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他看見一個腦殼四方的,又高又大的人,向他的汽車走來,他嚇暈了,從此就不念《地藏經》了。後來在家裏也經常遇到這種事,看見鬼魅。遇到這種事一定要堅定。他也不相信我的話了,我說:“你要堅定,繼續給他得到好處。”他說:“不念了。”不念了,也就沒有了。但是,我們這麼多道友都是念《地藏經》的,也沒有誰不念吧!一天念一部的人還是很多。
假使說有發生這類的現象,至心念誦歸敬供養地藏菩薩摩诃薩,你的心就恢複了,不再狂亂。這些擾害惱亂你的鬼魅也就隨著消失了。不僅如此,地藏菩薩還教導你,怎麼樣學習,使用什麼法門。誦經也好,修《占察經》也好,修《十輪經》也好,或者修觀想也好,然後安置你生天涅槃之道。
“隨所在處,若諸有情,貪欲嗔恚,愚癡忿恨,悭嫉憍慢,惡見睡眠,放逸疑等,皆悉熾盛,惱亂身心,常不安樂,有能至心稱名念誦歸敬供養地藏菩薩摩诃薩者,一切皆得離貪欲等身心安樂,隨其所應,安置生天涅槃之道。”
放逸跟疑是兩回事。疑是懷疑,放逸是散亂,很不精進的意思。精進對放逸,有這樣一個涵義。若諸有情,貪欲心很重;脾氣很大,嗔恚心很重。還有愚癡邪見!看事物、看問題跟人家總是不一樣。忿、恨跟嗔是屬于同一類的,但是這個的情況有所不同。像忿,有些人還認爲是好的,不平則鳴,看見一個人欺負另一個人,他生起忿恨心,氣得不得了。一般人會認爲這個人有俠義作風,正義感很重。佛教不是這樣講,因爲你不明事理,不明因果,不知道是怎麼一回事。前生是怎麼回事,未來、過去怎麼一回事,爲什麼會有這種事情發生,你反而在這裏不平則鳴。
我認爲這是一種忿。忿就是不平,或者別人對待你,你産生不平,或者別人的事情,你生起忿恨,這表示你沒有辦法,只能恨他而已。你想要報複,敵不過人家,你恨在心裏;現在沒有辦法,等我有機會再對付你,這是屬于恨。
悭是悭貪,自己有,不肯舍。嫉妒,嫉妒人家,看人家舍了,他又放不下。或者看人做了好事,他沒有做;但他嫉妒人家,嫉功妒賢。驕,就是感覺到自己比別人強。驕傲,若加個女字旁就是嬌氣,驕往往跟慢相關連的。慢有好多種,有一種是自己本來不如人家,卻感覺比別人強,這叫過慢。有些人,看見別人很好,就說有什麼了不得,我也能做得到,這也是慢的一種。其實他做不到,根本就沒有本事,還覺得比別人強,這是屬于驕慢的性質。
惡見,就屬于愚癡的一種。他看問題跟人家不同,吃葷的人可不要多心。殺魚殺蝦殺什麼,認爲這是該吃的,這是惡見。把人家傷害了,還認爲是應當的。我聽一個老太太說:“豬、羊就是給人家吃的,豬羊一道菜。”我看你才是給老虎吃的!如果是給長蟲吃的,毒蛇猛獸要吃你,你會給它吃嗎?各人有各人的環境。只不過,它的力量不敵你,被你殺了。你不養羊,它在山裏頭都照樣生活,它吃草,就算你不喂它,它也照樣能生活。你把它捉住,殺了。家裏養的還說得過去,山裏的羊,它妨礙你什麼?你認爲是應該的,這都叫惡見。
還有一種惡見,總想害人,那就是惡見。我在監獄裏住的時候,有些犯人已經入監了,還一天的想害人。有些犯人給那些更惡的人打報告,他是叁天不害人走路沒精神。
惡見的例子特別多,每個人都有。不要認爲我們很清淨,以這種見解看問題的,我們都有,不過學佛之後都在修正中。
睡眠,任何人都免不了的。有的人必須睡十幾個小時,有的人幾個小時就夠了。佛教導我們減少睡眠,睡眠愈睡愈昏沈。
有一種情形,這是笑話,他是不看經,不睡覺,經本一打開,他的瞌睡就來了。還有,不打坐,不睡覺,一打坐腦殼就低下來。爲什麼?我們經常說業障,這就叫障。睡眠是蓋,把你的智能蓋住了,睡眠蓋。
還有心智喪失,任何人都有,我也有。這幾天當我們念完佛拜完忏,一打坐,剛念完聖號,我就有點不行了。宏覺法師給我提個醒:“老法師,你打頭!”我一注意,不行!一注意提起來警愓,就好一點。這是蓋,不是好事。有人勸你休息一下,睡一下就好了,睡一覺怎麼會好呢?睡糊塗了,你靜坐一下,觀心,當睡眠的時候,你就修修觀。如果你是真的修觀地藏菩薩,地藏菩薩會進入你的身心,地藏菩薩光明就會把你的睡眠給攆跑了。睡眠過多是我們的過患,算一算一生當中睡眠占去好多時間?
放逸,就是高興的時候,妄心妄跳。打球打高興了,五六個鍾頭,沒有問題。叫他坐在這兒打坐修行,或者念念經,坐一個鍾頭都受不了,坐半個小時他就毛焦火辣地要起來。要他打球要他玩,他來勁,叁、五個小時都沒有關系。還有打麻將,打了四圈還來四圈,越打越起勁兒。爲什麼?放逸,這是衆生的業。
疑是我們修道的最大障礙,對什麼事都打個問號。有很多人從小孩起,因爲被他的爸爸媽媽騙慣了,當他長大以後,不論誰說話他都打個問號。所以有子女的道友,千萬莫騙子女。小孩的腦筋非常天真,你跟他說,他就信了。後來,他看見的不是這麼回事,以後對什麼事都會懷疑。特別是學佛的人,你跟他說這些聖境,這些地藏菩薩的功德。“我怎麼都沒有得到?這位老和尚在瞎說的!”他就會生起懷疑!疑是我們修道的最大障礙,爲什麼會懷疑呢?疑的反面就是信。信不具足就叫懷疑。什麼事都疑惑,疑是障道的因緣。這些情形非常的猛烈。
“皆悉熾盛”,全都很熾盛的,惱亂你的身心,使你的身心不能夠修道,不能夠得到安樂。有這些毛病的道友,貪欲嗔恚、愚癡忿恨、悭疾、憍慢、惡見、睡眠、放逸、疑,熾盛來的時候,你要放下來,安心至心稱念歸敬供養地藏菩薩。這些我們都試驗過了,你之所以有煩惱,就是這些東西;不管哪一樣,或者因爲外界來的,或者接了一個弟子的電話,或者他出了什麼事,我們動心了,也跟著他一起煩惱。
有一段時間,我們住在美國叁藩市,中國大陸正在對臺進行導彈試射,我們都去買報紙,每天晚上看臺灣的電視臺。爲什麼呢?宏覺法師說:“我看您最近很關心。”我說:“是呀!很關心。”因爲臺灣有那麼多歸依弟子,他的家庭如何?必須關心!一關心就亂了,大陸上有那麼多的六親眷屬,臺灣有那麼多的佛教道友。所以,一遇到了你關心的事,自己作不得主,自然就隨著他亂了。念地藏菩薩吧!念是念了,求也求了,感覺不靈,因爲你這邊盡念盡求,他那邊還是盡打。在事實面前往往會使你的道力退失,這叫退失道力。
我們平常說空的假的,是你自己份內的體悟,你說是空的假的可以,但是不能對衆生說空的假的。他信你?他在那兒苦,你在這裏說空的;像魚、畜牲,我們是不懂得它的語言,你要是懂得它的語言,你就知道它的痛苦。“你們快樂的坐在桌子上,卻用油炸我、用刀切我,你還說,很好很好,還要講求味道。”“欲知世上刀兵劫,且聽屠門半夜聲。”現在吃的花樣很多,花樣一多,什麼導彈、飛機也都來了;你吃的花樣多,報複的花樣也多。因此,我們懂得這種道理,應當至誠的稱念地藏菩薩。那麼地藏菩薩就能救離我們的苦難,安置生天涅槃之道。
發願至心,發願可以增加我們的至心,說我要度一切衆生,我念一切衆生苦。像我剛才說的,可以從兩方面來說。從好的方面說,“欲銷世上刀兵劫”,我每天念,求這個世界上的災難消失,求佛菩薩加持,這是好的,這是大悲心。從另一方面想,不關心,你爲什麼不想中東或者那些國家的風災,我們有沒有幸災樂禍的心?我們的敵人,他那邊起風災,“看老天跟你作對!”你有沒有幸災樂禍?如果有,犯罪,要平等對待!爲什麼天災那麼多?人間沒有辦法治你,人間報複不了你,你說不公平!天者自然義,自然的那個力量就來了。
你想找原因,去找吧!過去,小時候從來沒聽過環保衛生,災難好像也沒有這麼多,現在特別多。氣候爲什麼反常?人類研究天體,就是不研究因果。我們誰都懂得,地球還長不長?不會長。天天在掏,每天在這個地球要掏出多少東西來,掏完了這些東西到哪兒去?我們在地底要取出汽油來,幹什麼?燒、化,化了到哪兒去?一點也沒有失掉,它在空中,空中也是物體,它又漸漸凝聚。凝聚又要再來這個世界,壞,之後再成長,成長又陷進去,就這麼旋轉輪回,這就叫衆生業,這叫業輪。
我們講《十輪經》就是講輪,輪是永遠不會停止的。佛教講這種事,科學家現在也證實這個問題;證實問題是人自己造業,自己做的。天天喊空氣汙染,可是天天增加汙染。怎麼辦?所以,我們念地藏菩薩的時候就要回向,衆生自己造業自己受。爲什麼他這樣做呢?因爲他心裏已經狂亂了。
想找個不狂亂的很少,但是我們都是佛教弟子,要止息狂亂,至心稱名念誦歸敬供養地藏菩薩。地藏菩薩有這麼大的力量,入那麼多的定,能夠給衆生這麼多的安樂,都能安置我們生天涅槃之道。地藏菩薩有這個力量,我們有沒有這個求的力量?有,就是至心。至心的力量跟地藏菩薩加持我們的力量,兩個結合一起,這個問題就解決了。
“隨所在處,若諸有情,爲火所焚,爲水所溺,爲風所飄,或于山岩崖岸樹舍,顛墜墮落,其心慞惶,有能至心稱名念誦歸敬供養地藏菩薩摩诃薩者,一切皆得離諸危難,安隱無損,隨其所應,安置生天涅槃之道。”
不論你在什麼地方,只要一念地藏菩薩,地藏菩薩就到那個地方,地藏菩薩是遍一切處。
“隨所在處,若諸有情,爲諸毒蛇毒蟲所螫,或被種種毒藥所中,有能至心稱名念誦歸敬供養地藏菩薩摩诃薩者,一切皆得離諸惱害,隨其所應,安置生天涅槃之道。”
這些是我們經常見到的,後文也會講到十輪,說明這些災難是怎麼來的,我本來想略去不講。在〈序品〉中念一念,隨文說一說就可以,宏覺法師給我提個意見說:“一般人又不大理解,說一說還是…
《《大集大乘地藏十輪經》講記(3)》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