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永嘉大師證道歌诠述(6)

  永嘉大師證道歌诠述(6)

  空海(惟傳法師)

  執指爲月枉施功。根境法中虛捏怪。

  你要看到太陽,結果你不去看那真實的太陽,卻死在注解、論著裏面,一直在那裏诠述太陽是什麼,太陽長相是怎麼樣?陽光是怎麼樣?像這樣的話,就是“執指爲月枉施功”啊!你再皓首窮經、再浪費多少青春歲月,你還是沒有體證到法啊!你內心的苦、內心的不安,還是存在啊!你那麼的口渴,但你還是沒有真正親自喝到那甘露法水啊!

  “根境法中虛捏怪”,是說一般衆生本末顛倒,然後就執指爲月,在佛陀所用的語言文字;所敘述的六根、六塵,還有各種法門上面大作文章,執著各種法門,就像小孩子、嬰兒一樣,在那裏比誰的奶嘴最好、最有名,是名牌。沒有掌握到解脫的核心,本末顛倒,結果越修越怪異。

  不見一法即如來。方得名爲觀自在。

  “不見一法”,不是說把眼睛蒙起來,或是眼睛瞎了看不到東西。不是這樣啦!而是說當你體證到實相,看到法界的實相,也體證到空。這時候,你便超越一切的二元對立。“一法”,你有執一法的話,你就還是在二元對立的世界裏。體證空之後,你沒有法執,也沒有人、我相,這就是“不見一法”。能夠這樣的話,你就是如來啊!而且你也能夠如其本來的如實觀、如實見,看到萬事萬物的本來面目。“不見一法即如來”,你不會去抓法門,也不會去抓人我相,你會來到無人相、無我相、無衆生相、無壽者相。

  當你真的能夠“不見一法即如來”,能夠真的體證到《金剛經》所講的無人相、無我相、無衆生相、無壽者相,也就是溶入一體的世界,“方得名爲觀自在”,你才能夠說因爲你如實深觀,而得自在;而得大般若、大智慧,解脫自在啊!這個境界很高,大家慢慢去實修實證,你就可以來到這樣的境界。

  了即業障本來空。未了應須還夙債。

  如果你沒有了悟真理實相的話呢?那麼“未了應須還夙債”,你還是會背著重重的罪業、重重的包袱,背著重重的原罪在修。你的修行之路會走得很苦啊!因爲你一直放不下那些包袱,你想放,有的人就在責備你:“你怎麼可以放”。然後又給你一些催眠;又給你一些錯誤的知見,讓你想放又放不下;讓你一直背著那重重的原罪在修。這就是未了悟的話,你還是“須還夙債”啊!

  如果你能夠了悟呢?“了即業障本來空”,如果你能夠真的大徹大悟,了悟生不是我的事,死不是我的事,那是法界無上甚深微妙法的展現;那是緣起甚深啊!你能夠了悟到這些的話,你會很灑脫、很潇灑的溶入法界裏面。而這裏面不是說沒有因果喔!絕對不是那回事;絕對不要會錯意啊!那是你會體會到:“哇!原來一切衆生都是平等啊!”要知道!你來這個世間出生不是你的錯,這是整個法界的恩賜,你要珍惜你這珍貴的緣起,要把生命的意義發揮出來啊!

  饑逢王膳不能餐。病遇醫王怎得瘥。

  這就是說你本來很饑餓,這個饑餓是說你一直想找解脫路啦!衆生本來就是都很想找解脫,但是常常都一直在一些方便法上面繞。所以當你遇到真正的究竟法呢?卻不相信,也就是雖然你很饑餓,但是你遇到“王膳”,這個“王膳”就是說真正能夠邁向究竟解脫的解脫法,你卻不相信,也不敢承擔,也不願意去求證。就這樣,你雖然這麼的饑餓,而你跟“王膳”,跟這個究竟解脫法呢?卻錯過了。

  “病遇醫王怎得瘥”,你的病這麼嚴重,這裏的“病”講的是我們的心病啦!你的苦、你的不安、你的貪生怕死……這些都是心病啊!你的病這麼嚴重,你一直想要找醫生來幫你醫病,但是你卻一直在求那些巫師、咒術,或是一些外力的加持。當你遇到真正能夠幫助你解除病根的醫王呢?也就是說要真正協助你斷除生死輪迴,邁向究竟解脫的醫王,你卻不相信,懷疑心重,不以爲然,不肯接納。你這樣,疾病怎麼會好起來呢?這就是“饑逢王膳不能餐。病遇醫王怎得瘥”。

  所以不是那些解脫者他們不慈悲,而是衆生常常是自己不肯承擔,也不願意相信,常常懷疑自己:“我可能嗎?我能夠嗎?”然後又被一些不正確的知見畫地自限。這樣的話,都是會自己阻斷自己的解脫道路。所以也曾多次的跟大家勉勵,每一個人都有無限的潛能、都有無限的可能。不要畫地自限,只要你有魄力、有決心,學習佛陀那種此生、此世就邁向究竟解脫。這樣的話,你就能夠很快的解脫自在。

  在欲行禅知見力。火中生蓮終不壞。

  這是很高的境界。“在欲行禅”,就是說你的修行要有靜,也要有動;要能夠放,也要能夠提;要能夠出叁界,也要能夠入叁界;你要能夠接受磙磙紅塵曆緣對境的考驗。這樣,才能夠考驗出你的證量——你的知見是不是正確;你的證量是不是具足。這就是“在欲行禅知見力”。

  “火中生蓮終不壞”,你能夠經得起曆緣對境、磙磙紅塵的洗滌,你才能夠産生真正的般若智慧、真正的金剛智慧。這些都是真功夫啊!而你要有這種知見力、這種般若智慧,都不是說你一直躲在深山裏面修,然後不出來,就能夠得到的。如果你是躲在深山裏面不敢出來,那你還是有避世之心啊!你能出,但是卻不能入。一個究竟的解脫者呢?像佛陀,他解脫之後,就是大慈大悲愍衆生,就在磙磙紅塵裏面渡化衆生啊!所以真正的解脫者,他是能出叁界,又能入叁界。更深入的講,是沒有出入之分,是一體的啦!“在欲行禅知見力。火中生蓮終不壞。”這都是非常高的境界喔!

  勇施犯重悟無生。早時成佛于今在。

  “勇施”,是一個人名,也是一個代表,就是說他雖然犯過重大的罪惡,但是當他後來不斷的虛心學習、不斷的聞思修證,很快!他一樣可以體證到無生,也就是邁向究竟解脫。佛門中有一句話:“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所以不管過去如何,一切歸零。如果你真的願意歸零;你真的願意大死一番,那你的成就,你要邁向解脫,那是很快的;那是不待時節因緣啊!

  師子吼。無畏說。深嗟懵懂頑皮靼。

  “頑皮靼”,我覺得把它唸作頑皮蛋,更好唸,也更傳神。這裏是說一個真正有證量的解脫者呢?他的說法會像獅子吼一般,而他所展現出來的就是無畏智,和一種大丈夫的氣魄。但是他卻深深的慨嘆啊!

  “深嗟”,就是深深的慨嘆。“深嗟懵懂頑皮靼”,他深深的慨嘆:“衆生啊!懵懵懂懂,又這麼的頑皮,這麼的不容易調教啊!”爲什麼他會有這麼多的慨嘆呢?

  只知犯重障菩提。不見如來開秘訣。

  因爲他也經曆過,很多人都是怎麼樣呢?“只知犯重障菩提。不見如來開秘訣”,也就是說一般衆生常常在一些戒律……支流末節上面繞。這不是說不要持戒,而是說你被一些戒條、戒相,把你框住;把你拘束、束縛住了。你犯一些罪惡之後,然後你就不斷的拖著重重的包袱在那裏修,你會修得很苦、很苦,這就是你“只知犯重障菩提”。但是你卻沒辦法真的灑脫的歸零,重新讓自己脫胎換骨。你一直拖著過去很多的罪業、很多的包袱在修,忏不完的悔,結果越修越沒信心、越修自卑心越強。“只知犯重障菩提”,也就是說你沒有持到戒律的核心,你只是在一些支流末節上面堅持。這樣的話,那是會障礙你的解脫之路啊!

  “不見如來開秘訣”,如果你只是在支流末節上面繞、在上面下功夫的話,你就沒辦法看到佛陀所開示的無上甚深微妙法啊!就像佛陀當時也引導過一位叫做止慢尊者的修行人,有沒有?止慢尊者當時所展現的那種情況不下于陳進興,知道嗎?但佛陀還是大慈大悲的引導他、接納他、包容他,讓他能夠放下屠刀;讓他能夠進入聞思修證而邁向究竟解脫。所以大家要掌握到解脫法的核心啦!不要只是在支流末節上面下功夫。下面的例子也類似這種情況。

  有二比丘犯淫殺。波離螢光增罪結。

  “犯淫殺”,只是一個代表,也就是說犯一些重戒,或是犯五戒……那些。

  “波離”,這是一個人,他的智慧不高。“螢光”,也就是說他的智慧很小。“增罪結”,就是說因爲錯誤的開導反而增加他的罪惡。他已經犯了一些罪惡,然後又不斷地在那裏指責啊!譴責啊!責備啊!讓一個人本來就背著很重的包袱、很重的罪惡感,再加上不斷地錯誤的開導之後,又讓他增加一些罪結,拖著更多的包袱。所以他修得很苦、很苦,有的甚至會退失道心。

  維摩大士頓除疑。猶如赫日銷霜雪。

  “維摩大士頓除疑”,講的就是有修、有證的人來幫他去除內心的疑結,讓他有正確的知見,正確的面對過去。過去已做的,你一方面要放下;一方面要承擔,該道歉的要道歉,然後歸零。不錯!你過去是犯了很多的錯誤,但是你要回饋這個世間;要報答這個世間、報答衆生恩,你要彌補這些恩,最重要、最究竟的就是怎麼樣?你邁向究竟解脫啊!不是一直在那裏忏悔,忏不完的悔。你是要改頭換面,放下過去的錯誤,重新歸零,以慈悲、以正知正見開智慧,從現在開始邁向解脫。

  你真的能夠放下過去;真的能夠一步一步的走在解脫道上,邁向究竟解脫的話,對那些過去你所犯的錯誤、所對不起的衆生,你才是真正的回饋、真正的補償。也許有的人會講:“我們過去傷害過……,有很多冤親債主……怎麼樣、怎麼樣。”那你一樣,最大的感恩、回饋,就是你要早日成佛啊!唯有你成佛,你才是真正的回饋這世間,而且當你有了智慧之後,你會大慈大悲,你不會造種種的惡業啊!

  不思議。解脫力。妙用恒沙也無極。

  這就是說當一個人見法之後,你的心與空相應、與法界相應,你會處處見法。這時候,你會産生那種無邊無際的般若智慧啊!所以你到哪裏,你都可以見法;到哪裏,你都可以講經說法。在大自然中處處都可以見法,都可以說法。“不思議。解脫力。妙用恒沙也無極。”就是你能夠權說,也可以巧說,因爲你處處都擁有無價無盡的法寶啊!外相隨順緣起,而你又能…

《永嘉大師證道歌诠述(6)》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