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永嘉大师证道歌诠述(3)

  永嘉大师证道歌诠述(3)

  空海(惟传法师)

  

  入深山。住兰若。岑崟幽遂长松下。

  这是说一个解脱自在的人,他来到了大安心、大自在,生死已了。所以觅道、求道、修道……那些,对他来讲已经是不必了。他已经来到了无修之修,大事已办。所以他可以当个闲云野鹤啊!“入深山。住兰若。岑崟幽遂长松下”,就是回归自然啦!但这不是避世,不是逃避喔!而是臣服大自然,跟大自然溶为一体,回归大自然。不过,如果说一个人还没有真正了悟生死大事,就算你逃避到深山中去隐居起来,你的苦、你的不安都还是存在着,你不会洒脱、不会自在的。那是一种逃避、一种避世,跟解脱者那种很安然、很自在的回归自然,那是不一样的。

  悠游静坐野僧家。阒寂安居实潇洒。

  这是描述解脱自在的人,过着那种洒脱自在、返璞归真的生活。对他来讲涅槃彼岸就在此岸,他已经是溶入涅槃解脱的世界;他已经是在极乐世界里面了。因为他跟整个法界溶为一体,所以他来到了无为、无学、无修、无证的境界。

  觉即了。不施功。一切有为法不同。

  “觉即了”,这就是说当你清醒明觉,了悟真理实相之后,你发现:“哈哈!原来是这么回事啊!”当你看到法界对我们生命的重要、法界的实相之后,你会看到以前你是在海中凿河啊!你会放下过去的颠倒梦想。所以当你觉悟、彻底了悟这些实相之后,你会发现你是大事已毕,无所得,无所求啊!“不施功”,你不必在那里还要布施啦!求功德啦!包括你的修行,也不必在那里练功夫了啦!

  “一切有为法不同”,就是说你用尽各种有为法,十八般武艺你一直在那里玩、一直在那里修啊!修啊!但是不管你怎么修,一切有为法就是没办法让你体证到无为的世界。所以要告诉大家的就是,一切有为法都只是方便法啦!方便协助你清醒明觉的活在当下。这样而已。之后,你就要溶入无为法啊!唯有你溶入无为,你才能够看到那本来就存在的真理实相。法本自然啊!这个法,法界这些,不是你努力拼命的修行修出来的。所以到后来你所体会的,真的就是无所求、无所得,也无所失啊!你没有失去什么;事实上,你也不会失去什么啦!这就是“觉即了。不施功。一切有为法不同”。

  住相布施生天福。犹如仰箭射虚空。

  如果你还在有为法的世界,着重在那些外相上面的布施,有条件、有所求。这样的话,你行再多的慈善也只是一种求升天的福报,累积一些福报而已。但是,这还是属于人天的善法。那这些呢?“犹如仰箭射虚空”,你累积了很多财富之后,再来你又会浪费掉你的福报啊!

  势力尽。箭还坠。招得来生不如意。

  如果你修的只是世间法方面的一些福报,那么你还是一样,会福尽还堕啦!因为当你有很多的福报之后,你又会浪费掉,所以你会福尽还堕啊!这就是世间法。而世间法它就是福啊!祸啊!在那里不断地轮转。你一直拼命地赚钱、赚钱,当你累积很多财富的时候,没多久,不是你本身垮下来;不然,就是你的下一代,把你那些财物挥霍殆尽啊!

  争似无为实相门。一超直入如来地。

  跟大家讲的这种无为法呢?这是现观啦!现观大自然的实相啊!“无为实相门”,你不必用种种方法,你只要保持清醒明觉来现观大自然的实相。这样的方法,它是“一超直入如来地”。那是很快速、很快速的直接切入,佛陀的心法、佛陀的本怀、解脱的核心啊!

  但得本。莫愁末。如净琉璃含宝月。

  如果你真的能够掌握到根本核心,从根本核心来切断那个我慢、切断烦恼,从根本核心来了悟生死大事,那你就是“但得本。莫愁末”。其他那些支流末节呢?你就可以随缘了啦!任运浮沉了啦!

  “如净流璃含宝月”,你的清净法身呢?内含法宝啊!虽然好像没有在修行,但事实上,你的内心是充满着法喜、安详、解脱自在啊!你内心里面是蕴藏着无价的法宝啊!

  既能解此如意珠。自利利他终不竭。

  如果你真的能够了悟这个无上甚深微妙法;能够真的获得这样的解脱心法,当你真的解脱自在的时候呢?你就能够“自利利他终不竭”啊!真正的菩萨道是建立在解脱道上,你真的为法做见证,解脱自在,你就能够自利利他。而且你也必然会大慈大悲愍众生,只要众生有需要、只要众生有苦,你不会吝惜、不会吝啬的。

  江月照。松风吹。永夜清宵何所为。

  “江月照。松风吹”,是形容解脱者他跟法界大自然溶为一体,那种无事心安洒脱自在的生活。

  “永夜清宵何所为”,因为解脱者他是来到无为的世界,潇洒解脱自在。所以他是日日是好日,年年是好年,不必在那里趋吉避凶了啦!因为吉与凶对他来讲都已经溶入一体世界了。

  佛性戒珠心地印。雾露云霞体上衣。

  一个真正解脱自在、潇洒自在的人,你表面上看他,好像“咦!奇怪,他怎么过午还在吃东西呢?人家说不可以拿钱,他怎么拿钱呢?”众生会用一些戒条、戒相来衡量他。但是,对一个解脱者来说呢?他是“佛性戒珠心地印”啊!也就是说他的内心是含有戒定慧的。他得到的是戒定慧的精神核心,不是外表、外相。所以你表面上看他好像不是很拘谨的在持戒,但是戒律对他来讲,那是心地印啊!他都是从慈悲心出发,大慈大悲愍众生啊!对他来讲没有所谓的贪、没有所谓的瞋;对众生他没有任何的瞋心,他是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在《阿含经》里面,一样有讲到阿罗汉、解脱者他是怎么样?“常行诸善”。有没有?他是来到那种常行诸善的境界啊!对解脱者来讲,他是没有瞋心的。

  “雾露云霞体上衣”,就是说一个人当他心与空相应之后,因为他的心胸是无边无际的,虚空不碍白云飞。所以他在历缘对境里面,即使遭受各种的攻击、批评,或是阻碍、冷言、讽语……这些呢?都是怎么样?像雾露云霞,都只是大地上、虚空中的一层薄膜。对大地、虚空来讲,不会阻碍啦!不会影响啦!这就是说你的心量如果是无边无际、心安自在的话,你是不会被那些境界牵着走啊!

  降龙钵。解虎锡。两钴金环鸣历历。

  这是说一个人真的解脱自在为法做见证之后,开始弘法。“降龙钵。解虎锡”,都是表示弘法的过程。

  “两钴金环鸣历历”,大家有没有看到像地藏王菩萨手持的那个锡杖,有的说是方杖。唯有寺庙的住持,才可以持那个方杖(或称锡杖),那是代表弘法时威震八方,弘法的意思。“两钴金环”,就是锡杖两边的金环,一直在那里鸣响,铃铃地作响。那是一种弘法、法音的表徵。

  “降龙钵。解虎锡。两钴金环鸣历历”,这都是在形容震法雷、击法鼓啊!当你有无畏智之后,你会积极的去弘法,而在弘法的过程,你是威震八方啊!因为你有无畏智,所以不管什么大师、大法王,什么再有名的大师出现,你都一样啊!不会被一些外形吓倒,反而你一眼可以看穿他们有没有解脱。这是骗不了人的啦!你可以看透他的外表直达他的内心啊!

  不是标形虚事持。如来宝杖亲踪迹。

  这就是说像我今天跟大家讲的这些法、这些解脱法呢?好像是跟人家所讲的不太一样,但是要知道!“不是标形虚事持”,这不是我刻意标新立异啊!

  “如来宝杖亲踪迹”,这是佛佛道同,是古仙人道迹;是佛陀所亲自走过的解脱道。不是我标新立异啊!就好像说我们跟大家分享的,到法界去体悟大自然的法,看到现象界所跟我们展现的无常、无我的法印。这些都不是我所创造、我所发明的,这些法也不是我个人的。我所说的这些法,虽然跟时下一般法师所讲的有所不同,但这都不是我所创造的。这是来自佛陀灵山的心声,而且是佛佛道同,真正解脱的核心啊!你不相信,你可以去求真、求证。真理,它是超越时空的。当你去求真、求证,对或不对,你真的解脱自在的时候,你就会知道了!

  不求真。不断妄。了知二法空无相。

  “真”,我们把它用白天来比喻;“妄”,我们把它用黑夜来比喻。这样大家比较容易了解。“不求真。不断妄”,就是说你不会去渴求白天赶快来,你也不会去希望黑夜赶快走,或是黑夜不要来。那都是妄想啊!因为不管白天或是黑夜,那都是法界里面自然的现象。

  再来,还有一种就是说福跟祸、吉跟凶。众生常常是在设法趋吉啦!避凶啦!求福啦!避祸啦!但是你这个吉、凶呢?往往都是从自我出发去界定的。你有自我的话,你就会界定出很多的吉、凶,然后你就会要设法趋吉、避凶,不断的追啊!追你所要的吉;不断的逃啊!避啊!逃掉你所不要的凶。你的人生、你的生命过得好苦啊!有一天,当你看到整个法界是包含相反的两极——生与死。更深入的讲,法界里面没有所谓的生跟死。当你了悟这些之后,看到整个法界它是如此的完整,而不是你过去梦幻世界所追求的完美,你的心会跳脱出原来二元对立的世界。

  这时候,你会来到“不求真。不断妄。了知二法空无相”。因为你过去用自我所界定的真或妄,那都是虚妄的。而这二法呢?“空无相”,也就是说它没有定相,你所认定的凶,它未必是凶;就算是凶,它也有可能变成吉。你所求的福,它也有可能会变成祸,像老子就讲:“福兮祸所伏,祸兮福所依”。有没有?所以一个真正了悟真理实相的人,他是超越二元对立,“不求真。不断妄。了知二法空无相”啊!

  无相无空无不空。即是如来真实相。

  这个含意很深喔!“无相”,就是说你不执着有。“无空”,就是说你也不执着顽空。“无相无空”,那个空是讲顽空,你不会执着有,你也不会执着顽空。“无不空”,是说你的心又能够与法界的空相应,溶入涅槃界的空。能够做到这样的话,即是如来所体悟的真实相。这样知道吗?这个含意很深,大家要慢慢去体会“无相无空无不空。即是如来真实相”。

  我再解释一遍:“无相”,就是你不会执着现象界、不会…

《永嘉大师证道歌诠述(3)》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