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另外“說世界,即非世界”,也是一樣。應用到其它的,“ 說西方,即非西方,是名西方”,但是不要錯誤的解讀,不要以爲我在排斥淨土,在排斥西方思想,而是衆生沒有真正了解經典“西方 ”的意思,講出一個西方,講出一個極樂,講出一個淨土,衆生又以很有限的觀點去解讀。
太陽出來的地方,叫做東方;日落的地方,叫做西方,請問臺灣的西方是在歐洲,歐洲的西方是美國,而美國的西方,不是又跑到臺灣來了嗎?所以,西方只是一個形容,說極樂、說淨土也一樣,都是一個形容,協助衆生慢慢來到內心的祥和,看到山河大地處處、各種的境界,都在跟我們微笑,那是一個淨土,但不是在心外,而是在于你的心要清淨,則佛土就現前,佛土就在眼前。所以,不了解空海的人,會以爲我在毀謗淨土,事實上我是在弘揚淨土的核心,讓衆生可以到達、可以喝到、可以品嘗到真實的淨土,實踐真實的淨土。因此,“說西方”只是一個名詞,如果正確理解西方在哪裏,就在眼前當下,如果我們要講出一個方向、方向感,西方在哪裏?遍一切處。
我們鼻子所朝的方向就是西方,當然也要看到自己的鼻子,沒有看到、沒有覺察到你的鼻子,就表示沒有活在當下,你要清醒明覺活在當下,因爲鼻子是隨著你的臉、隨著你的身,當你轉到哪裏,它就朝向哪裏,來到全方位的西方,不是局限在某個地方,不是局限在某個點,解脫自在就是來到全方位的,都是淨土。大家慢慢把整個課程的聞思修證做一個完整結合。同樣的,耶稣所講的“上帝”,不是一般衆生所認識的“上帝”,更不是一般天主教、基督教徒所認識的“上帝”,因此“說上帝,即非上帝是名上帝”。一般衆生曲解耶稣所講的“上帝”,落入在抓住一個信仰,人格化的超級大力神,能夠呼風喚雨、主宰你的命運,能夠審判你… …,這是衆生與宗教師的曲解。真正耶稣所講的“上帝”,不是一般衆生所理解的,因爲一般衆生,包括宗教師都沒辦法理解,耶稣所講的“上帝”,跟他們所理解的“上帝”是有很大的出入,于是耶稣就被定罪說祂是錯的。能夠真實講出“上帝”的耶稣,卻被釘在十字架上面,被釘死了,慢慢經過幾十年之後,衆生又回歸到信仰中的“上帝 ”。
相同的,當佛陀講出真正的解脫道,大般涅槃沒有幾百年,衆生一樣很不容易理解佛陀所講的解脫道深義,于是這些很有心的大德,就繼續把佛法的深義歸納整理,讓後人可以了解佛法最深的地方,衆生不要用狹窄的觀念,去推理、去理解你所了解的名相。“說成佛,即非成佛”, “說得道,即非得道”,不是一般衆生所理解的“得”,“說阿羅漢,即非阿羅漢,是名阿羅漢 ”、“說菩薩,即非菩薩,是名菩薩”……其他的,你都可以以此類推。解脫者、智慧者他們所用的語言名相,跟衆生所理解的內容是有很大的落差,前幾天以開玩笑的方式,跟大家稱說空海所講的“蝦米碗糕”,跟一般不懂臺語的人,所理解的“蝦米碗糕”,裏面是不一樣,當你正確的了解,慚愧心就會升起,就會知道自己真的不懂。就像昨天有學員很如實講說“我聽了,才知道說我真的不懂……”當你真正有這樣的體會,哇!就好辦了!你就很有希望從無明的世界跳脫出來了,如果沒有覺察到這方面,一樣繼續在“無明”的世界打滾,你都不知道。
如果大家能夠聽懂,整個人生的觀念知見,會來到提升、超越,會從叁度空間的思想水平,超越到高度的空間,你的思想不是從金字塔的某一個角度、某一個面來看待,然後從金字塔的這一邊,打擊金字塔的那一邊。當你慢慢提升、慢慢提升、提升到最高點,就會進入無诤的世界。當你來到最高點,再看看金字塔的叁面,然後加上底面,總共四面,就會看到衆生原來都是在這一邊打壓那一邊,這個宗教打壓那個宗教,彼此互相在排斥。當你走過這一條路,再回頭看看“過去我也是如此啊!”當你真的能夠看到,不但會有慚愧心,又會有悲憫的心,因爲我們過去也是如此,何忍去責備衆生呢?!自然生起大慈大悲之心,包容衆生的“無明”,包容衆生的貪、嗔、癡,真正展現出大慈大悲,都是不假造作、自然流露,真正具有這樣的心境,慈悲是來自于內心的自然展現,絲毫不假造作。所以,修行真的要掌握到核心,否則你的慈悲是訓練、造做出來的,也是作意出來的。【金剛經】記載佛陀講“說叁十二相,即非叁十二”、“說具足諸相,即非具足諸相”一樣以此類推,大家不要把它抓得很死。
“說世界,即非世界”在此舉例,以擴大各位的視野、宇宙觀、天文觀,在課程播放過北鬥七星幻燈片,雖然是在地球觀看的形狀,但是在不同的國度、不同的種族、不同的文化背景情況之下,同樣的北鬥七星,各個民族所投射的內容就不一樣,中國人就把北鬥七星稱作紫微星,因爲以前是君主專政時期,爲了討好權高貴人,設法讓皇帝坐在紫微星、坐在馬車裏面推論,事實上都是一些星相學家,要跟達官貴人攀結的一些動機。回到實相面,北鬥七星在加拿大、歐洲、美國或是非洲,不同的國度所投射、描繪出來的內容就不一樣,我們要尊重其他不同國度的選擇,從不同的角度來看,就不一樣,不同思想的背景在看待同樣一件事情,所得的結論也不一樣。再者,我們超越地球觀,在天氣比較清爽、晴朗之時,大家一樣可以看到北方有北鬥七星,以地球的角度看,是這樣的排列組合。如果離開太陽系、轉移到其他星球看北鬥七星,會不會是相同的排列組合?絕對不會的。在地球上觀看,是從我們的角度在看,當你從另外一個角度在看,它是不一樣的。
就像這裏有一個扁扁的圓盤子,以正面的角度對著你,所看到的是一條線,而且顔色是銀色透明光亮色。如果稍微旋轉一個角度,看起來會是橢圓形。當你以正對面的角度看來是一個正圓,剛才側邊的顔色與前面的顔色就不一樣,由于這是一個很靠近的物品、可以轉動,這一面是這個顔色,這邊你們看是白色、亮光色,這樣就會引起見诤,“我明明看到的是亮麗的亮光色,你怎麼說是彩色?你怎麼說是白色?……” “這邊我明明看到是白色,你怎麼會這樣呢?……”就像在金字塔的建築物裏面,你是一只小螞蟻,在金字塔的這一邊看,“我是這個顔色啊!”表面上是不錯,但是這邊的螞蟻呢?它們看到的金字塔是這個顔色,能不能來到超越的立場?我們兩面都看。當你能夠看到實相,還會在那裏起見诤嗎?所以,見诤是來自于我們沒有看到實相,當你的智慧是停留在“瞎子摸象”的角度,當我摸到什麼,就認爲他就是什麼,而沒有看到實相。
如果學佛的人還去跟人家見诤,就是在告訴明眼人你是瞎子,當你真正看到實相,一定是無诤。現在剛好外面是陽光普照,我跟大家講說現在陽光普照,有沒有需要爭辯?沒有需要嘛!你、我是明眼人,大家都知道陽光普照。但是,現在假設你們都眼盲、看不到陽光,不知道陽光是什麼,當我現在告訴你“現在陽光在普照”,你的內心裏面會不會有疑問?一定會有疑問的,認爲“真的嗎?是嗎?會嗎?陽光是什麼?陽光是圓的、還是扁的?陽光是長的、還是短的?陽光是黑的、還是紅的?……”會用你的頭腦去思維,到底它是什麼情況。再來,你對此人還是懷疑,因爲我有看到陽光,假設我沒有看到陽光,人家跟我講現在有陽光,是在真正有陽光的時候講,但是因爲你不知道現在幾點,結果在半夜12點,你也跟人家講“現在12點啊!12點陽光普照啊!”你的12點是在晚上12點,人家真正有看到的是在白天的12點跟你講,你把12點搞成晚上12點,你卻沒有真正看到陽光,也跟人家講現在陽光普照,讓大家一群人都相信現在陽光普照,你在半夜也一樣講陽光普照。但是,一個真正明眼的人,他一看,會去跟你诤論嗎?他只會講出現在是晚上、黑夜時間,對你也沒有嗔心,因爲他知道你現在眼睛還沒有好,當你真正見到實相,跟衆生是無诤,而且也不會有嗔。這些都是很重要的原則,大家慢慢可以提升你們的視野、心境。就像我們播放銀河系的一些幻燈片,從上面所看的銀河系形狀,與從側面看、斜面看,斜面45度的角度在看銀河系,以及從正側面來看,都不一樣。從上面看以及從銀河系的下面看,所得的形狀都不一樣,就像佛教的“卍”字,到底應該從哪一邊轉?無诤啦!看你從哪一個角度在看。
《金剛經深義(禅修版) 9》全文閱讀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