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嘉大师证道歌诠述(2)
空海(惟传法师)
常独行。常独步。达者同游涅槃路。
有一句话说:“自古圣贤多寂寞”。因为真正的阿罗汉、真正的解脱者不多,而一般众生,如果你不是阿罗汉、不是解脱者的话,你没办法了解他的心行;你没办法了解他的内心世界。所以他就变成常独行、常独步啊!因为很少人能够看到他的踪迹,就像老子的足迹你不容易看到啊!这里的“常独行。常独步”,讲的是他的内心世界啦!你的体证不到那种情况的话,你是没办法跟他的内心世界起共鸣的。所以他的内心世界就是常独行、常独步啊!但是,那些解脱者、那些到达涅槃境界的解脱者呢?“达者同游涅槃路”,如果你真的也来到阿罗汉的世界、解脱者的世界的话,那么你就能够跟他:“哇!大家在涅槃世界里面心心相印啊!”这里所说的心心相印——传心,是说你的证量来到跟他相同的时候,你可以跟他分享内心的世界——那一种解脱自在的世界;那一种无为无学无修无证无所得啊!
当你来到跟他心心相印的境界,你再看你的回头路,你会看到过去的颠倒梦想,你也会看到众生在颠倒梦想的世界里面构筑梦幻世界,自讨苦吃。所以“常独行。常独步。达者同游涅槃路”,这都是对解脱者世界的一种描述,以及众生就算证到三果,你都没办法了解阿罗汉的内心世界。你会用你的自我意识去审判,但那是不正确的,也是不如实的。
调古神清风自高。貌悴骨刚人不顾。
“调古神清”,就是说解脱者呢?因为他都是与古圣先贤同游,所以神气清爽啊!“风自高”,是说人到无求品自高。因为他知足、知恩,没有觉得有什么不足,所以人到无求品自高啊!
“貌悴骨刚人不顾”,他的外表呢?看起来好像很平凡、很平淡,甚至看起来还觉得有点憔悴。但是,他的骨头呢?却是刚硬的。“骨刚”,不是我慢的那个刚强,而是说他内心是有道骨的啦!他不会去做不必要的攀缘,也不会在乎世间人的眼光、批判,他的内心是充满着详和、安详。
“貌悴”,事实上也可以说像那种解脱者呢?常常是面有菜色啊!因为阿罗汉常托空钵啊!供养比较少啊!不像那些重视修福的人,吃得满面红光。如果以真实的佛陀来说,你要知道喔!佛陀一天吃几次?佛陀是日中一食,一天吃一次啊!一天吃一次的人,你说他会满面红光,很福相吗?那众生呢?因为我们的摄影技巧好,然后就把佛陀的相加以修整边幅,修啊!修啊!修得这样比较好看、这样比较庄严,结果把真实的佛陀的实相都修掉了。
穷释子。口称贫。实是身贫道不贫。
“穷释子”,大家有没有听过“贫僧、贫道”?那是一种自称,自称自己什么都没有,有的只是有道、有的只是有法。“穷释子”,一个真正在修行的人,他是不会有很多财富、很多财产的。“口称贫”,虽然我们嘴巴上称贫僧,实在是身贫道不贫啦!“称贫”,是因为你们穿的、住的都很富丽豪华,而我们是穿的随便就好了啦!住的能够遮风避雨就好了啦!所以佛陀常常穿的都是一些粪扫衣,都是尽量废物利用啊!“实是身贫道不贫”,他的外表、外相看起来没有什么特殊,好像是很贫穷,但是他的道呢?他内心所蕴藏的法宝呢?却是不贫穷啊!却是无限啊!
这里要跟大家讲的就是,众生的贫穷、贫富都是从金钱上面来衡量,但那是错误的。不是越有钱的人就越快乐喔!真正的富有是从你快乐不快乐上面来界定啊!如果你有很多的钱,但是你却过得不快乐、过得忧悲苦恼,那你是很穷啊!如果你有很多钱,但是你却一直想赚更多的钱,你不知足,你会成为欲望的奴隶。你不断地在追逐钱,钱越多,你又想赚越多,那表示你的钱还不够,表示你还很穷。那解脱者呢?他了悟真理实相之后,他是知足、知恩、感恩,所以解脱者他是真正的富有啊!
富有不是从物质上来分,而是从精神上来看。你真的知足、知恩、感恩,你就是非常富有的人。你真的天天过得很快乐,你就是非常富有的人。如果你有很多的钱,但是你过得并不快乐,或是你一直想拥有更多钱,那表示你还很贫穷啊!
贫则身常披缕褐。道则心藏无价珍。
那些解脱者呢?“贫则身常披缕褐”,我说贫穷是因为我身上常穿的就是几件破旧的粗布衣。讲到这里顺便说一下,可能因为将近一年来,我在跟大家结缘上课的过程中,大概常常都是穿那一、两套衣服,有些学员就觉得老师可能没有什么衣服好穿,所以就很关心的陆陆续续买一些衣服给我。谢谢大家的好意!事实上,我所穿的、所需要的不多,我也不会在外表上讲求要怎么样穿才性格、怎么样穿才有品味。
有一次在大乘精舍上课的时候,讲到衣服方面,我说如果参加丧事的时候可以穿这一套;参加喜事也可以穿这一套,这样的衣服最好。有人就说:“那穿出家服啊!”我说:“不一定!我这一套衣服也可以,喜事、丧事一样都可以参加。”所以你真的内心安详,外相方面,你不会很在乎的。你只要穿得自在、无伤大雅就好,但不要又刻意装出像嬉皮的那种样子,不要给众生造成麻烦、烦恼啦!不要在外表上面打量啦!
“道则心藏无价珍”,真正的解脱者,他的内心所蕴藏的法宝呢?那是无限量啊!无价之宝啊!他就像撞钟,你不叩,他就不响;叩小,他就响小;叩大,他就响大。他有无价之宝,只看你会不会挖而已。
无价珍。用无尽。利物应机终不吝。
这个得道之人——解脱者,他那些无价的珍宝呢?“用无尽”啊!“利物应机终不吝”啊!他对法布施方面不会吝惜的。他不会自私自利,也不会说要有什么条件,要你拿多少钱给他,他才传法给你。没有那些啦!为什么他能够这样“无价珍。用无尽。利物应机终不吝”呢?因为原来你都是用自我的金钟罩,把自己跟这个法界的大海隔绝起来。所以你会觉得你的生命好像越来越萎缩、越枯萎,那是你用自我把自己阻绝了。当你了悟整个法界的实相之后,你那个自我会很高兴、很欣喜地打开、撤除掉,这时你会来到无我的世界。
当你无我的时候,整个法界的法流它是不断的涌入、不断的穿流而过。这时候,你原来那即将枯乾掉的井水呢?它会一直涌冒法喜,变成泉源不断的泉水。那个活的法水、活的泉水,它会不断的涌入啊!这不是说你得到了什么,而是你将自我打开、撤除掉之后,你跟整个法界溶为一体,这时候你的法宝、你的法喜那是无限啊!所以说“无价珍。用无尽。利物应机终不吝。”解脱者对于法布施方面是不会吝惜的啦!你要的越多,他可以给你的也越多。而且他给你越多之后,这个泉水它还可以更加加速促进它的流动、流通。这就是“利物应机终不吝”啊!
三身四智体中圆。八解六通心地印。
“三身”,就是报身、法身、应化身。“三身四智体中圆”,当你真的解脱之后,你的各种智慧,它就会自然地流露出来。你的智慧眼打开之后,包括你对一切人事物的观察;包括你实修实证而产生的无畏智,那些都会自然的展现出来。这都不是装出来的啦!这一定都是透过实修实证而来的。
“八解六通心地印”,解脱是有分不同层次的。当你真正究竟解脱之后,其他各种的解脱,以及各种的观察力,包括漏尽通……都会很自然的展现、很自然的流露出来;你的烦恼、不安那些也会都止息了。
上士一决一切了。中下多闻多不信。
跟大家讲这个无上甚深微妙法,讲这个最高、最好的解脱之道,如果是上等根器的人,一听了之后呢?他会展现出大丈夫的气魄,当下承担去求证。等到他真的证悟到之后,一切就了了。“上士一决一切了”,当你体证开悟之后,你的所有的疑结都会破除。
“中下多闻多不信”,但是中等根器或是下等根器的人呢?“多闻多不信”啊!中下等根器的人听了这些会说:“真的吗?是这样吗?有那么简单吗?有那么快吗?不可能啦!我们业障这么深重呀!”所以中下根器的人是“多闻多不信”啊!这样,也只能够随缘了啦!随便你,随你高兴好了。
但自怀中解垢衣。谁能向外夸精进。
“但自怀中解垢衣”,是说一个真正要迈向解脱的人,他是不断的回来反观、净化自己的身口意;他不是去向外看,不是去挑别人的毛病、不是去跟别人比较。
“谁能向外夸精进”,修行不是去向别人炫耀、不是去跟别人比高低。有的人修行之后,就是要向别人炫耀,他的修行境界很高,他多么厉害;不然,就是要去跟别人比高、比低、比大、比小。那都不是真正走在解脱道上。真正走在解脱道上,他是“但自怀中解垢衣”啊!
从他谤。任他非。把火烧天徒自疲。
众生不了解一个真正的解脱者,所以对他会有很多的毁谤;众生都是从自己,用自我的眼光来衡量一个解脱者,所以对他会有很多的批评。好吧!那就“从他谤。任他非。把火烧天徒自疲。”这些毁谤、批评对一个解脱者来讲,那都是无关痛痒啊!他仍然是解脱自在啊!但是,对你呢?对这些批评者、批判者呢?你只是自己阻断解脱之路而已。你不愿意相信那些解脱者,然后又批评他、攻击他,你只是在阻碍、阻断你自己的解脱路,“把火烧天徒自疲”啊!
我闻恰似饮甘露。销融顿入不思议。
对一个解脱者来讲呢?我听到那些批评啦!毁谤啦!“我闻恰似饮甘露”,就好像在喝甘露法水。为什么?因为众生在告诉你:“我们就是这样在颠倒梦想啊!”众生还会拿出他实际在颠倒梦想的例子来给你看。知道吗?所以“我闻恰似饮甘露”。
“销融顿入不思议”,因为你看到众生真的是在颠倒梦想的世界里面自寻烦恼,自断解脱之路。这时候,你不但对众生没有任何的瞋心,你会生起大慈大悲之心啊!真正的解脱者他遇到众生的攻击、批评,他是不会起什么瞋心的。因为他看到众生在流露颠倒梦想的实相,而他内心生起的就是大慈大悲啊!但愿有因缘众…
《永嘉大师证道歌诠述(2)》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