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夠靈活的展現妙用無窮。
記得有一次曾經有一個人,他大概來聽過一、二堂課之後,就沒來聽了,他透過另外一個學員來講,就是說:“如果這個人他真的有真實證量的話,那爲什麼他要依據經典來講,他可以講出自己真實的證量啊!”當這位同修跟我傳達這些的時候,我保持沈默,也無需爭論什麼。整個解脫道,佛陀如此清楚的開示,我用這個解脫道來跟大家結緣,就是希望大家先要有聞思的基礎。當你有了聞思基礎之後,可以啊!我們來到大自然、來到法界,我們都不需要經典啦!你看!哪一樣我們都可以講出它的無上甚深微妙法——無爲、無常、無我、涅槃、空——那是處處都存在啊!問題是你沒有前面那些正確聞思基礎的話,你到法界、到大自然來,我跟你講這些,你聽了也像鴨子聽雷一樣,你沒辦法震撼的。所以你要聽懂這無上甚深微妙法,你一定要先有聞思基礎,而聞思基礎最好的參考教材就是《阿含經》、《阿含藏》這些。大家不要忽略了這個聞思的基礎,然後再來就是要進入實修實證。
四事供養敢辭勞。萬兩黃金亦消得。
這裏,我們從學員的立場來講,就是說那個協助我們脫胎換骨的善知識呢?“四事供養”,就是各方面的供養,包括衣服、臥具、飲食、藥物這些,也就是善知識所需要的這些供養,我們怎麼敢辭勞呢?
“萬兩黃金亦消得”,就是說即使付出萬兩黃金也值得啦!
粉骨碎身未足酬。一句了然超百億。
如果他能夠真的幫助我們邁向究竟解脫,大安心、大自在的話,“粉骨碎身未足酬”啊!
“一句了然超百億”,因爲他短短的一句話或是幾句話,就是協助我們邁向究竟解脫的法寶啊!而這些法寶呢?都是無價之寶,都不是用金錢所能衡量的啊!當然講這些也不是說永嘉大師,或是善知識他在跟你討人情;他在跟你要什麼供養。不是啦!他是在跟你強調這個出世間的解脫法,它真的是非常、非常的珍貴。它不是用世間的黃金、金錢所能夠衡量的啦!所以說你要有敬法、惜法之心,不要浪費啊!
真正的解脫法,也不是你用金錢所能夠買到的,如果說我們訂出什麼法,是什麼價位,你捐助多少錢,我就傳什麼法給你。這是在販賣佛法啊!真正的解脫法、真正的解脫者,他是有道骨的,他不會去販賣佛法。真正的解脫法,那是無價之寶啦!他不是要你的金銀財寶,他是要你真的用心,用你的生命去找解脫法、找解脫道,他不是要你成爲他的皈依弟子,他也不會去抓皈依弟子,他要的是你真的爲法做見證——解脫自在啊!
法中王。最高勝。恒沙如來同共證。
“法中王”,就是說邁向究竟解脫的人,他所講的這些法呢?“最高勝”啊!
“恒沙如來共同證”,今天我所跟你們講的這些法,包括從實相、從大自然中去見法、去看到實相般若,這也不是我所創造、所發明的。這是佛佛道同啊!那些解脫者,他們都是來到相同的體悟、體證。所以佛陀在《阿含經》裏面也有講到,像緣起法、像叁法印這些,也不是我佛陀所創造的——“非我所作,亦非余人作”。有沒有?我佛陀只是如實現觀之後,發現到這個真理實相,把它宣說出來而已啊!而這些都是“恒沙如來同共證”啊!所以說沒有屬于我個人、私人的法啦!
我今解此如意珠。信受之者皆相應。
“我今解此如意珠”,我今天因爲解開了這無上甚深微妙法,解開了這究竟解脫的宇宙的密碼,知道嗎?所以來跟衆生分享。如果有緣,你願意相信、願意接受、願意去求證的話呢?“信受之者皆相應”啊!只要你願意去求真、求證,只要你真的願意解脫,你一定會跟這個解脫法相應的。
了了見。無一物。亦無人。亦無佛。
這是說一個真的徹見真理實相、了悟法界真理實相的人呢?他來到無人相、無我相、無衆生相、無壽者相,所以“無一物”。“亦無人”,而且“亦無佛”。這是很重要,也是很高的境界。
“亦無人。亦無佛”,這裏所講的就是體證到一切衆生都平等啊!有一句話說:“心、佛、衆生都平等”,有沒有?一切衆生都具有如來德性、如來的佛性。這些講的就是一切衆生都是平等啊!你真的體證到這些的話,那麼你會超越所有的二元對立,你沒有自卑,也沒有我慢。如果你內心還有佛比較偉大、比較高,那表示你內心還有自卑,你還沒有來到一體世界;還沒有證到無上正等正覺。無上正等正覺就是超越二元對立,一切衆生都平等。這就是“了了見。無一物。亦無人。亦無佛”的深義啊!
大千沙界海中漚。一切聖賢如電拂。
因爲一切衆生呢?都是“大千沙界海中漚”。也就是說所有的衆生,都是大海中的波浪;現象界的一切,包括所有的衆生,都是空海裏面的一個現象,法界莊嚴實相的存在。而我們呢?外相上雖然有所不同,事實上我們都是一體的。所有的波浪跟這個大海呢?也都是一體的。所以“大千沙界海中漚。一切聖賢如電拂”,不管你是成聖成賢在這個世間,都是緣生緣滅啊!而且也是不斷的變化,海中再大的狂風大浪它也是緣生緣滅啊!所以不要去執著外相,不要去抓人我相,要回歸到法界,要去看到大海。波浪要知道大海,要溶入大海,你才能夠體證到不生不死的世界啊!
假使鐵輪頂上旋。定慧圓明終不失。
這也是一種證量的考驗、一種證量的證明。“定慧圓明終不失”,就是遇到重大危機之際,或是生死關頭之際,你仍然是安詳自在;仍然是冷靜面對處理,不慌亂,包括面對死亡,你也能夠很坦然地面對。這說起來容易,你要做到這些不容易啊!你要真正坦然面對死亡,你必須要了悟生死大事,體證到無生、體證到沒有死,也體證到不生不死啊!這都是要從法界去實修實證之後,你整個證量才會展現出來啦!
日可冷。月可熱。衆魔不能壞真說。
這類似一種發誓。就算“日可冷。月可熱”,太陽會變成月亮,或是月亮會變成太陽,我所說的這些真理實相呢?不怕你去考驗、去求證的啦!
“衆魔不能壞真說”,真理實相它一定是經得起任何考驗、任何求證的啦!真理實相它一定是超越時空的啦!
象駕峥嵘慢進途。誰見螳蜋能拒轍。
這就是說一位真的有實修實證,證量很高的人,他就像大象一樣。大象是代表龐大的意思。“象駕峥嵘慢進途”,他在轉動*輪前進的時候呢?“誰見螳蜋能拒轍”,一般說螳蜋擋車,有沒有?螳蜋能夠擋得住大象所轉動的*輪車嗎?那只是自討苦吃、自斷解脫之路啊!
大象不遊于兔經。大悟不拘于小節。
“大象”,講的就是說你要有大丈夫氣魄啊!這裏講的大丈夫只是一個名相,女衆一樣也要有大丈夫氣魄,眼光要放大,心胸要寬大,要有大格局、大氣魄,你才能夠成就大丈夫事業。修行解脫那是大丈夫事業,非將相所能爲啊!所以你要能夠有大丈夫的那種格局。“大象不遊于兔經”,你如果有這種大格局的話,你就不會在支流末節上面繞。“大悟不拘于小節”,如果你真的大徹大悟的話,你不會在那些支流末節上面繞啊!
前面有講過,“但得本不愁末”,你真的能夠掌握到根本的話,你不會在支流末節上面下功夫啦!但重要的是,你要掌握到根本核心、掌握到解脫的核心,也就是這種“大象不遊于兔經,大悟不拘于小節”。而如果你的證量不夠的話,你是看不懂解脫者他所展現的方式,你沒辦法真正了解啊!你常常會像後面所說的“莫將管見謗蒼蒼”啊!你會用“目光如豆”,或是“井底青蛙”的那種見解來批判他、來衡量他。這樣的話,不但有失客觀,而且你也會因爲很多、很多錯誤的知見,而阻礙你自己的解脫之路。
莫將管見謗蒼蒼。未了吾今爲君訣。
你不要用井底青蛙那種狹小的見解、那種心胸去批評解脫者他的浩瀚無邊啊!就像永嘉大師他是怎麼樣呢?他是以整個虛空、整個宇宙、整個法界爲舞臺。你要有這種大氣魄啊!這才真的是解脫自在。
“未了吾今爲君訣”,如果你還沒有真正了悟、沒有真正解脫,你要不斷的求真、求證,不懂就要提出來問,有問題就幫你解決,協助你邁向究竟解脫。這也是解脫者那種大慈大悲愍衆生的具體展現啊!所以沒有不慈悲的阿羅漢;沒有不慈悲的解脫者。
《永嘉大師證道歌诠述(6)》全文閱讀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