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去攝受教化調伏衆生,不忘記菩薩上求下化的事業,不忘失自己成佛的大願,這樣子就對叁寶最好的孝順。
所以我覺得,在今天,我們把佛教的觀念,是可以運用到和諧社會建設方面的。我們可惟用六和敬來推進社會的和諧,以佛教的慈悲心來推進人格的和諧,以佛教的報恩心來推進道德的和諧。那麼從社會、人格、道德叁個方面都得到提升之後,我們每個人都能夠做到這一點之後,我們的和諧社會也就自然圓滿地構建成功。作爲我們自身,在這個和諧的社會裏面,肯定能夠身心安樂,非常快樂地去學佛、去生活。也就只有這樣,我們的學修、我們的道業才能夠獲得真正的進步和增上。
今天,花了兩個半小時的時間,爲大家做《佛教和諧觀》的講座,主要從兩個方面,一是佛教怎麼樣認識和諧的,從和與諧兩方面作了解釋;另一方面主要是怎樣利用佛教的思想觀念具體地推進和諧社會的建設,從叁個方面作了解釋。希望大家能夠對我們夏令營的主題——“爲和諧加油”有所了解。我希望我這個講座爲我們夏令營也加小小的一滴油,或者說添了一塊瓦。那麼我感謝大家在這個酷暑能夠耐心地聽完我的講座,也感謝大家給我一個學習的機會。
基師:雖然已經過了兩個半小時,但是好像只有十分鍾,因爲我們大家都聽得很開心,是不是?下午法師要趕回武漢,希望大家抓住機會,從法師這裏接著得到智慧!
問:法師說到,爲了和諧的構建,我們在社會當中不要去充當一個很個性的人。而在現實生活當中,往往有些人在大衆的眼中顯得非常有個性,當然這些很少。那些你覺得在大衆眼中,我們應當如何去做呢?那我們學佛人,要修行成佛,不就是很有個性嗎?
答:學佛人要講中道。你們不要說法師狡猾大大地。我們既不能太沒個性,也不能太有個性。這並不是給大家玩弄語言或邏輯的遊戲。什麼東西不要個性呢?就是不要故意地表現出自己與衆不同,故意弄得很怪。這就像我常與居士們講的,一學佛馬上衣服也穿得不一樣了,早晚起居生活規律也不一樣了,搞得一家人都非常煩惱。這樣的人在居士裏面非常非常多。我過去認識自己居士要修法,早上五點鍾起來,鈴铛當當當地一搖,你們全家人還能睡得著覺嗎?你們家裏這樣怎麼還能和諧得起來呢?這種刻意就不應當表現出來。因爲你好像是在成就自己的道業,其實你傷害了自己最親近的人。從這個角度說,慈悲到哪裏去了?慈悲沒有的話,說這個人能成就,我感到很困難。你天天讓別人煩惱,結果你還說自己修得很好,從恒順衆生這些方面,我覺得不應該表現得刻意。但是呢?從另一方面,從自己的思想道德行爲方面來說,就需要表現出比別人要高,比別人要好。當別人貪的時候,你應當不貪;當別人嗔恨的時候,你應該慈悲柔軟。這些才是你應當表現的個性。至于剛才講到的那些具體的事例,那可以明確地講,他的做法顯然是不對的。作爲一個醫療機構,他要救護的是人的生命,雖然蚊子也是生命,如果蚊子爬了那些必須嚴格消毒的醫療器械,導致人的生命危險的話,你救了一只蚊子的命,殺了一條人命,大家說應該怎麼辦呢?不是要你故意地去殺蒼蠅殺蚊子,是要你預防。首先就要創造一個清潔的,不要讓它進來的環境。
其實這在過去就有很多辦法。佛在世的時候,沖洗浴室就遇到過這個問題。浴室中積了很多水,長了很多小蟲子,比丘們說,不能殺生,沒有人敢下手。佛陀告訴他們說,你存的念頭不是要殺死蚊蟲,是爲了清潔浴池,讓僧衆有一個清潔的生活環境。這就是告訴我們要看自己安的是什麼心。對于蚊子蒼蠅這個心,其實很好辦,你把環境搞得幹淨一點,裝上紗門紗窗,在房子周圍灑一些石灰,讓它不要在這裏生存,這些辦法都可以做到,我覺得這其實是個小問題。關鍵是他的心態沒有擺正,如果說愛了蒼蠅的生命,卻犧牲了人的生命的話,那我覺得這種慈悲是一種假的慈悲。
問:法師講到佛在因地發願是否清淨問題時,是說佛在凡夫位上的事,爲什麼發願是在因地呢,佛就不發願了嗎,不發願他怎麼度衆生呢?
答:菩薩發願有兩種願。一種叫總願,一種叫別願。所謂別願,就是每位佛各自所發的不同于其他佛的誓願,比如說藥師佛的十二大願,阿彌陀佛四十八願等。這叫別願。我們每天念的四弘誓願是總願。總別二願都必須具足。單有總願沒有別願,你就缺少度衆生的方便;單有別願沒有總願,你度衆生的方便就沒有落實之處,你不能緣于法界一切有情,度生的事業就不能圓滿。所以必須把總別二願統一起來。
第二點,所有願都叫從成就的佛果來講是叫做本願,因爲這是菩薩在因地中所發的誓願,所以叫本願。作爲圓滿的佛陀,他已經成就了因地中所發的誓願,不需要刻意地發願,他時時都是自然任運的。救度衆生也好,安住涅槃也好,都是在自然狀態下。
所以願都是在因地中發的,成佛以後早就超越了這個境界了,佛肯定不需要再發什麼大願。就像我們受菩薩戒一樣,菩薩戒的戒體是盡未來際的,也就是一直到成佛。不要說成佛,菩薩修行到一定位次的時候,自然就不會違犯戒律的要求。這個時候戒不戒對他來講已經是無所謂的事情了,不需要刻意的去守了。
問:法師講到放生念叁皈依的問題。請問已經放生的衆生是否有因果呢?怎麼樣放生才算如法?
答:我的表述可能不清楚。放生時念叁皈依是必要的,但是實際上被加持的這些動物並沒有得到皈依體。這是兩個不同的概念。你念不念叁皈依和它有沒有得到叁皈依是兩回事。盡管它沒有得到,但還得給它念,因爲有加持和回向的作用,給它種下一個種子,在將來還是能夠得到解脫的。所以如法的放生,我覺得要把握兩個原則。第一是要及時。頭天買了很多堆在那裏,第二天還要舉行隆重的法會,念完了這些,叮叮咚咚又敲又唱的,最後倒下去魚死掉一半了。你說這究竟是放生還是害生,實在是不好講。什麼是如法的放生呢?就是印光大師過去講的,看看《印光大師文鈔》講得很清楚,你把它買來了,趕快給它念叁皈依,代它念忏悔、發願、回向,趕緊放了就可以了。如果在寺院如法地做更好,條件不具備,自己這樣做也可以。就是借叁寶的加持力爲它種一個未來得解脫的因,這也是如法的。不過這些被放生的衆生不會因爲你給它念了叁皈依,它的身體裏就能生起皈依體。皈依體具有防非止惡的作用,關于這個問題,你可以再去聽一下我的那個講座,因爲時間不允許解釋得太多詳細,就這樣簡單解釋一下吧。
問:關于放生的問題,現在確實存在很多的問題。因爲現在專門有人到街上買動物放生,結果有人就專門做這種生意。這次你到街上買來放了,下次有人又打這些放生的抓來讓你買。再就是有的小動物,買來放生後,過幾天就死了,爲什麼呢,因爲它本來就是家養的,根本就沒有在野外獨立生存的能力。你說這種放生有什麼意義?再就是剛才買魚這種情況……
答:這些問題問得非常現實。真的很好。如其談玄說妙,不如解決一點實事。我始終有一個觀點,放生不如護生。救護生命比放生更重要。放生是需要智慧的。這些情況,都是因爲缺少放生的智慧導致的結果。第一點,放生本來就不應當有一個固定的時間,或者專買某一類的動物。這樣你越是去放生,人家捕捉得更多,你這不是害人家造惡業嗎?那些魚到了放生的日子也真的難過!魚也都怕過初一、十五!一到初一、十五,魚們都提心吊膽。因爲漁民到了初一、十五肯定要比平常捕撈得更多呀,滿足你們放生的需要嘛。這樣就不好了。第一不要有固定的時間,第二不要買固定的某些類的動物放生。第叁,家養的就是家養的,就是溫室裏的花,只能就在溫室裏面,這也是要了解的。還有放烏龜也是這樣的,有的旱烏龜它只能在陸地生活的,你就不能把它放到水裏,有的人不還把它放到河裏去,結果放進去死掉了。還有的,買一些外來的物種放生,破壞也很大。前一段時間的食人魚,弄得大家很恐怖。那些動物沒有天敵。還有牛蛙,也是外來引進的,由于它沒有天敵,最後泛濫開來,就擠占了其它物種的食物,可能它活下來了,當地的其它物種就死掉了。這樣你救了少數的,結果害了多數的。這樣的放生,應當改變一下。還是要更多地從護生來做工作。什麼呢?就是要改善它的生存環境。我們可以把放生的錢拿去淨化水質呀,保護山林呀,多種樹,保養水土呀,改善生態環境,乃至于做這些方面的宣傳工作。我覺得這是更爲重要的。
《佛教的和諧觀》全文閱讀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