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永嘉大师证道歌诠述(2)▪P2

  ..续本文上一页生能够出离苦海,远离颠倒梦想啊!所以“销融顿入不思议”,他不但没有瞋心,代之而起的是大慈大悲之心啊!

  观恶言。是功德。此则成吾善知识。

  别人的恶言、冷言冷语、毁谤批评……这些呢?都是功德啊!它是来考验你、来检验你啊!看看你的证量是真是假,所以他也是我们的善知识,要感恩啊!

  不因讪谤起怨亲。何表无生慈忍力。

  不因为他毁谤、批评你,然后你就起瞋心;不因为他夸赞你,然后你就起贪心。像这样,这都是境界在考验你,看你会不会成为境界的奴隶?看你的悟境、体证是不是真的?如果是真的,你就可以展示出、流露出“无生慈忍力”。那个“无生”,就是你不会成为境界的奴隶;你不会因为遇到顺境就起贪,遇到逆境就起瞋啊!所以你面对这些呢?你展现出来的是无生法忍。而对众生的批评、讪谤那些呢?你流露出来的是大慈大悲愍众生啊!没有瞋心,只有体谅与包容。这不是用压抑的喔!不是说以后别人批评我、攻击我,我很想生气,但是老师说不可以生气,生气的话我的境界就不够高,就曝露出来了,所以就压抑着。你用压抑的话,你是会内伤不断啊!内伤不断的话,你又会去伤害众生喔!所以你要真的就是心与空相应,面对各种的批评、考验,你才能够“无生”啊!

  宗亦通。说亦通。定慧圆明不滞空。

  “宗亦通”,就是说你的体证来到了超越宗派、超越宗教,而不是说成为某个宗派的继承人,就一直弘扬那个宗派的法。不是这样的啦!你不是要成宗教的信徒,你是要成为解脱者啊!真理,它是没有宗派、宗教之分的。你如果真的体证到真理的话,那是超越宗派、宗教的。这就是“宗亦通”。

  “说亦通”,如果这一条解脱之路,你是扎扎实实的走过来的话,你真的走过的话,你就可以明确地告诉众生,怎么样去走出解脱路啊!而你的说法也会很圆通、很通畅。

  “定慧圆明不滞空”,一个解脱者呢?他是很潇洒、很自在的。但是在那潇洒、自在里面,他是有定、有慧的啦!他是定慧圆明,很自在又不滞空,不执着在空里面、不执着在涅槃、不执着在无为,他是能够无为无不为啊!

  非但我今独达了。恒沙诸佛体皆同。

  这个境界不是说只有我(永嘉大师)才能够做到,你们都做不到,不是这样啊!

  “恒沙诸佛体皆同”,过去的佛、过去的那些解脱者,他们所体证的都是来到相同的涅槃境界、解脱自在的境界啊!而这都不是我私人的,不是我独创的。

  师子吼。无畏说。百兽闻之皆脑裂。

  “师子吼”,是说一个真正体证到究竟法,来到解脱自在的阿罗汉呢?当他上台说法的时候,就好像狮子在吼一般。这里用狮子吼来表示他弘法时,那种威震八方和他的那种摄服力。

  “无畏说”,如果你真正有所体证来到解脱自在,你的讲经说法是会具有那种大无畏的精神、大无畏的气魄啊!但如果你只是闻思,你还没有经过实修实证的话,你的讲经说法里面都还会有很多的疑、很多的保留、很多的畏缩,还会没有信心。如果你是经过体证、实证来的话,你所展现出来的是大丈夫的气势、大无畏的精神,这里面是没有我慢的。要弄清楚喔!他只有如实语、如实说;说实相、说真相,而没有我慢。

  为什么他会大无畏呢?因为真理实相不是他个人的啊!它是宇宙的真理实相;它是大自然的法则,任何人都可以来求证,他不怕你去求证啊!你越去求证,你越会相信他所讲的话是真是假。所以他会展现出那种大无畏的精神。但是,这样的一种解脱法呢?“百兽闻之皆脑裂”啊!一般根器比较小的人、比较不具足的人,听到这些法,他会起烦恼;他会不喜欢;他会逃、会跑,他不要啊!“那有可能?我不相信。”然后很多过去的那些知见,又把他引离开解脱法。所以“百兽闻之皆脑裂”啊!

  香象奔波失却威。天龙寂听生欣悦。

  “香象”,是描述中等根器的人。中等根器的人听到这种上乘之法,还是一样会逃跑啊!他听了几次之后还是会逃跑、会闪开、会闪躲,会设法躲开。他不喜欢,因为他要追求的是神通、是感应,他要塑造的是自我有成就感啊!如果告诉他这种要拆掉自我的那个框框,他会怕啊!所以不是真正要解脱的话,他就会继续逃、继续跑。这就是“香象奔波失却威”。虽然,他说要修行,他很喜欢修行,但是他的修行却是想要有所成就啊!他的修行不是为了断我慢、不是为了究竟解脱。

  “天龙”,讲的是上等根器的人。上等根器呢?你真的是为解脱而来的话,你听到这些解脱法,你会很寂静,心很柔软地去听。当你听闻时,你的内心会不断的产生震撼、会不断的产生法喜。这就是“天龙寂听生欣悦”。

  游江海。涉山川。寻师访道为参禅。

  我(永嘉大师)过去呢?是不断的跋山涉水、上山下海、国内国外,到处去参访;到处去求道、觅道、修道。用生命去修、用生命去求,就是为了了悟生死大事,为了大安心、大自在啊!像玄奘大师的那一种求法,那都是用生命去求法啊!如果你真的有用生命去求法的魄力和决心,你的成就会很快。如果你还是可有、可无,有也好、没有也没关系,无关痛痒;有的话,多增加一些知识、知见。像这样的话,你还要继续再浸泡很久啊!你的苦还吃得不够,你就继续再多吃一些苦吧!

  自从认得曹谿路。了知生死不相关。

  “自从认得曹谿路”,讲的就是六祖惠能的意思。“自从”,事实上那只是一个代表,意思就是说自从我认得、了解涅槃之路,了悟法界实相之后,我了知生死不相干啊!以前无明的时候一直贪生怕死、一直恐惧死亡。当你了悟真理实相之后,你会体会到:“生不是我的事,死也不是我的事,那是法界的事啊!”耶稣要来这个世间诞生,不是耶稣自己在决定的,是上帝要他来的,也就是整个法界的因缘啊!上帝,讲的就是当整个法界的殊胜因缘形成、具足,耶稣就出现啊!你的出生也是这样啦!波浪要形成,不是波浪本身在决定;波浪要消失,也不是波浪本身在决定啊!波浪的形成与消失,跟波浪本身不相干啦!这就是了知生死与我不相关。

  今天缘起现象你有这样的一个生命,你要知道这是整个法界的恩赐啊!所以你要好好珍惜它,善用当下这么美好殊胜的因缘。但这个珍惜里面没有抓取,你是活的很全然,把生命的意义发挥出来。就算有一天,你表面上是死了,其实你并没有真正的死,你只是回归法界;就像波浪消失,回归大海。所以说若生、若住、若异、若灭。有没有?《阿含经》里面有讲到那个“若”字。“若生、若住、若异、若灭”,好像是生、好像是住、好像是异、好像是灭。真正呢?它是不生不灭,它是不断的变化、变化而已啊!冰融解,也不是冰的完全消失,它只是变化、变化。

  像我们今天到户外禅修,有指引大家去看一棵枯树。有没有?那棵枯树在法界里面,它也是独一无二的存在啊!法界没有排斥它,它也是珍贵的艺术品啊!所以不要用二元对立的眼光来看生、死。你要看整体,你才会“自从认得曹谿路。了知生死不相关”。当你真的了悟生死大事;真的参透生死大关的话,你的生命会很洒脱、很自在。不管到哪里,你都是大安心、大自在啊!

  行亦禅。坐亦禅。语默动静体安然。

  一个真正的解脱者,不管是动、是静,他都是无修——无修之修啊!他就是那么地清醒明觉、安详自在。所以他是“行亦禅。坐亦禅”,“语默动静”呢?“体安然”啊!“体安然”,就是说他的内心是很安详、很自在的,包括在跟你说话,他的内心也是保持清醒明觉,没有恐慌、没有不安。所以你看!这是很活泼的解脱境界——动、静都是解脱自在啊!

  纵遇锋刀常坦坦。假饶毒药也闲闲。

  “纵遇锋刀常坦坦”,就算遇到灾难他也是坦然地面对。坦然面对是说他冷静地面对一切境界,但却不是说:“现在假设我在房子里面,房子着火了,烧起来了,我面对大火也一样,坦坦荡荡的面对,不逃也不跑,来证明我的证量很厉害。”如果这样,那是没有智慧啊!事实上,这里是说如果是因缘遇到刀锋这种情况呢?我也是坦坦荡荡,平常心的来面对。其实你如果冷静而有智慧地去面对那些逆境的话,反而容易大化小,小化无喔!

  “假饶毒药也闲闲”,就算整个因缘如果到后来要我像苏格拉底一样,被赐毒而死,因缘如此的话,我也以平常心来接受啊!如果整个世间、整个众生不希望我讲话,要把我的嘴巴封起来,要把我毒死,解脱者他也是“假饶毒药也闲闲”啊!因为这是世间的因缘。耶稣被判死刑,吊上十字架,因缘如此,也是就接受啊!所以“纵遇刀锋常坦坦。假饶毒药也闲闲。”但是,解脱者他不会刻意要去自讨苦吃,他不会去逞强,不会刻意要去挑衅找麻烦。如果因缘如此,他是冷静的去面对一切的因缘。

  我师得见然灯佛。多劫曾为忍辱仙。

  这是叙述佛陀也是经历过很多的觅道、求道、修道,才能够来到解脱自在啦!

  几回生。几回死。生死悠悠无定止。

  这就是说,你在还没有解脱以前,你就是在苦海里面头出头没啊!从小到现在,你是跌跌撞撞的,你也都在欢喜、忧悲苦恼之中头出头没。那都是在生、在死啊!“几回生。几回死。生死悠悠无定止”,你还没有解脱,你紧抓住生命的话,你就会贪生怕死;你就会不断地在苦海里面轮迴。而那种轮迴是生死悠悠无定止啊!

  自从顿悟了无生。于诸荣辱何忧喜。

  “自从顿悟了无生”,当我体会到了不生不灭的大自然法则、真理实相之后,哇!了悟了生死大事之后,“于诸荣辱何忧喜”。也就是说因为你来到了大安心、大自在,你不会再成为境界的奴隶,所以你能够解脱自在啊!

  

  

《永嘉大师证道歌诠述(2)》全文阅读结束。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