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阿毗達摩概要精解▪P34

  ..續本文上一頁pan”ayam dasavidha pi kamavacarapatisandhicc”eva sankham gacchati.

  善果報舍俱推度心成爲欲善趣地裏瞎眼等先天殘缺的人類、(某些)地神與(某些)阿修羅的結生(心)。

  八大果報心能作爲一切欲善趣地的結生、有分與死亡(心)。

  這九種是欲善趣的結生。

  (至此所述的)十種是欲界結生。

  節十至十一之助讀說明

  對于各種心執行結生、有分及死亡作用的詳細解釋,見第叁章、節九。

  瞎眼等先天殘缺的人類:在此的「等」(adi)是指包括先天耳聾、殘廢、弱智、癡瘋,以及生爲中性、雙性與無性的人。諸論師解釋「先天瞎眼」是指其人由于所成熟的業少福,而産生不能發展出眼根的結生心。這一詞並不包括那些由于在胎裏發生意外或患上某種疾病,而導致出生時已瞎眼的人,因爲這類瞎眼也能發生于結生心二因與叁因的人。對于先天耳聾等的原則也是如此。對于一切先天殘缺的人,他們的結生心肯定是無因的,而其殘缺則早已潛伏在引致投胎的業。

  (某些)地神:佛教有說及一種不住在天上而住在地界的神;他們多數住在偏僻之處,如:森林、山嶽與塔或寺。這些有情即稱爲地神(bhummadeva)。這一類裏福報比較大的神可以有二因或叁因的結生心;他們通常都有一些隨從,而其中有些則是福報微小、生活困苦的神。根據列迪長老,結生無因的神即是這些神。

  及(某些)阿修羅:據說這些有情住在村裏或村落的附近,以村民丟棄的食物爲生。在沒獲得食物時,他們也會附上人身或折磨人類。

  (至此所述的)十種:依十種執行欲界結生的心而得十種結生。

  節十二:欲地裏的壽元

  Tesu catunnam apayanam manussanam vinipatika-suranab ca ayuppamanagananaya niyamo natthi.

  Catummaharajikanam pana devanam dibbani pabca-vassasatani ayuppamanam. Manussagananaya navutivassa-satasahassappamanam hoti.

  Tato catuggunam tavatimsanam, tato catuggunam yamanam, tato catuggunam tusitanam, tato nimmanaratinam, tato catuggunam paranimmitavasavattinam devanam ayuppamanam.

  Navasatab c”ekavisa vassanam kotiyo tatha

  Vassasatasahassani satthi ca vasavattisu.

  四惡趣裏的衆生、人類及墮落的阿修羅的壽元沒有固定的界限。

  四大王天的天神的壽元是五百天年,依人類的壽命來計算則是人間的九百萬年。

  叁十叁天的天神的壽元是這數目的四倍。夜摩天的天神的壽元則是叁十叁天裏的四倍。兜率天的天神的壽元則是夜摩天裏的四倍。化樂天的天神的壽元則是兜率天裏的四倍。他化自在天的天神的壽元則是化樂天裏的四倍。

  依人類的壽命來計算,他化自在天的天神的壽元是人間的九十二億一千六百萬。

  節十二之助讀說明

  沒有固定的界限:在四惡趣裏,壽元的差異是非常的大;這有視導致投生至該地的惡業有幾強。因此,有些衆生只在地獄裏受苦幾天,然後即投生至他處;但有些則必須在該地忍受種種折磨好幾百萬年。在人間裏,人的壽元可以短至只有幾分鍾,又可長至上百年。根據佛教,人類的平均壽元是不斷的變易,最低是十年,最長則是無數年。

  天年:《分別論》(節一○二叁)說在四大王天裏的一「天日」等于人間的五十年;叁十「天日」即是一「天月」;十二「天月」是一「天年」。在叁十叁天裏的一「天日」等于人間的一百年;夜摩天裏的一天的則是人間的兩百年;如此每上一層天其長度即增加一倍。

  節十叁:色界結生

  Pathamajjhanavipakam pathamajjhana bhumiyam patisandhi-bhavanga-cutivasena pavattati.

  Tatha dutiyajjhanavipakam tatiyajjhanavipakab ca dutiyajjhanabhumiyam, catutthajjhanavipakam tatiyajjhana-bhumiyam, pabcamajjhanavipakam catutthajjhanabhumiyam. Asabbasattanam pana rupam eva patisandhi hoti. Tatha tato param pavattiyam cavanakale ca rupam eva pavattitva nirujjhati.

  Ima cha rupavacarapatisandhiyo nama.

  初禅果報心生起于初禅天爲結生、有分與死亡(心);同樣地,第二及第叁禅果報心生起于第二禅天;第四禅果報心生起于第叁禅天;第五禅果報心生起于第四禅天(爲結生、有分與死亡心)。但對于無想有情,色法本身生起爲結生。同樣地(在結生之後的)一世裏直至死亡,也只有色法在生滅。

  這些是色界的六種結生。

  節十四:色界裏的壽元

  Tesu brahmaparisajjanam devanam kappassa tatiyo bhago ayuppamanam. Brahmapurohitanam upaddhakappo, mahabrahmanam eko kappo, parittabhanam dve kappani, parittasubhanam solasa kappani, appamanasubhanam dvattimsa kappani, subhakinhanam catusatthi kappani, vehapphalanam asabbasattanab ca pabcakappasatani, avihanam kappasahassani, atappanam dve kappasahassani, sudassanam cattari kappasahassani, sudassinam attha kappasahassani, akanitthanam solasa kappasahassani ayuppamanam.

  當中,梵衆天梵天的壽元是叁分之一(中)劫;梵輔天的是二分之一(中)劫;大梵天的是一(中)劫;少光天的是二劫;無量光天的是四劫;光音天的是八劫;少淨天的是十六劫;無量淨天的是叁十二劫;遍淨天的是六十四劫;廣果天與無想有情天的是五百劫;無煩天的是一千劫;無熱天的是兩千劫;善現天的是四千劫;善見天的是八千劫;色究竟天的是一萬六千劫。

  節十四之助讀說明

  劫(kappa):佛教聖典裏有提及叁種劫,即:間劫(小劫)、無量劫(中劫)及大劫。一個間劫 (antara-kappa)是人類平均壽元從十歲至無數歲一增一減的時間。六十四間劫(等于地獄裏的二十間劫)即等于一個中劫或無數劫(asankheyyakappa);而四個中劫則等于一個大劫(mahakappa)。對于一個大劫的時間,佛陀有給予一個比喻:若有一座長、闊及高度皆一由旬(大約七英裏)的岩崗山嶽,而有位天神每一百年以一條絲綢布輕輕地擦它一下,如此,當該座山嶽被磨平時,一個大劫的時間還未結束。(《相應部》15:5/ii,181-182)

  根據諸論師,形容初禅天裏的壽元的「劫」是指中劫;而形容少光天及以上的則是「大劫」。

  節十五:無色界結生

  Patham”aruppapipakani pathamaruppadibhumisu yathakkamam patisandhi-bhavanga-cutivasena pavattati. Ima catasso aruppa-patisandhiyo nama.

  第一無色禅果報心在第一無色禅天裏生起爲結生、有分與死亡(心);同樣地,其余的(無色禅果報心)亦于各自的界執行相同的作用。這些是無色界的四種結生。

  節十六:無色界裏的壽元

  Tesu pana akasanabcayatanupaganam devanam visati kappasahassani ayuppamanam. Vibbanabcayatanupaganam devanam cattalisa kappasahassani, akibcabbayatanupaganam devanam satthi kappasahassani, n”evasabbanasabba-yatanupaganam devanam caturasiti kappasahassani ayuppamanam.

  當中,生于空無邊處的梵天的壽元是兩萬劫;生于識無邊處的梵天的壽元是四萬劫;生于無所有處的梵天的壽元是六萬劫;生于非想非非想處的梵天的壽元是八萬四千劫。

  節十七:總結

  Patisandhi bhavangab ca tatha cavanamanasam

  Ekam eva tath”ev”ekavisayab c”e…

《阿毗達摩概要精解》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 继续阅读 ▪ 清淨道論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