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永嘉大師證道歌诠述(3)

  永嘉大師證道歌诠述(3)

  空海(惟傳法師)

  

  入深山。住蘭若。岑崟幽遂長松下。

  這是說一個解脫自在的人,他來到了大安心、大自在,生死已了。所以覓道、求道、修道……那些,對他來講已經是不必了。他已經來到了無修之修,大事已辦。所以他可以當個閑雲野鶴啊!“入深山。住蘭若。岑崟幽遂長松下”,就是回歸自然啦!但這不是避世,不是逃避喔!而是臣服大自然,跟大自然溶爲一體,回歸大自然。不過,如果說一個人還沒有真正了悟生死大事,就算你逃避到深山中去隱居起來,你的苦、你的不安都還是存在著,你不會灑脫、不會自在的。那是一種逃避、一種避世,跟解脫者那種很安然、很自在的回歸自然,那是不一樣的。

  悠遊靜坐野僧家。阒寂安居實潇灑。

  這是描述解脫自在的人,過著那種灑脫自在、返璞歸真的生活。對他來講涅槃彼岸就在此岸,他已經是溶入涅槃解脫的世界;他已經是在極樂世界裏面了。因爲他跟整個法界溶爲一體,所以他來到了無爲、無學、無修、無證的境界。

  覺即了。不施功。一切有爲法不同。

  “覺即了”,這就是說當你清醒明覺,了悟真理實相之後,你發現:“哈哈!原來是這麼回事啊!”當你看到法界對我們生命的重要、法界的實相之後,你會看到以前你是在海中鑿河啊!你會放下過去的顛倒夢想。所以當你覺悟、徹底了悟這些實相之後,你會發現你是大事已畢,無所得,無所求啊!“不施功”,你不必在那裏還要布施啦!求功德啦!包括你的修行,也不必在那裏練功夫了啦!

  “一切有爲法不同”,就是說你用盡各種有爲法,十八般武藝你一直在那裏玩、一直在那裏修啊!修啊!但是不管你怎麼修,一切有爲法就是沒辦法讓你體證到無爲的世界。所以要告訴大家的就是,一切有爲法都只是方便法啦!方便協助你清醒明覺的活在當下。這樣而已。之後,你就要溶入無爲法啊!唯有你溶入無爲,你才能夠看到那本來就存在的真理實相。法本自然啊!這個法,法界這些,不是你努力拼命的修行修出來的。所以到後來你所體會的,真的就是無所求、無所得,也無所失啊!你沒有失去什麼;事實上,你也不會失去什麼啦!這就是“覺即了。不施功。一切有爲法不同”。

  住相布施生天福。猶如仰箭射虛空。

  如果你還在有爲法的世界,著重在那些外相上面的布施,有條件、有所求。這樣的話,你行再多的慈善也只是一種求升天的福報,累積一些福報而已。但是,這還是屬于人天的善法。那這些呢?“猶如仰箭射虛空”,你累積了很多財富之後,再來你又會浪費掉你的福報啊!

  勢力盡。箭還墜。招得來生不如意。

  如果你修的只是世間法方面的一些福報,那麼你還是一樣,會福盡還墮啦!因爲當你有很多的福報之後,你又會浪費掉,所以你會福盡還墮啊!這就是世間法。而世間法它就是福啊!禍啊!在那裏不斷地輪轉。你一直拼命地賺錢、賺錢,當你累積很多財富的時候,沒多久,不是你本身垮下來;不然,就是你的下一代,把你那些財物揮霍殆盡啊!

  爭似無爲實相門。一超直入如來地。

  跟大家講的這種無爲法呢?這是現觀啦!現觀大自然的實相啊!“無爲實相門”,你不必用種種方法,你只要保持清醒明覺來現觀大自然的實相。這樣的方法,它是“一超直入如來地”。那是很快速、很快速的直接切入,佛陀的心法、佛陀的本懷、解脫的核心啊!

  但得本。莫愁末。如淨琉璃含寶月。

  如果你真的能夠掌握到根本核心,從根本核心來切斷那個我慢、切斷煩惱,從根本核心來了悟生死大事,那你就是“但得本。莫愁末”。其他那些支流末節呢?你就可以隨緣了啦!任運浮沈了啦!

  “如淨流璃含寶月”,你的清淨法身呢?內含法寶啊!雖然好像沒有在修行,但事實上,你的內心是充滿著法喜、安詳、解脫自在啊!你內心裏面是蘊藏著無價的法寶啊!

  既能解此如意珠。自利利他終不竭。

  如果你真的能夠了悟這個無上甚深微妙法;能夠真的獲得這樣的解脫心法,當你真的解脫自在的時候呢?你就能夠“自利利他終不竭”啊!真正的菩薩道是建立在解脫道上,你真的爲法做見證,解脫自在,你就能夠自利利他。而且你也必然會大慈大悲愍衆生,只要衆生有需要、只要衆生有苦,你不會吝惜、不會吝啬的。

  江月照。松風吹。永夜清宵何所爲。

  “江月照。松風吹”,是形容解脫者他跟法界大自然溶爲一體,那種無事心安灑脫自在的生活。

  “永夜清宵何所爲”,因爲解脫者他是來到無爲的世界,潇灑解脫自在。所以他是日日是好日,年年是好年,不必在那裏趨吉避凶了啦!因爲吉與凶對他來講都已經溶入一體世界了。

  佛性戒珠心地印。霧露雲霞體上衣。

  一個真正解脫自在、潇灑自在的人,你表面上看他,好像“咦!奇怪,他怎麼過午還在吃東西呢?人家說不可以拿錢,他怎麼拿錢呢?”衆生會用一些戒條、戒相來衡量他。但是,對一個解脫者來說呢?他是“佛性戒珠心地印”啊!也就是說他的內心是含有戒定慧的。他得到的是戒定慧的精神核心,不是外表、外相。所以你表面上看他好像不是很拘謹的在持戒,但是戒律對他來講,那是心地印啊!他都是從慈悲心出發,大慈大悲愍衆生啊!對他來講沒有所謂的貪、沒有所謂的瞋;對衆生他沒有任何的瞋心,他是諸惡莫作,衆善奉行。在《阿含經》裏面,一樣有講到阿羅漢、解脫者他是怎麼樣?“常行諸善”。有沒有?他是來到那種常行諸善的境界啊!對解脫者來講,他是沒有瞋心的。

  “霧露雲霞體上衣”,就是說一個人當他心與空相應之後,因爲他的心胸是無邊無際的,虛空不礙白雲飛。所以他在曆緣對境裏面,即使遭受各種的攻擊、批評,或是阻礙、冷言、諷語……這些呢?都是怎麼樣?像霧露雲霞,都只是大地上、虛空中的一層薄膜。對大地、虛空來講,不會阻礙啦!不會影響啦!這就是說你的心量如果是無邊無際、心安自在的話,你是不會被那些境界牽著走啊!

  降龍缽。解虎錫。兩钴金環鳴曆曆。

  這是說一個人真的解脫自在爲法做見證之後,開始弘法。“降龍缽。解虎錫”,都是表示弘法的過程。

  “兩钴金環鳴曆曆”,大家有沒有看到像地藏王菩薩手持的那個錫杖,有的說是方杖。唯有寺廟的住持,才可以持那個方杖(或稱錫杖),那是代表弘法時威震八方,弘法的意思。“兩钴金環”,就是錫杖兩邊的金環,一直在那裏鳴響,鈴鈴地作響。那是一種弘法、法音的表徵。

  “降龍缽。解虎錫。兩钴金環鳴曆曆”,這都是在形容震法雷、擊法鼓啊!當你有無畏智之後,你會積極的去弘法,而在弘法的過程,你是威震八方啊!因爲你有無畏智,所以不管什麼大師、大法王,什麼再有名的大師出現,你都一樣啊!不會被一些外形嚇倒,反而你一眼可以看穿他們有沒有解脫。這是騙不了人的啦!你可以看透他的外表直達他的內心啊!

  不是標形虛事持。如來寶杖親蹤迹。

  這就是說像我今天跟大家講的這些法、這些解脫法呢?好像是跟人家所講的不太一樣,但是要知道!“不是標形虛事持”,這不是我刻意標新立異啊!

  “如來寶杖親蹤迹”,這是佛佛道同,是古仙人道迹;是佛陀所親自走過的解脫道。不是我標新立異啊!就好像說我們跟大家分享的,到法界去體悟大自然的法,看到現象界所跟我們展現的無常、無我的法印。這些都不是我所創造、我所發明的,這些法也不是我個人的。我所說的這些法,雖然跟時下一般法師所講的有所不同,但這都不是我所創造的。這是來自佛陀靈山的心聲,而且是佛佛道同,真正解脫的核心啊!你不相信,你可以去求真、求證。真理,它是超越時空的。當你去求真、求證,對或不對,你真的解脫自在的時候,你就會知道了!

  不求真。不斷妄。了知二法空無相。

  “真”,我們把它用白天來比喻;“妄”,我們把它用黑夜來比喻。這樣大家比較容易了解。“不求真。不斷妄”,就是說你不會去渴求白天趕快來,你也不會去希望黑夜趕快走,或是黑夜不要來。那都是妄想啊!因爲不管白天或是黑夜,那都是法界裏面自然的現象。

  再來,還有一種就是說福跟禍、吉跟凶。衆生常常是在設法趨吉啦!避凶啦!求福啦!避禍啦!但是你這個吉、凶呢?往往都是從自我出發去界定的。你有自我的話,你就會界定出很多的吉、凶,然後你就會要設法趨吉、避凶,不斷的追啊!追你所要的吉;不斷的逃啊!避啊!逃掉你所不要的凶。你的人生、你的生命過得好苦啊!有一天,當你看到整個法界是包含相反的兩極——生與死。更深入的講,法界裏面沒有所謂的生跟死。當你了悟這些之後,看到整個法界它是如此的完整,而不是你過去夢幻世界所追求的完美,你的心會跳脫出原來二元對立的世界。

  這時候,你會來到“不求真。不斷妄。了知二法空無相”。因爲你過去用自我所界定的真或妄,那都是虛妄的。而這二法呢?“空無相”,也就是說它沒有定相,你所認定的凶,它未必是凶;就算是凶,它也有可能變成吉。你所求的福,它也有可能會變成禍,像老子就講:“福兮禍所伏,禍兮福所依”。有沒有?所以一個真正了悟真理實相的人,他是超越二元對立,“不求真。不斷妄。了知二法空無相”啊!

  無相無空無不空。即是如來真實相。

  這個含意很深喔!“無相”,就是說你不執著有。“無空”,就是說你也不執著頑空。“無相無空”,那個空是講頑空,你不會執著有,你也不會執著頑空。“無不空”,是說你的心又能夠與法界的空相應,溶入涅槃界的空。能夠做到這樣的話,即是如來所體悟的真實相。這樣知道嗎?這個含意很深,大家要慢慢去體會“無相無空無不空。即是如來真實相”。

  我再解釋一遍:“無相”,就是你不會執著現象界、不會…

《永嘉大師證道歌诠述(3)》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