“此是滅,汝應證;此是道,汝應修。”道,所有修道的方法全歸納在叁十七道品裏,真正的修就是修叁十七道品,這是指了脫生死,當然大乘還有種種的菩薩法,所謂六度萬行。

  叁轉十二*輪,打消了衆生心中的疑,

  五比丘全證果

  二轉*輪又有兩個比丘證阿羅漢果了,留下一個沒證果,所以佛又說第叁遍又加了一個“我”字:“此是苦,我已知”,我已經知道了;“此是集,我已斷”,我已經煩惱斷盡;“此是滅,我已證”,我已經證到了涅槃的境界了;“此是道,我已修”,修行這條道路我已經走過來了。最後一個比丘爲什麼沒證果?因爲他有懷疑,佛說這話是打消他的懷疑,意思就是說這條路我已經成功了,我是過來人,你不要懷疑,那麼最後一個比丘也證阿羅漢果了。

  從這個曆史事實來看,如果你對佛、對佛講的法有懷疑,你成就就慢了,一定要消除懷疑,你才會有成就。別人先消除,你後消除,當然你比別人慢了。

  談叁寶功德 (81)

  ◎ 傅味琴講于2006年5月22日

  認爲末法衆生,修行沒希望了,

  辨別不清的人就會受影響而退失信心

  本次提要:

  ■ 疑佛、法、僧、疑師、疑自己,就會對自己的成就沒有信心

  ■ 貪瞋癡慢疑一生起,就會破壞自己對善知識的師弟關系,在自以爲是的修行

  人那裏,這種現象很普遍

  ■ 宣揚末法衆生修行沒希望了,辨別不清的人就會受影響而退失信心

  ■ 有智慧、有覺悟是正確的知見,愚癡的、錯誤的是邪見

  ■ 疑要一分爲二,對邪知邪見不要盲目跟從,對釋迦佛的教導要絕對信仰

  ■ 聽了邪知邪見的話,就不肯學佛法,依人不依法,實是盲目跟從的結果

  疑佛、法、僧、疑師、疑自己,

  就會對自己的成就沒有信心

  在修行路上的懷疑無非是疑佛、疑法、疑僧、疑師,師就是善知識,還有疑自己,就是對自己的成就沒有信心,這種懷疑一存在,魔就鑽你空子。魔會跟你說:你懷疑得對。再給你製造一些你應該懷疑的理由,你受了影響,就會退失信心。

  貪瞋癡慢疑一生起,就會破壞自己對善知識的師弟關系,

  在自以爲是的修行人那裏,這種現象很普遍

  使佛弟子對叁寶懷疑,對善知識懷疑,對自己修行懷疑,以及破壞跟師的關系,這就是魔最厲害的手段。因爲弟子對師懷疑了,他對修行證果就沒信心了。修行人的師弟關系並不是搞私人感情,而是引導你學法,引導你證果。你一起懷疑,師弟關系就被破壞了,即使存在也等于沒作用了。貪、瞋、癡、慢、疑全會破壞師弟關系,現在末法時期佛門裏邊那些自認爲在修行的人,這種現象普遍得很。

  宣揚末法衆生修行沒希望了,

  辨別不清的人就會受影響而退失信心

  現在經常聽到“業障重”,業障是從煩惱來,沒有煩惱你怎麼會有業障?可是現在佛門裏普遍只提業障重,很少提到煩惱重。即使有說,他的意思跟佛經裏的意思也不一樣。佛經裏的意思是說:你要除掉苦,你必須斷煩惱;要斷煩惱,你必須要學佛法,既然業障重煩惱重,就要多學佛法斷煩惱。而現在提煩惱重意思是“末法時期煩惱重,沒辦法了,修行也沒希望了”,方向全都變掉了,這就是魔的破壞。一般人沒有這樣高的覺悟去辨別,很容易受影響而退失信心。

  有智慧、有覺悟是正確的知見,

  愚癡的、錯誤的是邪見

  由此可見,末法時期衆生知見複雜,加入了很多凡夫知見、邪知邪見、世俗知見,還有人一面學佛教一面學道教儒教,又夾雜了道教儒教的知見。盡管複雜,分析下來衆生的知見只有兩類,一類是有智慧有覺悟,是正確的知見,一類是愚癡的、錯誤的邪見。

  疑要一分爲二,對邪知邪見不要盲目跟從,

  對釋迦佛的教導要絕對信仰

  對于邪知邪見,我們要懷疑:這種說法到底對衆生有什麼好處?對我們修行、斷煩惱、將來證果有什麼好處?要弄弄清楚,不能盲目崇拜、盲目跟從。對于正知正見則不能懷疑。所謂正知正見,只有釋迦佛的話才是正知正見,所以對于釋迦佛的教導,我們要不受任何的歪風邪氣的影響,要絕對相信。你懷疑了,將來的成就就沒希望了。所以對疑要一分爲二。

  聽了邪知邪見的話,就不肯學佛法,

  依人不依法,實是盲目跟從的結果

  一個肯學佛法的人,看得多聽得多,只要頭腦裏想一想,很容易辨別出是非對錯,爲什麼現在人辨別不出來呢?因爲他聽了邪知邪見的話,不肯學佛法。再一個,他世俗心很重,哪個有名望,哪個場面大,他就相信哪個,這就是盲目崇拜,盲目跟從。他不是根據佛法的智慧、覺悟,而是根據人,所謂依人不依法。

  談叁寶功德 (82)

  ◎ 傅味琴講于2006年5月22日

  製造對法的懷疑,

  對自己的懷疑也就成了一種滅法的手段

  本次提要:

  ■ 忙于名利,不講經說法,即使香火盛旺也並無教育衆生的利益

  ■ 魔壞你信心,伴黨極多,只要跟他觀點一樣,走的道一樣,就成了他的同類

  ■ 心遠離了釋迦佛,皈依也就成了空洞的儀式,如今有的已經讓釋迦佛靠邊站

  了,有些人已經不要釋迦佛了

  ■ 連法都不要了,還會要佛嗎?

  ■ 製造對法的懷疑、對自己的懷疑,也就成了一種滅法的手段

  ■ 不學法,煩惱病會好嗎?要等煩惱沒了再學法,豈不要你永遠做個煩惱衆生

  忙于名利,不講經說法,

  即使香火盛旺也並無教育衆生的利益

  有些人身份高,由于錢多、廟大,歸依弟子多,身份高了,名利更多。假如不依戒依法修行,那就形成了末法現象。如果都在忙于名利,即使香火盛旺,其實並無教育衆生的利益,僅僅是搞歪風邪氣的人名利雙收。

  魔壞你信心,伴黨極多,

  只要跟他觀點一樣,走的道一樣,就成了他的同類

  歸納起來末法時期衆生容易起懷疑、退失信心,原因有叁點,第一點是魔王波旬的破壞,因爲他的力量很大,魔子魔孫、魔的眷屬、伴黨無其數。用不著你去歸依魔王,也用不著你承認是魔的眷屬,只要你的觀點跟他一樣,走的道路一樣,還不是跟他同類?自會聚在一起,所謂物以類聚。

  魔使用的辦法,就是製造懷疑,破壞你對叁寶的信心,破壞你對善知識的信心,破壞你對自己斷煩惱證果的信心。比如邪教就說釋迦佛不是最高的。

  心遠離了釋迦佛,皈依也就成了空洞的儀式,

  如今有的已經讓釋迦佛靠邊站了,有些人已經不要釋迦佛了

  今天佛門裏的人還不至于把釋迦佛打倒,可是他會使你對釋迦佛不重視,那麼你對釋迦佛的信心就會降低,因爲你認爲跟自己沒多大關系,心就遠離了。歸依佛是歸依釋迦佛,你心遠離了,皈依也就成了空洞的儀式。許多居士家裏的小佛堂已經不供釋迦佛了,或者供在最旁邊,叫釋迦佛“靠邊站”。有些地方把“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改成“南無本師阿彌陀佛”,他們不要釋迦佛了。

  連法都不要了,還…

《談叁寶功德(70~92)》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