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修心七義教授 第七講▪P2

  ..續本文上一頁後壓在不願修學的心上。有的剛開始修心,身體上就有很多痛苦,一切病都來了。好象有些人在工作時不會感覺痛苦,只要靜下來,這裏也痛那裏也痛,似乎一切痛苦都生起。當自己修心時遇到這些痛苦,應思惟這是很好的修心處境。這時應有堅定修心力,不被境所牽走、所控製、所影響。

   通常我們在工作時,尤其是忙碌時,一些奇怪煩惱都不會生起,但一靜下來,立刻會想起他人傷害我,對我怎樣,我應該要怎樣對待他們,這種貪瞋的念頭像湧泉。小孩子如果有不如意,他馬上哭泣,但是給他一點東西吃,或者陪著玩,他就不哭了,心能轉移于外境,原來不如意的心不見了。通常我們不專注外境,靜下來時,一定會生起叁毒,因爲有很強烈的無始以來就串習的煩惱;所以有的人向內修心時,煩惱越來越多,這時要想:我認清我要對治的東西,我才要修心,你就來幹擾,我要斷掉它。不要想不要修了。聖天菩薩說:「常常起貪心的人,要讓他多做一點事,他的貪心就不會起來。」讓貪執的人多做一點事,他會迷在外境上,就不會起貪心,但這只是暫時有益處而已;很會生氣的人,最好不要跟他說話,把他冷落在一邊,他雖然會一直生氣,他無法對人出氣,慢慢氣也消了,這也是對治煩惱的方法。

   在修心時會有魔障幹擾,但是不要被它們所轉,如果爲了防止它們的侵害去修持,這樣不可以的,如果這樣做是違反叁昧耶;應該想它們給我的違緣,可以增長我的修持,希望我能得到更多的違緣。如果遇到魔障而起瞋心時,不要被境所控製,隨著境轉,而自己要壓製這顆心,修心把它伏住,不讓它再生起,這就是一伏衆邪倒。

  

  初後修二事

   不管做任何事情,先要生起好的意樂,這個意樂不被我愛執所幹擾。當自己做一件事時,要觀察是不是爲自己,是不是摻雜我愛執。如果有這種意樂要對治它。往往我們做些事,都是有我愛執,如果有這種意樂,不要讓它生起;而要生起愛他人利益他人的心。所以在做一件事之前,先觀察自己的意樂。譬如你們來這裏請法聽法,是不是爲了消除煩惱,如果只是來看看達隆沙拉,這個意樂就錯誤了。所以要常常觀察自己的心,你會覺得很奇怪,不觀察是不會發現自己錯誤的意樂。譬如當人家請你吃飯時,你會先看你喜歡吃的東西在那裏,這種心態很容易生起。譬如一位講經說法者,在未講之前觀察自己的意樂,是不是有名聞利養的心,有時會針對他所不喜歡的人,指桑罵槐。我們只要遇到一個小小的緣,我們都會胡思亂,都會被外緣牽製。我們初學者,起什麼念頭,要從心的另外一邊觀察,然後慢慢把這個念頭改正;由于自己不斷的串習,起一種意樂才會正確的。初後修二事的初,就是未做一件事之前,先觀察自己的意樂,這個意樂不要被叁毒煩惱所幹擾,然後修心時觀察自己的意樂,是不是有改變。

   當自己做完善事,功德要回向,回向不要摻雜世間八法,是爲了解脫,爲了一切衆生,爲了教法久住。自己首先起的意樂,和最後的結行,這當中沒有起不善的念頭,可以將功德回向給一切衆生,同樣的祈願正法久住廣揚,能利益一切衆生。回向和發願有點不同,回向是自己已做功德回向,回向無上菩提,回向利益一切衆生。無始以來所造的善業,尤其是今日所造的善業,希望這個善業,能成爲成佛及解脫之因,要回向已造功德,這功德等于你要回向的物品。

   以祈禱發願來講,是未具有功德,祈願希望可以早日成佛,得到解脫,利益一切衆生,這是祈願,因爲還沒有回向的物品,祈願是非常重要的,有了願才會去實現,願是能轉方向的。如龍樹菩薩說:「願之強繩轉方向,精進馬便極催促,祈願度往解脫園。」當你造了很大的功德,如果在回向當中摻雜世間八法,那功德也不會很大;不摻雜世間八法,才是清淨的回向。

  二境皆安忍

   二境是突然獲得很大成就和遇到很大損失二者。當我們學些佛法,如學了廣論,自己可能認爲懂得很多,就想靠這廣論,我就知道怎麼修行,生起了驕慢心,這就不對了。有時雖然不是付出很大的功夫,得到果報很大的話,要想這可能是魔障,這樣想就不會執著他,都是無自性的,如幻化的;如果這樣,自然修持佛法,魔障就比較小。如果認爲懂得很多,那時會很驕傲,我慢心就生起,修學佛法就有很多障礙。我們修學佛法可能生起這種心,雖然繼續修行,但是意樂不對,而且自己資糧不足,然後未得到叁寶加持,反而受到一些魔鬼的幫助,可能馬上得到一些神通;因爲有一些神通,就展現神通教導別人,而名揚四方,得到利養,到後來他的修心消失,增長我慢等,就是受魔業。有些未得到本尊的加持,反而得到非人的加持。魔業有四十五種,有的人雖不化費很大功夫,馬上就懂很多經典,然後就有很多弟子,這就是魔業;有些暫時有很大的能力,可能替別人醫傷療病等,一吹傷就痊愈了,忽然變得很富有,後來就不再修行了,這些是魔業。當自己一時的智慧,或對某方面能力增長,要觀察是否用功得來的,或是魔的協助,那時要向叁寶祈請:希望我所得的一切,不成爲魔障。

   有些在修持的時候,會夢到一些神同他授記,自己要觀察所授記同經典有無相違。有時魔可以顯現佛的像加持,你不會懷疑,因爲還不清楚;有時魔顯現佛陀授記,教你如何如何,那時要觀察:是魔還是佛現身。可以好好的祈禱叁寶,依照具相善知識的指導實行,如果是魔障就會慢慢消失。依照上師好好的修持,那時境還不斷顯現,那可能是佛的加持。證得加行道也會有很多數魔障示現幹擾,所以要仔細觀察。利根者能當下了解是非,有些鈍根會落入魔障。

   有一位未得格西的修行者,他回到家鄉,在一個山洞裏修行,他受到魔的加持,得到了神通,那時他蔔卦非常准確,就有很多去蔔卦。人家未到山洞之前,他就知道這個人爲甚麼,來此地有何用意,如果是蔔卦的,他爲何來蔔卦,遇到什麼因緣來到此地,他暸如指掌。那個人未進山洞,他已想好如何對他們說。因爲康地有些人也迷信,所以很多人去蔔卦,陸續不斷的,因此他成了很富裕的人。有一天他想是佛或是魔加持。後來他想到拉薩去,請教東奔仁波切。從山洞到拉薩的路,他可以看得很清楚。他到了拉薩見到東奔仁波切,仁波切教他把所得的供品,統統供養叁寶。他供養之後,以前的神通都沒有了。這時上師東奔仁波切教他讀般若八千頌;般若八千頌中說四十五種魔業,他讀完之後,才知道原來以前所得的神通,全都是魔業。後來上師教他暫時不要修較難的法,現在先把慈心悲心修好。

   所以遇到魔的緣是非常多。如果修持修心七義,可能性是比較少,修密宗本尊以及空性可能性會比較大;光修心的話,大部份是修慈心悲心,所以可能性比較少。如果發現自己忽然有神通,知道的很多,或開智慧,這時不要去執著傲慢,可能就是魔的加持。有時一日之中突然成了巨富,那時要想是魔給的,也可能是修持善業得來的;既得來的就要布施,做些有益衆生的事,不要認爲是自已的,這一切都是相互依止緣起法,都是幻化,如果不善加利用,可能造很多惡業。

   修學佛法有時會很多病,也損失很多時、傷心失望時,要思惟從無始以來,多麼窮困,也得過很多病,現在這病只是一些魔障,以後即使窮無立錐,當乞丐也不後悔,要有這種決心。有的人會想我不學佛,可能賺很多錢,如果沒有錢將來窮困,可能潦倒當乞丐睡路邊。這時要起一個心,即使我躺在路邊當乞丐也願意。無法生存在社會中,像只流浪狗也心甘情願。

   迦當巴的格西,有些類似的教誨,我們的心最主要的,是要注重在法上,爲了法變成乞丐也願意,餓死也願意,這是很有意義的,歡喜這樣做,那就是在增長,就是放棄今世的一些快樂。

  

《修心七義教授 第七講》全文閱讀結束。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