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永嘉大師證道歌诠述(1)▪P2

  ..續本文上一頁業。”這些都是實證的功夫,你要有大丈夫的氣魄,敢于放下、敢于歸零、敢于承擔啦!不要老是當牛、當馬習慣了,告訴你可以不要當牛、當馬,可以解脫自在,你卻不信,還是要習慣性的去拖著牛車、拖著馬車。所以真的!修行是要有魄力,你什麼時候能夠真的有那種大丈夫氣勢,你要解脫會很快啊!但是如果“證實相。無人法。剎那滅卻阿鼻業。”這一層你沒有突破的話,你就要修個叁大阿僧衹劫啊!

  若將妄語诳衆生。自招拔舌塵沙劫。

  你看!永嘉大師他要度化衆生還要發誓給衆生聽——因爲我如果沒有發誓給你們聽,你們不相信啊!所以永嘉大師就講:“如果我說的是虛妄的話;如果我欺騙衆生的話,“自招拔舌塵沙劫”,我願意受拔舌塵沙劫這樣的折磨。”知道嗎?這真的是大慈大悲啊!爲了要幫忙大家、幫忙衆生,還要發誓給你們聽。

  頓覺了。如來禅。六度萬行體中圓。

  當你頓悟、了悟之後,你體會到什麼叫做“如來禅”。“如來禅”,就是說你真正體會到佛陀的心法、佛陀的禅心。當你真正體證到佛陀的心法之後,也就是說大徹大悟之後,你是“六度萬行體中圓”啊!“六度”,就是說包括持戒、布施、忍辱、精進……那些;“萬行”,就是各種德行。你的智慧、德行它是自自然然的會展現出來。你那種造作的六度萬行,跟由實際體證之後自然展現出來的,那不一樣啊!一個是有作爲、人工化的;一個是沒有造作的、自然的、真實的流露。

  夢裏明明有六趣。覺後空空無大千。

  “夢裏”,就是你還沒有解脫之前,從凡夫到證初果、二果、叁果,即使你證到叁果的時候,還是在夢裏喔!“夢裏明明有六趣”,因爲你都是用一個自我去界定;你都是從自我出發,所以你那個自我它會不斷的去比較——誰大、誰小;誰好、誰壞;誰高、誰低;誰優、誰劣,一直在那裏比較。比到那些大的時候,你就産生自卑;比到那些小的,你就起我慢。而且你也在那裏劃分,什麼是好的,然後就一直追那些好的;什麼是不好的,就一直逃避那些不好的。這樣,你就是在六道裏面輪迴啊!

  六道講的是你的心境啦!你的心境每天都處在好與不好之中,遇到順境、遇到你想要的境界,你就很快樂,你就像升上了天堂。遇到你不想要的境界,你就一直想要逃,偏偏逃不掉。于是你陷入很苦的世界,當下,你就像進入到地獄裏面。要知道喔!我們所說的天堂、地獄,不是心外的天堂、地獄啦!而是指你的心境。那“夢裏面”呢?這也就是說當你有自我、有我慢,你從自我出發去界定的時候,你的是非好壞會劃分得很嚴、很清楚,而這就是“夢裏明明有六趣”啊!

  “覺後”呢?“空空無大千”啊!當你真的了悟、覺醒之後,你會發現原來一切衆生,現象界的一切都是法界裏面很莊嚴的存在;每個衆生都是法界裏面獨一無二的存在;每個衆生,包括一花、一草、一木都是平等的,都是如此的珍貴。這時候,你原來的那種要、不要;大、小;高、低……二元對立那些,通通都消失了。當你體證到空、體證到涅槃;當你溶入一體的世界,不但二元對立消失,六道也消失了。這就是“覺後空空無大千”啊!

  無罪福。無損益。寂滅性中莫問覓。

  你看喔!當你解脫自在之後,那些罪、福,事實上也都是二元對立的觀念。你有自我的話,你就會用自我去界定別人的罪、別人的是非;你有自我的話,你也會用自我來界定自己的罪、自己的是非。當你有一天真正了悟之後,你從夢境裏醒過來,你就會超越那些二元對立。但不要會錯意喔!那不是沒有因果、不是沒有善惡。“無罪福。無損益。寂滅性中莫問覓。”這也就是說你再怎麼增加大海的水,大海的水都不會增加一分;你再怎麼譴責、再怎麼排除大海的水,大海的水也不會減少一分。

  “無罪福。無損益。寂滅性中莫問覓。”這是來到了超越二元對立的世界;來到了無爲無修無證無所得。像這樣的境界,那是契入涅槃無爲啊!“寂滅性中”,那是唯證乃知,“莫問覓”啊!你不必一直地在那裏問:“涅槃是什麼?涅槃是什麼?”你真的實證之後,唯證乃知啊!當你親證之後,你就知道了。你不要在門外,一直地在那裏批評涅槃是什麼、涅槃不好,然後一直怕入涅槃。因爲這些都是屬于實證的世界,等你親證之後,你就會知道啊!等你超越二元對立,來到一體的世界,你就會體證到這裏所講的深義。

  此來塵境未曾磨。今日分明須剖析。

  這是說因爲以前被無明所遮障,現在呢?已經了悟了、已經分明了,所以我要把這個實相跟大家講清楚、解析清楚啦!

  誰無念。誰無生。若實無生無不生。

  這含意很深喔!我們常常聽到說修行要修到無念,認爲能夠契入無念,一念不生,那就是很厲害的境界。事實上,那都是在練功夫啊!所以這裏說“誰無念”,誰沒有念頭呢?只要你活著,你就一定有念頭啦!“誰無生”,誰沒有生生滅滅呢?你爲什麼要譴責那些生、滅呢?你爲什麼一直要抓常呢?你爲什麼一直怕無常呢?你爲什麼會因爲怕起貪、起瞋,然後就一直裹住自己不敢入世呢?像這樣的話,你的修行都被“無念”、“無生”,這些名相把你纏縛住了、把你包裹住了,而你的生命漸漸的也僵化了。

  “誰無念。誰無生。若實無生無不生。”一個真正體證無生的人,那是無不生啊!一個真正體證無爲的人,他是無不爲啊!這樣知道嗎?如果你真正落實無生、真正體證到無生的話,那你就是無不生。如果你真正體證到無爲的話,你可以無不爲,你也可以有所爲有所不爲。所以這裏講的就是體證無生的人啦!

  喚取機關木人問。求佛施功早晚成。

  你去問問那些喜歡深定、喜歡打坐,整天到晚常常關在禅堂裏面,一直打坐,坐得像機器、像木頭的人,他什麼時候可以解脫?什麼時候可以成就?通常他是沒辦法給你答案的。因爲他還在苦海裏面浮沈啊!要不然,他就會告訴你要叁大阿僧衹劫啊!再不然,就是告訴你:“我們罪業深重,要好好的禮佛、求佛、布施、做功德啦!”這樣,你就繼續吧!反正早晚你會覺悟的,只是不曉得什麼時候,那就隨因緣吧!也許叁大阿僧衹劫後再說囉!所以你不要被那些名相把你困鎖住了,被困死在那個死城裏面;不要被那個無念、無生把你困死了啦!修行,那是要來到活潑、潇灑、解脫自在,不是那種僵化、僵硬啊!

  放四大。莫把捉。寂滅性中隨飲啄。

  你要放開這個四大。“莫把捉”,你不要抓這個身體。因爲這個身體是法界裏面緣起的現象,它是無常——生滅變化的,它是一直在流動的。所以你要隨順法界的緣起,不要去貪愛這個身體。但“放四大”,也拜託你饒了它吧!不要再一直責備你這個身心,不要再一直折磨你這個身體。你這個身體,它沒有罪過啦!你不要一直認爲你有這個身體是罪惡;你有這個身體,就是要讓你受苦。那是衆生的顛倒夢想啊!你這個身體的形成,那是非常殊勝不容易的啦!所以你要好好的珍惜它、善用它,有因緣的時候,就把它的生命意義發揮出來。

  “寂滅性中隨飲啄”,就是說一個了悟真理實相的人,他是隨順緣起,內心是非常快樂的。他是“饑來則飯,倦則眠”,他不會在那裏炫耀什麼特殊異常功能、什麼神通感應,他不會去炫耀那些啦!

  諸行無常一切空。即是如來大圓覺。

  “諸行無常”,他真的體悟到:“哇!萬事萬物現象界的一切,都是一直在流動、流動。”而這個流動本身,它就在告訴你一切都在變化,都是無常流動。“一切空”,就是說一切來自于空,以空爲舞臺,以空爲背景,然後又回歸到空。這一方面也在告訴你“諸行”——現象界的一切呢?它是空無自性,不斷地在緣生緣滅的變化。如果你能夠看到現象界的生生滅滅的變化,又能夠體會到不生不滅的這個本體的空,心與空相應,外相隨順緣起。這樣,就是“如來大圓覺”啊!其實“如來大圓覺”,就是你的心與空相應,你跟虛空溶爲一體啦!

  決定說。表真乘。有人不肯任情徵。

  我這麼肯定的跟大家說法,而且我都是直接敘述那無上甚深微妙法,直接協助大家契入那個解脫的核心,跟大家講的都是直接讓大家能夠安穩又快速的到達解脫。但是,如果你不相信呢?“有人不肯”,就是說你不願意相信、不願意承擔、不願意去修,不願意去證,那就“任情徵”,就隨你去吧!隨因緣吧!我也沒有辦法勉強你什麼。因緣不足,那就靜待因緣吧!但對解脫者來講,他是“決定說。表真乘”,這是真的一條解脫之路啊!如果你不肯相信,那就隨緣囉!

  直截根源佛所印。摘葉尋枝我不能。

  我們所講的這些,包括今天的戶外禅修,都是在協助大家直接契入那個解脫的根源、直接截斷那個生死輪迴的根源。讓你了悟生死大事;讓你知道你來自哪裏,將來回歸哪裏;讓你知道你跟整個法界因緣的密切關系;讓你看清楚法界的實相、特徵。這些都能夠很快的破除你的無明,而且很快能夠斷除你的那些我慢。這樣,要解脫那是很快的,這正是“直截根源佛所印”,也是佛陀所印可的核心啊!

  “摘葉尋枝我不能”,如果你一直要在支流末節上面下功夫,你一直重視一些小細節——這個支流應該怎麼樣做;這個末節應該怎麼樣修;這個應該怎麼樣切入、怎麼樣對治——你一直在用各種對治法去對治支流末節的話,那這個不是我所能,我不擅長這方面啦!你如果要那些,你就去另請高明。你若要我表演一些特技給你看,對不起!我不是雜技團,我不會耍雜技給你看。你若要看,你就去看雜技團表演。

  摩尼珠。人不識。如來藏裏親收得。

  “摩尼珠。人不識”,就是說你是拿著金飯碗去向人家乞討。知道嗎?你本來就沒有欠缺什麼,但是你不知道,你不認識。不認識你自己、不認識法界,不知道法界就是你的父母;不知道你就在法界、就在上帝的懷抱中。所以是“摩尼珠。人不識。如來藏裏親收得”。你本來就沒有欠缺什麼啦!

  六般神用空不空。一顆圓光色非色。

  這就是說如果你清醒過來——清醒明覺;你打開了你的智慧眼,你的心光明亮。這樣,你就會自然的展現六般神用啊!說“空”,事實上,它也可以不空;“空不空”,那不是頑空喔!一個溶入空、體證空的人,他絕不是頑空啊!

  “一顆圓光色非色”,因爲你的心跟空相應,你是溶入那個大圓境智裏面,所以叫做“一顆圓光色非色”。你可以進入色界,也可以進入無色界,這是超越喔!也就是你能夠展現出妙用無窮啊!

  淨五根。得五力。唯證乃知難可測。

  這就是說當你淨化了你的身心之後,你會“得五力”,因爲你見到法開了智慧。你這個力量一出來,那就是見法開智慧,解脫自在啊!然後你會展現出那種妙用無窮、展現出大慈大悲。像這樣的境界,“唯證乃知難可測”啊!那是妙用無窮的啦!你沒辦法用你平常的那種眼光去臆測啦!

  鏡裏看形見不難。水中捉月爭拈得。

  “鏡裏看形”,是說你用一面鏡子來看這個形;也就是說你如實去觀察、如實去照見的話,就不會困難。但如果你要在夢幻世界裏面,在水中捉月,爭拈得?你在那不切實際的世界裏面構築你的夢幻世界,那是沒辦法,也不可能實現的。今天有學員來獨參的時候,提到他以前對“一實相印”的那種實相智慧,都是從文字上面去解讀,或是從禅坐中去解讀那個實相智慧。當今天他在戶外看到大自然的實相,在大自然中禅修,看到真實的實相之後,他才了解到什麼叫做實相。衆生常常是在夢幻世界裏面構築天堂,那就是“水中捉月”啊!

  

  

《永嘉大師證道歌诠述(1)》全文閱讀結束。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