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增長智慧,去斷煩惱,這就是叫你做好人嘛。你要做好人一開始就應該學佛法。我講法講了這麼多年,都離不開叫你們做好人,何用再學儒教呢?可是這些影響逐漸逐漸就使自己對將來的修行成就起了懷疑,慢慢就失去信心了。這只講了第一點。
第二點是受外界的修行人的影響。第叁點是受自己的影響,都會使你産生懷疑。
今天講到這裏。(回向)
談叁寶功德 (85)
◎ 傅味琴講于2006年5月26日
娑婆世界衆生苦多樂少,
是修行最有希望的地方
本次提要:
■ 先有教理,後有親證,覺悟達不到徹底、圓滿的境界,苦是沒辦法解除的
■ 娑婆世界衆生苦多樂少,是修行最有希望的地方
■ 愚癡比苦更可怕,沒有福報,擋不住業障,所謂重報輕受,並不等于否定
因果
■ 愚癡下畜生道,智慧得解脫,智慧在法裏,沒有教,不可能證
■ 不學佛法,盲修瞎練,所以愚人的盲目崇拜必然傲慢
先有教理,後有親證,
覺悟達不到徹底、圓滿的境界,苦是沒辦法解除的
法寶有教證功德,教在前面,證在後面,沒有教理不可能親證。證就是證覺悟,世人也有覺悟,可是世人的覺悟不徹底、不圓滿,而且是一時性的,一會兒冒出來,一會兒又隱下去,一時晴來一時雨,所以矛盾隨時隨刻會産生,痛苦隨時隨刻都存在。如果衆生的覺悟不達到穩定、徹底、圓滿的境界,衆生的苦是沒辦法消除的。
娑婆世界衆生苦多樂少,是修行最有希望的地方
學佛修行就是爲了解除痛苦,如果沒有痛苦,佛法也就不存在了。北俱盧洲的衆生非常快樂、沒有痛苦,他們那裏就沒有佛法。
假如說快樂中還有少部分是痛苦,這還有希望,因爲痛苦有時候還會來。佛說過,雖然娑婆世界苦多樂少,可是娑婆世界是修行最有希望的地方。
愚癡比苦更可怕,沒有福報,擋不住業障,
所謂重報輕受,並不等于否定因果
最可怕的是愚癡,佛說愚癡衆生下叁惡道,叁惡道中畜生道的苦比較少。如果福報少,或者沒什麼福報,那是擋不住業障的。
業力非常可怕,有時候我們憑福氣還能夠把業力擋一擋,不過你要滅掉因果是不可能的。所謂重報輕受,並不否定因果,僅僅因爲福報關系,使苦報不要一下子全來,給你擋一擋,以後再受報。
比方說欠債還錢,你還不出那就苦了,人家到法院裏告你,乃至于逼債逼得你無路可走。假如你過去經常幫人家忙,人緣方面還有點福氣,也許有人會出來幫你說話,要債的人看在他的面子上,“好吧好吧,以後再說喽。”但是債還是要還的。
愚癡下畜生道,智慧得解脫,
智慧在法裏,沒有教,不可能證
如果愚癡沒有福報,惡業造得厲害就下地獄道,所以苦都從愚來,因爲愚才走錯路,愚才幹壞事。愚就是不懂事理,是非好壞都分不清,所以愚是學不得的。佛從來沒有叫我們學過愚,佛是智慧圓滿成佛的,怎麼會叫他的學生去學愚?
佛教我們學智慧,由智慧得解脫,解脫就是證。智慧是在法裏,所以沒有法就沒有教,不可能證。
許多人不懂法,聽人說幾句禅語故事,或者老師父給他幾句開示,又忙著跟老師父學種菜,所謂農禅,或者自己用大量的時間去打坐。我不敢說這樣的人一個也不能悟,如果有人悟了,肯定他是懂佛法的,沒有因哪來果呢?
不學佛法,盲修瞎練,所以愚人的盲目崇拜必然傲慢
一般人都是在盲修瞎練,釋迦佛四十九年法不學,由于對某人崇拜,聽他幾句話就照著修。真是大笑話,這都是愚人的自作聰明、自以爲是,所以愚的人必然傲慢。
談叁寶功德 (86)
◎ 傅味琴講于2006年5月26日
學了不去實踐,也不可能證,
從學到成功,中間有個過程,就是修
本次提要:
■ 學了不去實踐,也不可能證,從學到成功,中間有個過程,就是修法緣不
具足,力量就小
■ 覺悟不可能從愚來,修行靠佛法智慧,並不靠世間上的學問
■ 看別人修不好就起疑,這是衆生的習氣,這種心態是大顛倒
■ 我們信的是釋迦佛,不要看別人的得失而來決定自己的一切
■ 依法不依人,才是最要緊的綱領
學了不去實踐,也不可能證,從學到成功,
中間有個過程,就是修
聰明人爲什麼學得比人家快?不是因爲他聰明,是因爲他在學。如果不學,你一生下來就會嗎?孩子剛學吃飯,鼻子上全是飯。你學了不修、不實踐,也不可能證。從學到證,中間有個過程,就是修。
法緣不具足,力量就小
修必須要講因緣,最主要的因緣就是法,要法緣具足。假如因緣不具足,缺少一個條件,你的成就也是缺少條件;法緣不足,你成就的力量也小,要講現實的。
覺悟不可能從愚來,修行靠佛法智慧,
並不靠世間上的學問
覺悟從智慧來,覺悟絕不可能從愚來。智慧是從佛法來,智慧不可能從愚來。修行的智慧是佛法的智慧,而不是世間上的學問。所以你不懂佛法,懂了不修,都不會有成就;你肯修就有成就,你修得不好,成就就遙遠;修得好,成就就快。
好比修機器,你努力一下,一星期修好,一星期就能拿到錢;你拖日子,加上懶惰,即使有人催你,你也不當一回事,那你什麼時候能拿到錢就不知道了。
看別人修不好就起疑,這是衆生的習氣,這種心態是大顛倒
有人修得好,有人沒修好,有人修得快,有人修得慢。人有個習氣─—去看人家,好像你修得好,我也好好修;你修不好,我也不好好修。這是極其愚蠢的表現,也是破壞你修行成就,影響你修行信心,使你起懷疑的一個原因,可是偏偏人都有這種心態,所以佛說衆生大顛倒。
我們信的是釋迦佛,
不要看別人的得失而來決定自己的一切
佛是叫你要自己親自去實踐來證明,證要親證。佛甚至還說:如果你沒有親自從實踐中得到證明,就不要相信我說的法是真理。這種話,上海人說話叫“硬梆梆”。
佛是實語者、如語者,從不講虛妄語,從不誇大哄人。你信的是釋迦佛,你看黃居士、李太太幹什麼呢?愚人還自認爲聰明,他認爲要看別人的事實。要知道別人成功了,你不一定會成功;別人失敗了,你不一定會失敗。
有的醫生治好病,有的醫生是庸醫殺人,因爲他實在沒水平。每個醫生的水平都不同,決定于他學的多不多,經驗豐富不豐富。你能好好學佛法,何用去看別人?
社會上人都是喜歡看別人。從前上海的大學請我去做禅定的講座,下面學生遞上來一張紙條,“請你露一手。”意思就是你有本事,我才相信你。其實我真的有本事,你也不見得學得會。人們特別感興趣的就是密勒日巴在空中飛了一圈,你專門對這個感興趣?說說笑話,我空中飛一圈,我又下來了,你呢?即使飛起來了,你也不知道怎麼下來,(衆笑)半空裏掉下來,粉身碎骨。
依法不依人,才是最要緊的綱領
世人的觀點錯誤,形成了世俗氣。爲什麼世俗氣改不過來?愚蠢嘛,他什麼也不懂,怎麼認得清是非好壞?認不清怎能轉得過來?所以要信釋迦佛,不要信其他人;要朝著釋迦佛看,不要朝著人看。釋迦佛一再教導,要依法不依人,這是一個最要緊的綱領。
談叁寶功德 (87)
◎ 傅味琴講于2006年5月26日
聞法生信,明白了道理,
原有的疑也就會慢慢解開
本次提要:
■ 聞法生信,明白了道理,原有的疑也就會慢慢解開
■ 疑是修行人一大障礙,常起于對佛法的錯解,自以爲是,自想一套
■ 人起疑,形成了心理病態,實是自找麻煩
■ 起煩惱的人最容易懷疑別人
■ 糾察難當,只能對“愚者說更殷”
聞法生信,明白了道理,原有的疑也就會慢慢解開
我們學佛法也是靠因緣,爲什麼學了一天又一天?因爲一接觸佛法,你就産生信心;不産生信心,你第二天還會學嗎?佛法就有這麼殊勝。你不斷聽下去,就使你信心不斷增加,明白了道理,原有的懷疑漸漸糾正過來。
講法的人也不可能一下子把所有法全講完,正好比所有好事不可能一個早晨全做完,總有一個時間性,總有一個次序步驟吧?
疑是修行人一大障礙,
常起于對佛法的錯解,自以爲是,自想一套
修行不能成就,有一個最大的障礙就是懷疑。疑的原因很多,包括錯誤的理解、一知半解、無根無據地自己想一套。懷疑這個懷疑那個,結果懷疑到自己。這種懷疑從心理學上看就是一種病態,叫多疑症,但是一般人都不把它看作病態,只是嚴重了才說是病。
人起疑,形成了心理病態,實是自找麻煩
有疑心病的人很苦的,如果不把懷疑消除,這個苦去不掉的,乃至會促使人死亡。
從前有人感到耳朵裏有蟲進去了,其實這只蟲又出去了,可他不知道,所以他總覺得蟲在耳朵裏,一直這麼想,心理會影響生理,耳朵就疼起來了,裏邊還紅腫。醫生說:“給你檢查過了,裏邊沒有蟲。”他不相信,懷疑醫生沒檢查出來,或者醫生在騙他,這就成了心理病。
有個聰明的醫生就給他作了次徹底檢查,說:“喔,有的,很小,你別動。”他用鑷子夾出來:“你看,出來了。”就是這麼一個動作、這幾句話,病就好了。其實醫生是夾了一只小蟲,放進去再拉出來給他看看。
還有一個病人在手術室看到護士盤裏有五塊紗布。開完刀,他看到盤子裏紗布只有四塊,他就懷疑有一塊紗布在肚子裏沒拿出來。就一直在懷疑,心裏很發愁,其實他肚子裏並沒有紗布。
後來人越來越瘦,飯也吃不下。醫生告訴他,“手術挺成功的,你盡管放心好了。”他說:“你們有條紗布留在我肚子裏沒拿出來。”醫生怎麼解說也沒有用。動完手術本應該好好保養,要增加營養,增強體力,他吃不下,睡不好,一天到晚在發愁。
病人很虛弱,會有生命危險,醫生只好重新再做一次手術。開完刀醫生對他假裝說:“果然在裏邊。這次拿出來了,就是那塊。”病人放心了就吃飯了,身體慢慢就恢複了。
所以這種無中生有…
《談叁寶功德(70~92)》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