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回诤論▪P4

  ..續本文上一頁空。義不相應。又複汝說偈言

  諸法若無體  無體不得名

  有自體有名  唯名雲何名 

  此偈。我今答。偈言

  若人說有名  語言有自體

  彼人汝可難  語名我不實 

  此偈明何義。若何人說名有自體。彼人如是汝則得難。彼人說言。有體有名無體無名。我不如是說有名體。何以知之。一切諸法皆無自體。若無自體彼得言空。彼若空者得言不實。若汝有名有自體者。義不相應。又複有義。偈言

  若此名無者  則有亦是無

  若言有言無  汝宗有二失

  若此名有者  則無亦是有

  若言無言有  汝诤有二失 

  此偈明何義。若此名無如是宗失。如其是有如是诤失。我宗不爾。有物有名無物無名。如是諸法有自體者。義不相應。又複有義。偈言

  如是我前說  一切法皆空

  我義宗如是  則不得有過 

  此偈明何義。我前已說。一切法空亦說名空。汝取空名而有所說。若一切法皆無自體名亦無體。我如是說義宗無過。我不說名有自體故。又複汝說偈言

  若離法有名  不在于法中

  說離法有名  彼人則可難 

  此偈。我今答。偈言

  若別有自體  不在于法中

  汝慮我故說  此則不須慮 

  此偈明何義。彼不須慮汝妄難我。我則不遮諸法自體。我不離法別有物取何人取法。彼人須慮我不取法故不遮法雲何有過。若我取法有自體者。則可難言汝不相應。我不如是。汝難大賒全不相當。又複汝說偈言

  法若有自體  可得遮諸法

  諸法無自體  竟爲何所遮

  如有瓶有泥  可得遮瓶泥

  見有物則遮  見無物不遮 

  此偈。我今答。偈言

  若有體得遮  若空得言成

  若無體無空  雲何得遮成 

  此偈明何義。法若有者則可得遮法。若無者則不得遮。汝難我言。一切諸法皆無自體。實如汝言一切諸法皆無自體。何以知之。以汝遮法無自體成。若遮諸法無自體成。得言一切諸法皆空。偈言

  汝爲何所遮  汝所遮則空

  法空而有遮  如是汝诤失 

  此偈明何義。若一切法遮有自體。若無自體彼得言空彼空亦空。是故汝言有物得遮無物不遮。義不相應。又複有義。偈言

  我無有少物  是故我不遮

  如是汝無理  抂橫而難成 

  此偈明何義。若我如是少有物遮汝得難我。我無物遮。如是無物我無所遮。如是無遮一切法空。如是無物遮與所遮。是故汝向如是難言何所遮者。此汝無理抂橫難我。又複汝說偈言

  若法無自體  言語何所遮

  若無法得遮  無語亦成遮 

  此偈。我今答。偈言

  汝言語法別  此義我今說

  無法得說語  而我則無過 

  此偈明何義。若汝說言無有言語亦成遮者。隨何等法。彼一切法皆無自體。說彼諸法無自體語。非此言語作無自體。此我今答。若說諸法無自體語。此語非作無自體法。又複有義。以無法體知無法體。以有法體知有法體。譬如屋中實無天得。有人問言。有天得不。答者言有。複有言無。答言無者語言。不能于彼屋中作天得。無但知屋中空無天得。如是若說一切諸法無自體者。此語不能作一切法無自體。無但知諸法自體無體。若汝說言。若無物者則不得言法無自體。以無語故。不得成法無自體者。義不相應。又複汝說偈言

  如愚癡之人  妄取炎爲水

  若汝遮妄取  其事亦如是

  取所取能取  遮所遮能遮

  如是六種義  皆悉是有法

  若無取所取  亦無有能取

  則無遮所遮  亦無有能遮

  若無遮所遮  亦無有能遮

  則一切法成  彼自體亦成 

  此四行偈。我今答汝偈言

  汝說鹿愛喻  以明于大義

  汝聽我能答  如譬喻相應 

  此偈明何義。汝若說此鹿愛譬喻。以明大義。汝聽我答。如喻相應。偈言

  若彼有自體  不須因緣生

  若須因緣者  如是得言空 

  此偈明何義。若鹿愛中妄取水體。非因緣生。汝喻相當。鹿愛因緣彼顛倒見。顛倒見者以不觀察因緣而生。如是得言因緣而生。若因緣生彼自體空。如是之義如前所說。又複有義。偈言

  若取自體實  何人能遮回

  余者亦如是  是故我無過 

  此偈明何義。若鹿愛中取水體實。何人能回。若有自體則不可回。如火熱水濕空無障礙。見此得回。如是取自體空。如是如是。余法中義應如是知。如是等如取無實。余五亦爾。若汝說彼六法是有。如是得言一切諸法皆不空者。義不相應。又複汝說偈言

  汝因則不成  無體雲何因

  若法無因者  雲何得言成

  汝若無因成  諸法自體回

  我亦無因成  諸法有自體

  若有因無體  是義不相應

  世間無體法  則不得言有 

  此偈。我今答。偈言

  此無因說者  義前已說竟

  叁時中說因  彼平等而說 

  此偈明何義。如是大義于前已說。此則無因應如是知。如是論義前因已說遮六種回。彼前論義今于此說。又複汝說偈言

  前遮後所遮  如是不相應

  後遮若俱並  如是知有體 

  此偈我今答。偈言

  若說叁時因  前如是平等

  如是叁時因  與說空相應 

  此偈明何義。若遮此因叁時言語。此先已答。應如是知。何以故。因平等故。如遮叁時彼不相應。彼語亦在遮所遮中。若汝意謂。無遮所遮猶故得遮。我已遮竟。此叁時因與說空人言語相應。又複雲何。先已說竟。如向偈言

  我無有少物  是故我不遮

  如是汝無理  抂橫而難我 

  若汝複謂。叁時遮成。見前時因。見後時因。見俱時因。彼前時因如父以子。後時因者如師弟子。俱時因者如燈以明。此我今說。此不如是前說叁種。彼叁種中一一複有叁種過失。此前已說。複次第遮。汝立宗失如是等自體遮成。偈言

  若人信于空  彼人信一切

  若人不信空  彼不信一切 

  此偈明何義。若人信空。彼人則信一切世間出世間法。何以故。若人信空。則信因緣和合而生。若信因緣和合而生。則信四谛。若信四谛。彼人則信。一切勝證。若人能信一切勝證。則信叁寶謂佛法僧。若信因緣和合而生。彼人則信法因法果。若人能信法因法果。彼人則信非法因果。若人能信法因法果信非法因信非法果。則信煩惱煩惱和合煩惱法物。彼人如是一切皆信。如是前說彼人則信善行惡行。若人能信善行惡行。彼人則信善惡行法。若人能信善惡行法。則知方便過叁惡道。彼人如是能信一切世間諸法。如是無量不可說盡

  空自體因緣  叁一中道說

  我歸命禮彼  無上大智慧 

  釋回诤論偈義已竟

  作此論者。阿阇梨龍樹菩薩摩诃薩。一切論義皆能解釋

  回诤論一卷

  

《回诤論》全文閱讀結束。

✿ 继续阅读 ▪ 精研論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