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嘉大师证道歌诠述(1)
空海(惟传法师)
今天是我们禅修的第三天,我们开始来讲解“永嘉大师证道歌”。一般的讲经说法,都会在书本上注明是什么经。只要有注明是什么经的话,大家就特别重视它。而“永嘉大师证道歌”并没有注明是什么经,但是它所透露出的却是非常高证量人所体证的内心世界。永嘉大师把他的体悟、体证透过很优美的文词把它表露出来,真的不容易啊!“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真的有所体证,而又能把它做语言、文字的叙述,相当不容易。然后又能够把它诠述得那么传神、那么美,这真的需要除了出世间法的证量外,世间法的文学基础也要相当好。所以我们是以看内涵不看表相、重质不重量来看“永嘉大师证道歌”,分享解脱者的世界、解脱者的那种潇洒自在。
本来,解脱就是要迈向潇洒自在,而不是说修行之后框框越来越多,拘束越来越多,越来越侷限。不是这样啦!但这是一个过程。修行不是要塑造出一个圣人的模范、一个圣人的模样,让别人看、让别人崇拜、让别人景仰,不是这样啦!如果动机是这样的话,背后是有所求的。如果你的修行是为了要修给别人看,让别人觉得你是一位圣者、你是一个圣人。这样的话,你要看到你的修行是为别人在修、是为修给众生看,你背后有名利心在作祟,有看到吗?要成圣成贤,背后有名利心在作祟,知道吗?佛陀不是为了成圣成贤才修行,佛陀是为了解脱而修行;佛陀是为了了悟生死大事,为了大安心、大自在而修行啊!所以你的修行也要成为真实的,成为真正自由自在的解脱者啦!不是成为人家眼光标准中的一个修行者。那是众生制定出一个框框、一个架构,然后让你跳进去;众生钉个十字架,然后把你钉上去啊!
众生都喜欢制定出圣者、伟人的框框,认为伟人、修行人就是要符合这样的框框。然后,你为了成为众生心目中的偶像、心目中的圣贤,你就不断的挤压自己、扭曲自己,就像裹小脚一样,一直的缠裹、一直的缠裹,让自己符合众生所制定的框框,把自己的身心压扁、扭曲,然后套进去。这样,你外表上是装出了一个圣者、修行人的模样,但是你的生命也死掉了大半!你的身心是很僵化的。所以真正的解脱那是为了大自由、大自在啊!而这个大自在,也不是说我要怎么做,我就怎么做——只要我喜欢,有什么不可以?不是这样啦!那种解脱自在是充满着智慧的。真正的解脱者,他不会是一种任性,他是潇洒自在但不任性。他的所做所为,是不会去伤害众生的;他的所做所为,都是从慈悲心出发啊!解脱者的内心,没有瞋心、没有贪心、没有愚痴。众生的那种放纵、为所欲为里面,是充满着欲贪、充满着瞋心,或只是想表现自我。所以不要把任性跟解脱者所展现出来的那种潇洒混为一谈,那是不一样的。
真正的解脱者表面上看起来,好像没有持什么固定的戒律,但是他的戒律却都是深深烙印在他的心中。他是持戒律的精神,不是持戒律的外相、不是持死的戒条,而是持那种活的戒律的精神。所以对一个解脱者来说,他是不造诸恶,常行诸善;他的内心是充满着慈悲,他不接受世间所给予他的那种框框、架构;他的生命是潇洒自在,但没有瞋心,不会去伤害众生;他有的只是慈悲心,唤醒众生醒过来。这样而已。大家要了解这些基本观念,这样,你才能够看得懂“永嘉大师证道歌”里面所诠述的意境。因为它里面所讲的,都是四果阿罗汉的世界,那是解脱者无为无学的境界。如果你没有正知正见、没有闻思基础,你不知道什么是出世间法的话,你看这些,你会用你的自我意识来理解。结果你看了之后,你的那个我慢又会长养出来。要知道喔!这里所诠述的都是阿罗汉的世界、解脱者的世界。现在我们就来看看永嘉大师他是怎么描述的。
君不见。
绝学无为闲道人。不除妄想不求真。
“君不见”,就是说诸君啊!难道你没有看到那些绝学无为的闲道人吗?“绝学”,讲的是证到四果阿罗汉的那些解脱者,他们都是来到了无为的世界啊!对证到四果阿罗汉的解脱者而言,修行之路,他已经走过,他来到了无为无学的世界,那是很悠闲、很自在啊!你本来一直在寻寻觅觅,直到有一天你真的大彻大悟,了悟实相、了悟生死大事之后,你会来到绝学无为,不必再寻寻觅觅,你成为了一个闲道人啊!像这样的一个人呢?
“不除妄想不求真”。一个真正来到四果阿罗汉的这种绝学的人,他是超越所有的二元对立,溶入一体的世界。注意喔!这一句话有很深的含意。一般众生在修行的过程,都是一直要除掉妄想、要除掉什么……。你有很多你所不要的,你都一直在排斥它。这样,你会修得很苦,也会绷得很紧。你一直要去除掉那些影子,然后又一直去追求你所要的。所以你一直要求真啊!这个真,我们把它当做白天,而那个妄想就用黑夜来比喻。你本来一直在逃避黑夜,一直在渴求白天、追求白天。当有一天你发现白天、黑夜都一样好。这时候,你会来到“不除妄想不求真”啊!但这意境很高,你要慢慢去体会。
无明实性即佛性。幻化空身即法身。
“无明实性”,就是说你过去所展现出来的那些贪、瞋、痴呢?也是法界中的一个现象啊!虽然你展现出贪、瞋、痴,但那也是一个实相。所以牛粪它也是法界里面的一个实相啊!你能不能用平等心来尊重它们呢?庄子曾经讲过:“道在那里?道在屎尿中。”这含意很深,要慢慢去体会。
“幻化空身”,就是缘起现象界的这个身心,包括外面你所看到的山河大地,这些都是喔!就好像波浪,它是海洋的一部份,而这个“幻化空身”就是法身的一部份。你这个身心虽然是缘起,但它也是法界里面很珍贵的缘起。那是因缘具足才能够产生的啦!所以波浪它是海洋的一部份,也是大海的一部份;波浪跟大海是一体的,“幻化空身即法身”啊!
法身觉了无一物。本源自性天真佛。
当你看到法界的实相,你会体悟到:“哇!法界这些没有一样是我的,包括这个“我”也是“无我”啊!”所以你会看到法界,它是无常、无我、无我所啊!如果要讲的更深入的话,“空”,它本身是“无一物”啊!但是“无一物”里面又会产生妙有。这个妙有就是前面所讲的“幻化空身”。
“本源自性天真佛”,就是说每个众生都是来自相同的根源,本是同根生啊!我们的本源都是相同的,就像波浪,不管是大波浪或是小波浪,全部都是法界大海里面的一个实相,大家都是平等的,你跟佛陀完全平等,你跟耶稣也完全平等。这就是“本源自性天真佛”。
五蕴浮云空去来。三毒水泡虚出没。
“五蕴”,就是我们这个身心。它会起各种作用,但不管它起什么作用都像浮云一样,是一个缘生缘灭的现象。我们这个五蕴身心,它就像一个波浪,而这个波浪呢?在海洋中,也是不时来不时去,所以叫做“空去来”。当因缘具足,它就产生;当因缘不足,它就消失。但这个消失并不是断灭,不是断灭空喔!它只是回归法界。这也就是说当现象产生,它是法界的一部份;当现象消失,它就回归法界啊!
“三毒水泡虚出没”,当你有这个身心,你在历缘对境的时候,曾经展现出贪瞋痴三毒,但是它也如同水泡一样地虚出虚没啊!水泡从水底浮起来,然后“啵!”它又消失了、没有了。也就是说过去的都已生已灭,已经消失了。所以要知道啊!包括贪瞋痴三毒也都是缘生缘灭。但你不要说,那这样我就可以起贪、起瞋。你起贪、起瞋,当下受苦的是你自己。你在瞋恨的世界,当下受苦的是自己,你就堕入地狱里面啊!地狱,是说你的心境落入苦海里。要知道喔!如果你站在比较高的层次来看的话,你不要再背着过去的那些业力,你要让那些归零,重新来过,重新善待一切,让过去的通通归零。归零,不是说那这样就没有因果。不是啦!过去的已生已灭;过去的已经过去,未来会呈现出什么样的果报,我完全接受,不逃避。我清醒的活在每一个当下,善待每一个因缘。事实上,你所能够活的也就只有现在。所以对五蕴方面,你要知道“五蕴浮云空去来,三毒水泡虚出没”啊!
证实相,无人法。剎那灭却阿鼻业。
这里是说当一个人看清法界的实相之后,原来有很多的那种人相、我相、众生相、寿者相那些,都破除掉、消失掉了啦!因为他看到众生都是平等的,所有众生都是一体世界里面的一份子。所以他是来到无人相、无我相……的境界。“无人法”,包括过去的那些法门、法执也都消失了啦!
“剎那灭却阿鼻业”,当你真正看到法界实相,当你开悟、了悟之后,你会剎那之间,“灭却阿鼻业”啊!你过去是背负着很重的包袱在修,而这个包袱很多是来自众生的相互催眠。所以佛陀就讲:“一切众生类,悉共相缠缚。”你在缠缚别人,别人也在缠缚你啊!因为缠缚就会被灌输很多错误的观念——他要抓住你,所以他会告诉你,你有很多的罪过、很多的罪孽,然后设法让你背上原罪的十字架。这样,你就会苦苦的向他求秘方、求解药;这样,你才会加入他的宗派、宗教里,或成为他的信徒、成为他的势力范围啊!能不能回到法界来,让大自然、让法界来说法?你真的有那么多的罪业吗?放下那些别人所跟你催眠的语言,回到法界里来,让法界来告诉你!
当你真的看到大自然、看到法界的这些真理实相,你会了悟啊!大自然是如此的博爱、如此的在善待一切众生,不管大的花、小的花,在大自然的眼中都是平等的。小花,不是因为它造业、业障重才成为小的花;小花,也是大自然里很珍贵的缘起啊!每一个人的生命都是无比的珍贵,你的出生不是你的错,你不要老是背着重重的原罪在修行。如果你真的能够从大自然里去见法、去了悟生死大事,了悟你是怎么来的,了解到你的本来面目之后,这就是“证实相。无人法。剎那灭却阿鼻…
《永嘉大师证道歌诠述(1)》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