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心相印。如果你不是真正爲解脫而來,你在那裏搞人情事故、人情思惟,他也許會接下你的供養,但是他還是期盼你能夠早日契入解脫道啊!
“有疑不決直須爭”,就是說你如果有疑問,還沒有解決的話,你就要問啊!這個“爭”,是說你要把問題弄清楚,而不是說你去跟善知識在那裏爭啊!一個解脫者、善知識,他不會跟你爭啦!你要有柔軟心,虛心的去請教,把你有所不解的地方提出來,他會如實的來協助你突破。
不是山僧逞人我。修行恐落斷常坑。
不是我這個老僧在那裏炫耀我能。不是這樣啦!我是要告訴你們,在修行路上,真的!很容易不是落入斷,就是落入常的陷井裏面,而且這一路上是有很多坑坑洞洞的。他是慈悲地希望你能夠很安穩的走在中道的解脫道上,很快速的邁向究竟解脫。一方面,這也顯現出佛門這些解脫者的那一種大智慧、大雅量、大包容啊!他是希望你去實際的體證、求證,他不是要你盲目的迷信;不是要你當他的信徒、信衆啊!他是要你成爲解脫者。所以只要你有疑不決的話呢?你就要問。
非不非。是不是。差之毫釐失千裏。
“非不非。是不是”,就是說很多似是而非的知見、觀念呢?它會阻礙你的解脫之路啊!但是,你不容易覺察到。
“差之毫釐失千裏”,就是說你的知見如果不正確的話,你的修證不可能正確的。所以解行合一,是很重要的。你不但解行要合一,而且你還要不斷地虛心求真、求證。佛法的聞思修證,那都是要你實際去求證啊!
是則龍女頓成佛。非則善星生陷墜。
如果你體證正確、知見正確的話,那麼就算你是女衆,你也一樣很快可以解脫的。你不要去相信別人跟你講說:“喔!女衆就是什麼少修幾百年,女衆就是罪業怎麼樣……”不要被那些觀念所套住了啦!本來衆生就是平等的,只要你知見正確,好好一步一腳印的修,“是則龍女頓成佛”啊!
“非則善星生陷墜”,“善星”是一個老參的代表。如果你知見不正確的話呢?就算你是老參,你再修多久,你還是在苦海中沈浮啦!
吾早年來積學問。亦曾討疏尋經論。
永嘉大師也是這樣,“吾早年來積學問”,包括我自己也是一樣。從小就很喜歡看書,不斷地在人生哲學、宗教各方面一直探討,佛經也不斷的研究、研讀和探討,這都是在覓道、求道、修道啊!這裏,永嘉大師他也道出了我們的心聲,“吾早年來積學問。亦曾討疏尋經論”,不斷地在文字堆裏面找佛法;不斷地在文字堆裏面找陽光;不斷地在文字堆裏面找涅槃啊!
分別名相不知休。入海算沙徒自困。
“分別名相不知休”,在佛經裏面、經典名相、語言文字上面,不斷的在那裏推敲;在那裏想像陽光;在那裏修,希望修出陽光來。
“入海算沙徒自困”,都是在那裏入海算沙啊!都是在支流末節上面繞,繞個叁大阿僧袛劫,沒完沒了。“入海算沙徒自困”,一方面也是說一直都是在數他人珍寶啊!
卻被如來苦诃責。數他珍寶有何益。
這是說被解脫者或是明眼人責備,你總是一直在心外求法,“數他珍寶有何益”呢?你總是一直在佛陀所講的這些經典、文字、語言上面繞,這些都只是指月的工具啊!你不去看月亮,卻一直在手指上面繞,在那裏鑽研、在那裏數他人珍寶,你頂多只是成爲一位講經師,或是成爲一位鹦鹉禅師啊!但不管你再怎麼會講,你講的不是實際你自己體證的話,你內心的苦、內心的不安還是存在啦!所以今天一開始的時候有跟大家講,我所講的這些如果我沒有體證到,我不會講。
從來蹭蹬覺虛行。多年枉做風塵客。
“從來蹭蹬覺虛行”,就是說以前都是不斷地在經典、文字、名相上面在那裏繞,或是在那裏一直延盪生命,常常在那裏原地踏步;或是在文字堆裏面鑽研,皓首窮經。很少去實修實證,或是想要修又不知道怎麼去修,浪費掉很多的時間。
多年來呢?數十年來“枉做風塵客”啊!當初我看這些的時候,覺得真的就是在還沒有體證以前;還沒有看清實相以前,就是一直在指月的手指上面繞、在支流末節上面鑽,真是“多年枉作風塵客”。
種性邪。錯知解。不達如來圓頓製。
“種性邪。錯知解”,如果你頭腦裏面裝著很多錯誤的知見的話,你就沒辦法通達、沒辦法了解佛陀所講的究竟解脫法。如果你的依賴心很強,你沒有展現大丈夫的氣勢;你沒有決心要解脫的話,這也算是一種“種性邪”。也就是你的根基、因緣還不夠的話,那麼你也沒辦法接受、沒辦法體悟,那種此生、此世邁向究竟解脫的解脫道。
二乘精進沒道心。外道聰明無智慧。
“二乘”,就是不要在那裏大、小乘那些啦!不要把別人貶爲小乘,自己是大乘。不是這樣啦!而是說如果你沒有大丈夫氣魄;如果你的根器不夠,你的承擔力不夠,不敢擔當、不敢放、不敢承擔的話,那麼就算你再怎麼精進,你也沒有真正的那種出離心;沒有真正要邁向究竟解脫的心啦!因爲你要真正邁向究竟解脫,你就要有大丈夫的氣魄,要敢承擔、敢放下。
“外道聰明無智慧”,就是說如果你的知見是錯誤的話呢?就算你有世間的世智辯聰,你也沒辦法見到法,智慧眼也沒辦法打開,你內心的苦、內心的不安,還是繼續壓抑在你那內心深處。
亦愚癡。亦小騃。空拳指上生實解。
衆生愚癡啊!一般人也就是還沒有真正要解脫的話,“亦愚癡”啊!也像小呆一樣。“騃”唸呆,就是癡呆啦!
“空拳指上生實解”,本來沒有經典文字,佛陀他是如實現觀實相——身心內外和大自然宇宙的實相;然後把真理實相歸納出來、講出來。那這些語言、文字、經典呢?它們都只是指月的手指,包括佛陀本人、善知識,也都是指月的手指而已,都是協助我們去見法;協助我們回歸法界。所以佛陀一再強調希望大家“自依止,法界依止,莫異依止”。可是衆生依賴心很強,智慧不夠,結果又一直迷在偶像上、大師身上,一直緊緊抱著佛陀的大腿。“空拳指上生實解”,就是說你一直執著在那指月的手指上面,在那經典文字上面推敲、鑽研,用經典解釋經典、用文字解釋文字,這是執指爲月啊!
《永嘉大師證道歌诠述(5)》全文閱讀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