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佛遺教經講記▪P19

  ..續本文上一頁就是後序,前面叫做序文,後面叫做跋語,跋語就是後序的意思,[旭]就是智旭,藕益大師,[未出家時,讀此遺教],讀到這個《遺教經》,[便知字字血淚],都是字字血淚,[既獲剃染],就是出家,剃度,剃是指剃度、染是指衣,所以剃度而有叁衣,染衣就是叁衣,[靡敢或忘],不敢忘記,[所恨慧淺障深],智慧很淺障礙很深,高僧大德這一句一定有的,因爲大家都很謙虛,[悠悠虛度],悠閑自在,悠閑自在的樣子,悠悠虛度,[二十余年,空無克獲],一點修行都沒有,[既非道人,又非白衣],自己謙虛這樣講,也不是一個出家修道的人,又現出家相,也不是白衣,[方撫心自愧],扪心自問覺得很慚愧,[對鏡生慚],生慚就是生慚愧心,面對鏡子會照到自己,他自己覺得很不好意思,[而虛名所誤],他當時就很有名了,他當時就很有名了,虛名所誤,[謬膺恭敬],謬膺恭敬意思就是說他的能力、他的德行有所不足,而虛妄受別人的恭敬,表示自謙之詞,這個膺字就是承擔或者是接受,錯誤的去接受恭敬,謬膺就是錯誤的接受恭敬,表示我的能力、道德都不夠,而且虛妄錯誤的受人家恭敬,[承甫敦沈居士],居士甫敦沈,沈居士,[固請解釋此經],固請:堅持的意思,固請就是堅持要請我解釋這本經,[嗟夫!]感歎,[余不能臻修世出世間功德],我自己不能臻,臻就是到達,我自己不能達到,修世出世間的功德,[徒]就是只有,[徒以語言文字而作法施,何異諸天說法鳥耶?]這個諸天說法鳥這句,何異諸天說法鳥這句的意思是藕益大師自己謙虛,自己也沒有修行也沒有證果,我只是依文來解釋而已,就像天上的飛鳥,或者像鹦鹉在學人說話,只知道會發音,不曉得去了解它的道理,那麼這是老法師藕益大師的慈悲,自己很謙虛的這麼說,何異諸天說法鳥耶?[然一隙之明,弗忍自吝,藉此功德,回向西方],然一隙那麼這個就是隙縫,就是小縫,譬如說我們的隔壁,有一個縫隙光線透過來,絕對不忍心吝啬,這句話的意思是說,然一隙之明就是說這個明就是一種智慧,我如果有一點點的智慧,有一點點的智慧,我絕對不敢吝啬不布施給大家,弗忍自吝就是我不敢吝啬不布施給大家,意思就是說我如果藉著一點一隙之明表示很謙虛,如果我就有這麼一點點的小智慧,我是一定不會去吝啬,不布施給你們的,弗忍自吝,藉此功德,回向西方,[仍作迦陵頻伽,代彌陀廣宣法要可矣!] 迦陵頻伽我們都知道,這個就是妙聲的鳥、美音的鳥,好聲音的鳥。這個迦陵頻伽我這裏有資料讀給你聽,叫做好聲音的鳥,或者是美音的鳥,還是妙聲的鳥,此鳥産于印度,本出自雪山,山谷曠野亦多,迦陵頻伽鳥色彩是黑的似雀鳥,羽毛甚美,啄部就是嘴巴呈赤色的,赤色就是有一點紅色、深紅色,在卵殼的裏面,這個卵裏面它就能叫,這個聲音和雅微妙,這可以說迦陵頻伽鳥在卵裏面,蛋裏面就是殼裏面,殼裏面,卵殼裏面它就能叫,這個聲音就非常的和雅微妙,爲天、人、緊那羅、一切鳥聲所不能及,所以在佛教經典當中,常以其鳴聲譬喻佛菩薩的妙音,常常用迦陵頻伽鳥的聲音來譬喻妙音的聲音,所以說仍作迦陵頻伽這是極樂世界的鳥,代彌陀廣宣法要可矣![甲申九月二十日記],這個甲申就是西元一六四四年,這一年是藕益大師來到靈峰,靈峰,[唐太宗文皇帝施行],這個施行就是實行的意思,換我們現在來講就是倡導,在施行旁邊寫兩個字“倡導”的意思,意思是說這本《佛遺教經》唐太宗很倡導,倡導這一本,叫大家要流通要發行,讓七衆的佛弟子要好好的行持《佛遺教經》,連皇帝都這麼重視這一本《佛遺教經》,《遺教經勑》,這個勑跟那個敕是一樣的,一個束再一個文一樣的,不是文應該念“??”,玫瑰花的玫的右邊是不是?同這個敕,敕就是帝王的召命,皇帝的命令叫做敕,唐太宗文皇帝來倡導、來流通,來發行遺教經這個命令,[法者,如來滅後,以末代澆浮],這個澆浮就是浮而不實,浮而不實的意思,末代浮華不實還是說風氣頹敗喪失了淳樸敦厚,以末代澆浮,[付囑國王大臣,護持佛法,然僧尼出家,戒行須備],僧尼出家這個戒行要具足,[若縱情淫佚],意思就是這個不是男女的意思,注意,這個淫佚的意思是說過度的嗜好,欲望,過度的欲望的意思,這個不是指男女,縱情淫佚的意思就是縱欲行樂,放縱自己的欲望去做快樂的,自己喜歡做的事情,就是嗜好,或者是欲望過度的意思,如果你把它解釋做縱情的男女淫欲那就錯了,不是這個這個意思,意思就是放縱自己的欲望去行樂,那不限于男女、酒也是、唱歌也是、跳舞也是,[觸塗煩惱],觸塗的意思就是處處或者講到處,到處煩惱,觸塗煩惱就是處處煩惱、到處煩惱,[關涉人間],什麼叫關涉人間呢?請人代爲說情,公關的意思或者是有牽涉關聯,關涉人間:跟人際關系,就是與世俗人來往,那麼講講關系,透過關系,[動違經律],每有所舉動,動就是有所行動就違背了經典或者是戒律,[既失如來玄妙之旨],玄妙之旨對深的道理不了解,[又虧國王受付之義],受付 賦予,你們的責任重大對不對?

  再來,[遺教經是佛臨涅槃所說,誡勒弟子],勒就是禁止或者是約束、警戒,好好的約束弟子,[甚爲詳要],什麼不可以做、什麼不可以做、什麼要做,誡就是警戒,勒就是約束、禁止的意思,甚爲詳要,[末俗缁素],末法這個俗缁,缁本來是黑色的,這個缁跟素,缁就是黑色的、素就是白色的,缁是出家衆的統稱,素是白色的,也就是白衣俗家人的統稱,因爲出家衆通常都是披黑衣,用這個缁,缁本身是黑、素是白,黑、白,末法這個出家衆還有在家居士的意思,叁十六頁,[並不崇奉],就是也沒有很重視這個,就是也沒有很重視這個,[大道將隱],大道將近要滅了,隱就是沒有人看到就沒有顯現,[微言且絕],佛陀所講的微妙說法,微言就是佛的微妙說法,怎麼樣?將近滅絕了,[永懷聖教,用思弘闡],我們懷著聖教的心,護持聖教的心,用思弘闡,闡就是宣揚、顯揚的意思,宣揚要不就是顯揚,好好的弘揚,[宜令所司],宜令所司:應該令所掌管的,司就是掌管,應該令一切掌管的掌管政要的,[差書手十人],書手就是繕寫的人,這個繕就是左邊一個系部,右邊一個善良的善,就是毛筆字寫得很棒的人,以前沒有印刷術,我就說過,沒有印刷術,都是用抄的,那有像我們現在那麼好命,是不是?一次印就一百本、一千本、一萬本不要幾天就OK了,以前都是靠手抄的,差書手十人,[多寫經本],把它抄寫完整,[務盡施行],一定要實行,抄很多來廣爲流通,[所須紙筆墨等],可見不是用印刷的對不對?不是用印刷的,[有司准給],有官的這個官僚,有我們這個官府准,准給就是依法給你,不用錢的,紙、筆、墨,這個司就是官屬,官屬的地方就叫做司,以我們現在來講就是由政府提供,有司准給,[其官宦五品已上],五品以上,五品以上,其官宦五品已上,五品官,[及諸州刺史],諸州刺史,[各付一卷],一卷給他看,看他還會不會貪官汙吏,好好念念看,要遠離五欲六塵,不要貪官汙吏好好辦案,[若見僧尼行業],如果看出家衆所作所爲[與經文不同],不管公或者是私要勸勉,勸導勉勵他,[宜公私勸勉],不管是在大衆的場合或者是私下都要好好的勸導他,[必使遵行,出文館辭林,第六百九十叁卷],文館辭林,文館辭林這是書名,唐許敬宗等奉祀編修,總共有一千卷,許敬宗:言、午,許,尊敬的敬,宗就是我們禅宗的宗。許敬宗等奉命令編修的總共有一千卷,乃是分類編輯,從秦一直到唐代各體的詩文,從秦朝到唐代各體的詩文,什麼四句、五句、七言等等各種的詩文,詩文,文館辭林書名,唐許敬宗等奉敕編修,總共一千卷,乃是分類編輯,自先秦到唐代各體的詩文,[宋真宗皇帝刊遺教經,夫道非遠人],這個念“??”,不能念“??”(遠)當動詞,這個遠不能說很遙遠不是,這個遠就是疏遠或是避開來,不是道遠遠的疏遠我們人,這個道並沒有疏遠我們,爲什麼呢?[教本無類],教化衆生它是沒有分別的,無類就是沒有分別心,都是平等的,無類,無類就是不管你男女、老幼、貧富,教,只要你一心向善都平等的教化,沒有分別心,沒有差別。無類:沒有分門別類。這一類可以教,這一類不可以教,沒有這樣子,教本無類表示慈悲平等心,[雖蠢動之形各異],蠢動就是蟲類的爬動,這是指一切衆生,一切的衆生蠢動,本來是指在地上蠕動的、爬動的蟲類,但是這是指泛指一切衆生,就算在地上爬動的那些衆生它的形狀跟我們人不同,大家都不相同,[而常樂之性斯同],就是本性的如來藏。常:真常、真樂,永遠的常、永遠的樂。這個常樂之性就是涅槃,涅槃之性斯同,統統一樣的,因爲什麼呢?[由愛欲之紛綸],紛綸就是紛亂、雜亂,因爲我們的愛欲,我們的情執很重,我們貪愛這個世間的境界執心很重,所以[致輪回之增長],一直增長我們的輪回,一直增長我們的輪回,因爲我們貪愛這個世間,所以不想要離開這個世間,跳脫不出來,[是以迦維之聖],這個迦維就是迦毗羅衛國,就是我們佛經常常講的迦維,也就是迦毗羅衛國,之聖當然就是佛了,以迦維之聖,[出世而流慈],就是佛陀在迦毗羅衛國誕生,迦毗羅衛國翻譯成中文叫做黃赤城或者是妙德城,妙德之城也就是今天的尼泊爾塔拉伊之提羅拉寇特地方,很長的名字,塔拉伊之提羅拉寇特地方,其實我也不知道是什麼地方,因爲資料這麼寫我就這麼讀,不然這麼長的名字怎麼記,記個尼泊爾這樣就對了,尼泊、尼泊、尼泊爾,爲佛陀出生之處,亦既釋迦族之國土,我們現在的尼泊爾這個地方,以前可能也沒有尼泊爾這個地方,尼泊爾這個地方可能就是以前都是統一的國土,後來可…

《佛遺教經講記》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