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是幻想的一個生活,它是焦躁不安、痛苦的狀態。我們首要的責任,是過一個健康、和諧的生活,對自己和其它人都有益。要達到這個目的,我們必須學習運用我們的自我觀察、實相觀察的能力。
問﹕當這個世界沒有和平的時候,尋找內在的安詳有什麼意義呢?
答:只有當世人都安詳和快樂時,這個世界將會和平。這個改變必須由每一個個人開始。如果這個叢林是枯萎的,而你要使它恢複生機,你必須灌溉那叢林的每一棵樹。如果你想要世界和平,你應當學習如何讓自己安詳。唯有如此,你才能夠爲這個世界帶來和平。
問﹕苦難、戰爭與沖突,從有曆史以來就存在。你確實相信會有和平的世界嗎?
答:哦,即使是一些人能從痛苦中出來,這是好的。當四周充滿著黑暗時,而有一盞燈已開始綻放光明,這是好的。就像這樣,如果一盞燈變爲十盞燈、或二十盞燈,黑暗將會在各處驅散。我們無法保證這整個世界變成和平,然而,你能使自己安詳多少,就會有多少幫助這世界的和平。
監獄的課程
問﹕關于重刑犯,他們可以練習內觀嗎?
答:當然可以。內觀是要淨化內心;這個方法要使人從他們的緊張和痛苦中脫離出來。那些曾犯過極嚴重罪行,比如謀殺、強奸或縱火的人,都是十分痛苦的人;他們的內心充滿著緊張。而現今在印度的許多監獄都舉辦過內觀課程。事實上,在德裏的蒂哈爾監獄(Tihar Jail),最大的其中之一是《正法的蒂哈爾》(Dhamma Tihar)。
輪回
問﹕你相信輪回嗎?
答:我的相信與否對你是沒有幫助的。修行內觀,而你將達到能看到你自己的過去和未來的一個階段。到那時候才相信。不要相信某事物只是因爲你的老師這樣說。否則,你將只是盲目的依附在上師的權威之下,這是違反正法的。
無私的服務
問﹕一個人如何在無私的服務以及自我照顧中找到平衡點?
答:(笑聲)如果一個人不能照顧自己,他將提供什麼樣的服務呢?首先照顧自己,然後才開始付出無私的服務。
性
問﹕對于性,在內觀的組織之內是如何看待呢?
答:對一位新的內觀學生來說,我們不說你必須有壓抑的禁欲生活,強製的禁欲生活。這是不健康的。這會製造更多的困難,更多的緊張,更多的難題。所以這是爲什麼對內觀學生的忠告是只可與一個配偶的關系,一男一女,以及節製的性關系。如果雙方都是內觀禅修者,有一天他們將會很自然地對性的需求脫離出來。性是不必要的。自然而然,他們的內心是滿足的,那麼快樂,肉體關系會毫無意義。但是,應該自然地發生,而不是強迫的。所以當一個人開始修持內觀時,他不一定要禁欲。但是,同時,必須與僅僅一個人的關系;否則,這種瘋狂將持續。那時他的激情繼續倍增,以致無法從中脫離。
問﹕什麼是節製的性關系?
答:節製的性關系是你對于性不會執迷,你不是一位性欲狂者。如果一個人一直的更換性伴侶,那他就是沒有節製。如果你只和一個人,那麼自然地性關系變得少。如果你和許多人有性關系,那麼它會倍增。自然的法則是如此的。當你把汽油倒入火中時,火就會燃燒得更熾盛。
問﹕正當與不正當的性行爲之間的差別是什麼?它是不是意願的問題?
答:不是的。性對在家人的生活而言,是有其恰當的地位。它不應該強製地壓抑,因爲強製的禁欲生活會産生緊張,從而製造更多的問題,更多的困難。然而,如果你自由放縱性欲,每當激情生起時放任自己與任何人發生性關系,那麼你絕不能夠擺脫你的激情的心。避免這兩種同樣危險的極端,正法提供一條中道,一種健康的性行爲的表達而仍然允許心靈上的成長,那就是彼此忠誠的一男一女製的性關系。而如果你的伴侶也是內觀禅修者,每當激情生起時你們雙方觀察它,在身體的感受的層面,就像內觀所培訓你的去做。這樣既不是壓抑也不是自由放縱。透過觀察,你能夠容易地從激情中脫離自己。偶爾夫妻之間將會有性關系,但是逐漸地他們發展到一個階段,性已完全不具任何意義了。這是真正、自然無淫欲的階段,那時絲毫沒有一絲激情的念頭在心中生起。這種無淫欲的生活所帶來的喜悅遠超過任何性欲的滿足。你經常覺得那麼滿足,那麼和諧。你必須學習體驗這種真正的快樂。
問﹕在西方,許多人認爲任何兩個滿合法年齡者之間的性關系是容許的。
答:那種觀點是遠離正法的。與一個人有性關系,然後,另一個,接著又其它人的人,是倍增他的激情,他的痛苦。你必須忠誠的對一個人,或者過獨身的生活。
社會
問﹕內觀如何解決社會的問題?
答:社會,畢竟只不過是一大群的個人。爲了解決社會的問題,首先個人的問題必須解決。我們在這世界中想要和平,卻毫不致力于個人的安詳。這有可能嗎?內觀使每一個人都體驗到安詳與和諧的可能性。內觀幫助解決個人的問題。社會就是這樣開始體驗到安詳與和諧。社會的問題就是這樣開始解決了。
問﹕原諒犯罪的人是在鼓勵犯罪嗎?
答:絕不鼓勵犯罪。阻止人們犯罪。但是不要對犯罪的人産生瞋恚或憤怒。要有愛心、悲憫、慈愛。這個人是個痛苦的人,無明的人,不知道他或她在做什麼的人。他們是在傷害自己也傷害其它人。因此你要盡全力,以身體和言語,去阻止這個人犯罪,不過,要以愛心和悲憫來對待他們。這是內觀所要教你的。
問﹕如果所做的負面行爲是爲了使他人受益,這是不好的嗎?
答:無疑地這是不好的。有負面的行爲,就會開始傷害你。當你傷害到自己時,你是無法幫助任何人的。一位瘸子是無法幫助另一位瘸子。首先你必須使自己健康起來,那麼你會發現你已經開始在幫助別人了。
問﹕你總是譴責在社會上的宗教儀式,但是我們表達尊敬與感恩有何不對呢?
答:那樣做沒有什麼不對。尊敬和感恩並不是宗教儀式。宗教儀式是指當你不了解自己在做什麼,當你只是依別人的要求而做。如果從內在深處你知道:「我在向我的雙親致敬」,或者「我在向一位特定的男神或女神致敬」--那時,要明白:什麼是那位男神或女神的特質呢?我是否在自身當中開展相同的特質,作爲向那男神或女神真正的致敬呢?我是否在自身當中發展和我雙親一樣的美德,而真正的向他們致敬呢?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麼你是在以正確的理解來做這些行爲,而且它們不是儀式或典禮了。但是,如果你是機械性的做某事物,那麼它就變成儀式或典禮。
問﹕社會是否被彼此的行爲影響呢?
答:當然。我們受我們周遭的人和環境的影響,而我們也不斷影響他們。如果大多數的人贊成暴力,那麼戰爭和破壞就會發生,導致許多人受苦就是一例。但是,如果人們開始淨化他們的心,那麼暴力就不會發生。問題的根源是在于每個個人的心,因爲社會是由許多個人組成的。如果每一個人都開始改變,那麼社會將改變,並且戰爭和破壞將成爲罕見的事件。
問﹕如果每一個人都必須面對自己的行爲的結果,我們如何能夠互相幫助呢?
答:我們自己的心理的行爲會對其他人有影響。如果我們只有在心中産生負面情緒,那種負面情緒會對與我們接觸的那些人造成有害的影響。如果我們用正面的心態,對其他人有善意,來充滿這個心,那麼它將會對周遭的那些人造成有益影響。你無法控製其它人的行爲和業力,但是你可以掌控自己,而對你周遭的那些人有正面的影響。
痛苦
問﹕爲什麼別人會造成我們痛苦?
答:沒有人會使你痛苦。你在心中所産生的緊張是對你自己造成痛苦。如果你知道不那樣做,在每個情況下變得容易保持安詳和快樂。
問﹕當別人做了對不起我們的事,我們要怎麼做?
答:你不應該讓別人做對不起你的事。每當有人做錯事,他不僅傷害別人,同時也傷害自己。如果你縱容他,就是鼓勵他去做錯事。你必須盡你所能去阻止他,但要對那個人心存善意、慈悲和憐憫。如果你行動時心懷憎恨或憤怒,那只會讓情況惡化。然而,除非你的心平靜和安詳,不然你無法對這樣的人心存善意。所以你應該練習發展自身內在的安詳,這樣你才能夠解決問題。
問﹕生命中有痛苦不是很自然的嗎?爲什麼要嘗試脫離痛苦?
答:我們已經陷入痛苦中,以致于要脫離痛苦,反而顯得不自然。但是,一旦你經驗到內心純淨的真正快樂,你將會理解,這才是心的自然狀態。
問﹕痛苦的經驗可否使人更爲高尚,並幫助他們在人格的成長?
答:可以的。事實上,這個方法就是刻意地以痛苦爲工具,來使一個人成爲高尚的人。不過,你唯有學會客觀地觀察痛苦,這個方法才有效。如果你執著于痛苦,這經驗就無法使你高尚,你將永遠陷于痛苦。
問﹕如果一個人做錯事,那他將來就必定會受苦嗎?
答:不,不是將來,而是此時此地!當一個人的心裏開始産生煩惱的那一刻,自然的法則就會立刻給予懲罰。一個人不會心生煩惱而依然感到安詳。痛苦是即刻産生的。唯有認知到痛苦是此時此地的,你才會改變産生煩惱的習慣模式所引發出錯誤的言語或身體的行爲。如果你想:「啊!我將會在來世才受到懲罰,那我現在就不管了。」這對你是毫無幫助的。
波動
問﹕波動是什麼?它們如何影響我們?
答:宇宙的一切事物都是在波動。這不是理論,而是事實。整個宇宙只不過是波動而已。好的波動使我們快樂,不善的波動導致痛苦。內觀將幫助你脫離壞的波動的影響--由充滿貪愛和瞋恚的心所産生的波動。當心處于完全的平衡時,所産生的波動是好的。而這些由你産生的好或壞的波動,會開始影響你周遭的氣氛。內觀幫助你産生純淨、慈悲和善意的波動--對你自己和其它人都有益處。
內觀課程
問﹕對于不能參…
《葛印卡老師答問的寶庫(二)》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