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斷除四煩惱▪P2

  ..續本文上一頁對自己的看法,他認爲這是一種傷害。由于強烈的自我觀念,經年累月生活在暴烈的個性裏。我們不妨觀察周遭的人,無論男衆或女衆,只要是一天到晚生氣的人,他一定是很驕傲的。驕傲和脾氣是連在一起的,因爲他不滿別人。

  心懷感恩,調伏我慢——

   人常常稱贊自己。這種我慢的心態要如何調伏?試想:世間比我們優秀的人有多少?我們雖然在社會上有一點成就,但就連眼前這只小小的茶杯,也必須假手他人,無法自己製造啊!我們書寫用的筆,你也不可能自己製造,而必須仰賴他人的生産,所以,我們應當感謝那些製造筆的人。你會發明電燈嗎?當然不可能。所以,應當感謝發明電燈的人。我們要感謝的太多,自己實在沒什麼好驕傲的。就算你走的柏油路,也是工人鋪設的。乃至製造馬桶的人、清道夫,在我心目中,都是非常偉大的。因爲這個宇宙的運轉,有的生命體份量比較重,有的比較輕,但是他仍然扮演著某種不可或缺的角色。

  我慢乃障道根本——

   我慢是障道的根本,古德雲:“我慢高山,不留德水。”一個有德行的人,絕對不會驕傲的。一個驕傲的人,他的胸量就小,脾氣就暴躁,自然沒有什麼德行可讓人來親近。

   一個有德行的人必須具備四個字:慈、悲、喜、舍。

   慈——就是與樂,給你快樂。把你的痛苦告訴他,他會毫無條件的幫忙你。

   悲——就是拔苦,你有什麼痛苦,他會爲你拔除。

   喜——二十四小時臉上都保持歡喜心,當你接近他的時候,會感到很溫暖。所謂“君子望之俨然,即之也溫,聽其言也厲。”乍看之下,覺得很嚴肅,但當你親近他時,就會感到他非常的慈悲。

   舍——就是布施、行舍。

   廣欽老和尚告訴我們:要把自己當成世界上最沒有用的人,我們的煩惱就會減少。正因爲每個人都認爲自己是世界上很有用的人、特別了不起的人,煩惱就于焉産生了。因爲自以爲了不起,自尊心自然就擡得很高,當別人在下面稍微動一下,高高在上的自尊就岌岌可危了。因此,自覺很平凡時,內心就會很安詳。我就認爲自己很平凡,在座諸位個個都比我行,所以,當我聽到別人攻擊我、傷害我、誹謗我時,我都覺得這很正常。因爲,我本來就是一個再平凡不過的人,甚至可說一無是處,沒有任何優點,優點是你們的。因此,別人對我有所批評,是理所當然的。

  讓你贏,我並沒有輸——

   釋迦牟尼佛自認是世界上最平凡的人,所以他沒有煩惱。而大多數的人卻將自己當作是世界上最了不起的人、最不平凡的人,也正由于我們自覺了不起、不平凡,而過著煩惱不堪的日子。像我們的立法院,終日爭執不休,民意代表彼此互罵。如果想要過得快樂,我們就該好好的學佛,如果有因緣學佛,卻錯失了良機,那是一件很悲哀的事情,因爲佛法實在太偉大了。所以,我二十四小時都保持著很歡喜的心情。現在要讓我生氣,恐怕也很難了。縱然有,那也是相當罕見的。因爲,當我們已經覺悟了人生,對世間的一切,就覺得沒什麼好爭執的。你要贏,就讓你贏,我也沒有輸啊!

   與其兩人爭得臉紅脖子粗,倒不如轉個念頭,讓對方贏,自己也獲得解脫。你想贏,卻贏得忿恨不已;我認輸,卻輸得快活無比,這樣一來,任誰都要選擇輸了,又有誰要贏呢?有一種人非常好辯,而且一定要爭勝,但他雖然在言語上爭贏了,卻贏得血脈噴張,夜不成寐。換做是我,就甯可選擇認輸。反正不和人爭辯,心情平靜,沒有所謂的勝負輸贏,當然可以睡得很安穩。在這種情形下,大家都要選擇輸,誰要贏呢?所以毋須爭執,有什麼意見,共同提出來,好好地檢討,不要使性子,不要暴躁,大家冷靜地研究,謀求解決之道。

   對治我慢,就是不要讓自己太過突出、太過于自我膨脹,縱然你身爲高級長官,也必須慈悲地接納屬下的看法和建議,否則,你將聽不到他們的心聲。所謂民主,就是可以容納更多的聲音。

   我慢接近專製,太過于狂妄的人,不容許別人對他提出任何意見,而他也喪失了改正的機會。

  4、我癡

   沒有智慧就不能主宰生命——

   我癡的意思是指愚癡、沒有智慧。擁有智慧的人,可以主宰自己的生命。然而我們卻沒有智慧,聽人講是非,立刻被左右,落入是非的觀念。對于好朋友所說的事,並未經過查證,就信以爲真,絲毫沒有運用理性的分析、判斷,僅憑感性的認同,因此,我們沒有一個人真正擁有自己的生命。我們的生命很容易受到別人的影響,就是因爲我們沒有智慧。

   愚癡是智慧的反義詞,沒有智慧的人,當然就是愚癡。由于沒有智慧,無法分辨事情的對錯、是非、善惡,因此,他會因爲別人的一句話而活得很困擾,也會因爲別人的一句話而活得很快樂,所以,他沒有真正的生命。他的生命完全主宰在別人的口中,因爲別人的語言、別人的反應而歡喜或悲傷,他何嘗擁有真正的生命。

  天下本無事——

   愚癡的人一天到晚搞動亂、搞是非,他不這樣做,就會覺得日子很難過。

   至于大修行人又如何呢?他與凡夫的區別在哪裏?此二者之間的確有極大的差別。一個大徹大悟的人,即使有任何天大的事情,到他這裏,就沒有事情。天大的紛爭、動亂、不滿、攻擊、傷害,到他的內心裏就化爲烏有。而我們凡夫則是聞風就是雨,尚未了解事情的全貌,就在那兒咬牙切齒了。他經不起人家一句話,受不了人家的傷害,他希望得到別人的贊歎。您想想看:如果一個人祈求別人給予贊歎、鼓勵,必須憑借這些,生命才得以延續,那他實在是個很脆弱的人。他需要借重別人,才能完成內心裏的依靠。

   一個大智慧的人不需要憑借外來的贊謗,你對我好,我也對你好;你對我壞,我依然對你好。你對我的好或壞,是你的因果;我對你的好,則是我的因果。無論誰造善或造惡,每個人都必須對自己的所作所爲負因果。造業的人,必須負自己的因果。一個人沒有這麼好,你每天贊歎他,他不會成佛的;一個人沒有這麼壞,你每天攻擊他、誹謗他、無中生有,他不會下地獄的,因爲,人必須對自己的因果負責的。而非藉由你的語言,就可以評判一個人的是非對錯。

  微密觀照,如如不動——

   希望各位謹記:聽到任何是與非,應先冷靜,把事情查清楚。先閉上自己的嘴巴,不要像火雞般叽叽咕咕地四處散播謠言。講是非的人已經很可憐了,聽是非的人更可憐。你根本不是當事者,如何知道是跟非呢?你怎麼知道究竟是誰對誰錯呢?我們不能保有和諧的心態,正因爲我們把自我意識分裂掉。這並非別人加諸于我們的,而是因爲自己沒有智慧。你整天接受外來的訊息,卻搞不清對與錯。

   其實別人的對與錯和我們的生死了不相幹。如果我們接受佛法的薰陶,決心作爲一個修行人,那麼,就應密密觀照自己的內在,二十四小時都注意自己的起心動念,把自己的行爲管好就好,目前就先做到這樣。談到大慈大悲,那還早得很,先學習不要生氣,就已經很了不得了。

  二、建立正確心態

   以下是幾項必須堅持的心態:

  1、信

   掌握不了現在,就無永恒可言——

   對佛法要深具信心。你要深刻地了解,這個世間是無常的、是苦的。這裏是娑婆世界,沒有幾個人願意講好話或是幫忙你的,大部分的人都是在扯你後腿的。利害關系不起沖突則已,一旦利害關系起了沖突,即使是父親、母親、兄弟姊妹、好朋友,都會翻臉,而且翻臉的速度比翻書更快。這是娑婆世界,可不是極樂世界,所以,爲了利害關系而六親不認的情況是屢見不鮮的。

   掌握不了現在,你就沒有永恒可言。爲什麼?因爲,永恒就是現在的每一個動點連接而成的。掌握不了現在,你根本沒有未來。現在的生命勝過一切的生命。所謂:“手中一只鳥,勝過空中兩只鳥。”你能掌握的就是今天,就是現在。因此,心裏不要老盤算著:(我五年後要做什麼......)五年後,你已經在火葬場,化爲一堆骨灰了。你們電信局難道沒有人英年早逝的嗎?當然有啊!隨時都會有年輕人死亡啊!所以,看看別人死亡就警惕自己,應當對佛法深信不疑,好好學佛。

  厘清對佛教的觀念——

   以前的人很排斥佛教,因爲他把神道教誤認爲佛教,將民間信仰中的乩童、焚燒金箔等都視爲佛教。其實,這些和佛教根本扯不上關系。有一次,一位立法委員對我說:

   “慧律法師,你們佛教實在是太浪費了。”

   我不解地問:“怎麼說呢?”

   他答道:“像鹽水鎮放蜂炮,一次下來所費不赀,實在是太浪費了。”

   我聽了真是啼笑皆非,就對他說:“你弄錯了,這活動和佛教根本扯不上關系,佛教既不殺生,也沒有乩童這種文化,它是一個清淨的僧團,帶領衆生求真理、求解脫,是一個非常了不起的、哲學的、高超的團體,和乩童的扶鸾可謂風馬牛不相及。”

   有一次更離譜。我們講堂隔壁是拜神的,他們請了電子琴花車來表演,穿著惹火的女郎隨車又唱又跳,剛好停在講堂門口。有人向我們反應:“師父,你們怎麼請這種車隊來表演?真是不堪入目!”這可真是冤枉,只怕得請公正廉明的包青天來審理,才能還我們清白了。佛教怎麼可能會是這樣的呢?許多世間人和一些官高位顯的人,根本搞不清楚佛教所闡揚的是什麼。佛教既不燒冥紙,也不擲筊,沒有乩童,更沒有電子琴花車,諸如此類統統沒有。佛教就是一個很平凡的團體,平日所做的是誦經、禮佛,講的是佛法、人生哲學,如此而已,其目標在引導衆生進入覺悟的領域,希望大家能夠厘清對佛教的觀念,進而産生信心,若不建立信心的話,就什麼都免談。

  2、精進

   但念無常,慎勿放逸——

   因爲生命無常,所以更要把握時間,…

《斷除四煩惱》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