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永嘉大師證道歌诠述(5)

  永嘉大師證道歌诠述(5)

  空海(惟傳法師)

  我們今天繼續再來講解“永嘉大師證道歌”。連續叁天,每天上午我們都有兩個小時的戶外禅修,大家實際到戶外去見法;去體悟、體證叁法印,把聞思般若轉爲觀察般若,再從實相裏面去體證叁法印。這是人人可修、可證,每一個人都可以去求證的,只要你能夠把心靜下來,清醒明覺的活在當下,你就能夠現觀活生生的法。叁法印是對實相的描述,那是佛陀、開悟者他們如實現觀宇宙、人生、大自然現象界的一切實相之後,所歸納出來的最簡單、最精要的核心。所以如果你能夠現觀,大自然所宣說無上甚深微妙法的話,你對無常就會有很深刻的體會。你也能夠從生生滅滅的現象裏面,體悟到什麼叫做不生不滅。從原來怕無常的情況之下,你會完全的溶入無常的法流,知道就是因爲有無常的流動,法界才充滿著生機;法界才能顯現出如此的莊嚴。而且從法界大自然中也可以體悟到,法界在跟我們述說著什麼叫做無我?什麼叫做無私?什麼叫做涅槃寂靜?這些都是事實、實際的存在,只要你的法眼打開,智慧眼打開,你就能夠處處見法。

  像“永嘉大師證道歌”,這都是看到活生生的佛法,看懂這大地風雲經、無字天書,然後溶入法界之後,所展現出那種潇灑的修行人的風格。真的是解脫自在啊!這幾天跟大家分享“永嘉大師證道歌”,對永嘉大師來講,這是他真實的體證;對我而言,如果我沒有做到、沒有體證到的,我不講。我講這些也是因爲跟永嘉大師心心相印,覺得他是一位真人啊!他用最美妙的文詞把解脫者的境界,真是敘述的既生動又活潑,我們現在就繼續來分享他的法寶。

  真不立。妄本空。有無俱遣不空空。

  這含意很深喔!這都是實際的體證,你如果用聞思般若去理解,你是沒辦法理解、沒辦法真正做到的。“真不立”,就是說解脫者因爲來到超越二元對立的世界,凡夫所認爲的真,對解脫者來講,他不會執爲實有,他不會把真理據爲己有。“妄本空”,指的就是現象界的一切都是緣生緣滅,具足空性。這裏講的空性,要講更深入一點的話,那是都來自于空啊!

  “有無俱遣不空空”,這是說衆生不是執有,就是執無。你不是執有;不然,就是執著頑空。一個解脫者呢?他是來到超越二元對立啊!“有無俱遣”,就是超越二元對立。“不空空”,就是溶入空,又不落入斷滅空,也不執著涅槃空。也就是說解脫者他能夠心與空相應,外相隨順緣起。所以他的那個空是很生動活潑的,沒有任何的執著。

  二十空門元不著。一性如來體自同。

  這就是說你不要執著在各種入空的法門上面啦!那些法門只是協助你契入空。而你這個空呢?一定要現觀實相存在的空啦!不要在文字般若裏面;不要在法門上面繞啊!“二十空門元不著。一性如來體自同。”如果你能夠放下那些法執;放下那些語言、文字的障礙,直接溶入實相的空之中,直接去體證空,你就能夠體證到一體的世界。

  我們以前在上課聞思階段時,有跟大家講過“一體”,現在大家實際去看空、體證空,你就能夠越來越具體的體會到什麼叫做一體的世界。今天我們第叁次在戶外禅修,又更具體的跟大家解析什麼叫做一體世界。很不錯!有不少同修都能夠心領神會,具體的體會到什麼叫做一體的世界。那不是抽象、不是空洞、不是想像啊!

  心是根。法是塵。兩種猶如鏡上痕。

  “心是根。法是塵”,是說我們這個五蘊的身心呢?對你而言,它是一個主體,外面的六塵則是客體。而這兩種呢?都是現象界的一切,“兩種猶如鏡上痕”,不管是主體或是客體,都是空海之中緣起的波浪、緣起的泡沫啊!所以你要了解,心跟塵,也就是說你的身心跟外面的六塵,都不過是空海之中緣起的波浪,你不要把它執爲實有;不要把它執爲實體啊!

  痕垢盡除光始現。心法雙忘性即真。

  “痕垢”,指的就是我們的叁毒——貪、瞋、癡啊!如果你這貪、瞋、癡的心沒有止息下來,你的心還在過去跟未來的夢幻世界裏面繞的話,你沒辦法清醒的活在現在,你就沒辦法見法。法是在眼前、在當下、在現在啊!當你的“痕垢盡除”,也就是你能夠清醒明覺的活在當下,你的心是空、明、覺。這時候呢?“光始現”,你的觀察力就會展現出來;你的智慧眼就會打開,你就能夠見到法啊!所以叁毒止息,心清淨,你就能夠見法而與法界溶爲一體。

  “心法雙忘”,是說你的主體跟客體消失了,能觀與所觀也雙泯了。“心法雙忘性即真”,也就是說當你溶入一體的世界,這時候,你是主、客消失,能、所雙泯。這些用講的很容易,但實際要做到卻不是那麼容易,帶大家實際到大自然中禅修,就是要讓你實際去體證、去體驗。你要真正自己體證到、體驗到,那才是你的啦!

  嗟末法。惡時世。衆生福薄難調製。

  “嗟”,就是感嘆啦!感嘆在這個末法時期。一般講說末法時期,但是我在《阿含解脫道次第》書裏面,講說沒有所謂末法時期,爲什麼這裏講“末法”呢?前幾天有一位同修講到,“末法”應該講的是解脫的方法、解脫道、解脫正法,被湮沒掉了。如果以這樣來解釋,是不錯的!

  在解脫道被荒廢、被湮沒掉的末法時期,“衆生福薄難調製”啊!衆生的福慧淺薄而且個性都比較剛強,所以“難調製”啊!你的心如果被染汙、被催眠的話,那你的懷疑心也會越強,越不信任;自我保護會越強,你越不容易放開。這就是“嗟末法。惡時世。衆生福薄難調製”。

  去聖遠兮邪見深。魔強法弱多怨害。

  這就是說我們距離佛陀、耶稣、老子……,這些智者的時代越遠的話,那正法就湮沒的越嚴重,而各種的邪見也會越加深、加重。所以你要遇到正法,那是很不容易的。

  “魔強”,就是追逐名利的人越來越多,而且大家都一直在講求神通啊!感應啊!心外求法,希望能夠快快得到自己所要的那些。“法弱”,就是宣揚解脫法的人很少、很少,能夠弘揚正法的力量很薄弱。這也是解脫者的感慨啊!

  聞說如來頓教門。恨不滅除令瓦碎。

  當你在宣說這種能夠這一生、這一世就解脫自在的法門;當生解脫的解脫道。很多人呢?聽了之後,不爽、不信,認爲那是不可能的。甚至認爲你弘揚這些、講這些阻斷了他們發展的財路。

  “恨不滅除令瓦碎”,這裏面帶有些無奈啊!所以不是阿羅漢不講經說法,而是衆生在攻擊、排斥,也不喜歡聽。沒有不慈悲的阿羅漢啊!

  作在心。殃在身。不須怨訴更尤人。

  “作在心。殃在身”,就是說如果你起瞋心,你就會受苦;你背道而馳,你就自討苦吃。更深入地來講,就是說你毀謗真正的解脫道、排斥真正的解脫道,那你只是自斷解脫之路,你就繼續在苦海中浮沈。而你在苦海中浮沈就是“殃在身”啊!

  “不須怨訴更尤人”,你不要去抱怨啦!不要怨天尤人啦!因爲這些都是由于你自己的無明遮障,背道而馳,自討苦吃啊!現在重要的是你要回來反觀、淨化,你要的是什麼?如果你真的要的是解脫道,你就會與解脫道相應。

  欲得不招無間業。莫謗如來正*輪。

  如果你不想繼續輪迴受苦的話呢?那麼就請你不要毀謗真正能夠邁向解脫的解脫道。所以你要問自己:“我要的是什麼?”你真的要解脫嗎?如果真的要解脫的話,放下一切的欲爭、見诤,一路一直地邁向究竟解脫,不達究竟解脫決不終止。這樣的話,你就會很快跟解脫道相應。

  栴檀林。無雜樹。郁密森沈師子住。

  “栴檀林。無雜樹”,指的是沒有雜染的解脫法。“郁密森沈師子住”,一個解脫者呢?他是溶入涅槃界、溶入法界,溶入莊嚴的法界之中啊!這裏,講的就是他是跟法界溶爲一體啊!

  境靜林間獨自遊。走獸飛禽皆遠去。

  他在這涅槃寂靜的世界裏面呢?“境靜林間獨自遊”啊!他是來到了大安心、大自在。因爲他已經是了悟了生死大事,所以他能夠大安心、大自在。

  但是當他宣說正法的時候呢?“走獸飛禽皆遠去”,你不是真正要解脫的人,聽到這種解脫法的話,你會逃啊!避啊!攻擊他、批判他……。就這樣啊!因爲解脫者他是與法界、與大自然溶爲一體,如果你沒有真正想要解脫的話,那你是會避開這樣的人,而且你還會排斥他、攻擊他。如果你真的是要解脫,那你的磁場會跟他相應。

  師子兒。蒙隨後。叁歲便能大哮吼。

  這就是說一個有見法、有開法眼、開智慧眼的人呢?不管他是多麼年輕的人或是女衆,都一樣,他會顯現出大丈夫的氣魄。“師子兒。蒙隨後”,雖然他是個年輕人或是女衆,都是平等的,當他有真正體證之後,他就會顯現出那種大丈夫的氣勢。所以“叁歲便能大哮吼”,意思就是說當他有體證之後,他就能夠展現出大無畏的氣勢啊!

  若是野幹逐法王。百年妖怪虛開口。

  “野幹”,就是野狗,指的是假的宗教師。“若是野幹逐法王”,如果是假的宗教師想要驅逐法王的話,也就是野狗想要驅逐獅子(代表法王),那你是自討苦吃。所以說如果假的宗教師想要驅逐真正見到正法的法王,那是“百年妖怪虛開口”啊!這樣的話,你只是自暴其短,自斷解脫門。你一開口、一攻擊,你只是自招罪業而已,對他來講沒有任何損失,你只是自討苦吃。

  圓頓教。沒人情。有疑不決直須爭。

  “圓頓教”,就是說跟大家所講的這些法呢?都是直截根源佛所印的解脫法;都是直接契入佛陀本懷的法。“沒人情”,像這種解脫法,不是說你對這個善知識,或對這個老師多巴結、多討好,或是講人情。這樣,你就能夠解脫。不會的!不管你對善知識多好,或是說供養多少,如果你本身沒有回來親證的話,對不起!你還是苦海裏的衆生;你還是在苦海中浮沈啊!對一個解脫者來講,不會因爲你的供養很多就把你奉爲座上客。沒有這回事啦!你真的有見法、有證量,你才能夠跟他心…

《永嘉大師證道歌诠述(5)》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