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來有去”。當你“有來有去 ”心態,離開所認同的地區,就會認爲是異域,很難跟當地區溶合,很難跟當地區結爲一體,認爲那個地方不是我的家,你的心沒辦法真正的安心。事實上,對空海而言,我是超越黨派、超越種族、超越國界,是沒有國界的區分,我是真心熱愛臺灣的同胞,我也真誠真心熱愛大陸同胞。對我而言,沒有兩岸的隔閡,沒有國界之分,就算我離開臺灣到大陸,也沒有認爲“唉!我是離開一個地方,然後來到一個陌生的地方”沒有那種心態。
雖然我的身到大陸去,但是心裏面沒有“來去”的感覺,當你能夠真誠真心,以愛己之心來愛護每個人,以愛護臺灣人之心來愛護大陸同胞,一樣真誠真心善待他們,大陸同胞回饋給我們的,也是真誠真心的對待。如果你是以一個懷疑的心態,以陌生人的排斥心態到大陸去,因爲你本身就有防範、就在防備,不夠真誠、不夠真實,人家看到這樣,你的磁場也會回向對方,對方也是會用這樣的心態來防備你,因此我們不要去要求別人,而是先從我們自己開始做起,真正以愛己之心去愛護每一個人。當你真誠真心對待別人,大陸同胞也一樣會真誠真心對待我們,因此我們到大陸,一樣沒有到異域的感覺,雖然表面上、身相上是有來去,但是心境上面“實無往來”。
以上的內容,大家慢慢去吟詠、慢慢去體會、慢慢去消化,把你的聞、思、修、證結合,修行是很具體、很實在的一直在脫胎換骨,我們的心量不斷在打開,我們的心靈不斷在淨化,我們的無明漸漸在破除、破除,這些都是可修、可證、可達。下面一節時間,大家可以自由選擇,但是要保持禁語、不要交談,在身心的淨化方面繼續用功,有時候可以靜下來,到樹下去獨一靜處禅思,體會剛才所講的內容,用你的心靈去體悟,叫“獨一靜處禅思”,你在禅堂內靜坐也可以,或是到外面經行也可以。
當解脫者、智慧者有所體悟,透過語言宣講出來,由于語言文字有它的極限,加上大家的理解力有限,于是變成七折八扣,結果你所理解的,跟那些智慧者、解脫者他們所講的深義,會有很大的落差,而你們自己卻不知道,如果你有覺察到,就好辦了,問題就在于你沒有覺察到,因此你不知不覺、也不以爲然,你以爲自己所理解的就是正確,結果呢?你“依文解字”形成“叁世佛冤”都不知道,你在扭曲佛陀所講的真實義也不知道,你在汙染佛陀所講的深義也不知道,真正的佛法是需要透過大家去親證,不管佛陀怎麼說,不管惟傳空海怎麼說,除非你親證到,不然都暫時保留,不要一下子就下論斷。我們常常都被自己的自我意識所欺騙而不知道。【金剛經】裏面很多都會講“說世界即非世界,是名世界;說佛法即非佛法,是名佛法 ……”首先剛開始是智慧者、解脫者講出來,但是衆生所理解的與此有所落差,因此佛陀提醒大家:你所理解的,不是我所講的,那是有落差的,你要保留,繼續身心沈澱、淨化,才能夠體會到“非什麼”。
對于有些論斷要加以保留,現在你的論斷是錯誤的,只要內心裏面還有汙垢,還有貪、還有嗔,你所理解的就還不是正確。那些智慧者所講的內容,很多都是要否定你的傳統思想,【金剛經】是要否定你原來的固執觀念,很多都是要幫助你180度大轉彎,有時候真的需要學會“腦筋急轉彎”,你以爲說“是、是、是、是、是……,就是這樣子!”佛陀就說:“不是!”因此真的要學會轉彎。
第九節“一相無分”這一節,是四果裏面的第叁果阿那含,“須菩提!于意雲何?阿那含能作是念,我得阿那含果否? ”須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阿那含名爲不來,而實無不來,是故名阿那含”真實證到叁果之人所處的世界與心境,都是實相的描述,也是實修實證的描述、敘述,在還沒有親證之前,對你而言都只是一些抽象的名詞、名相、觀念、概念,現在只能夠理解,除非你證到二果以上的證量,才能夠體會到裏面,“喔!原來是這樣的意思!”不然真的不容易。“阿那含”就是證到叁果的人,證到初果而往生的人,他是“七有天人往生”,意即七次人天的往返;證到二果的人,還會一次的人天往返;證到叁果的人,都是講他在大般涅槃,以世間法來講,就是在死亡的那一刹那來界定。如果他在死亡的那一刹那、在死亡之前,只證到叁果的證量,還沒有證到四果阿羅漢,會在臨命終、大般涅槃之時,契入、頓悟到四果阿羅漢的世界。
爲什麼會在臨命終會證悟到?爲什麼證到叁果的人稱爲“不來果”呢?因爲當他在世、在這世間娑婆世界,還沒有證悟到四果,還停留在叁果的階段,後面的“五上分結”還沒有斷除,“五上分結”就是色界貪、無色界貪,還有掉舉、我慢、無明。證到叁果的人,最深層的我慢、無明,還沒有真正破除,證到叁果的人都還有無明,這樣才會謙虛、腳踏實地的修,腳踏實在的去做,不要以爲“ 我證到初果之後,就已經很厲害了,我就成爲人天師表了”你還有我慢、還有無明啊!證到叁果的人都還有,因爲還沒有真正了悟第一義谛,還沒有真正上到涅槃彼岸,還不知道究竟歸依處在哪裏,還沒有來到大安心、大自在,因此深層的“我慢”還在,“自我 ”還緊抓著不放,因爲內心還有深層的不安。
所謂“掉舉”,因爲深層裏面的內心還有不安,就無法真正展現安詳自在,還是會有躁動、浮動不安,這是很微細的。但是,真正境界比你高的人,他一看都清清楚楚的。雖然很多人認爲你已經是人天的聖者,認爲你是很有名的大禅師、國際禅師,只要你還有無明,只要後面“五上分結”還沒破除,還沒有安心自在,都騙不了人的,你不用講,一看就知道,因爲你內心深層的不安,絕對是沒辦法掩飾的,一般衆生是沒辦法看到、看不出來,但是只要是明眼人,他一看就很清楚,因爲你的舉止、你的動作、你的眼神都會透露出來,你內心還有緊、還有尋覓,還在“有爲法 ”的世界裏面,這些都是掩飾不了的。因此,證到叁果的人,雖然很有可能已經是非常有名的國際大師,或是很大山頭的大法師,但是他的苦、他的不安還是存在,“自我”還沒有全然放下。當他在人間,還沒有出離六道輪回,沒有真正斷除生死輪回,故而還會有“來去 ”的心態。
但是,雖然有來去,本來想說“好!這一世我不敢承認,也不敢認爲……,覺得還有不安,還沒有到達究竟解脫,還不是阿羅漢……”還是會有一種“來去”的心,由于他的證量已經相當高了,很多世間抓取方面都可以放下了,然而最放不下、最深層的,就是最深層的“自我”。“自我”方面,當他臨命終之時,最後是被死神、黑洞,把他的“自我”粉碎掉。不管再怎麼神通廣大,你的力量絕對逃不過黑洞,黑洞會把你的“自我 ”粉碎掉,唯有證到叁果的人,在面臨黑洞的時候,才能夠真正徹底了悟什麼叫做“無我”。當他真正面臨黑洞,徹底了悟 “無我”之後,哇!才會真正的徹底死掉,“自我”才全然的粉碎掉,然後真正契入到“無我 ”的世界。當體證到“無我”,就斷除生死輪回,來到四果的世界,但是這時候因爲他已經躺下來、氣已經斷啦!沒有辦法再爬起向大衆宣講,因此叫做“不來”。
如果他能夠再醒來,向大衆宣講“喔!我終于體悟到了”即是活起來的四果阿羅漢,就是來到“無生”。但是因爲他已經斷氣,沒辦法再回來了,當下這一世沒辦法宣說他已經體悟到什麼叫做“究竟智”、真正的“無我 ”,因此稱爲“不來”,由于他已經死了,無法再站起來向大衆講經說法,只能夠躺著、以身作則示現,宣說什麼叫做 “無我”。但是,當他在彌留的情況之下,內心是清楚證悟到整個生命的脫胎換骨,此時體證到“無生”的世界,因此對他個人而言,是來到出離六道輪回、斷除生死輪回,但是一般衆生就誤以爲“他不來了!這樣就是沒有慈悲心,苦海裏面還有這麼多的衆生,他就“不來”,不來救度我們……”其實你所理解的“不來 ”,不是佛陀所講的“不來”。
一個真正證到叁果、不來果的人,而“實無不來”含意又很深!不要以很淺顯的二元對立觀念理解““不來 ”的人就是斷滅掉了,就是自私自利的自了漢,在世間屁股拍拍就走了,沒有慈悲、他竟然是“不來”,我們生生世世都在發願要……,我們的證量比他高、我們比他慈悲啊!……”這是錯誤的解讀,他是真正出離苦海、斷除生死輪回,然而絕對不是斷滅空。這時候他的生命不是斷滅空,而是交給整個法界,“無我”隨順法界的因緣。生,不是我的事;死,也不是我的事,含意很深啊!然而有人就認爲“如果生死不是我的事,生命就沒有意義,我就不用珍惜它… …”只要還沒有了悟生死大事,生死就是你的事,要來到全然了悟真理實相,生命會很豁達、很開放,你是以整個宇宙爲舞臺,而不是局限在一個小小的地區,在標榜本土化、本土主義……。
當你局限在越小的區域,你的範圍就越狹窄,心胸也會狹窄化,你的苦海就會越多,因爲外面那些你所不認同的,就會變成你的苦海。【心靈成長-事事本無礙】課程內容,正是協助你超越所有的境界,來到無邊無際的心胸,體會到我在臺灣是淨土,到大陸也是淨土,到美國也是淨土,在這娑婆世界也是淨土,到他方世界也是淨土……,是以整個宇宙爲舞臺。至于證到叁果的人,在大般涅槃之後,再來會變成什麼形像,或是去到哪裏,對當事人而言,他是“無來無去”。他的心境已經沒有那些緊繃、沒有那些尋覓,沒有說一定要到哪裏,而是隨順法界的因緣,就像空海要不要到大陸去弘法,不是我個人一廂情願,而是有因、有緣,那樣的磁場就會吸引空海過去。至于也有美國同修在問:空海會不會到美國來弘法?希望我們安排到美國的行程。
至于我會不會到美國?要看那邊的因緣、磁場,如果沒有心要聽聞法,沒有什麼磁場吸引,空海沒辦法過去,縱使…
《金剛經深義(禅修版) 7》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