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永嘉大師證道歌诠述(4)▪P2

  ..續本文上一頁斷的開悟、開悟。當你累積了很多的悟,到後來你就會大徹大悟啊!而那個大徹大悟,就是你真的了悟法界大自然的實相,以及它對我們生命的重要。

  當你跟法界溶爲一體,完全臣服法界,那你必然是大安心、大自在啊!但在你還沒有到達這之前,你一定會尋尋覓覓,跟你講究竟法,你也不相信,你還是會存疑、還是會這裏看看,然後其他地方也再去看看。這也要讓你經曆過、比較過很多之後,到後來你才會發現,什麼是你的究竟歸依處;什麼才能夠真正讓你大安心、大自在。因爲我現在跟你講你直接到法界、到大自然裏,去禅修、去體悟,有的人很快能夠去體悟,但有的人他會存疑:“就這樣嗎?就這樣而已嗎?人家不是說要到什麼世界去嗎?人家不是說解脫者他會飛嗎?”有啊!早上我們不是有看到牠在空中飛嘛!就算再怎麼會飛的阿羅漢,也不會比老鷹會飛啦!所以別人會不會飛不重要,你有沒有解脫自在才重要啊!

  取不得。捨不得。不可得中只麼得。

  我們用大海跟波浪來比喻:“取不得”,你這個波浪怎麼能夠去抓其他的波浪呢?或是說你這個波浪,你一直要抓更多的波浪、抓更多的海水,你怎麼抓呢?“捨不得”,就是說你這個波浪一直不滿意、不滿足這個現象界,你一直在排斥這個大海;你一直要逃離這個大海,請問你這個波浪要逃到哪裏去?你這個波浪要逃離大海,你能夠逃離得了大海嗎?你要逃離到哪裏去?你這個波浪,它是現象界裏面的一個緣起的現象,它是法界很殊勝的一個現象啊!爲什麼你不能夠珍惜你的存在?爲什麼你不能夠安住你擁有的一切呢?有一天,當你了悟這些實相,你看到整個法界的無上甚深微妙法、看到法界的實相,了解你這個波浪跟大海的密切關系之後,你會體悟到:“哇!“取不得。捨不得。不可得中只麼得。””不管你怎麼抓,你也不會增加一分;不管你怎麼捨,你也不會減少一分。你就在這個法界大海裏面,你要怎麼取?你要怎麼捨?

  默時說。說時默。大施門開無壅塞。

  這就是說一個人當你見法、體悟法之後,你本身展現出來的就是法身。雖然你沒有在說話,但事實上你沈默的時候,你也是在說法啊!就算你開口說法的時候呢?你內心裏面也是明覺甯靜的。“說時默。默時說”,就是包括你在沈默之際,也是在說法啊!這裏也是說你要去看到,大自然中很多都是無言無語的在說法——無字天書——無言的聲音。你要會聽那無聲之聲啊!你要看到那沒有文字的法啊!

  “大施門開無壅塞”,一個真正見法的人呢?你是能靜也能動,能提也能放。你能夠善用各種方便來說法、來協助衆生契入解脫道,只要衆生要解脫,你會“大施門開無壅塞”啊!但是如果衆生自我封閉、閉鎖起來,我慢遮障,那你就算再怎麼慈悲,你也幫不上忙啊!

  有人問我解何宗。報道摩诃般若力。

  有人會問我,到底你是師承哪個宗派?到底你是哪個宗派的繼承人?“有人問我解何宗。報道摩诃般若力”,我就只能夠說真理實相,它是沒有宗派、宗教之分的啦!我是了悟真理實相而開發出智慧啊!我只是如實說。這樣而已。我不屬于任何宗、不屬于任何派啦!

  或是或非人不識。逆行順行天莫測。

  這就是說一個解脫者,他所展現出來的那種潇灑、解脫自在、生動活潑。而他所講的這些法呢?有究竟法、有方便法。但是他所講的“或是或非”;他所展現的“或是或非”,衆生是沒辦法真正看得懂、沒辦法真正了解的。

  “逆行順行天莫測”,這就像孔子去拜訪老子之後,孔子贊嘆老子:“其有龍乎!”有沒有?“老子就像條龍,我(孔子)臣服、佩服他啊!”老子所展現的就是一個體證的人,他就像天上的龍,變化莫測啊!而衆生呢?你用二元對立的頭腦要去思維、要去解讀,那你是沒辦法真正理解到的。所以佛陀就跟我們講:“切莫信汝意,汝意不可信,得阿羅漢果矣,方可信汝意。”只要你還有我慢、還有自我、還有貪瞋癡、還有煩惱,你就沒辦法了解阿羅漢的心行;沒辦法了解真正解脫者他的內心世界。你用自我、用二元對立的那種思維方式去判斷;你用自我框框去界定——他所展現出來的不合你的意思,你就認爲是錯的——所以你看不到真正的阿羅漢;你看不到真正的解脫者啦!這就是“或是或非人不識。逆行順行天莫測”。

  吾早曾經多劫修。不是等閑相诳惑。

  我(永嘉大師)能夠有這些體證呢?“吾早曾經多劫修。不是等閑相诳惑”,也就是說他告訴你,他今天有這些證悟,也都是一步一腳印紮紮實實的聞、思、修、證過來的,不是憑空而生的;不是從天上掉下來的,也不是佛陀給一個加持,然後就大徹大悟。那都是經曆過實修實證啊!這裏,大家不要把這個“多劫修”又落入文字裏面,被拘束住了。事實上,這是告訴我們他也是一步一腳印,實實在在的聞、思、修、證,才體悟到無爲法啦!所以你不要一開始就“空”啊!“無爲”啊!然後我慢、貪、瞋、癡卻這麼多。用“空”去展現你的我慢,那是不對的啊!

  建法幢。立宗旨。明明佛敕曹谿是。

  “建法幢”,就是講經說法啦!“立宗旨”,就是我所講的這些契入究竟解脫的法呢?都不是我個人所獨創的。這些都是那些解脫者他們心心相印,也就是佛佛道同啊!

  第一迦葉首傳燈。二十八代西天記。

  這只是一個表徵。表徵,就是說佛陀的心法有人把他繼承下來,佛陀的解脫心法有弟子把他繼承下來。如果你真的解脫,你跟佛陀就會心心相印。這樣,你才能夠真正爲法做見證。真正體證到法,那不是佛陀給你什麼加持,而是你真正體證到之後,你跟佛陀心心相印,你自然就繼承了那些法。而這個法呢?也不是佛陀的,你繼承的那些法也不是你的,你只是體悟到法界的法,而解脫自在啊!

  法東流。入此土。菩提達摩爲初祖。

  這是敘述禅宗的那些袓師,他們一代一代的傳承下來。菩提達摩來到中國之後,你看!他的那種道骨、那種風格,他就是要尋覓上等根器的人來傳法啊!所以他甯願面壁九年。面壁九年,不是說他真正面對牆壁在那裏坐著,而是他也是當個閑雲野鶴在大自然之中,跟有緣人來分享法。

  六代傳衣天下聞。後人得道何窮數。

  像菩提達摩一樣,那些袓師、解脫者都在培養真正有解脫心;真正有大丈夫氣魄的解脫者。所以真正要解脫的人,對一個解脫者來說,他是毫不吝惜跟你分享法啊!

  

  

《永嘉大師證道歌诠述(4)》全文閱讀結束。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