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佛說四十二章經▪P10

  ..續本文上一頁有這種心理,所以很糟糕永遠不能成佛,不能成佛,我們拜忏也是一樣,拜忏也是一樣,我上次去道場,就爲了拿那一支叫做什麼,拿那一支在拜的那個功德主,有的拿不到搞得很生氣,我去跟他們的法師說,你不跟他們開示一下,我們從以前就這樣,只要有參加就有,人太多不夠他們拿,不夠他們拿,拿到的人高興,我有供佛、布施,要上供的時候,都拿一支蓮華插一支香,就下去走,施主都有這樣子,打齋、拜佛都有這個,他就是不了解理性的東西,如果我有布施要拜,讓給你來拜,你高興就好,反而無我,更快活,要你就讓他拜,是不是這樣子。今天有人說,慧律法師你講經很累,如果他真的能度衆生,讓你來,我也很高興,爲什麼?我比較輕松,只要能度衆生,我沒有嫉妒的心,所以說這個自供佛,我們人最嚴重就是犯了這個毛病,一定要自己把花插在佛陀的面前,說這樣他才有供到,錢如果拿給師父,師父這是要買花的,一定要買花,沒有辦法,所以說,他一定要執著某一種東西,所以我們就很不好處理,一個人轉施人供佛,他自己沒有插花沒有供佛,沒有關系,你高興就好,他插的是真正佛陀的花,智慧之花,智慧之花。〖蓋獨樂不若與人〗獨樂樂不若與人的快樂,〖與少不若與衆〗給少數人不如給多數人,〖世出世道,無不皆然也〗大家都是這樣子,我因此告訴諸位,你盡管放大你的心、身,身心盡管放下,好好的行布施行之道,你的福報不得了,不得了。〖「熟食」,喻成聖果,「除冥」喻破叁障,佛言:飯惡人百〗這個飯就是指供養,供給、供養的意思,供養惡人一百個,〖不如飯一善人〗供養做善事的人一千個,〖飯善人千,不如飯一持五戒者,飯五戒者萬,不如飯一須陀洹〗須陀洹就是初果,〖飯百萬須陀洹,不如飯一斯陀含,飯千萬斯陀含〗就是二果,〖不如飯一阿那含〗這個叁果,〖飯一億阿那含,不如飯一阿羅漢〗四果阿羅漢,〖飯十億阿羅漢,不如飯一辟支佛,飯百億辟支佛,不如飯一叁世諸佛,飯千億叁世諸佛,不如飯一無念無住無修無證之者〗注意聽最後那一句,供養千億叁世諸佛,這是外在的福田,不如飯,這個飯就不能當作供養,這個飯就要解釋做回光返照,要很注意,特別的注意。前面所說的全都是外在的福,你供養這麼多惡人、五戒、初果、二果、叁果、四果、辟支佛、一切叁世諸佛,不如你回光返照,你本來那一念什麼呢?無念無住無修無證,所以最後這一句,就是指你的本性,你的本性,前面都是有限的福,外在就是無量的如來藏,如來藏。所以前面的福是有比較性的,後面是你的心性,是講你最後的這一念心性,要不然這個一般的人看不懂,奇怪怎麼供養千億叁世諸佛,還不如供養一個無念無住無修無證,無念無住無修無證這就是佛了,怎麼會變這樣子,後面指的是理前面講的是事,前面講的是事,前面講的這個事的事相是有限的福田,後面是無限的平等本性,最後一念的無限的平等的本性來講。〖此第十一章,較量福田勝劣不等,令人知所歸向也,一善勝百惡人,顯易可知,一持五戒人勝千善人者,以世間善人所奉十善,僅屬舊醫之法〗這個要注意,什麼是舊醫之法?舊醫之法出自《大涅槃經》,這是佛說的一個比喻,舊醫之法就是普通的醫生的治療方法,這什麼意思呢?世間的善人所奉行的是十善,就是十種世間的善法,這是一般性的,就是說行十善是一般性的,就像普通的醫生的醫療法一樣,並不能讓我們了生脫死,但是佛陀是一個特別高明的醫生,他所說叁皈五戒是出世間的起點,可以讓我們超脫輪回,究竟離苦得樂,所以僅屬舊醫之法,舊醫之法這只是普通的善而已,不能解決生死的意思,這是出自《涅槃經》,叫做舊醫之法。〖不以叁歸爲體,不成出世津梁〗這個津梁就是渡船頭,渡口的橋梁,比喻接引或者是指途徑的事物,我們一個渡口必須靠船的話,要不然就要靠橋梁,津就是渡口、梁就是橋梁,那麼津梁簡單講就是橫跨在兩岸、兩河的,或者是渡口的橋梁,津就是渡口、梁就是橋梁,津就是船出入的港口,重要的地方叫做津。〖若能受叁自歸,奉持五戒,爲佛弟子,便知四谛四念處門,于一生中堪證叁果,故得千倍勝于常流也〗常流就是一般的,〖一須陀洹勝萬五戒者,須陀洹已斷見惑,已預聖流〗聖流就是不是常流,常流是一般的凡夫,聖流是已經要超越叁界的起點,〖故得遠勝內外凡也〗內凡位跟外凡位,〖一斯陀含勝百萬須陀洹者,斯陀含已斷欲界六品思惑〗這是指二果,初果、二果,〖煩惱漸薄,正使百萬住果須陀洹,未修勝進行時終不能知二果境界,何況能到耶!〗再來阿那含是叁果,〖一阿那含勝千萬斯陀含者,阿那含已斷欲界思惑,九品皆盡〗當然就不會再來欲界,欲界都已經斷盡了,他怎麼會來欲界呢?〖正使千萬斯陀含終不能知叁果境界,況能到耶!一阿羅漢勝一億阿那含者,萬萬曰億,阿羅漢斷盡見思,超出叁界,尤非住叁果人能知能到故也,辟支佛有二種:一者出有佛世〗禀就是承受,〖禀十二因緣教,悟道侵習〗侵就是斷除、習就是習氣,悟道侵習,侵我們一般只是指侵略,但是在這裏侵略習氣,也就是占有打贏你的習性,譬如說我們侵略另外一個國家,這個侵不能解釋作侵略,要解釋作斷除,這個侵可以當作損害或者是毀傷,損害了習氣、毀傷了習氣,那麼就沒習氣了,沒習氣,就恢複我們本來清淨的本性,所以悟道侵習就是斷習氣。〖名爲緣覺,二者出無佛世,觀物幻化,自悟無生〗觀物就是一切的天地萬物幻化。報紙刊登的,一位臺北商專的女學生,女學生,因爲她很喜歡這個男生,很喜歡這個男生,愛到極點了,愛你也深、恨你也深,這個男朋友帶她回家讓他媽媽鑒定看看,帶回去結果不知道怎麼搞的跟他媽媽不投緣,這位臺北商專的女學生跟他男朋友的媽媽很不投緣,回家以後就渾渾噩噩的很傷心,也沒有人開導,沒有人開導她很痛苦,因爲她很喜歡這個男生,得不到!自己就爬上樓頂上跳下去,腦漿四溢當場死亡像顆炸彈,連急救的機會都沒有。這個就是太慢,遇上師父的錄音帶,她如果及早聽到我的錄音帶,就不會發生這種事情,說真的,既然我們有辦法讀到臺北商專,條件算很好,我們人都有一種錯覺,認爲我們如果沒有嫁給他,我們就活不下去了,因爲不了解因緣法,不了解因緣法,我們沒有嫁給他,搞不好嫁給別人也許比較好,我們沒有福報嫁給他,每天吵架也是痛苦,真的是很痛苦,所以觀物幻化這個很重要,這個非常的重要,我們人都被感情的線所牽絆住,被這一條乾坤繩綁得死死的,綁得死死的,所以今天我看到這個報道很感慨,我就講了一句:你的心情我體會得出來,你去吧!因爲我也有這種經驗,差一點而已,差一點而已,那真的看不開沒有辦法,我們人不要說聽到佛法了生死,聽到佛法的人實在是太偉大了、太解脫了、太自在了,聽到佛法。男朋友離開,離開就想我們沒有緣份,那需要搞到自殺對不對?學佛的人最解脫,天涯何處無芳草,何必單戀一支花,沒有差別,那沒有什麼,自然他就開悟,所以說觀物幻化,不需要死執那樣一個對象,說真的,他媽媽一直趕她,一直趕她,說真的這個男生也真沒出息,她媽媽反對,他如果真的愛他的女朋友,應該告訴她,沒有關系,你放心,我一定跟你結婚,你不要煩惱,我媽媽有一天會死,等她死了我們再結婚,她說你媽媽如果七、八十,我們就五十了,沒有關系我永遠愛你,你就算五十歲,再怎麼老我還是一樣愛你的,沒有差別,不然我們去公證結婚,不要理我媽媽,久了她就要承認,孩子生出來你不得不認同,有很多婚姻父母不贊成的,孩子生叁個回去叫阿媽,奶奶也是很高興,這也沒有辦法已成事實了,你不讓我結婚我生五個,回去就奶奶、爺爺,小孩一叫他就樂昏了,所以反對什麼?愈反對,生十個,生十個對不對?一個買冰棒、一個買帽子、一個送紅包,小孩圍在身邊的時候,就說沒有關系過去就算了,到最後都可以圓滿的解決,對不對?我看到報紙也很感慨,這個男生不會處理,不會處理,讓他的女朋友跳樓自殺,腦漿四溢,報紙這樣刊登腦漿四溢,就這樣往下跳像炸彈開花,她就是不了解觀物幻化,生生滅滅,滅滅生生,自悟無生,世間就是這個樣子,你就這樣自殺,〖斷結侵習,名爲獨覺,以阿羅漢但斷正使,辟支佛兼侵余習,故一辟支佛能勝十億阿羅漢也,「叁世諸佛」約藏頭佛果言之〗藏頭佛果就是小乘,在小乘的角度來說,因爲它是藏、通、別、圓,所以我們稱藏教的佛叫做藏頭佛,這個是天臺的判教的一個名詞,藏頭佛就是指藏、通、別、圓,藏教的佛的這個角度來說的,約藏頭佛果言之,〖叁大阿僧祗劫修行六度正習皆悉斷盡,利益無量衆生,故一佛能勝百億辟支佛也,「無念無住無修無證之者」指圓教初住已上〗破無明見法身,〖亦可兼攝別教初地〗初地也是大破無明見法身,〖通教佛地〗也是破無明見法身,〖蓋通教體色入空〗那麼通教就是當體這個色就是空性,〖知一切法無性〗就是無實體,〖故念即無念、住即無住、修即無修〗因爲空性,〖證即無證,至成佛時,能于色究竟天〗色究竟天就是色界最高之天,〖示現最高大身,統王〗這個王字就是統治的意思,統王這個不能念「二聲王」,這個要念「四聲王」,當動詞用,〖統王叁千世界〗這個王字就是統治的意思,〖別歡喜地,圓發心住〗發心住就是初住,別教的初地菩薩,歡喜地就是初地菩薩,圓教的發心住就是初住菩薩,別教的初地、圓教的初住皆已破無明,〖皆已分證法身,皆能示現百界作佛,八相成道,所以供此一人,勝于千億叁世諸佛也,複次前之八番,皆是約田〗八番的比較這是就福田來講,〖此當九番,即是約心〗最後一個無修無證無念等等,這是就我們人的心來講。〖蓋未達一切諸法念本無念、住本無住、修本無修、證本無證,故于平等法中分勝分劣,若了達無念無…

《佛說四十二章經》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 继续阅读 ▪ 佛說八大人覺經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