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病,其實我們也有,只是我們比較輕微而已。論世間正常的人,只有佛陀才是正常的人,佛陀才是完全正常的人。無論你怎麼糟蹋佛陀,他都是一笑置之,因爲畢竟空,他無所著。可是我們人就不正常,之所以會不正常,就是因爲意識心,這個意識心就會讓我們産生壓力,會給我們壓力,有壓迫感,這個壓迫感就像被石頭壓住一樣,你問他什麼原因,他也不知道。你問他:你爲什麼痛苦呢?他也說不出個所以然,他無緣無故就會痛苦。所以我們習慣于無量劫以來,無明、我執、法執的觀念,無始劫以來,已經都習慣了。所以我們沒有任何的原因,自己就會莫名其妙的哭,沒有任何的原因,自己就會發脾氣,沒有任何原因,我們自己就會很痛苦,不知道如何是好?開悟的聖者就不會這樣,開悟的聖者他不會說今天情緒很低潮,也不會說今天情緒很高潮,高興得難以控製。我們人的高低潮是很強烈的。譬如說我們從前讀大學時,我們的物理老師在出題目時,都會出考古題,考古題就是前幾屆考的,他都會重複考,重複考的時候,因爲物理學的範圍很廣,他都會重複,我們就去收集考古題,看他前幾年出什麼題目,因爲他有這個習慣。有一次人家告訴我這個消息,因爲我很認真在研究佛法,沒有時間看書,幹脆就去看考古題。看考古題的時候,才只有看五題而已,因爲沒有時間啊。考試時,本來都會分一張考試卷,大學在考試都是出叁題、五題,一題是二十分,一題不會答,就要被扣二十分了,沒有在出是非、選擇、連連看的,沒有出那種類型的題目。讀大學在考試時,都是出個叁題、五題,就是總分一百分了,考試時題目先發下來,然後再發考試卷。題目發下來的時候,我一看,四題都一樣,跟考古題完全相同,一模一樣,我高興得楞住了,後來發現:怎麼沒發考試卷,怎麼沒有發考試卷呢?結果人家考試卷已經傳到後面去了,我高興得連考試卷都忘了拿,我正在訝異:咦?怎麼沒有發考試卷?教授說:你有病。說我有病,因爲正高興著題目都一樣,出五題,有四題一樣,頓時就傻眼了,還在奇怪:怎麼沒有考試卷,只有題目而已?所以我們人情緒的高低潮就是這樣,忘記了,高興得忘記了。于其中,我們若是很高興時,就不能自在。所以如果你爲了春天百花開而雀躍不已,你就會爲了冬天的秋風掃落葉而痛苦不堪,這是一定的道理。如果你爲了你的容貌而高興雀躍不已,你有一天就會爲了人老珠黃而痛苦不堪。同樣的道理,這是一定的。我們人若是藉著錢快樂,他就會因爲錢痛苦,藉著名快樂,就會因爲名,惹上殺身之禍。就像競選一樣,報紙上也有報道,爲了競選,蔡慶源被開槍警告。所以說我們人無法自在,于中自在,大徹大悟的人,對名利、什麼男女、感情、這個世間的一切事情,都跟沒事情發生一樣,不來不去,沒有事,畢竟空。我感受到這個無生的時候,我一直贊歎:佛陀實在是太厲害了!最近一年我一直每一次內心都有一種呐喊、呼喚,一種贊歎佛陀,我根本無法形容。這無上甚深微妙法,爲什麼佛陀能夠悟到這種不生不滅的本體,因爲我們有感受到無生的氣息,我就能了解,佛陀在這個千變萬化的世間裏面,他能夠悟到不生不滅的本體。像我們現在,你們有沒有感受我不知道,我就開始有感受這個無生的東西,沒有事情,一切都沒有事,沒有發生過任何事。過去事已經過去,未來事不可知,現在每一個動點都在變化,根本不值得執著。無生,當下就是自性空的東西。內心裏面一直很贊歎佛陀,爲什麼這麼無上微妙的佛法,這個法只有佛陀能夠去體悟呢?今天我們若是沒有聽到這個佛法,也是很悲哀。所以我們是一個很幸運的人,我們悟到這個不生不滅的本體,當下就是,于中自在,縱橫自得,從前所過的日子就不一樣了,以前的修行就不一樣了。所以今天普門雜志傳真給我,他這幾天要來訪問我四十歲的心情。法師,你四十歲的心情是什麼?你二十歲的心情,叁十歲的心情,四十歲的心情是什麼?我二十歲的心情,正在找修行的方向,我叁十歲的修行,都是用意識心在修行,等到四十歲的今天,我發現我完全沒有在修行。所以他就問:請法師用最簡單的句子,描述你四十歲以來的心情。我就告訴他們,我就作一首詩句,我也會作詩哦,那是他們要我作的,我就作了一首:行住坐臥日日忙(每天都在忙碌),畢竟空性不必慌(畢竟空性,你慌也沒有用),若問四十心情意(就是這個心情是什麼感受),請聽恒河無生曲。很滿意。請聽恒河無生曲,那就是我的心情,一切法無生,本來就沒有任何事。可是我們人就硬要逼死自己,沒事偏偏搞成有事,然後就變得很嚴重了。若是大徹大悟之人,完全沒有事,天底下都沒有事,再大的事也一樣沒事。所以于中自在,這才叫做慧眼。
【見無所見。名爲法眼。】
見無所見,見性一直産生妙有,雖見到一切相,無所見,等于什麼現象都不能困擾他。見無所見,不是說什麼都沒有看到,不是這個意思,見性一散發出來的妙有,雖見到一切相,但是等于無所見一樣,無所見就等于空。所以見無所見,就是說見性一直發揮出來,等于平等的心性,開展出來的時候,跟無所見一樣,就是等于沒有執著,見無所見,雖見一切法,而無所執著一切法,所以見無所見,名爲法眼。再來最後,離兩邊,到最後一定離兩邊。
【無見無無見。】
無見就是不見一切法,不立一切法,一切法畢竟空,無見。一個人修行修到一切法畢竟空,有哪一樣障礙得了他?有哪一樣會令他痛苦?哪一樣東西值得他痛苦?就算你如何贊歎,他也完全沒有感覺,他只會說你有修養啊,對不對?所以說他今天問我一個問題:法師,你以一個默默無聞的修行人,寂寂就是默默無聞的修行人,突然竄紅變成大法師,你如何在名利供養當中不被迷失,我寫了一句:一切法不受。本來就沒有的東西,你一直要說迷失什麼,對不對?本來就一切法不受,本來就沒有的東西,一個法師的成就,也要感恩無量無邊的衆生,雖有無量無邊的衆生,實無體可得,根本就沒有衆生可得,也沒有諸佛可得,佛跟衆生也是對立性安排的名詞,哪裏有迷的東西呢?一做大法師,就被名聞利養迷惑了,那稱什麼大法師呢?這個【大】就是絕對,對不對?一切法不受。我告訴他們:將所有的功德,歸究給臺灣的高僧大德、一切護法居士們,一切法不受。單獨一個人怎麼可能成就呢?《華嚴經》就講得很清楚了:十方叁世一切佛,我因感恩無量無邊衆生,所以常在穢土示現,以有衆生故,所以一切諸佛而得成。因爲有衆生,諸佛才能成,沒有衆生磨練,佛就無法生。同樣的,因爲有衆生,你才能夠做大法師,這怎麼會是我們的功勞呢?這根本不是我們的嘛,是所有一切衆生的功勞,連迷都沒有,這個名詞都沒有。無見無無見,無見,一切法沒有執著,等于沒有看到一樣。那麼無無見,連這個無見,也沒有所謂的無見,不能說我沒有看見,叫做修行,說我沒有修行,叫做修行,常常說:我沒有修行,我沒有修行。這也是一種執著。所以無見就是破除一切法,不可得,一切法不可得,叫做無見。無無見,連那個不可得的,也不可以執著。
【名爲佛眼。】
簡單講就是離兩邊。
【又雲:大乘。最上乘。其義雲何?】
【義】就是道理,要怎麼解釋呢?
【答:大乘者是菩薩乘。】
大乘就是菩薩,【菩薩】照理說應該稱爲【菩提薩埵】。菩提薩埵,這才叫做真正完整的名詞,我們現在所說的:菩薩菩薩。是因爲中國幾千年來的曆史所慣用的名詞,所以稱爲:菩薩、菩薩。所以佛法最先傳來中國,我們法師要回去中國大陸講經弘法,這是非常方便的,因爲曆史相同,文化相同,那麼語言相同、風俗相同、信仰也相同,所以臺灣的法師若是學成就了,要回中國大陸傳——不是傳宗接代,講太快了——傳法,就要回去我們自己的國土,中國大陸,真的啊。你要是去美國弘法,你就吃力了。譬如到美國要拜梁皇寶忏,那你就完了,美國人幾時聽過什麼是梁皇寶忏?Master what is 梁皇寶忏?你就得解釋:梁皇寶忏就是因爲梁武帝怎麼樣……然後他又會問你一句:什麼是梁武帝?每一句都要解釋。所以希望我這些徒弟學成之後,能回大陸弘法,我已經老了,我沒辦法了,我不能坐飛機,我也沒辦法,大陸沒什麼廁所可以方便。我把你們栽培成就之後,你們回大陸弘法,要把法傳出去,要傳出去。所以目標要放在中國大陸,這是佛教的大市場,大的市場,希望這些法師要學得有志氣一點,不要像師父這麼沒志氣,威鎮臺灣這一個角落而已,你們去大陸發揮,一個人分配一省,讓你們去度衆生,叁十幾個人,正好一人度一省。所以說我們是中國人,要度自己的同胞,比較得心應手,曆史相同,你現在回去大陸,你講國語大家都聽得懂,你到美國弘法,完全聽不懂,曆史不一樣。所以我們還是要度自己的中國,我們的目標還是放在中國大陸。大陸的北京佛教會,要請我去演講,上海玉佛寺、廈門的佛學院,全部都在聽師父的錄音帶,不過大陸現在的因緣尚未具足,要做菩薩實在是不簡單,說真的,很不簡單,要犧牲自己。所以菩薩這個名詞,在我們中國一聽就知道了,對其曆史由來,全都能了解,菩薩乘。
【最上乘者是佛乘。又問:雲何修而得此乘?答:修菩薩乘者。即是大乘。證菩薩乘。更不起觀。】
更不起觀,就是沒有所謂能觀跟所觀。更不起觀簡單講,就是沒有能所,更不起觀,連能觀的那個觀都沒有,說我們能觀照的心,所觀照的境界,那麼我們能觀照的心,當下就是無生,那就更不起觀了,連觀都沒有,本來就無生。清淨的菩提自性,是本來具足的東西,哪裏有能觀、所觀這種東西呢?更不起觀。
【至無修處。】
無修處就是不能從後天再學習了,已經恢複到本來的面目了,到無修的地方。所以你若是常常看到外面的人,自己贊歎…
《大珠和尚頓悟入道要門論》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