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藏菩萨大慈大悲,惟愿护念,我及一切众生。速除诸障。增长净信。令今所观称实相应。作此语已,然後手执木轮於净物上而傍掷之。如是欲自观法,若欲观他,皆亦如是应知。』在用占察轮的时候,除了礼拜、念诵,还得祈白,唯愿菩萨护念我及一切众生,一切障碍很快消除,有了障碍,信心就不坚定,没有障碍就能增长清净信心。能够修信心,心坚定不容易啊!跟大家说,能念住就是定,如法如律去行就是慧。故於一切处都能表现出定慧,要达到念住,必须得有信心,所以要增长你的清净信。念佛就是念佛,不想其它的,达到了念住就叫净信。
用占察轮时,必须跟你心里所想的、所要求的、所要问的诚实相应。例如像我生这个病,当年不好,让地藏菩萨给我指示一下子,看能好不能好。拜完忏了,你扬手傍掷轮相,就专问这事。他告诉你这个病不能好,或告诉你这个病能好,但是你得换一个臀生,这个臀生治不好。或者说你用药用的不对,那一百八十九种,大家都看看记熟,里面说的都有。『诚实相应』,即心里所想的,所要同的和地藏菩萨所答覆的相吻合了。『相应』,印度的用语就是瑜伽。瑜伽即『相应』,跟一切法性『相应』,跟『一切事物『相应』。作是语已,然後手执木轮。扬手在净物上傍掷。『净物』,指乾净的毛巾、手帕,但最好是一块绸子,因为掷木轮时要使它转动。『扬手』,就是手心向上。『掷木轮』,就是说看你修的时候,用哪种木轮。第二木轮指贪瞋癡,身口意三业。第一木轮是十业,是修忏的时候用,当你第一次入忏室,要拜忏的时候,掷第一轮,掷完了你把它记下来。『自观法』,就是观察自己,请求什麽事。『观他』,就是别人不会用木轮,你也如法的帮他做,让他也跟著拜。使用占察轮相的人在占察轮相的时候应当知道如何去做、去占。
或纯具十恶·或善恶交杂·或纯善不具·或纯恶不具·如是业因种类不同·习气果报各各别异·如佛世尊余处广说·应当忆念思惟·观察所现业种·舆今世果报所经苦乐吉凶等事·及烦恼业晋得相当者·名为相应·若不相当者·谓不至心·名虚谬也。若占轮相·其善恶业俱不现者·此人已证无漏智心·专求出离·不复乐受世间果报·诸有漏业·展转微弱·更不增长·是故不现·又纯善不具纯总不具者·此二种人善恶之业所有不现者·皆是微弱未能牵果·是故不现·
『随所现业』,这个业就是业用、作用。凡所造作的都叫业,有善有恶,对所现的善恶业,要如理察看,是纯具十善,现生修行很好,前生善根深厚,由地藏王菩萨给你肯定,你知道了自己有善根,就在本有的这个善根基楚上继续增长,增长善根这叫增上缘,增上缘就是给我们信心的增上、修行的增上。若一个善念也没有,十轮全是恶,由过去现在没有善根,尽做恶事。像这样纯具十恶业或钝具十善业,是很少的,我们一般都是善恶交杂,善业里有恶,恶业里有善,以过去所造的因,种类不同故。我们一天的思想,时而是善念,想到三宝;时而是恶念,是非人我,在这交杂中度日。像我们每天如是这样造业,会带到来生,也会带到未来的无量劫,无量生。还有习气,除了业果的因果之外,还有各人的习气,习气比果报还属害,果报消失了习气还在。例如杀业很重,前生欠他的命债还清了,不行,还有余报。若我语业上妄言、绮语、两舌、恶口造的非常多,今生会起许多麻烦,一轮到你的身上,是非就多,你要知道这是我过去的业所感,这时你专忏口业,这样忏悔,你的境界就可转变。如果你读《地藏经》的时候,别人谤毁你,你得看是哪一种业,你心想的,所问的跟轮相所示的相符合了,就相应了。若不相应,就是说你还不至心,所以中间出现虚妄、错误,不相应的现象。如果你占轮相善恶业都不现,说明此人已证无漏智心,超出三界去了,阿罗汉就是这样,已证得一切智,有漏业微弱,不会增长感果,所以输相不现。
『菩萨畏因,众生畏果。』菩随心襄不敢想一点坏事,他知道心念不好电会受果报的,菩萨畏因不造业。发了菩提心的人,就是忆念也在利益众生。我们凡夫众生就不是这样,苦到了才怕,苦报没现,随便你怎麽说都不畏惧。如说:『你天天犯戒将堕地狱,堕多少万年。』他会满不在乎说:『没关系到时候再说吧!』还照样的造业,等感果了,他才忏悔。菩萨一动心念,知有错即时对佛前忏悔善恶业很微弱,不被果所牵,故不现。凡夫求生造业不知醒悟忏悔,故占时会出现不同的善恶轮相。
若当来世佛诸弟子·已占善恶果报得相应者·於五欲众具得称意时·勿当自纵以起放逸·即应思念·由我宿世如是善业故·今获此报·我今乃可转更进修·不应休止·若遭众厄种种衰恼不吉之事·扰乱优怖·不称意时·应当甘受无令疑悔退修善业·即当思念·但由我宿世造如是恶业故·今获此赧·我今应当悔彼恶业·专修对治及修余善·无得止住懈怠放逸·转更增集种种苦聚·是名占察初轮相法·
占察到相应,是你照著地藏菩萨告诉的去作了,礼三宝,念地藏菩萨,念地藏菩萨圣号,得到三宝地藏菩萨加持,使你业障消除,五欲境界也能满足,称心如意。但切勿放纵五欲,放纵身心。地藏菩萨嘱托:『获得相应,满足了五欲,警戒不可放逸』。这时应当思念,这是因为我过去世,有如是的善业故,今生获得这个福报。有了福报之後,不可尽情的享受,用尽福报。同时不要忘了三宝、地藏菩萨和众生。要是遭到种种众厄、烦恼不吉祥的事,使你扰愁、恐怖、心生罢碍。在不能称心如意随心满愿时,地藏菩萨又教导我们说:『你这时像钦糖浆一样,甘愿领受,这是还报,不要怀疑、悔恨,愉愉快快的接受。』这是宿世所造的业,今生所感的果。要深信因果,知道这是我过去所作的业,现在再不作了。已经作成,就忏悔,悔彼恶业,拜《占察忏》来转变,占察相法就是忏悔法。『悔』,是悔改的意思,对治恶法、勤修善法,止住懈怠放逸,免招未来的苦果你占察第一轮相十恶业、十善业的时候,就应当这样作念。
善男子·若欲占察过去往昔集业久近·所作强弱大小差别者·要想占察过去的因,所作的恶业是强是弱
猛力不猛力
业力,量大不大
久或近
当复刻木为三轮。以身口意主一轮书字记之
这时常刻木为三轮:身业、口业、意业各刻一轮。身、口、意三轮,是占过去所积聚的业。
又於轮正中一面书一书·令租长使撤畔·次第二面书一书·
令细短·使不至畔·次第三面作一傍刻·如书·令其粗深·
次第四面亦作傍刻·令使细浅·当知善业壮严·扰如书饰·
恶业衰害·扰如损刻·其书长大者·显示积善来久·行业猛利·所作增上·其书细短者·显示积善来近·始习基钝·所作微薄·其刻粗深者·显示习恳求久·所作增上·馀殃亦厚·其刻细浅者·显示退善来近·始习恶法·所作之案未至增上·或虽起重恶·已曾改悔·此谓小恶·善男子·若占初轮相者·但知宿世所造之业善恶差别·而不能知猜习久近·所作之业强弱大小·是故须占第二轮相·
以上这些就是第二个轮相的作法和观想法。这不是理论,是事。必须得如法。『善业壮严』,就像书饰品一样。恶业是衰害衰恼,扰如损减,就拿刀子刻得很重。善业就用红的,指壮严世界。恶业用黑的,指损害佛国土。用红色把它书的又长又大,就是积善已久,善业的功力很猛,修行很猛利,能作增上缘,其书细短,说你积善很近了,刚学善,基楚不稳固,做的善事很微薄,容易动摇。用黑色把它刻得粗深,显示你所积习的恶业很久了,再加上现在又在作恶,灾殃很厚,其刻又细又浅的,说你作的恶业很近,学习恶法所作的业,没到增上的程度,恶业不猛利,忏侮的时候就容易。若所作的恩是重恩,已经忏侮不再作了,那他作的重恶就转成小恶。初轮相,但知宿世所造善恶业的差别,若你不知道善恶积习的久近、强弱、大小、怎麽辨呢
占第二轮相就能了知。
若占第二轮相者·当依初轮相中所现之业·若属身者掷身轮相·若属口者掷口轮相·若属意者掷意轮相·不得以此三轮之·复次·若占初轮相中·唯得身之善·於此第二轮相中得身忌者·谓无至心·不得相应·名虚谬也·又复不相虑者·谓占初轮相中得不杀业及得偷盗业·意先主观不杀业·而於第二轮相中得身恶者·名不相应·复次·若观现在徒生以来不乐杀业·无造杀罪·但意主杀业·而於此第二轮相中得身大恶者·谓名不相应·自馀口意中业不相虑义·亦如是应知·
初轮相是十个一起掷,第二轮相不能三个一起掷,得一个一个掷,属身业就掷身输相。身业包括杀、盗、淫,如果杀盗淫三个都有,就得掷三次,口四、意三亦如是掷。还应常注意,掷二轮相,跟第一轮相一样,要如理观想,礼拜、供养三宝,礼拜地藏菩萨摩诃萨,念一千声圣号,完了之後开始掷。掷第二轮相必须舆第一输相相应。如果第一轮相显示身恶,而第二轮相显示是善,这就叫不相应。如你今生很清净,但轮相显得不清净,说明你有宿业,只要拜忏很快就可以除消,得到清净轮相。另外,地藏菩萨又给我们指示,若现在从生以来,不乐杀业,看见杀生,就逃避,甚至从生下来就吃素,根本就没有杀业,但意业之中有杀业,掷轮相的时候,得身大恶,这也叫不相应。因为这是理,理不是事实。因为我们现在是讲事,不是讲理。又比如出家师父,在她母亲受孕怀胎的时候,她的母亲就不能再吃荤了,这是她过去的宿业带动,所以,生下来自己就不吃荤,一生都不喜欢杀业,但在掷轮相的时候,有杀业,那就作两种解释:一种是多生累劫的杀业,现在业报现;一种是不至心,轮相所显的不确切。所以,在掷身业、或口业、意业出现了第一轮跟第二轮相互有矛盾,不相应或轮相显的不确切时,你应当善於理解,才能够把矛盾解开。但必须得重新来,再拜再占,最初没拜过忏,可能不会相应,但时间久…
《善恶业报经新讲(2)》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