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业。”这些都是实证的功夫,你要有大丈夫的气魄,敢于放下、敢于归零、敢于承担啦!不要老是当牛、当马习惯了,告诉你可以不要当牛、当马,可以解脱自在,你却不信,还是要习惯性的去拖着牛车、拖着马车。所以真的!修行是要有魄力,你什么时候能够真的有那种大丈夫气势,你要解脱会很快啊!但是如果“证实相。无人法。剎那灭却阿鼻业。”这一层你没有突破的话,你就要修个三大阿僧衹劫啊!
若将妄语诳众生。自招拔舌尘沙劫。
你看!永嘉大师他要度化众生还要发誓给众生听——因为我如果没有发誓给你们听,你们不相信啊!所以永嘉大师就讲:“如果我说的是虚妄的话;如果我欺骗众生的话,“自招拔舌尘沙劫”,我愿意受拔舌尘沙劫这样的折磨。”知道吗?这真的是大慈大悲啊!为了要帮忙大家、帮忙众生,还要发誓给你们听。
顿觉了。如来禅。六度万行体中圆。
当你顿悟、了悟之后,你体会到什么叫做“如来禅”。“如来禅”,就是说你真正体会到佛陀的心法、佛陀的禅心。当你真正体证到佛陀的心法之后,也就是说大彻大悟之后,你是“六度万行体中圆”啊!“六度”,就是说包括持戒、布施、忍辱、精进……那些;“万行”,就是各种德行。你的智慧、德行它是自自然然的会展现出来。你那种造作的六度万行,跟由实际体证之后自然展现出来的,那不一样啊!一个是有作为、人工化的;一个是没有造作的、自然的、真实的流露。
梦里明明有六趣。觉后空空无大千。
“梦里”,就是你还没有解脱之前,从凡夫到证初果、二果、三果,即使你证到三果的时候,还是在梦里喔!“梦里明明有六趣”,因为你都是用一个自我去界定;你都是从自我出发,所以你那个自我它会不断的去比较——谁大、谁小;谁好、谁坏;谁高、谁低;谁优、谁劣,一直在那里比较。比到那些大的时候,你就产生自卑;比到那些小的,你就起我慢。而且你也在那里划分,什么是好的,然后就一直追那些好的;什么是不好的,就一直逃避那些不好的。这样,你就是在六道里面轮迴啊!
六道讲的是你的心境啦!你的心境每天都处在好与不好之中,遇到顺境、遇到你想要的境界,你就很快乐,你就像升上了天堂。遇到你不想要的境界,你就一直想要逃,偏偏逃不掉。于是你陷入很苦的世界,当下,你就像进入到地狱里面。要知道喔!我们所说的天堂、地狱,不是心外的天堂、地狱啦!而是指你的心境。那“梦里面”呢?这也就是说当你有自我、有我慢,你从自我出发去界定的时候,你的是非好坏会划分得很严、很清楚,而这就是“梦里明明有六趣”啊!
“觉后”呢?“空空无大千”啊!当你真的了悟、觉醒之后,你会发现原来一切众生,现象界的一切都是法界里面很庄严的存在;每个众生都是法界里面独一无二的存在;每个众生,包括一花、一草、一木都是平等的,都是如此的珍贵。这时候,你原来的那种要、不要;大、小;高、低……二元对立那些,通通都消失了。当你体证到空、体证到涅槃;当你溶入一体的世界,不但二元对立消失,六道也消失了。这就是“觉后空空无大千”啊!
无罪福。无损益。寂灭性中莫问觅。
你看喔!当你解脱自在之后,那些罪、福,事实上也都是二元对立的观念。你有自我的话,你就会用自我去界定别人的罪、别人的是非;你有自我的话,你也会用自我来界定自己的罪、自己的是非。当你有一天真正了悟之后,你从梦境里醒过来,你就会超越那些二元对立。但不要会错意喔!那不是没有因果、不是没有善恶。“无罪福。无损益。寂灭性中莫问觅。”这也就是说你再怎么增加大海的水,大海的水都不会增加一分;你再怎么谴责、再怎么排除大海的水,大海的水也不会减少一分。
“无罪福。无损益。寂灭性中莫问觅。”这是来到了超越二元对立的世界;来到了无为无修无证无所得。像这样的境界,那是契入涅槃无为啊!“寂灭性中”,那是唯证乃知,“莫问觅”啊!你不必一直地在那里问:“涅槃是什么?涅槃是什么?”你真的实证之后,唯证乃知啊!当你亲证之后,你就知道了。你不要在门外,一直地在那里批评涅槃是什么、涅槃不好,然后一直怕入涅槃。因为这些都是属于实证的世界,等你亲证之后,你就会知道啊!等你超越二元对立,来到一体的世界,你就会体证到这里所讲的深义。
此来尘境未曾磨。今日分明须剖析。
这是说因为以前被无明所遮障,现在呢?已经了悟了、已经分明了,所以我要把这个实相跟大家讲清楚、解析清楚啦!
谁无念。谁无生。若实无生无不生。
这含意很深喔!我们常常听到说修行要修到无念,认为能够契入无念,一念不生,那就是很厉害的境界。事实上,那都是在练功夫啊!所以这里说“谁无念”,谁没有念头呢?只要你活着,你就一定有念头啦!“谁无生”,谁没有生生灭灭呢?你为什么要谴责那些生、灭呢?你为什么一直要抓常呢?你为什么一直怕无常呢?你为什么会因为怕起贪、起瞋,然后就一直裹住自己不敢入世呢?像这样的话,你的修行都被“无念”、“无生”,这些名相把你缠缚住了、把你包裹住了,而你的生命渐渐的也僵化了。
“谁无念。谁无生。若实无生无不生。”一个真正体证无生的人,那是无不生啊!一个真正体证无为的人,他是无不为啊!这样知道吗?如果你真正落实无生、真正体证到无生的话,那你就是无不生。如果你真正体证到无为的话,你可以无不为,你也可以有所为有所不为。所以这里讲的就是体证无生的人啦!
唤取机关木人问。求佛施功早晚成。
你去问问那些喜欢深定、喜欢打坐,整天到晚常常关在禅堂里面,一直打坐,坐得像机器、像木头的人,他什么时候可以解脱?什么时候可以成就?通常他是没办法给你答案的。因为他还在苦海里面浮沉啊!要不然,他就会告诉你要三大阿僧衹劫啊!再不然,就是告诉你:“我们罪业深重,要好好的礼佛、求佛、布施、做功德啦!”这样,你就继续吧!反正早晚你会觉悟的,只是不晓得什么时候,那就随因缘吧!也许三大阿僧衹劫后再说囉!所以你不要被那些名相把你困锁住了,被困死在那个死城里面;不要被那个无念、无生把你困死了啦!修行,那是要来到活泼、潇洒、解脱自在,不是那种僵化、僵硬啊!
放四大。莫把捉。寂灭性中随饮啄。
你要放开这个四大。“莫把捉”,你不要抓这个身体。因为这个身体是法界里面缘起的现象,它是无常——生灭变化的,它是一直在流动的。所以你要随顺法界的缘起,不要去贪爱这个身体。但“放四大”,也拜託你饶了它吧!不要再一直责备你这个身心,不要再一直折磨你这个身体。你这个身体,它没有罪过啦!你不要一直认为你有这个身体是罪恶;你有这个身体,就是要让你受苦。那是众生的颠倒梦想啊!你这个身体的形成,那是非常殊胜不容易的啦!所以你要好好的珍惜它、善用它,有因缘的时候,就把它的生命意义发挥出来。
“寂灭性中随饮啄”,就是说一个了悟真理实相的人,他是随顺缘起,内心是非常快乐的。他是“饥来则饭,倦则眠”,他不会在那里炫耀什么特殊异常功能、什么神通感应,他不会去炫耀那些啦!
诸行无常一切空。即是如来大圆觉。
“诸行无常”,他真的体悟到:“哇!万事万物现象界的一切,都是一直在流动、流动。”而这个流动本身,它就在告诉你一切都在变化,都是无常流动。“一切空”,就是说一切来自于空,以空为舞台,以空为背景,然后又回归到空。这一方面也在告诉你“诸行”——现象界的一切呢?它是空无自性,不断地在缘生缘灭的变化。如果你能够看到现象界的生生灭灭的变化,又能够体会到不生不灭的这个本体的空,心与空相应,外相随顺缘起。这样,就是“如来大圆觉”啊!其实“如来大圆觉”,就是你的心与空相应,你跟虚空溶为一体啦!
决定说。表真乘。有人不肯任情徵。
我这么肯定的跟大家说法,而且我都是直接叙述那无上甚深微妙法,直接协助大家契入那个解脱的核心,跟大家讲的都是直接让大家能够安稳又快速的到达解脱。但是,如果你不相信呢?“有人不肯”,就是说你不愿意相信、不愿意承担、不愿意去修,不愿意去证,那就“任情徵”,就随你去吧!随因缘吧!我也没有办法勉强你什么。因缘不足,那就静待因缘吧!但对解脱者来讲,他是“决定说。表真乘”,这是真的一条解脱之路啊!如果你不肯相信,那就随缘囉!
直截根源佛所印。摘叶寻枝我不能。
我们所讲的这些,包括今天的户外禅修,都是在协助大家直接契入那个解脱的根源、直接截断那个生死轮迴的根源。让你了悟生死大事;让你知道你来自哪里,将来回归哪里;让你知道你跟整个法界因缘的密切关系;让你看清楚法界的实相、特徵。这些都能够很快的破除你的无明,而且很快能够断除你的那些我慢。这样,要解脱那是很快的,这正是“直截根源佛所印”,也是佛陀所印可的核心啊!
“摘叶寻枝我不能”,如果你一直要在支流末节上面下功夫,你一直重视一些小细节——这个支流应该怎么样做;这个末节应该怎么样修;这个应该怎么样切入、怎么样对治——你一直在用各种对治法去对治支流末节的话,那这个不是我所能,我不擅长这方面啦!你如果要那些,你就去另请高明。你若要我表演一些特技给你看,对不起!我不是杂技团,我不会耍杂技给你看。你若要看,你就去看杂技团表演。
摩尼珠。人不识。如来藏里亲收得。
“摩尼珠。人不识”,就是说你是拿着金饭碗去向人家乞讨。知道吗?你本来就没有欠缺什么,但是你不知道,你不认识。不认识你自己、不认识法界,不知道法界就是你的父母;不知道你就在法界、就在上帝的怀抱中。所以是“摩尼珠。人不识。如来藏里亲收得”。你本来就没有欠缺什么啦!
六般神用空不空。一颗圆光色非色。
这就是说如果你清醒过来——清醒明觉;你打开了你的智慧眼,你的心光明亮。这样,你就会自然的展现六般神用啊!说“空”,事实上,它也可以不空;“空不空”,那不是顽空喔!一个溶入空、体证空的人,他绝不是顽空啊!
“一颗圆光色非色”,因为你的心跟空相应,你是溶入那个大圆境智里面,所以叫做“一颗圆光色非色”。你可以进入色界,也可以进入无色界,这是超越喔!也就是你能够展现出妙用无穷啊!
净五根。得五力。唯证乃知难可测。
这就是说当你净化了你的身心之后,你会“得五力”,因为你见到法开了智慧。你这个力量一出来,那就是见法开智慧,解脱自在啊!然后你会展现出那种妙用无穷、展现出大慈大悲。像这样的境界,“唯证乃知难可测”啊!那是妙用无穷的啦!你没办法用你平常的那种眼光去臆测啦!
镜里看形见不难。水中捉月争拈得。
“镜里看形”,是说你用一面镜子来看这个形;也就是说你如实去观察、如实去照见的话,就不会困难。但如果你要在梦幻世界里面,在水中捉月,争拈得?你在那不切实际的世界里面构筑你的梦幻世界,那是没办法,也不可能实现的。今天有学员来独参的时候,提到他以前对“一实相印”的那种实相智慧,都是从文字上面去解读,或是从禅坐中去解读那个实相智慧。当今天他在户外看到大自然的实相,在大自然中禅修,看到真实的实相之后,他才了解到什么叫做实相。众生常常是在梦幻世界里面构筑天堂,那就是“水中捉月”啊!
《永嘉大师证道歌诠述(1)》全文阅读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