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大專佛學十四講表▪P73

  ..續本文上一頁一些。前面的十二因緣快,因爲大家都上過了。依他起性就是緣起,借著因緣而起借著條件而起的叫做依他起性。圓成實呢?是清清淨淨圓滿而成就的,堅固的、不壞的清淨心。所以說圓成圓滿成就實性,實性就是我們所講的實相。所以圓成實性就是去掉這些染汙,而存留下來絕對清淨的東西,叫做圓成實性。因爲唯識學它沒有講絕對,它都是一種染淨和合來講的。有的人講它是不了義教,有的人他是講了義,那麼依他起性的右邊有一個遍計所執性,就是我們一般透過第六意識、第七意識的一種執著,到處都是執著,意思就是說你依他起性悟了,在這個緣起的條件下悟了,你就會往左邊就是圓成實性。如果你迷惑在這個緣起法,你迷了就遍計就所到之處,統統是執著,統統是分別,遍計每一種統統是忌妒、分別、執著。依他起性底下有一個阿賴耶識,阿賴耶我們是染淨和合,染淨和合的底下,阿賴耶識的底下往右邊來,往右邊看第一個箭頭畫過來,一個箭頭畫過來,最右邊,識緣名色、名色緣六入,六入緣觸、觸緣受、受緣愛、受緣取,那麼無明在哪裏?怎麼沒有無明?無明在左邊,這個表中間有個無明緣行。那麼自他差別識(行緣識),無明緣行就有所造作了,種種的造作了,哪一些造作呢?無明緣行就是哪一些的造作呢?好,我們來看,身識(五根)眼、耳、鼻、舌、身、意,身者識,就是執著這個自身的,有執著自己身體的我執叫做身者識,叫做末那識。有的人念末那識就是第七意識。身者識是了解有一個身體是自己的身體,對這個身體很愛護,很執著所謂的我執。再來,受者識,受者識是我們所謂的意識,意識是領納接受外境的。再來應受識,所謂應受識就是屬于比較被動的,應受。譬如說你這個六塵是被我們所接受的所以叫做應受,他翻譯成這個念起來好像比較不順,意思是簡單講就是所感受的,所謂的所感受的。應該有感受的就是六塵。應受識。相應簡單講與六塵和合的,叫做應受識。

  再來,正受識,六識,正確地領納外境的,主動的六塵就是正受識。再來世識,這個世識一定要記住,世識是過去、現在、未來,這個叫做時分,時間的等分,世識就是一種時間過去、現在、未來一種分別。意思就是阿賴耶識裏面充滿著世識,時間過去、現在、未來。

  再來,數識是一種數目字,所謂的number,number play數字遊戲。在銀行上班就是每天玩遊戲。玩數字遊戲。錯了重新抓帳,搞到七、八點還不能來上課。這個就是數字遊戲。數識。數分就是一種數目字,有很多沒有辦法數他就講無量無邊。處識呢?處識就是所謂的器世間,無量的地方,無量的器世間,讓我們作爲依報叫處。

  所謂方分,方就是東、南、西、北、東南、東北、西南、西北、下、上,十個方向名爲方分。當然這是指叁度空間。如果超過四度、五度空間,六度空間這個方分,你就定位定不出來。再來就是言說識,言說是什麼呢?是名句文,名就是一個字的,或者兩個字的。句就是連接名字的名爲句。文就是長篇的句子名爲文。這個叫名句文。名,你譬如說臉,我們的名。句呢?臉龐闊大,四個字,臉如佛陀,這個臉像佛陀一樣莊嚴。然後文章就寫得更長了。如果我的題目叫做臉,每一個人都有一個臉孔,有的人高,有的人矮,有的人大,有的人小,有的人白,有的人黑,這個臉就像一幅畫,情緒好的時候就山水畫,情緒不好的時候就地獄畫。畫了一些生氣的臉,好像火燒一樣的。就可以作了一篇文章。叫做名句文。所以說我們八識田中第一個有身識(五根),身者識就是第七意識,受者識(所有的意識),應受識就是六塵,正受識就是第六意識,世識就是時間,數識所謂的就是數目字,無量的衆生。那麼再來處識就只是方分,方向定位。言說識就是所謂的假相的假名、假句、假的文章。阿賴耶識還包括什麼?自他差別識,自己的阿賴耶識,還有呢?對方的。種種的分別,自他差別,行緣識,你去造作緣這個識,底下一個取緣有,就是自他差別,有分別就有造作,有造作就有這個業。所以底下有一個取緣有。底下,諸趣生死識(有緣生)。有了造業你將來就會來投胎,這個有不是有沒有的有,就是業有的意思。有了業障,有緣生,生緣老死,生緣老死,出生以後就有了老死。生緣老死就無量果報。我們再看下來,身識、身者識、受者識、應受識、正受識畫一條線下來,圓滿生受,你一定要有這一些的感受,六根、六塵、六識的還有第七識的末那識圓滿生受,産生種種的感受叫做圓滿生受,什麼都包括在裏面,再來世識就是霎時間分法,底下有一個生死相續,過去、現在、未來,無量億劫以前、無量世以前,世識是吧!數識,什麼叫數識?數識這一條杠下來無量衆生,數目很大無量無邊,再來處識就是空間,處識所講的就是所謂的空間十方,無量器界。方分又名空間,處識底下有一個方分就是方向,把它畫這個等分出來是空間的意思,這百法都有講。言說識就是名、句、文,就是有無量作事,無量受用,爲什麼有無量的受用?因爲你自己分別別人參差不齊的差別分別心。諸趣生死,諸趣生死就是有無量果報,無量的果報。生、老、病、死。

  好,我們再往左邊,圓滿生受、生死相續、無量衆生、無量器界,無量作事一條過去,言說薰習,這個都必須用語言去講的,統統由這個語言去分別。言說薰習,薰習就像我們點香,在一個地方慢慢、慢慢地薰習,薰久了自然有味道香氣出來。所以說入鮑魚之肆,久面不聞其臭。久了你就習慣了。那麼薰習的意思就是每天一點點習氣,每天一點點習氣,就造成阿賴耶識裏面的習氣,無量的受用畫一條過去,我見薰習,無量的受用,這個是我的,這個不是別人的。我的見解是最好的,我這個我見就是一個肯定的自我。一個主觀的自我。一個永恒的對立的心態名叫做我見。永恒對立的心態,連包括晚上做夢的時候,人家拿他的錢,他拿那個黑星的去打人家,連包括晚上做夢的時候,拿刀子厮殺,撿到錢高興得不得了,夢到這個對立的,所以我們這個精神沒有辦法統一。是因爲我見太強烈,強烈的意識落入這個種子,而這個種子裏面到他意志沒有辦法控製的時候,就顯現出來在夢境。我見的薰習,無量受用的我見薰習非常非常的強。

  再來,無量的果報,就是有分薰習,有分的旁邊寫兩個字就是寫生死。生生死死,死死生生,有這個業力無量的果報,就有無量的生死。就跑進來阿賴耶識。

  

  

《大專佛學十四講表》全文閱讀結束。

✿ 继续阅读 ▪ 什麼是佛法?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