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善惡業報經新講(2)▪P2

  ..續本文上一頁藏菩薩大慈大悲,惟願護念,我及一切衆生。速除諸障。增長淨信。令今所觀稱實相應。作此語已,然後手執木輪於淨物上而傍擲之。如是欲自觀法,若欲觀他,皆亦如是應知。』在用占察輪的時候,除了禮拜、念誦,還得祈白,唯願菩薩護念我及一切衆生,一切障礙很快消除,有了障礙,信心就不堅定,沒有障礙就能增長清淨信心。能夠修信心,心堅定不容易啊!跟大家說,能念住就是定,如法如律去行就是慧。故於一切處都能表現出定慧,要達到念住,必須得有信心,所以要增長你的清淨信。念佛就是念佛,不想其它的,達到了念住就叫淨信。

  用占察輪時,必須跟你心裏所想的、所要求的、所要問的誠實相應。例如像我生這個病,當年不好,讓地藏菩薩給我指示一下子,看能好不能好。拜完忏了,你揚手傍擲輪相,就專問這事。他告訴你這個病不能好,或告訴你這個病能好,但是你得換一個臀生,這個臀生治不好。或者說你用藥用的不對,那一百八十九種,大家都看看記熟,裏面說的都有。『誠實相應』,即心裏所想的,所要同的和地藏菩薩所答覆的相吻合了。『相應』,印度的用語就是瑜伽。瑜伽即『相應』,跟一切法性『相應』,跟『一切事物『相應』。作是語已,然後手執木輪。揚手在淨物上傍擲。『淨物』,指乾淨的毛巾、手帕,但最好是一塊綢子,因爲擲木輪時要使它轉動。『揚手』,就是手心向上。『擲木輪』,就是說看你修的時候,用哪種木輪。第二木輪指貪瞋癡,身口意叁業。第一木輪是十業,是修忏的時候用,當你第一次入忏室,要拜忏的時候,擲第一輪,擲完了你把它記下來。『自觀法』,就是觀察自己,請求什麽事。『觀他』,就是別人不會用木輪,你也如法的幫他做,讓他也跟著拜。使用占察輪相的人在占察輪相的時候應當知道如何去做、去占。

  或純具十惡·或善惡交雜·或純善不具·或純惡不具·如是業因種類不同·習氣果報各各別異·如佛世尊余處廣說·應當憶念思惟·觀察所現業種·輿今世果報所經苦樂吉凶等事·及煩惱業晉得相當者·名爲相應·若不相當者·謂不至心·名虛謬也。若占輪相·其善惡業俱不現者·此人已證無漏智心·專求出離·不複樂受世間果報·諸有漏業·展轉微弱·更不增長·是故不現·又純善不具純總不具者·此二種人善惡之業所有不現者·皆是微弱未能牽果·是故不現·

   『隨所現業』,這個業就是業用、作用。凡所造作的都叫業,有善有惡,對所現的善惡業,要如理察看,是純具十善,現生修行很好,前生善根深厚,由地藏王菩薩給你肯定,你知道了自己有善根,就在本有的這個善根基楚上繼續增長,增長善根這叫增上緣,增上緣就是給我們信心的增上、修行的增上。若一個善念也沒有,十輪全是惡,由過去現在沒有善根,盡做惡事。像這樣純具十惡業或鈍具十善業,是很少的,我們一般都是善惡交雜,善業裏有惡,惡業裏有善,以過去所造的因,種類不同故。我們一天的思想,時而是善念,想到叁寶;時而是惡念,是非人我,在這交雜中度日。像我們每天如是這樣造業,會帶到來生,也會帶到未來的無量劫,無量生。還有習氣,除了業果的因果之外,還有各人的習氣,習氣比果報還屬害,果報消失了習氣還在。例如殺業很重,前生欠他的命債還清了,不行,還有余報。若我語業上妄言、绮語、兩舌、惡口造的非常多,今生會起許多麻煩,一輪到你的身上,是非就多,你要知道這是我過去的業所感,這時你專忏口業,這樣忏悔,你的境界就可轉變。如果你讀《地藏經》的時候,別人謗毀你,你得看是哪一種業,你心想的,所問的跟輪相所示的相符合了,就相應了。若不相應,就是說你還不至心,所以中間出現虛妄、錯誤,不相應的現象。如果你占輪相善惡業都不現,說明此人已證無漏智心,超出叁界去了,阿羅漢就是這樣,已證得一切智,有漏業微弱,不會增長感果,所以輸相不現。

  『菩薩畏因,衆生畏果。』菩隨心襄不敢想一點壞事,他知道心念不好電會受果報的,菩薩畏因不造業。發了菩提心的人,就是憶念也在利益衆生。我們凡夫衆生就不是這樣,苦到了才怕,苦報沒現,隨便你怎麽說都不畏懼。如說:『你天天犯戒將墮地獄,墮多少萬年。』他會滿不在乎說:『沒關系到時候再說吧!』還照樣的造業,等感果了,他才忏悔。菩薩一動心念,知有錯即時對佛前忏悔善惡業很微弱,不被果所牽,故不現。凡夫求生造業不知醒悟忏悔,故占時會出現不同的善惡輪相。

  若當來世佛諸弟子·已占善惡果報得相應者·於五欲衆具得稱意時·勿當自縱以起放逸·即應思念·由我宿世如是善業故·今獲此報·我今乃可轉更進修·不應休止·若遭衆厄種種衰惱不吉之事·擾亂優怖·不稱意時·應當甘受無令疑悔退修善業·即當思念·但由我宿世造如是惡業故·今獲此赧·我今應當悔彼惡業·專修對治及修余善·無得止住懈怠放逸·轉更增集種種苦聚·是名占察初輪相法·

  占察到相應,是你照著地藏菩薩告訴的去作了,禮叁寶,念地藏菩薩,念地藏菩薩聖號,得到叁寶地藏菩薩加持,使你業障消除,五欲境界也能滿足,稱心如意。但切勿放縱五欲,放縱身心。地藏菩薩囑托:『獲得相應,滿足了五欲,警戒不可放逸』。這時應當思念,這是因爲我過去世,有如是的善業故,今生獲得這個福報。有了福報之後,不可盡情的享受,用盡福報。同時不要忘了叁寶、地藏菩薩和衆生。要是遭到種種衆厄、煩惱不吉祥的事,使你擾愁、恐怖、心生罷礙。在不能稱心如意隨心滿願時,地藏菩薩又教導我們說:『你這時像欽糖漿一樣,甘願領受,這是還報,不要懷疑、悔恨,愉愉快快的接受。』這是宿世所造的業,今生所感的果。要深信因果,知道這是我過去所作的業,現在再不作了。已經作成,就忏悔,悔彼惡業,拜《占察忏》來轉變,占察相法就是忏悔法。『悔』,是悔改的意思,對治惡法、勤修善法,止住懈怠放逸,免招未來的苦果你占察第一輪相十惡業、十善業的時候,就應當這樣作念。

  善男子·若欲占察過去往昔集業久近·所作強弱大小差別者·要想占察過去的因,所作的惡業是強是弱

  猛力不猛力

  業力,量大不大

  久或近

  當複刻木爲叁輪。以身口意主一輪書字記之

  這時常刻木爲叁輪:身業、口業、意業各刻一輪。身、口、意叁輪,是占過去所積聚的業。

  又於輪正中一面書一書·令租長使撤畔·次第二面書一書·

  令細短·使不至畔·次第叁面作一傍刻·如書·令其粗深·

  次第四面亦作傍刻·令使細淺·當知善業壯嚴·擾如書飾·

  惡業衰害·擾如損刻·其書長大者·顯示積善來久·行業猛利·所作增上·其書細短者·顯示積善來近·始習基鈍·所作微薄·其刻粗深者·顯示習懇求久·所作增上·馀殃亦厚·其刻細淺者·顯示退善來近·始習惡法·所作之案未至增上·或雖起重惡·已曾改悔·此謂小惡·善男子·若占初輪相者·但知宿世所造之業善惡差別·而不能知猜習久近·所作之業強弱大小·是故須占第二輪相·

  以上這些就是第二個輪相的作法和觀想法。這不是理論,是事。必須得如法。『善業壯嚴』,就像書飾品一樣。惡業是衰害衰惱,擾如損減,就拿刀子刻得很重。善業就用紅的,指壯嚴世界。惡業用黑的,指損害佛國土。用紅色把它書的又長又大,就是積善已久,善業的功力很猛,修行很猛利,能作增上緣,其書細短,說你積善很近了,剛學善,基楚不穩固,做的善事很微薄,容易動搖。用黑色把它刻得粗深,顯示你所積習的惡業很久了,再加上現在又在作惡,災殃很厚,其刻又細又淺的,說你作的惡業很近,學習惡法所作的業,沒到增上的程度,惡業不猛利,忏侮的時候就容易。若所作的恩是重恩,已經忏侮不再作了,那他作的重惡就轉成小惡。初輪相,但知宿世所造善惡業的差別,若你不知道善惡積習的久近、強弱、大小、怎麽辨呢

  占第二輪相就能了知。

  若占第二輪相者·當依初輪相中所現之業·若屬身者擲身輪相·若屬口者擲口輪相·若屬意者擲意輪相·不得以此叁輪之·複次·若占初輪相中·唯得身之善·於此第二輪相中得身忌者·謂無至心·不得相應·名虛謬也·又複不相慮者·謂占初輪相中得不殺業及得偷盜業·意先主觀不殺業·而於第二輪相中得身惡者·名不相應·複次·若觀現在徒生以來不樂殺業·無造殺罪·但意主殺業·而於此第二輪相中得身大惡者·謂名不相應·自馀口意中業不相慮義·亦如是應知·

  初輪相是十個一起擲,第二輪相不能叁個一起擲,得一個一個擲,屬身業就擲身輸相。身業包括殺、盜、淫,如果殺盜淫叁個都有,就得擲叁次,口四、意叁亦如是擲。還應常注意,擲二輪相,跟第一輪相一樣,要如理觀想,禮拜、供養叁寶,禮拜地藏菩薩摩诃薩,念一千聲聖號,完了之後開始擲。擲第二輪相必須輿第一輸相相應。如果第一輪相顯示身惡,而第二輪相顯示是善,這就叫不相應。如你今生很清淨,但輪相顯得不清淨,說明你有宿業,只要拜忏很快就可以除消,得到清淨輪相。另外,地藏菩薩又給我們指示,若現在從生以來,不樂殺業,看見殺生,就逃避,甚至從生下來就吃素,根本就沒有殺業,但意業之中有殺業,擲輪相的時候,得身大惡,這也叫不相應。因爲這是理,理不是事實。因爲我們現在是講事,不是講理。又比如出家師父,在她母親受孕懷胎的時候,她的母親就不能再吃葷了,這是她過去的宿業帶動,所以,生下來自己就不吃葷,一生都不喜歡殺業,但在擲輪相的時候,有殺業,那就作兩種解釋:一種是多生累劫的殺業,現在業報現;一種是不至心,輪相所顯的不確切。所以,在擲身業、或口業、意業出現了第一輪跟第二輪相互有矛盾,不相應或輪相顯的不確切時,你應當善於理解,才能夠把矛盾解開。但必須得重新來,再拜再占,最初沒拜過忏,可能不會相應,但時間久…

《善惡業報經新講(2)》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