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中觀四百論釋▪P6

  ..續本文上一頁(二)美色不一定是生貪愛的因。

  (癸)一(不應貪愛女人美色的理由)

  頌曰:一切諸婦女,稠密無差異,色亦爲他用,美女汝何爲。

  問曰:若緣上述過患,則對一般女人可能遮止貪愛,但是,對于顔色和相貌特別端正的女人,是不能不起貪愛的。答曰:酷愛女人的身內、顔色和相貌端嚴的美女,對汝又有何益?對彼不應過分貪愛。因爲,一切諸婦女的不淨身軀,自然常流臭穢。不淨身城的深塹猶如廁舍,容彙許多異生不淨之物,似若糞池,于彼陰暗不淨之處,除非自心顛倒的有情,方能于彼稠密交會所觸,一點也不能分好壞的差別;而女人的顔色亦爲其他士夫,乃至死後棄屍于林被犬與烏鴉等共所受用,所以對于美色不應過分貪著故。譬如有一醜婦,她丈夫說:汝的相貌醜惡。婦說:相貌好或醜,若依交會愛情則無差異。另有譬喻當知如大疏所說。

  (癸)二(美色不一定是生貪愛的因)

  頌曰:誰于誰悅意,彼由彼生喜,犬等亦所共,惡慧汝何貪。

  惡慧顛倒者,汝以何因唯獨對美色生貪愛呢?不應貪著。爲什麼?鼻梁低的男子就喜歡鼻梁低的女子,女子于何男子悅意,彼男即爲彼女所歡喜,而犬和烏鴉等亦是對自己的婦貪愛,這是共同的。譬如藥叉愛重自妻。

  (壬)二(不應以美色難得故而生貪)

  頌曰:汝得端正女,原爲衆人共,獲彼汝覺奇,此奇實非有。

  問曰:難得悅意的女人,假若獲得的話,真覺得希奇,所以于她應當貪愛。答曰:凡是汝獲得的端正女人,在她與汝沒有相會之前原爲衆人所共,獲彼衆人所共的女人,對汝何覺爲奇?此奇實非有。譬如邬陀夷王獲得衆所共女,便覺爲奇而生貪戀。

  (壬)叁(破貪愛有德女)分二:(一)不應貪愛有德女;(二)生貪與否不一定在于有德,

  (癸)一(不應貪愛有德女)

  頌曰:具德則覺愛,相違則生嗔,不決定住故,前後何者實。

  問曰:雖然不應貪愛一切女人,但是,對于本性正直純樸等有德的女人是應當貪著。答曰:若見具足有德女人則覺得可愛,認爲是貪的因,那麼,與德相違具有過失者,相反,則應見爲生嗔的因,所以唯獨有德而生貪愛是不合道理,因爲在一事上漸次能産生功德和過失二種作用,故在一事物上不決定有功德和過失故。前者具德,後者亦具過,此二何者是實,何者非實呢?因此于一事上貪與嗔則不一定。譬如受用美好飲食時則生歡喜,上廁所時則覺不樂。

  (癸)二(生貪與否不一定在于有德)

  頌曰:愚夫起貪欲,非唯具德者,無因而轉趣,其滅豈從因。

  唯以具足有德女爲貪的因,應不合理,因爲現見愚夫所起的貪欲,並非唯獨是對有德者而生的,對于有過患者也有生起貪欲故。無有具德的因而轉趣貪愛也是有的,其滅除貪愛豈從不具德的因嗎?無羞慚者則不決定故。譬如有一婆羅門黃門女從來沒有享受過其他女人一樣的樂受而生悲哭。

  (壬)四(不應對深愛自己的女人生貪)

  頌曰:若時未知他,爾時愛其夫,婦女如惡症,常應防外緣。

  問曰:有些女人對自己的丈夫死後,尋死自殺,但是,男人則不如是,所以應當依靠自己的女人。答曰:無有唯對自己貪愛的女人,因爲所有女人若時未知其他男子的樂受,爾時則愛其自己的丈夫,近心而住,若愛上其他男子,對汝則抛棄。所以婦女如像惡症一樣,恒常防止真他男子的外緣,因此對女人是不應堅信的。譬如有一婆羅門婦,對所希求的男子,她善于安置。

  (壬)五(明世俗典章中須依女人之說是顛倒的)

  頌曰:壯年自所作,老時不樂彼,如何解脫者,于彼不憂惱。

  問曰:有些典章說:最初在青年時代必須依賴貪欲,若如是作極爲合理。答曰:自他都不應當作的規則,即不應作,因爲諸有情在壯年時自己所作的惡事,老年時雖然未得遠離貪愛,但是,心意則不樂彼惡事,如何因由已得解脫的諸阿羅漢者,對于彼貪欲行而不起憂惱呵毀呢?觀察起來極應呵毀。唯是厭離之處,所以自己欲得善處則應斷除貪欲。譬如有一婦人爲了急于趕會將小牛犢系在公公的腰上,公公問曰:此是何物?婦人知已極其羞愧而去。

  (壬)六(明不應對女人生貪愛的其他理由)分五:(一)與女人相會的欲樂並非勝樂;(二)貪愛女人不能隨自主宰;(叁)若貪即是樂就無需要女人而爲摧毀貪愛的方便;(四)與女人相會的樂因不應唯屬女人;(五)有情數數追求女人彼樂並非可貪。

  (癸)一(與女人相會的欲樂並非勝樂)

  頌曰:不貪者無樂,非愚亦無貪,若意常外馳,彼樂爲何等。

  問曰:依靠女人所生的樂是欲界最殊勝的快樂,爲了求彼欲樂所以應當貪著女人。答曰:不合道理。誰若貪愛女人,意常往外馳,永遠不能悟入真實義,雲何說彼是殊勝樂?這應非殊勝樂,因爲,對于不貪女色者來說,緣女人則無有樂,不愚者亦無有貪愛故。譬如有一青年男子爲貪愛王妃,雖然經過長時的苦痛,但始終不能成就愛欲。

  (癸)二(貪愛女色不能隨自主宰)

  頌曰:如汝常愛重,不能常與合,屬我非他有,此攝持何爲。

  假若有說,女人屬我所有,此也是我所有的,非他人所有,這就是由嫉妒其他男子,此種攝持有何所爲?應不合理。如汝有貪欲,爲了受用經常不斷地愛重女色,但是,不能恒常與女人同時會而親近故。譬如有一婆羅門得了胃病而消化不良,可是他囤積許多美好飲食,又不肯惠施他人,自己又不能食,但他仍然堅持不舍。

  (癸)叁(若貪即是樂就無需要女人而爲摧毀貪愛的方便)

  頌曰:若貪即是樂,婦女應無用,未曾見有說,樂是所棄舍。

  問曰:世間上說,貪欲爲樂,無有女人樂則不生,所以應當貪愛女色。答曰:設若貪欲即是樂,那摧毀樂的方便——婦女應成無用,因爲未曾見有人說,樂是所應棄舍的故。譬如有人極其饑餓;回至家中見一缸灰和另一缸水,其人想此粉末定能充饑,由此則用水攪拌而食,果然離饑,後知是灰,深生厭悔,即將已食之物全部吐盡。

  (癸)四(與女人相合的樂因不應唯屬女人)

  頌曰:雖與婦相合,樂從馀緣生,非愚孰妄執,唯婦爲樂因。

  問曰:與女相合即有樂生。答曰:與女人同時相合的樂說成是唯獨屬于婦女爲樂因,非是愚癡者孰肯妄執唯婦爲樂因?應不是唯彼爲樂因,因爲雖然與婦人同時會合,然彼所生的樂是從非理作意其馀因緣而生故。譬如有一青年隨由自己的婦人所使,于一切勞作極其愛樂。

  (癸)五(有情數數追求女人彼樂並非可貪)

  頌曰:貪蔽如搔癞,不見欲過失,離欲者則見,貪苦如癞者。

  問曰:沒有貪欲而生的真實樂也是有的,因爲有情數數追求貪欲故。答曰:若貪欲就是樂體則不應追求,因爲由貪愛所蔽,則看不見膿血等流滴的過患。而得少許安樂猶如搔癞,這是由貪欲遮蔽慧眼,所以不見欲貪的過失故。遠離貪欲的諸聖者,則見有貪愛的補特伽羅所愛的痛苦如同癞者,因此不應追求貪欲。譬如好賭博者和耽酒者等則造成浪費財物的因。

  (辛)二(破現見身不淨而生貪愛)分六:(丁)破與女人相會時忍受輕賤執彼身語動態爲樂;(二)破爲女人故嫉妒其他男子執有女人的樂;(叁)不應明知女人身不淨而極其貪著;(四)破非有過失則不應指責;(五)破耽著女身爲淨;(六)破執身爲淨的其他相似理由。

  (壬)一(破與女人相會時忍受輕賤執彼身語動態爲樂)

  頌曰:無怙饑所迫,饑時所動作,貪者遇女時,動作亦如是。

  問曰:雖然有貪欲等不淨之事,但是,由于能忍受女人噴吐唾涎等輕賤並且對他贊美而身語表示嬌媚的態度,認爲是樂。答曰:不合道理,因爲有些無有依怙的人,被譏餓所逼迫,在饑馑時雖然被殘忍富人百次毀罵,但是,爲了希求今後給予少許飲食,不能不忍他人種種毀罵動作,所以貪欲者遇女人時忍受女人唾罵而愛其嬌媚等動作則與此喻相同,因此對女色不應執爲是真樂。譬如有人被系牢獄,由渴所逼而飲尿水便覺爲樂。

  (壬)二(破爲女人故嫉妒其他男子執有女人的樂)

  頌曰:有由驕傲故,于廁亦生著,有者貪其婦,于他起嫉心。

  問曰:現見有人由貪愛女人的樂而嫉妒其他男子故,所以女人的真實樂是有的。答曰:依靠女人的真實樂應非有,因爲有些富人由財富而生驕傲故,甚至對于廁所亦生貪著而不准別人進入。現見有些具有貪愛者亦與彼相同,爲了貪戀某些婦女,對于其他男子毫無意義地生起嫉妒心故。譬如乾頂王分辨貴賤,仗自勢力而起驕傲,下令不許奴婢飲水,以表自己的權威,

  (壬)叁(不應明知女人身不淨而極其貪著)

  頌曰:于不淨起癡,起嗔較應理,于彼起貪愛,畢竟不應理。

  問曰:女人的身體雖然是不淨,但是,從她能生樂,所以應當貪愛。答曰:明知不淨則不應貪著,因爲由于足踏不淨,未見彼故而起愚癡;若由臭穢損惱,按說應當起嗔比較應理,可是,汝對于這一切相反的卻生起貪愛,這樣,畢竟不應道理,所以不應貪著女人身。譬如夜裏足踏不淨。

  (壬)四(破非有過失則不應指責)

  頌曰:除人不淨器,尚爲所應呵,不淨所從出,何不思呵毀。

  問曰:雖然身是不淨,但就世間上說則沒有不淨的過失,所以不應呵毀,如世間人都說:“婆羅門比他人淨;女人又比諸人淨。”答曰:此不合理,除開瘋狂的人外,其他的人對于盛嘔吐等不淨器,尚爲所應呵毀,何況一切不淨恒常從身所出。如果不是瘋狂人,誰有何理由對彼不思呵毀呢?所以說女人身不應呵毀,是不應道理。譬如有一美麗女子,有些具有貧欲者則執爲美德,若見彼爲盛嘔吐之器,則思過患。

  (壬)五(破耽著女身爲淨)

  頌曰:若一切淨物,後觸成不淨,智人誰能說,彼中有淨性。

  問曰:女人身中有淨,因爲有些男子耽著爲淨故。答曰:若有智慧的人,誰能說彼女人身中有淨性?不合道理。因爲若花、香、莊飾等一切淨物,由于女人所觸後則成不淨故。譬如恒河的甜…

《中觀四百論釋》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 继续阅读 ▪ 中觀正理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