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其他列隆重的,如慶祝佛舍利、佛牙、國家紀念日、祝壽、度亡等,都禮請僧人念誦守護經。有做一日,或連續多日的。念誦守護經的儀式,在斯國種類很多。在念誦之前,必須布置壇場,安排鼓樂隊,迎請佛舍利及出家人,與供僧儀式略同。但斯國教徒在念誦守護經儀式時,還要先迎請護法諸天等神降臨道場,如四天王等。念誦儀式完成後,亦恭送護法諸天。斯國佛教徒,包括出家人在內,都很相信護法諸天。甚至在一些佛寺殿堂中,就附設供有一些重要的護法諸天神像。雖然出家人不禮拜護法諸天,但念誦祝禱文中,就有對護法諸天的感恩。
第二節 佛教的節慶
一、新年
斯裏蘭卡人因信仰宗教和曆法的不同,有叁個新年:即陽曆一月一日,爲政府公訂及基督教徒的新年;四月十叁日,爲僧伽羅族人(多數信仰佛教)及陀密羅族人(多數信仰印度教)的新年;八月叁十日,爲伊斯蘭教徒的新年。但是陽曆新年和伊斯蘭教徒新年是屬部分地區,慶祝簡單。只有四月十叁日的新年,普受重視,大事慶祝,一連活動五天,他們稱爲“僧迦羅底”(梵Sakrnti),意即太陽運行至黃道十二宮之第一白羊宮(Aries),是爲一年之始。
斯裏蘭卡人到了新年,人人歡欣鼓舞,穿著新裝,尤其在新睥前的除夕,很多佛教徒都帶著香花去到佛寺禮佛、拜塔、供僧,受持五戒及聽法。他們認爲這是“行善植福的時節”,以此來迎接新年。新年之前,他們提前休息工作,清掃房屋,准備很多食物。有一種食物叫“乳飯”(巴Khirabhatta),即用牛奶與米同煮,吃時配以胡椒等料。亦以此乳飯及其他食物供養出家人。新年中信徒除了禮敬叁寶及菩提樹,也禮拜大自在天及諸天神。
新年,家家戶戶燃放鞭炮,直到十五日才止。他們趁此機會出外訪客,尤其對尊長要表示禮敬問安。無論在陽曆年或陰曆年,他們不風行寄賀卡(除基督教徒)。而在佛教的“衛塞日”時,則互相郵寄賀卡。有些出家人在新年中用藥熬成的藥油,經過念經加持後,贈送給信徒們。
二、衛塞日(佛誕節)
依據羅睺羅博士《錫蘭佛教史》的推測,我國晉代高僧法顯西遊印度時,在巴弗連城所見的記載:“年年常以建卯月八日行像,作四輪車,縛竹五層,有承栌毗戟高二丈許,其狀如塔,又白纏上,然後彩畫作諸天形像,以金銀琉璃莊 其上,懸缯幡蓋,四邊作龛,皆有坐佛,菩薩立侍,可有二十車,車車莊嚴各異。當此日境內道俗皆集作介伎華香供養。婆羅門子來請佛,佛次第八城,人城內再宿,通夜然燈,伎樂供養,國國皆爾”。(1.《大正藏》第51卷,第862頁。2.History of Buddhism in Ceylon,第274頁。)正是記述印度古時慶祝“衛塞日”的情形。又阿育王有一碑銘記載一段大意說:王曾命令以各種天神像嚴飾飾車上,類似華麗的天堂,舉行各種比賽。(History of Buddhism in Ceylon,第274頁。)羅睺推測,或許這就是古記載“衛塞日”的情形,又早于法顯七百年。
佛教傳入斯裏蘭卡後,“衛塞日”可能即爲佛教徒所重視。《大史》記載最早的是度他伽摩尼王(公元前101~77年),曾親自參加“衛塞日”慶祝達二十四次這多。後來曆代國王也是多重視此一節日。不過,南傳上座部佛教徒認爲佛陀的誕生、正覺、涅槃,是不同年的,但同月及同日,這就是毗舍毗月的月圓日,也就是古印度陰曆六月十五日。毗舍毗,現在中譯爲“衛塞”(毗舍毗是巴利語Vesakha及梵文Vi Sakha的古譯,衛塞是西人的讀音,中文亦從英譯而來)。
“衛塞日”是斯國家最重要的節日,全國都舉行熱烈的慶祝。每到衛塞日時,佛教徒家家戶修飾修飾房屋子,張煙彩,插挂規教旗,彩繪佛傳及本生事迹圖畫。政府放假兩天,以便人民往佛寺禮佛、受戒、聽法。政府公布禁殺和販賣酒業,有時還赦釋囚犯。公私營電臺全日播放佛教特別節目,有說法、誦經、佛樂、佛法演講、辯論比賽等。慶祝儀式時,政府總理、重要官員、外國貴賓等多有賀詞。很多佛教名勝處,亦湧入很多教徒朝聖。首都可倫坡尤爲熱鬧,張燈結彩,燈火輝煌,並延長至一周時間,很多鄉村人民,都湧向都市觀賞。佛寺和民間,舉粉多種娛樂,如音樂、歌舞、電影、雜耍等。僧人日夜說法和念誦守護經。斯國佛教徒在衛塞日時,流行互寄賀卡,形式多樣,上面印有佛教經文及精美佛教圖畫。
叁、佛牙盛會
在第四章第二節中,已提到佛牙至斯裏蘭卡的經過,及法顯所見的情形,此處不再重述。依《佛牙史》記載,斯國每一位國王在即位之前,都要以爭取佛牙保護爲象征,因爲它是國家的瑰寶,佛教的聖物。國王保有它,才能獲得人民的擁護,所以也常因此而發生政治上的份爭。據記載佛牙未至斯國前,印度就曾有多位王子因奪取佛牙而發生戰爭。慶祝佛牙的記載,玄奘《西域記》卷十一“僧伽羅國”(Sinhala,即斯裏蘭卡)記載:“王宮側有佛牙精舍,高數百尺,瑩以珠珍,飾之奇寶。精舍上建玉柱,置缽昙摩羅加在寶,寶光赫奕,聯晖照耀,晝夜遠望,爛若明星。王以佛牙,叁灌洗香水香末,或濯或焚,務極珍奇,或修供養。”1.《大正藏》第51卷,第943頁。2.History of Buddhism in Ceylon,第280頁。)
我們從古德著作中,得知古代斯國對佛牙的重視。再看現在慶祝佛牙盛會的情形:
自西人勢力伸入斯國後,斯裏蘭卡王朝就遷都至中部山地的坎底,佛牙也移至坎底建佛牙寺供奉,在每年八月間,有一次“佛牙遊行盛會”,稱爲“坎底遊行盛會”(Kandian Perahera)。這種盛會創始于公元1775年,由吉祥稱王獅子所提倡,一是曆代傳統對佛牙的尊重,保存固有的文化,一是提高民族意識,團結抵抗外力侵略。
這是斯國最著名的盛會,從每年八月一日至六日,是佛牙正式遊行日期。分成五隊:聖佛牙隊、保護神像(Nathadevala)隊、毗濕奴神像(aVisnu devalaya)隊、戰爭神像(Katragamadevalaya)隊、女神像(Patani-devalaya,大梵天王之妻)隊。其中以佛牙隊爲主,特別盛大,其余四隊是表求諸天護法衛護。
到佛牙正式遊行之日,先是淨四大神像從各處迎至佛牙寺前,與佛牙隊會合,每晚七時開始遊行,由多人手執火炬,照耀如晝。佛牙隊在前,一群象只飾以種種莊嚴,並選一只象牙最長的象爲“象王”,裝飾華麗,馱載七寶佛牙塔,其後有執鞭隊、燈隊、旗隊等。有一位化裝官員騎在象背上,手持貝葉經定時讀。一人化裝成古代國王騎在象背上,隨後又是各種歌舞隊、鼓隊隊、象群。
其次是四大神像隊,各隊亦有象群,鼓樂歌舞隊隨後。街道人民擠塞,觀賞遊行,或作供養禮拜。
自八月七日至十一日,每晚人們再改用轎子擡著四大神像與佛牙隊會合,再開始沲行。八月十二日最後的兩個儀式:一爲戰爭神至摩诃吠利恒河(Mahaveliganga)的迦多鞞碼頭(Katambi距佛牙寺叁哩)洗劍。二是至一印度教“伽那提婆拘婆羅”(Ganadev-ikovila)神廟,爲世界人類祈求和平。然後,迎請佛牙回到佛牙寺,而後四大神像及人群圍繞佛牙寺叁匝,最後神像也迎回原處供奉,至此慶祝盛會的儀式完成。(C.Dipayaksorn:《錫蘭佛教史》(泰文)第499-508頁。)
四、首都莊嚴寺的盛會
這個盛會是爲了紀念傳說佛陀曾到過斯裏蘭卡,時間是在斯國曆法的二月十五日。這一慶祝自古即有,後來西人勢力侵入,曾被禁止舉行。到公元1927年,由維護哲瓦拉達那(Walter Wijew-aradana)再被提倡,每年在首都的莊嚴寺(Kalyanavihara)舉行,距離首都五英裏。傳說佛陀至斯裏蘭卡時,曾到過莊嚴駐足。
慶祝日期在二月十五日,運用人群一千以上,象隊五十只至七十只。慶祝時間來臨時,各地人民湧來佛牙寺禮佛,及作種種善行功德。最精彩的節目,是在晚上舉行盛大遊行,通過首都幾條繁華重要的街道。
遊行時間約在晚上九時開始,將一個供奉著佛陀舍利精美的寶塔,安置在一只裝飾華麗的象背上,然後開始向都市進發,有時國家總理也接到參加。沿途燃放煙火及有提燈隊,由寺院住持引導馱著佛舍利塔的象只前進,其後有兩只象護從。象後是各種音樂隊、歌唱隊、舞蹈隊。佛舍利塔所到之處,沿街觀賞的人群,都合掌禮敬而高聲歡呼,熱鬧非常。很多比丘和沙彌也參加遊行。遊行直至第二天黎明時分,全隊才返回莊嚴寺。
五、摩哂陀長老紀念日
斯曆七月十五日,是紀念摩陀長老傳佛教至斯裏蘭卡的日子。政府和佛教爲了報答與懷念他對國家民族偉大的貢獻,自古即舉行紀念。現在斯國佛教徒,每年到七月半,各地佛寺及佛教社團,都舉行大大小小不同的慶祝,而以首都可倫坡慶祝最爲隆重,其次是阿耨羅陀等城,這裏只介紹首都可倫坡的遊行。
最重要的紀念了目是晚上遊行。遊行的隊伍自诃努畢提耶佛寺(Hunupittiya)出發,經過可倫坡各條重要街道。在遊行隊伍前,有人手提火炬及教旗開道,接著是嚴飾的叁只巨象並列前行,中間一只馱著佛舍利寶塔,其次是化裝的兩排女學生隊,手持鮮花及教旗,尚街歌頌摩哂陀長老的贊偈。其次,又是叁只巨象及兩排男學生化裝隊,同樣沿街歌頌摩哂陀長老的贊偈。隊後,是一輛化裝精美的花車,上供摩哂陀長老塑像,由人群引導緩緩前進。花車後面,又有各種歌舞樂隊。人們沿途虔誠禮敬,人群非常擁擠。約至十一、二時返寺,完成遊行。
六、其他
距離坎底約四十八英裏,有一座佛塔稱“摩醯耶伽那塔”(M…
《南傳佛教史》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