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永嘉大師證道歌诠述(3)▪P2

  ..續本文上一頁執著有。“無空”,你也不會執著斷滅空、不會執著頑空。“無不空”,就是你又能夠溶入法界的空,心與空相應,溶入涅槃、空。你能夠做到這樣的境界——心與空相應,外相隨順緣起。真的做到這樣,“即是如來真實相”,那就是佛陀所證悟的真實相啊!這個很深,也很重要。

  心境明。鑒無礙。廓然瑩徹周沙界。

  你的心境原來是這麼的粗糙,這麼的混沌啊!今天,透過禅修之後,你要讓你的心漸漸的澄淨下來;讓你的心能夠清醒明覺的活在當下,進一步讓你的心能夠與空相應,保持明覺,讓心來到空、明、覺。這時候,你就會是“心鏡明。鑒無礙”啊!“鑒無礙”,就是你處處都可以見到法;處處都可以看到無上甚深微妙法。

  “廓然瑩徹周沙界”,而且這個“鑒無礙”,包括說你對衆生的貪瞋癡我慢呢?也是了了分明啊!因爲你的心是空、明、覺,所以你展現出來的是大圓鏡智啊!你與法界是一體的。你能夠處處見法,跟法界溶爲一體,這就是“心鏡明。鑒無礙。廓然瑩徹周沙界”啊!所以你的內心還有沒有苦?還有沒有我慢?還有沒有煩惱?還有沒有不安?對一位解脫者而言,他是很清楚的。只是如果你的心不柔軟的話,他沒辦法跟你講。

  萬象森羅影現中。一顆圓光非內外。

  這就是說一個解脫者他的心因爲都是與空相應,所以“萬象森羅”,現象界的一切呢?都映入他明覺的心中,也就是前面所講的心與空相應,外相隨順緣起。各種曆緣對境、各種境界、各種人事物都會清楚地映現在他明覺的心中。

  “一顆圓光非內外”,他就是一個大圓鏡智,他的心是空、明、覺。因爲他與現象界的一切溶合爲一體,然後又跟整個法界溶爲一體,所以他是非內非外,也就是無內無外啊!

  豁達空。撥因果。莽莽蕩蕩招殃禍。

  “豁達空”,是說一個人如果錯誤解讀空,或是從文字上面去解讀空;或是從禅相裏面去解讀空。這樣的話,你所體悟出來的會是斷滅空、頑空喔!這樣,你就會“撥因果”,否定掉那些因果,然後“莽莽蕩蕩招映禍”啊!就像有些修行的人在那裏展現狂傲、狂禅、我慢,這就是“豁達空。撥因果。莽莽蕩蕩招殃禍”。這樣到後來還是自討苦吃啊!

  要知道喔!如果你那個空,不是你真正體證到的空,你在那裏跟人家講空,那你只是在逞強、在表現你的我是、我能。事實上,你內心的苦、內心的不安都還是繼續存在啊!

  棄有著空病亦然。還如避溺而投火。

  “棄有”,就是你否定現象界的存在。“著空”,是你執著空洞的觀念、執著頑空的觀念。“棄有著空病亦然”,像這樣呢?你所産生的疾病跟衆生是一樣的。“棄有著空”,也可以說是修行人從文字上面去解讀(錯誤的解讀),然後否定現象界的一切,但又執著頭腦裏面知見上的頑空。修行人如果落入這種情況的話,那跟一般衆生所生的病是一樣的啦!只是避開了水,又投入火坑裏面。這樣了解嗎?

  所以衆生常常是在二元對立的世界裏面,不斷地在那裏跑啊!繞啊!跳啊!不斷地在那裏奔跑,逃來避去。有一句話說:“扶得東來,西又歪。”衆生常常在兩邊,一直在那裏逃啊!跑啊!真正能夠走在中道上不容易啊!

  捨妄心。取真理。取捨之心成巧僞。

  “捨妄心”,是你內心裏面在抗拒黑夜;“取真理”,是你在那裏貪求白天啊!這也就是在上課的時候有跟大家講過,你就在一體的世界裏面,但是你卻劃分出你很多的要,也劃分出你很多的不要。你要的,你就一直去追;你不要的,你就一直的逃,這就是“捨妄心。取真理”。在這種追跟逃的境界裏面——不斷的要,或不要的取捨之下呢?“取捨之心成巧僞”啊!

  “取捨之心成巧僞”,就是說你會變成過得很不自然。你一直要追求完美的人生,你不容許絲毫的挫折、不容許絲毫的挫敗。就像你考試總是要求第一名,第二、叁名的話,就一直在那裏挫折、責備、痛苦。你都要第一名,那別人怎麼辦?你一直要求完美,你把自己釘在一個狹小的框框裏面,知道嗎?所以如果你一直想要追求完美;想要成爲一個完美的話,那你的人生會活得很苦,也會活得很假啊!因爲你不容許黑暗的存在;你不容許大便的存在。但你要知道喔!你如果不容許大便存在的話,你這朵蓮花沒辦法燦爛的開出花朵啊!這就是“捨妄心。取真理。取捨之心成巧僞”。

  因爲你有很多的造作,你會造作出很多表面修養的功夫,而那都不是真正的修行啊!真正的修行,那是超越兩端來到一體的世界,然後展現出來的就是潇灑自在、純真。你要做個真人啦!你要返璞歸真,你才會有善、才會有美啊!如果你做的不真、過得不真,你不是個真人的話,你的善不是真正的善;你的美是有匠氣、人爲的美,不是真正的美。法界是完整的啦!

  學人不了用修行。真成認賊將爲子。

  很多的修行人,因爲不了解,然後一直用各種有爲法要求神通、求感應。求修行之後,讓自己變得很厲害,可以把自己所不要的把它趕盡殺絕。所以就去追求那些偶像、崇拜那些偶像。因爲他希望要有更多的神通、感應,然後就去追那些、崇拜那些,他認爲能夠教導他神通、感應的大師。這樣的偶像抓取,就是“學人不了用修行。真成認賊將爲子”。

  你一直用有爲法在構築你的夢幻世界,你是一個小波浪,但是你不了解大海、不認識大海,你也不回歸大海,你卻去崇拜另外一個大的波浪,這就是“學人不了用修行。真成認賊將爲子”啊!你這個波浪想要一直努力的修,修到將來,你就可以逃離這個大海嗎?

  損法財。滅功德。莫不由斯心意識。

  你的自我意識常常會阻斷解脫道。知道嗎?所以跟你講究竟的解脫,你會認爲:“這個沒有什麼啊!這個不稀奇,不重要啊!我要更高、更玄、更妙的啦!”就這樣,你把真正的究竟解脫道呢?把它阻斷掉了。“滅功德”,就是說你又去造很多的有爲法——造惡業、受苦報。像這些呢?“莫不由斯心意識”,你阻斷解脫道、自斷解脫道,然後造業、受苦,那都是由你這個不清不楚的無明所造作。但這也都是你的“無明實性即佛性、即法性”,都是來自你的心意識,也就是說由你這一顆心,這顆妄想心、顛倒心所造作,當然也是你的自我在作祟啊!

  你在自己阻斷解脫道,或是造惡業、受苦果,那都是由這顆心而起,你要解脫也是要由這顆心出發。所以你不要在那裏捨妄取真,你的解脫,由無明轉向明只是一個轉念的過程啊!知道嗎?它只是一個轉念的過程啦!

  是以禅門了卻心。頓入無生知見力。

  所以,禅門怎麼樣呢?修行如果要快,你就要針對虛妄的心,把那個二元對立的分別心,讓它放下;讓那個“自我”的妄想心,讓它放下。你能夠放下“自我”,然後回到如實觀、如實知、如實見的話,很快你就能夠從法界去見法。

  “頓入無生知見力”,很快你就能夠體悟到不生不死的境界,了悟生死大事,溶入一體的世界。

  

  

《永嘉大師證道歌诠述(3)》全文閱讀結束。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