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法法師:觀音菩薩事迹
諸位法師、各位居士、各位道友:
大家好!
今天是古曆九月十九觀音節。依照佛教傳統的說法,二月十九是觀音菩薩誕生的日子,六月十九是觀音菩薩成道的日子,九月十九是觀音菩薩出家的日子,這叁個十九都叫觀音節。這次樂清市佛教協會請我來給大家講觀音菩薩事迹,我認爲在雁蕩山風景區白雲庵觀音菩薩道場,講觀音菩薩事迹是很有意義的。因爲觀音菩薩大慈大悲尋聲救苦,普渡衆生的精神是值得我們學習的。
講到觀音菩薩我們佛教徒沒有不知的。如:我國民間流行的“家家阿彌陀”、“人人觀世音”的兩句話。就可以知道觀音菩薩是深入民間的。原來,信仰觀世音菩薩,稱念觀世音菩薩,禮拜觀世音菩薩,不但在我國是很普遍的,就是在日本、韓國、朝鮮、越南、新加坡、馬來西亞、印尼、菲律賓、歐美等國家也都是很普遍的,可以說這是大乘佛教地區共同的信仰。我們如果從這些國家走一趟,你就會發現,在城市裏、在鄉村中、在高山上、在海濱邊,凡有人居住的地方,都有供奉觀音菩薩、稱念觀音菩薩的人。不但信佛的人如此,就是不信佛的人,也往往在遇到困難的時侯,不知不覺地稱念觀音菩薩聖號。同時,大乘經典中所介紹的很多菩薩,特別是《法華經》中說到有八萬菩薩住在我們這個世界。除現在爲我們所熟悉的文殊、普賢、地藏、彌勒之外,最爲人們所稱念的是觀音菩薩。其余的那些大菩薩,不但沒有人稱念供養,就是他們的名號,也很少爲人所知道。如開山祖師諾讵那尊者率領叁百羅漢住在雁蕩山,也很少有人知道。由此可以想象觀音菩薩與我們世界的衆生是特別有緣。我們應該多稱念觀世音菩薩的聖號,與觀音菩薩相應,修廣大的慈悲行。現在我們從幾方面來介紹觀世音菩薩。
一、觀音菩薩的籍貫
觀音菩薩與我們世界的人,既有這樣深切的因緣。那麼,觀音菩薩究竟是什麼地方人?他行化的道場又在什麼地方?這是一般人經常提出的問題。所以現在簡單地做解釋,使大家對觀音菩薩的信仰更加堅定。更能虔誠稱念觀音的聖號。
觀音菩薩究竟是什麼地方人?這不能用我們世界的某國某省某市鄉鎮來說明,根據很多大乘經典的介紹,觀音菩薩他是住在極樂世界。距離我們這個世界有十萬億佛土,他是阿彌陀佛左右的兩大菩薩之一(左邊是觀音菩薩,右邊是大勢至菩薩)。協助阿彌陀佛弘揚佛法。現在是極樂世界候補佛的菩薩。過去是正法明如來,將來繼承阿彌陀佛的事業,在極樂世界成佛,號普光功德山王佛。因此,我們現在只能說他是西方極樂世界中的一位大菩薩,而不必在我們這個世界指出他的誕生地方。
至于觀音菩薩的行化道場,大體可以分爲兩種:第一,就是根本道場;第二,化現道場。根本道場是指極樂世界。因爲觀音是極樂世界的大菩薩。這一根本道場,凡是作爲佛教徒,都是相信的,不會對它發生懷疑。化現道場就是觀音菩薩弘法的道場,如現在的國家駐外大使館、辦事處。在十方所有世界中,凡有觀音菩薩教化的地方,即有觀音菩薩化現的道場。這一來他的道場是很多的,處處是觀音道場。不過在我們世界來說,《華嚴經》告訴我們,在印度的南部靠大海邊,有一座普陀洛伽山,是觀音菩薩在這裏最初示現的道場。這個道場,唐代的玄奘大師到印度留學考察時,曾經親自瞻仰禮拜,在玄奘大師所著的《大唐西域記》第十卷中有詳細的介紹。但是我們很多的佛教徒不僅沒有到過,也很少有人知道。如我們所知道的浙江舟山南海普陀山,是我們大家所公認的觀音菩薩示現道場,而且聞名于全世界。這當然有她的因緣和來曆。現在把她介紹如下:
普陀山是在舟山群島的中部。相傳西漢末年有個讀書的人名叫梅福,曾經在這個海島上隱居過,所以從前稱普陀山爲梅嶺山。唐朝大中年間有一個印度僧人來到這個海島,他認爲這個海島很象印度的洛伽山。他還親眼看見觀世音菩薩現身說法,並給他七色寶石。從此這個海島就傳爲觀世音顯聖的地方。
實際上這個海島開始供奉觀世音菩薩,是在唐朝鹹通四年(863年),也有說是在五代後梁貞明二年(916年)。當時有一位名叫慧锷的日本僧人,曾叁次來中國取經留學。他在山西五臺山請來一尊觀音菩薩的聖像。東渡日本時,船駛到舟山群島海面遇到大風,海面上湧現出無數朵的鐵蓮花擋住航道,叁天不能前進。慧锷向觀音聖像祈禱說:“如果我們日本人,與菩薩的緣分還未成熟,無緣供養,我當尊從菩薩的旨意請菩薩選擇去處。”當慧锷祈禱完畢後,船就飛快地駛到普陀山潮音洞邊,平安地停下。當地有個姓張的居民,聽說這件事以後就主動將自己的住宅讓出來供奉觀音菩薩。從此,這裏就被稱作“不肯去觀音院”,作爲菩薩在此行化的開始。
普陀山正式修建供奉觀音菩薩的寺院,是在宋神宗元豐叁年(1080年)。宋神宗禦賜寺院名叫“寶陀觀音寺”。宋甯宗在嘉定七年(1214年)又禦賜“圓通寶殿”的匾額,並指定普陀山爲供奉觀音菩薩的道場。于是來往于這個小島的海上人家,以及其他附近的居民常常來此燒香禮拜,發生了很多不可思議的靈感事迹。後來燒香禮拜的人越來越多,就與山西五臺山的文殊菩薩道場、四川峨眉山的普賢菩薩道場、安徽九華山的地藏菩薩道場,形成了中國佛教的四大名山。
同時,除了普陀洛伽山之外,觀音菩薩在我國另一個顯聖說法的道場是西藏拉薩的布達拉宮。布達拉就是普陀洛伽叁個音節的音譯。根據第五世達賴喇嘛阿旺羅桑措(1617年–1682年)所著的《西藏王臣記》中的記載。藏族的起源、繁衍、西藏區域的開發形成,都與觀音菩薩的慈悲力量有關。傳說在唐朝時,吐魯番王松贊幹布在布達拉山頂,親眼看到天空中出現觀音菩薩聖像、觀音菩薩六字大明咒“唵嘛呢叭咪吽”六個字。觀音菩薩聖像閃耀五色的彩虹,照射到六字真言上,布達拉山上一片燦爛輝煌。于是松贊幹布從泥泊爾請來工匠,在布達拉山建造非常雄偉的宮殿。並依照天空出現的觀音聖像雕刻、繪畫,供奉在布達拉宮裏,讓西藏各地的部落首領禮拜瞻仰。
觀音菩薩顯聖說法的道場,有印度的普陀洛伽山,我國南海舟山群島的普陀山和西藏的布達拉宮。在日本也有一個觀音菩薩得道顯聖的小海島。後來有很多觀音菩薩顯靈的地方都稱爲觀音菩薩的道場。凡是相信觀音菩薩、供奉觀音菩薩的地方,都可說是觀音菩薩道場。因爲菩薩在十方世界教化衆生,真可說是無刹不現身的。不論什麼地方,不論哪一類衆生,需要菩薩去教化時,菩薩總是以不同的身份去度化他,正如“千江有水千江月,萬裏無雲萬裏天”。現在舉個例子說明,我國五代時,在甯波奉化教化大家信佛的布袋和尚名叫契此,是彌勒菩薩的化身。他經常說這樣一首偈:“彌勒真彌勒,化身千百億。時時示世人,世人自不識。”彌勒菩薩時刻都出現在我們的面前,他可以化身千百億這麼多,以種種不同的身份,或示現佛身、或示現出家僧人、或示現在家居士身,常常示現在每一個應化得度者的面前。但是很可惜當時的人不認識菩薩的示現,我們只能責怪自己不認識菩薩,不能說菩薩沒有示現在我們的中間。
彌勒是這樣的示現,應當知道觀音菩薩也是如此。如用上面的話我們可以說:“觀音真觀音,化身千百億。時時示世人,世人自不識。”現在在座的諸位當中,誰是觀音菩薩,誰是彌勒菩薩,我們一個也不認識,但不能因此說這個道場中,沒有觀音、彌勒的隱現。作爲佛教徒對于這點應有堅定的信念。
二、觀音菩薩的性別
觀音菩薩出生的地方以及示現的道場,已大略的介紹。現在還有一個須要解答的,就是具大慈大悲、具大智慧、具大願力、具大功德的觀音菩薩,究竟是男或是女?這是民間人士曆來頗多爭論的話題,因爲現代民間所見到觀音菩薩像幾乎都是女相。但依根本來說,我們應該說觀音菩薩是男相,這在我國唐朝以前,所有觀音菩薩的塑像或畫像都是男人的相貌。觀音菩薩是男相,有沒有他的根據?如果我們到甘肅敦煌參觀壁畫,可見很多的觀音像都是男性的,有些還留胡須,還有河北省正定縣隆興寺的觀音像也是男相。佛經中稱觀世音爲善男子,在華嚴經中說勇猛丈夫觀自在,觀自在就是觀世音菩薩。經中稱爲勇猛丈夫證明觀音菩薩本身是男子。同時在《太平廣記》與《法苑珠林》這兩部書中也說觀世音菩薩是男性。
不過從觀音的示現來說,那就難以確定他是男是女了。因爲大菩薩的示現,不是爲了好玩的,而是爲了度衆生的,衆生需要菩薩示現怎樣的身相,菩薩就爲衆生示現怎樣的身相。如有人需要觀音菩薩示現男相來化度,菩薩就爲他示現男相。另有一類人需要觀音菩薩示現女相來化度。菩薩就爲他示現女相。據唐初李百樂的《北齊書》記載南北朝的時候,北齊武成皇帝有病,夢見給他治病的觀世音菩薩,是位年輕女子,相貌慈善、秀美。從此民間的觀音菩薩女性造像便開始出現。
同時在北宋《太平廣記》和元朝覺岸法師所著的《釋氏稽古略》中,記載觀音菩薩示現女身化度衆生的故事。在我國唐朝憲宗元和十二年間,觀音菩薩在陝西金沙灘上示現一個十分漂亮的賣魚姑娘。這個姑娘每天早上提著一只魚籃,在某村莊賣魚。村莊上的很多青年見到她年輕美貌,就向她求婚,都爭著想娶她做老婆。由于追求的人多,使得賣魚的姑娘無法應付,于是她想出一個辦法,對村莊上的青年人說:“你們如果有人能在一夜之間,背誦出佛教中的《觀世音菩薩普門品》我就嫁給他。”結果到了第二天早上能背誦《普門品》的人就有幾十個。賣魚的姑娘說:“我只有一人,你們有這麼多人,怎能決定嫁給誰?”于是她又對這幾十個人說:“佛教裏還有一部經叫《金剛經》,經文比《普門品》長一些,你們有誰在叁天之內背誦出來,我就嫁給誰。”大家在追求戀愛心理的支持下,到…
《了法法師:觀音菩薩事迹》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