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善惡業報經新講(2)▪P3

  ..續本文上一頁了,通過拜忏,念聖號,業障消了許多,而且,達到至心,就很容易相應。

  但這輿世間算卦的不同,算命的一般不給出家人算,因爲修行可以改變命運,這裏地藏菩薩教我們用占察輪,是爲了通過這個方法來誘導末法衆生忏悔宿業,進一步修習定慧。所以最初擲的時候一定要有耐心,用相應以後,可以每天晚上占察一下,看這一天來的善惡,有惡業要起快忏悔。就像洗衣服一樣,有一點輕汙一洗就乾淨了,但要是油膩多就要多洗幾回,是輕是重輪相就可以告訴你。如果大家天天拜占察忏,擲起來很快就相應,如果擲得不好,惡業很重,善業很輕,就要好好拜忏,等你第二輪的叁個都有是經的,宿世叁業就清淨了,這時就可以修定、修慧。有時候在拜忏常中,或在修行當中,有一些感應。比如見到地藏菩薩的像放光,或者蘿中見到地藏菩薩的像,還有一些其他的感應,像這種情況,應常注意一下,如果輪相顯示不是清淨相,這時一定要用智慧去辨別真爲,不要被境所轉,生起傲慢心那就會受到傷害,如果感到自己忏悔的功力,沒達到這樣程度,這個現象不一定是真的,就應當繼續修,不爲這些外境所轉,不管現的是勝境還是逆境,都不爲它所動。這樣,你的修行就有一定的功夫了。還有一些人發了大心,想要建寺安僧,初發心,障礙非常多。沒疑心的時候卻很好,這時千萬莫生悔心,要用輪相來鑒定,也許以前護持的不是善神護法,可能是魔子魔孫,這一發心,他們都退了。但這個善力還沒有稹聚,護法善神還沒來,所以應該繼續去做。如韓國的王子金裔覺,到九華山的時候,他住了幾十年也沒人理他,他就在那裏用功拜《華嚴經》,拜了叁十年,沒有米,就吃觀音土。他圓寂之後,出現許多勝事,所以要想到善報勝事,不是一下子就能獲到的,必須精進努力的用功修行,方可取得。看看過去的祖師大德們,在修行發心中,經過了多少逆境的磨練,沒有絲毫退卻之心,信心反而更加堅固,以不懈的努力消除魔難,最終得到成就。所以我們發菩提心做任何善事,過到障礙,都不要生悔心,若一生悔心,信心力就沒有了,就會被魔所擾,做些非法事,所以地藏菩薩的占察輪相,能給我們信心,對我們的修行有很大的幫助,加持力也非常大。

  善男子·若未來世諸衆生等·欲求度脫生老病死·始學發心·修習禅定·無相智慧者·應當先觀宿世所作惡業多少·及以輕重·若惡業多厚者·不得即學禅定智慧·應當先修忏悔之法·

  地藏菩薩說,末法的衆生要想超脫生老病死,學習戒定慧,修習禅定,或者學空觀,應當先用占察輪觀一下過去所作惡業是多是重,是輕是少,若惡業很重的人,要學禅定智慧,容易入魔。有一種是坐下來習定,是要你一天在動中能定下來,這種定才是真定。坐下來容易入定。在動中就比較難,一動起來就忘了,定也沒有了。要想在動中不動心,對著境界時也不起心動念,就要常觀想佛菩薩,使念頭注意在一個聖號上,只要你的意識從來不動念,外面什麽境界相都不被它轉,這就是定。這種定能發出智慧來,世出世同的定有多種,習定的方法也很多,不論你學那種定,一定要把握好自己心念,不被外境所轉。怎樣能降伏其心呢?就要達到無相,無相智慧就是空慧。又怎樣悟照相境界

  就是要不住六麈境界。根境俱寂,就達到無生無相。即《金剛經》上佛陀教導我們:『不應住色生心,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應無所住而生其心。』由於惡業又多又厚,習定、修慧都不得利,所以地藏菩告訴我們應常先修忏悔法,多拜忏,《地藏忏》不是地藏菩薩說的,《大悲忏》也不是觀世音菩薩說的,《叁昧水忏》同樣樣不是佛說的,都是祖師編輯的,唯有《占察忏》是地藏菩薩說自對堅淨信菩薩說的。拜占察忏悔法,可使我們在用占察輪時很快相應,速獲清淨,這時你一修就能成就。

  所以者何·此人宿習惡心猛利故·於今現在必多造惡·毀犯重禁·以犯重禁故·若不忏悔令其清淨·而修禅定智慧者·則多有障礙·不能魁獲·或失心錯亂·或外邪所惱·或納受邪法·增長惡見·是故曾先修忏悔法·若戒根清淨及宿世重罪得微薄者·則離諸障·

  爲什麽先不修定慧

  是因爲此人宿世的習氣很重,惡心相當的猛利,今生又造了很多新業,若修善法會出現許多障緣。如果是出家的比丘、比丘尼,或者是在家的優婆塞、優婆夷,受了戒不持戒,甚至叁皈都犯。叁皈本身就是戒。皈依佛,永不皈依天魔外道;皈依法,永不皈依外道典籍;皈依僧,永不皈依外道邪衆。這就是叁皈戒。犯了叁皈,就非佛弟子。如果犯了重罪根本戒,不忏悔清淨,修禅定智慧是不可能的。不但你修不成,恐怕還要把你摒除僧團之外。佛經常這樣比喻,大海不容死屁,死人漂到海裏,海浪一定把他打到岸上去,或者被魚吃了。佛法如大海,若你不守戒律,不好好的修行,同樣會被摒除大海之外,摒除僧團,棄於佛法之外,就不能聞法修行,本來爲克服煩惱,反而被外道邪見人侵擾,喪失你的心志,增長邪知邪見。佛說破戒通過忏侮能救,破見是不可救的。所以我們必須先修忏悔法,忏除犯戒之過,及宿世的重罪,使戒體清淨,重罪減輕,無諸魔障。

  因此,罪性是虛幻的,沒有真實,『罪性本空唯心造』,所以忏罪的時候一定要到達空寂。把一切事物都看成是假的,空的,沒有真實可得。罪性也看成是空的,降伏住自己的顛倒妄心。衆生輿佛就在一念之間,要轉變衆生心,需發菩提心與佛相應。修普賢十大願,念地藏菩薩聖號,文殊、普賢、觀音,念叁寶念念不離叁寶聖號,常發諸佛菩薩之願。我們發願,念叁寶,爲度衆生;求忏悔,爲度衆生;想成佛,爲度衆生;想離苦得樂,爲度衆生,一切的一切都是爲了度衆生,心往聖境上想輿諸佛菩薩和在一起,這樣凡夫心就轉變成佛心。如果不這樣,那就隨著業力跑,我們現在發心出家,很難啊!這是多生種的善根,要常常忏悔,消除業障,使過去的宿業不現前,善根增長。

  善男子·欲修忏悔法者·當住靜處·隨力所能壯嚴一室·內置佛事及安經法·懸缯幡蓋·求集香華以修供養·

  要想修忏悔法,怎麽修呢

  當離開幹擾,找一個清淨的地方,隨自己的能力大小和現實條件,來壯嚴一處能供我拜忏就可以了,不可要求過高。如果有倏件專修一同忏室,願意忏悔,集在一起共修,但是不得超過十個人,最好七八個人。藕益大師說人多了不行。在一起拜忏的必須同願同行,不可乖違。怎麽樣壯嚴呢

  打掃乾浮,供上地藏像,占察忏經,供上香、花,懸褂幡、寶蓋。沒有,可以用紙做、布做,還辨不到怎麽辨

  這時你就用普賢菩薩七支供來供養,以意念把其它道埸乃至十方世界的壯嚴飾具,香、花、果都搬進你的忏室,或能行忏法的地方。這種供養的力量比有限的兩支香、一盞燈力量大得多。《普賢行願品》裏講:『法供養爲最勝。』總之,一切隨緣修供,有能力的就買上香花及壯嚴飾具,盡心盡力去壯嚴,無能力就以一顆至誠心,把心量廣大,修普賢七支供。這就是善巧的方法,即文殊菩薩告訴我們的『善用其心』。

  澡浴身體及洗衣服·勿令臭穢·

  預備工作做好了,必須清淨叁業,才易得到感應。口不說間雜難話,心存恭敬,一定要達到心淨。身體要洗浴乾淨,勤洗換衣服,不使有臭穢。總而言之,我們要想修忏悔法,忏悔的時候,希望菩薩加持,不要在文字上、工具上、洗浴上,生執著心,拜時心一定要清淨,所以需要一心敬禮。

  於盡日分在此室內叁時稱名·一心敬禮過去七佛及五十叁佛·

  『叁時』,根據印度的時間來分,書叁時:白天叁個時分,早、中、晚。夜叁時:初夜、中夜、後夜。共爲二十四個小時。拜忏時不論是書叁睛,還是夜叁時都要稱名頂禮。『一心敬禮過去七佛』,即過去壯嚴劫的叁佛:毗婆屍佛、屍棄佛、毗舍浮佛。還有賢劫四佛:拘留孫佛、拘那含牟尼佛、迦葉佛、釋迦牟尼佛。一心奉請五十叁佛,奉請完了一一敬禮。

  次隨十方面一一總歸·疑心遍禮一切諸佛所有色身·舍利形像·浮圖廟塔·一切佛事·次複總禮十方叁世所有諸佛·又當疑心遍禮十方一切法藏·次當疑心遍檀十方一切賢聖·

  柬、西、南、北、柬南、西南、柬北、西北、上、下,叫十方。『總禮』,是用意念觀想,把十方歸衲於心中。這段就是指用意觀來普遍恭敬頂禮,盡虛空遍法界十方叁世一切諸佛。現在佛寺裏的佛像、舍利、塔廟、佛事等佛實及佛所遺留下來的法營,在這個法中,必須禮《占察善惡業報經》,還有十方一切聖賢僧。設供、口念稱名、意觀,即供養、稱贊、禮敬,這就是普賢十大願的大供。

  然後更別稱名禮我地藏菩薩摩诃薩

  拜忏的規矩,必須叁請,請過去七佛,請五十叁佛,請十方一切諸佛,尊法,賢聖僧。請完叁寶後。拜占察忏,一定要加上奉請《占察善惡業報經》。最後,還得特別的禮請地藏菩薩,禮請地藏菩薩一定要叁請叁拜,地藏菩薩是主忏者,同時要發願。請了以後,法會的道埸,地藏王菩薩就來住持,主持你的忏法。

  另外,還要注意一點,要把自己壯嚴的忏室進行結界。怎樣結

  心裏結界。說取我這個忏室,除了忏室,房同之外,都不是我的界內。爲什麽呢

  因爲界外有做非佛事的,所以必須把忏室結到界內。在結界的同時,地藏菩薩護法神馬上就來護法了,其他任何鬼神,都不敢進來幹擾。這樣拜忏會很順利,並且達到我們所求的願望。

  如我們修忏時叁人,或者五人,共同發願修生極樂世界。由大家至誠忏悔、發願和地藏菩薩的加持,在忏悔叁業清淨後,決定能同生極樂世界。若我們懷疑受戒不清淨未得到戒,那就拜《占察忤》,至心懇切的求,不懈的拜,如果占察;輪相顯的不是清淨輪相不要有退心,還得繼續求拜,到現出清淨輪相,這就證明你得到地藏菩薩加持,地藏菩薩給你受戒了。蒲益大師就是拜得清淨輪相,而得戒的。

  如是禮已·應…

《善惡業報經新講(2)》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