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德堂
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慈法法師開示:般舟叁昧行持五法▪P2

  ..續本文上一頁,是必然的!我以前也遇到過這樣的學佛者,跟我學,驕慢邪見啊,我說:“不應如是說!”,但一般止不住,慢心生起來的時候,人洋洋得意,以爲有所得。所以,輕慢師長是不相應的,我們任何人學佛都應該注意這一點。

  “五者于一切處不敢輕他。”尤爲重要!在般舟行法中,不能輕視一切衆生!哪怕是極罪惡、極顛倒、極狂妄、極有過失之有情!我們沒有理由輕慢一個生命的存在,沒有理由輕慢一個生命的價值。何以故?你不知道他是哪個菩薩示現,哪個善知識示現,或說哪個因緣示現!你不能透視之時,決定應該尊者一切!除非能知曠劫之宿命,猶如世尊,若不然,決定不可!迦葉尊者在世尊有幾次說法之時,就與世尊說如是之語。因爲諸大阿羅漢見一年老之有情欲出家之時,各個觀其無有善根出家,一劫二劫,乃至八萬大劫,窮其因緣,不見有絲毫善根,怎能出家呢?得遇世尊,世尊徹觀其善根福德因緣,于曠劫前,此人爲樵夫,有餓虎現前,欲食其命,他就爬到樹上去了,這個虎餓極了,就用牙齒啃樹,他心中發慌,就稱了一句“南無佛!”以此曠劫以來善根,世尊許他出家。出家之時,即證阿羅漢。當時,諸大阿羅漢鹹爲不解啊,說,何以故呢?世尊,此人八萬大劫無有稍微善根,何以于世尊言下即證阿羅漢呢?甚爲不公啊!世尊就與諸阿羅漢宣說此曠劫以來之樵夫一稱南無佛的善根。因爲八萬大劫之外,諸阿羅漢不能深究,世尊能徹察之,所以予其善根成熟。所以,此時,迦葉尊者頂禮佛足,贊歎:“善哉!稀有威德世尊,于我開殊勝功德之寶藏!令我得見衆生無盡善根所在啊!世尊,至此以後,我等不可輕謗一切有緣!視一切因緣猶如世尊故!”這是迦葉尊者在世尊所,頂戴受持世尊爲衆生開珍貴寶藏之真實利益所在的一個現下之言。言說什麼呢?尊重一切有情。這就是寶藏啊,寶藏在何處啊?我們說“爲衆生開無盡的寶藏”,無盡的寶藏在什麼地方?就是尊者一切!善知識們啊,莫以種種緣爲雜緣,莫以種種緣爲惡緣,我們若睜開智慧之眼,一切現緣皆是智慧之緣!我們若睜開具足之眼,一切現緣皆是珍寶!因爲盲者不見啊,暗室所閉故,所以多被珍寶所傷,珍寶在此亦成惡緣。何以爲惡呢?因爲你的智眼未有睜開啊。這五法,尤其對我們現世凡愚有情行持般舟,是甚爲重要!尤其我們這個時代,賤自賤他中,大家應善自觀察、守護!

  複次賢護。菩薩摩诃薩複有五法能得叁昧。一者常依聖教。如說修行。二者清淨意業。滅身口惡。叁者清淨戒行。斷除諸見。四者常求多聞。深信諸善。五者常念如來應等正覺。賢護。是爲菩薩摩诃薩具足五法則能獲得現前叁昧。

  “一者常依聖教。如說修行。”這就簡單了,不需要你思維,依教修行,即是方便。

  “二者清淨意業。滅身口惡。”這是四正勤之善巧,于現緣中隨時可以運用。

  “叁者清淨戒行。斷除諸見。”戒者,世尊所製故。若菩薩戒、聲聞戒,若在家戒、出家戒,種種戒行中,若依戒,自然能除諸見。

  “四者常求多聞。深信諸善。”于諸法中,不生疑謗,若于自法,若于他法,平等愛樂,但依自法深入實踐,方便守護。所以,不可自贊謗他。

  “五者常念如來應等正覺。”如來至真等正覺,是我所尊,應當常念。不要小看這一句話,常思維,常存念!

  複次賢護。菩薩摩诃薩複有五法能得叁昧。一者常行大施。能爲施主。不起悭貪。心無嫉妒。宏廣心施。純直無谄。于諸沙門及婆羅門。貧窮孤獨。一切乞人。無所愛惜。無有勝上可重之物而不施者。所謂一切微妙飲食。名衣上服。第一房舍。諸種敷具。燈燭花香。凡所受用。皆悉舍之。雖常行施而不求報。憐愍一切。無疑惑心。既施之後。終無變悔。二者常爲施主而行法施。所謂常爲衆生說如斯法。所謂第一最上最勝最妙最精。修行如是大法施時。能出一切無礙辯才。文義次第。相續不斷。如來所說甚深法中。皆能安住。成就深忍。或時被他誹謗罵辱。捶擊鞭打。終無瞋恨穢濁毒心。亦無驚懼種種苦惱。而心無畏。常懷歡喜。叁者。若聞他說此叁昧時。至心聽受。書寫讀誦。思惟其義。廣爲他人分別演說。令是妙法。久住世間。終無秘藏。使法疾滅。四者常無嫉妒。遠離諸惱。棄舍蓋纏。斷除塵垢。不自稱譽。亦不毀他。五者于諸佛所。常重信心。于諸師長。常行敬畏。于知識處常生慚愧。于諸幼稚。常懷慈憐。乃至受他小恩。尚思厚報。何況人有重德而敢辄忘。常住實言。未曾妄語。賢護。是爲菩薩摩诃薩具足五法。則能獲得如是叁昧。

  一者。這實在是一個宏廣的心地啊。你說,我一無所有,我怎麼宏廣啊?實際貧窮也很好布施,但有方法。貧窮之人不殺生,愛生,就是布施;知足,就是布施一切錢財。

  二者。這也是我們平時用得上,審視得及的法則!

  叁者。善知識們,這真是個寶典!實是諸佛閉密之語啊!如實之語,功德之語,相向之語,能令衆生印契自心,抉擇利益!這個利益從哪兒抉擇?你說“我這麼長時間走般舟,怎麼不相應?”跟什麼相應?跟我們的妄想相應嗎?跟你假設的見佛相應嗎?你假設的,總不相應!此處無假設啊,但是相應時,我們就可以得到十方諸佛悉皆現前這樣的叁昧的功德。“終無秘藏。使法疾滅。”所以說宣化此法,功德甚爲不可思議!前面有四說:若是求此法者,功德不可思議!若讀誦此經典者,功德不可思議!若爲他宣化者,此功德不可思議!若親證此叁昧者,其功德不可思議!惟諸佛知啊,惟菩薩所守護,惟善根純熟者所傳達。

  四者。“不自稱譽”,現在有情往往說,我現在比以前好得多了!我現在行了!我現在怎麼樣怎麼樣!這樣的稱譽自者,不能進步!留步于此,或說陷于自業之中,不能自拔。“亦不毀他”,何以故?自譽之人,必然謗他!若說自是,必然非他,這是相對的法中所自然生起。此是抉擇的,你不要懷疑!

  五者。“常行敬畏。”敬畏師長,是爲善巧,泯除驕慢,一時恭敬。恭敬心是一切法之根本,若無恭敬心,一切法皆不可得!一切法皆不可成!一切叁昧皆不可就!這是決定的!沒有絲毫可懷疑之處!所以,師長者,是我等善導啊!諸佛者,是我等善導啊!因爲引發我等的恭敬的抉擇故。“常住實言。未曾妄語。”在行念佛之法,行諸佛之法時,妄言對人的傷害甚大!所以應該十分注意。

  世尊舉了六處“五法”,我等應常常串習,常讀誦,常實踐,常印契自心!如實知自心,于此叁昧親證不難!

  

  

《慈法法師開示:般舟叁昧行持五法》全文閱讀結束。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