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帶他去,帶他到地獄去玩,很可怕:下油鍋、上刀山、鋸子鋸、磨子磨等等,各式各樣的都看到了。最後他看到個油鍋空的,空在那裏。他就問佛:“其他的刑具裏邊都有罪人在受苦,這個油鍋怎麼空在那裏?”佛就說:“你去自己問吧。”他就給獄卒很恭敬的問個訊:“請問這個油鍋怎麼空起的?”那獄卒就說:“人間有個難陀,修梵行,將來麼生到天上去,天上去麼受享天福,天福享完了掉下來,就是在油鍋裏,我們在等他。”地獄時間很長,人間的時間很快,天上去享福,人看起來好象天上很長,實際上跟地獄的時間一比也很快。“我們已經把爐子生好,就等他,他就要來了。”就是說天上享福也是很快的,一下子就來的。難陀就害怕,他再也不敢說“我就是難陀了”,趕快跑了。他說“我是難陀”的話,獄卒就把他丟到油鍋裏去了。這樣子他回來之後,他的心就轉過來了。即使生天的安樂一刹那,而地獄的油鍋的苦卻是不可說,時間又長。
那麼這樣子的人也是有的,有善根的可以轉過來,但是沒有善根不能轉的這些,那是不能修行,就不行了。“著利養恭敬”的,本來願就是要舒服,那麼人間的舒服他當然還是要求,利養了恭敬了等等,這些人就不堪能修行的。
丙六 違世出世軌
行住諸威儀 常事善品行 違越世間理 不順毗尼行
軌則有虧損 出離不堪能
第六種,“行住諸威儀,常事善品行,違越世間理,不順毗尼行”,那麼這些人的行住坐臥,這些威儀也好,做一些常住裏邊或者是燒飯,做行堂,或者做執事,一般的事情,或者修善法,“善品行”。他是兩邊都不粘,就是前面說不要違越世間理,他違越世間理;要順了毗尼行,他又不順毗尼行。就是順著自己的我執,我想怎麼做就怎麼做;這樣子既違世間的道理又不順戒。
“軌則有虧損”。那麼對戒律、對軌則,就是行住坐臥一些常住的軌則等等,有虧損。那要出離叁界當然也不堪能。
丙七 邪命
大欲不知足 難養亦難滿 衣食住病藥 非常法追求
詐現奇特相 顯己勝功能 矯示諸根寂 或作凶悖相
強口矯傲聲 修飾名字美 執持種姓尊 求多聞持法
爲名利宣傳 佛說弟子論 謂爲己心成 或方便現相
求衣服資具 多求不厭美 無匮著弊衣 希他好施與
所求不稱遂 研磨粗鄙語 聞者難忍受 強迫苦求索
得財物劣少 施主前毀棄 作諸欺詐言 贊此或輕彼
種種苦研逼 求四緣利譽 諸非法追取 虧屍羅邪命
第七種,“邪命”。“大欲不知足”,修行的人要少欲知足,他卻是反過來,“大欲不知足”,有了還要有。
“難養亦難滿”,這些人不好養,也很難使他滿足。一般的人,生活能夠過得去就算了,修行麼就要生活可以,吃飯麼只要吃飽了肚子,能夠修行就行了。他是難養,吃麼要吃得好,不但是飽,還要吃得好,要高級的,低級的還不要,東西再多不會滿足。這樣的人,因爲他難養難滿不知足,他要追求的也厲害,正規的追求他是不會滿足的,就邪命去求了。
“衣食住病藥”,衣服,住處,吃的東西,或者病藥,這四個緣,他因爲要求好的,那麼一般性的他就不要,要追求最好的。“非常法追求”,不是一般的方法去追求,用一種特殊的、不正規的方法了!
哪些不正規的方法呢?就是說“詐現奇特相”,五邪命,故意現一些不平常的樣子,身上穿的衣服不尋常,或者麼故意裝得頭陀行,或者麼做苦行的樣子,總是與人不同了。
“顯已勝功能”,表現自己有殊勝功能。這個也有,不但是故意顯頭陀行,穿得破破爛爛了。也有的就是買了一套佛爺的衣服,這個佛爺衣服他們藏地有買的。他買一套佛爺衣服冒充佛爺,這樣子顯得自己的身份高。“顯已勝功能”,表示自己有殊勝功能,能持戒,能一坐食、不倒單等等。
“矯示諸根寂”,“矯示”就是不是正當的,是假的,現假相,在人面前裝得來好象是根很調寂,就是眼不亂看,手不亂動。這個跟做戲一樣的裝一套。
“或作凶悖相,強口矯傲聲。”或者作一個凶悖相,就是說狠相,顯一個狠的樣子,自己說大話,驕傲的聲音說了“我怎麼的,我這個人怎麼怎麼…”,表示自己是有能力了。
“修飾名字美”,他改很多的名,化名,起很好的名字,這個也是擡高自己。“執持種姓尊”,我是從什麼種姓出家的。在印度當時是刹帝利種,或者婆羅門種出家是高種姓了。那麼在漢地就是說我是大家出生的,我父親是什麼大夫子、長者,或者是什麼大官的家裏的人等等。表示自己的出身高貴了。
“求多聞持法”,他也求法,也很用功,但是“爲名利宣傳”,他將來去弘法不是爲度衆生,爲了自己的名,爲自己的利。這是爲個人奮鬥,我們說世間上現在這些人很多。他也很用功念書,但是他的目的爲了個人,將來能夠什麼都好,名譽、地位、財富、家庭、妻子兒女,都要去追求最好的。這個並不是好事了。
那麼他還吹牛,他說“佛說弟子論”,佛說的經或者佛弟子作的論,“謂爲己心成”,他說這是我自己搞的,是我開了悟知道的,並不是說我學來的,或者是我聽來的。
“或方便現相,求衣服資具。”或者要求衣服資具的時候,故意裝一個我沒有,穿一件破衣服跑到人家施主家裏,讓施主看到他的衣服叮叮當當的,人家問“哎,你怎麼,衣服怎麼爛了”,“哎呀,我沒有錢哎,買不起哎”等等,說這個話,就是化衣服,求好衣服。資具,你要用什麼東西也盡量想辦法使施主能夠知道他需要這個東西。
“多求不厭美”,求了一個麼就夠了,不夠!還要多求,而且求得要最好的,不厭足地要求好。
“無匮著弊衣”也就是那個話,並不是說沒有衣服(匮就是匮乏了、沒有)。並不是沒有衣,好的衣服,但是故意地穿一些爛衣服,穿爛衣服的目的麼就是表示沒有錢,就是求人家供養,就是那個心了。或者麼穿一些破衣服,表示修苦行了等等,總的目的還是求利養了恭敬了。我們佛的製度,假使你有好衣服的話,不准穿破衣服,把好衣服穿完,都是破的,那你補一下穿也可以。如果你有好衣服不穿,故意穿一些補補巴巴的衣服,這個戒律也不符合的,也不能這樣做,這就是裝窮,這個樣子不太好。“希他好施與”,故意穿一些破衣服,希望人家布施他好的,拼命地追求。
“所求不稱遂,研磨粗鄙語,聞者難忍受,強迫苦索求。”(10B)假使求不到的話,他就磨,糾纏不清地跟你折磨,總要你布施才肯走了。那麼說話也就不講禮節,說“粗鄙語”,粗的話都說,使人家聽的人心裏不好受。強迫就是“苦索求”,總是苦苦地給你研磨,總要強迫你布施他,布施他好了、滿意了麼,就拿走了。
“得財物劣少”,假使給他的東西少,少了之後,他不但是不滿足,“施主前毀棄”,就在施主面前丟了地下,“這些東西供養我,你當我什麼人了!”那麼這就是很不禮貌,人家供養你多、少,畢竟人家節約自己的東西來供養你的,你怎麼當他的面前摔掉,丟掉,這些都是不如法的行動了。
“作諸欺詐言”,“贊此或輕彼”,他說一些騙人的話,就是要求利養,說些話就不講老實話,那就有些騙人話也會說了。或者“贊此”“輕彼”,這個人你看非常好,怎麼怎麼贊歎一番,好在哪裏呢?他供養他多,或者那個人不好不好不好罵了一大堆,爲什麼原因呢?他不供養他,不恭敬他。
“種種苦研逼”,以各式各樣的這些辦法來苦苦地這個研磨,總要逼得施主拿錢出來。“求四緣利譽”,求衣服、飲食、臥具、這個醫藥,求這四個東西。這四個就是出家人的這個生活的必需品,這個東西要求,還要求利養,更多的利養,更多的名譽,就是說要他聲譽高了。這些都不該求的,他不但求而且用各式各樣的不如法的手腕逼著要求。“諸非法追取”,這樣子不如法地追求,就是“虧屍羅邪命”,這是損虧屍羅的邪命,這也是一種不堪能的人。
丙八 過奢受用
從他所獲得 若法若非法 四緣食服等 及一切資具
已精益求精 美更欲增美 廣求堅藏護 愛玩貪無已
不見其過失 習定無堪能
這一種就是過分地享受,從那裏得到,他那裏供養的東西,如法的也好,不如法的就是邪命得到的也好,這些東西四緣,飲食,衣服等等一切資具,其他生活的一些所需要的東西。過去是最簡單的就是飲食,衣服,臥具,醫藥,後來因爲多寒國土,開一些什麼其他的衣服等等,這些已是多余的。
但現在的人就是,我看一些出家人,什麼電視機,照相機,啥個機了多得很。如果說不是爲了法上需要的話,那好象是也不太好;即使你是如法得到的,也不太好。一個出家人,頸項上挂了個照相機到處給人家照相,一會兒蹲起、一會兒跪起、一會兒坐起、一會兒站起,這個看起來總不太如法的,照相的事情叫在家人去做,最好出家人不要去做。
這“一切資具”,“已精益求精”,本來已經很好,還要好;本來已經很美觀,還要更加美觀。“廣求”,到處追求,有了還有要,求了之後又不布施,“堅藏護”,牢牢地藏起來。
“愛玩貪無已”,到的時候拿出來,欣賞欣賞,貪心沒有止盡。這些過失你自己也看不到,像這一類人你說他犯戒,假使如法得到的,也沒有犯什麼戒,但是修定的話,決定不能成就的。貪著那些資具,那個我們說“玩物喪志”,儒家都有對貪著這些東西是認爲不好的,何況你要修定,當然修不上去。
丙九, 過事苦行
複又一類人 好自行苦行 不依律法製 無量苦逼身
食住同畜類 蓬垢若囚人 毀身學外道 自作教他行
不發輕安喜 于定無堪能 種種戒禁取 不生戒功能
第九種人“過事苦行”,那是反過來,一個是享受,一個是苦行,兩邊都是不好的,所以我們佛教要中道。
“複又一類人,好自行苦行”,歡喜苦行,有這個天性。“不依律法製”,那麼你苦行也好,十二頭陀、四依,都是苦行,但是他“不依律法製”,自己想一套,佛製的不一定照做,自己想一套認爲好的,就是前面說的…
《定道資糧頌講記》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