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六祖壇經(第二品)隨緣開示▪P2

  ..續本文上一頁自性本空,奈何你對它的好跟壞起爭執跟分別呢?我們自己生一念的執著,把我們的本性分裂了,這就不是我們的本性了。我們的本性是看到任何東西都很歡喜,沒有因爲他的有錢、沒有錢,也不會說這是是、這是非,而産生強烈的一種牽製意識,所謂牽製,實在是沒有。所以說本來我們可以過的很快樂,這句話很有學問的哦,你不要看這個很平淡,本來我們可以過得很快樂,可是我們卻過得很痛苦。爲什麼?就是沒有智慧,當我們有智慧,透視的智慧的時候,任何事情到我們的面前,縱然別人無中生有的攻擊你,你都會很歡喜的,你知道他來誹謗,當下就是無常法,這種漫罵有一天他會消失的,這只是短暫的一種不同的境界現前而已。所以我們一個大修行人,他是 contrlhismind (控製)他整個意志,不讓他動念,久而久之就會無念,然後本性就會因爲不動念,而顯現出一種智慧,就變成無念而念,自然産生智慧之念。所以我們今天如果不先控製住我們的心態,我們沒有辦法去了解本性是什麼。

  諸位!我教你們做一天的佛陀,很簡單!用控製的,施以方便語,記住!要無所著,任何事情要「放下」兩個字,假如說你肯聽我的話,你明天可以用這種方法試試看,那種日子跟佛一樣的,沒有什麼兩樣。佛子安住于無所著,即是佛受用。如果求佛道的衆生,安住在無所著那個意境,就是佛受用,就是佛安住的地方。

  所以說強製、強烈的,用意識上去控製某一種事情,這個意識,後面又有敵對意識,有一天控製不住的時候,他就會發瘋。所以我們講忍耐忍耐忍耐,如果你忍耐,沒有了解我們本性的時候,這種忍耐就完了!碰到什麼事情,一生氣起來:我要忍耐!一生氣起來:我要忍耐!那這種起伏作用,你說要搞到幾時才罷休?要什麼時候才不會忍耐呢?他有一天忍不下去、壓不下去了, broken (爆發)出來,你完了!我們這種修行是不對的!要用什麼?要用觀照的。忍耐的當下,就沒有所謂的忍耐,今天他來侮我 ,這個人本身是無知,我們不要管他就好嘛,他有權利批評我、侮辱我、攻擊我、無中生有的誹謗我,我有權利不要聽,你爲什麼不享受你的權利呢?講到這個地方你怎麼不鼓掌呢?(師笑)笨笨的、反應那麼慢。(衆鼓掌)所以說你要記住,他有權利讓我們來生氣,我們有權利不要看,不要生氣, why ?你爲什麼不享受你的權利?就無所著,就放下,就是這麼簡單的事情啊。

  人家說;「哎呀師父啊!你這麼很忙,很辛苦!」

  「哦,不辛苦,不忙,不忙!」

  「忙」是怎麼寫啊?心亡了,心沒有叫做忙!我說:我很閑啊!一天到晚都閑著沒事啊。師父會不會很煩?我不曉得要煩什麼,不知道啊?我即沒有老婆,也沒有兒子,也不需要去標會,擔心被人倒會,又沒有在做股票,你說要煩什麼?我不知道啊!要煩什麼不知道,真的不知道啊!那你說我要修行,修行我自己知道的,意境是什麼嘛,當然我很清楚啊。那煩什麼?那道場,道場就隨緣嘛,能蓋我們就一直蓋起來嘛,雖然花了一億多,我們還是很順利的蓋起來嘛,可見慧律法師還是有一點點的福報嘛,是不是?我們花了一億兩千萬蓋了一個文殊講堂,一樓一樓加起來大概兩千坪左右。 所以說痛苦來自于無知,無知來自于無明,無知的衆生他就活得很痛苦。 所以說不要說你當醫生,你今天就是念了十個博士、一百個博士都沒有用的,這個智慧是抵不過出家人的,希望你相信啦。真的!

  愚癡的人,或者是大智慧的人,佛性本來沒有差別。所以四肢健全的人,長的漂亮的人,不一定比那個殘廢的人會修行,因爲修行不是用腳,也不是用手,是用心去悟啦。少一只腿、少一只手,但是確實沒有少那個心,心還是存在,有心就有本性,有了本性,我們有一天就會開悟。所以說:當知愚人智人佛性本無差別,佛性是平等的。

  

  【善知識,世人終日口念般若,不識自性般若;猶如說食不飽,口但說空,萬劫不得見性,終無有益。善知識,“摩诃般若波羅蜜”是梵語,此言大智慧到彼岸。此須心行,不在口念。口念心不行,如幻如化,如露如電。口念心行,則心口相應,本性是佛,離性無別佛。】

  善知識,我們世間人每天都在念般若,卻不識自性本然的大智慧,就好像說食不飽,只是口裏說空,萬劫也不能見性,結果還是毫無意義。善知識,“般若波羅蜜,是梵語,翻譯成中文是大智慧到彼岸。這必須是落實于心念,與空說無關,如果只有嘴巴念,心不去悟道,那麼就如如如化,如露如電,無實際意義。我們嘴巴念,心裏也去做,叫做心口相應。我們的本性當下就是佛,離開了這個本性,就沒有其他的佛。

  我們每天都念:「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無無明亦無無明盡」無眼,無耳,咦?統統有,怎麼講無呢?無眼、耳、鼻、舌,統統有,他講沒有。糟糕了!他念到那個地方,他念到:眼睛,咦?有啊!無耳?也有啊!統統有啊,怎麼沒有呢?念了《般若心經》念了幾十年,他搞不清楚,書念的再好,沒有師父講,他也不能開悟。所以,我講的那一套《般若心經》希望你們買回去聽,你就知道那個功夫之深啊,真的!我是講本性啦,不是指我啦,佛陀的那個法,那實在是太好了!

  你不了解我們的本性,這個般若,就像說食不飽,整天講那個多好吃,那個多好吃,可是你吃不到啊。我們嘴巴裏面講的,這個空,那個空,但是對空他根本不了解,所以說萬劫不得見性,對空的思想沒有辦法了解,那當然就沒有辦法,看不清楚我們的本性,一點益處都沒有。

  我們需要用心下去觀照,不是在口念,所以一個人有沒有修行,可以在他的行爲當中看得出來。我現在告訴你,你注意聽,很簡單可以判斷一個出家人有沒有修行,如果有一個出家人,他告訴你他有神通,他能夠給你消災解難,可是他碰到事情脾氣發的很大,我告訴你保證沒有開悟,保證的!開悟的聖者他絕對不會生氣的。開悟的聖者會生氣,只有一種情形,就是在教導徒弟的時候,知道這個根器夠,他才會用生氣的去教導徒弟,要不然一個開悟的人,他用生氣的來教導徒弟,那笑死人了!最簡單的,我告訴你很容易的分辨一個人開悟與否,如果你去的時候,他一直告訴你他有神通,他持什麼符咒可以加持你,馬上得到什麼解脫,來了摩個頂,馬上不會拉肚子,那是神經病!

  我們臺灣啊很不幸,來了一個清海,又跑出一個盧聖彥,很不幸!佛教的不幸,衆生就無知的跑去灌頂,結果股票大輸特輸,不但沒有消災還破財。有正知正見,開悟的人,他哪裏是這樣子的,自己顯什麼神通啊,你們聽我這麼多錄音帶,我有告訴你我有神通嘛?我有沒有告訴你,我很會修行?有沒有告訴你說我很了不起,不得了的一個聖者啊?沒有啊!開悟的聖人他也不會講的,開悟的聖人,他處理事情的方式以圓滿爲主,絕對沒有仇視,如果真的沒有辦法解決他就認了。譬如說我的講堂,假設說被人家占據了土地,我用種種的管道,用在家人跟他去控告,如果沒有辦法要回,那麼就是我們叁寶的業障,我們不會厮殺的,不會請槍手砰!砰!不會用這種方式。所以說我們懂得智慧,懂得認命,所以我們眼睛裏面,從來不恨那一個衆生,這個衆生縱然怎麼樣子攻擊我、誹謗,乃至是說要讓我們死,我們也不會去跟他計較,爲什麼?因爲我們有永恒的忍辱,不會是像世間人:我要忍耐!我要忍耐!沒有的,我告訴你,聖人沒有忍耐,因爲叫做無生法忍,沒有所謂的忍,因爲根本自性就本空,你忍個什麼東西呢?對不對?他來欺負我們的時候,他的手,他的腳,你分析他的全身都是無常法,他的全身本來就是空的,沒有所謂的侮辱不侮辱的,所謂的侮辱,是我們內心裏面産生一種觀念,他牽製著我們,我們被他所牽製,所以他侮辱我。所以說我們本身修養不夠,就會說人家侮辱我。如果說是釋迦牟尼佛話,你拿刀子殺他,他都不會動到一個念頭,他那裏有什麼侮辱不侮辱的,就是我們的業障,認了!就是這樣子,就是那麼單純,就是這種智慧嘛!所以我們當醫生的人、當護士的人,就是很簡單了是不是?

  當醫生的人,我們就內心裏面常常這樣觀照自己,他今天有病苦(就像我自己這樣子的)我們心很難過我們要一直好好的照顧他,你做醫生的人不能煩。你若煩了的話,就完了!那麼多的病患,做醫生的人沒有幾個不煩的,因爲我也當過醫生,你們當過那個是打針醫生,我是當心理醫生。

  我舉個例子給你聽,有一個老公老告訴我,他的老婆對他很好,老婆死亡時也留下很多錢給他,這個老公很高興,但老婆去世後一天,他發現老婆外面討客兄(紅杏出牆)。他老婆死了,他一直恨在心裏面:我對我老婆這麼好,她對我這麼不忠貞,恨、恨!恨到有一天要爆發了,找到我:師父啊,你慈悲慈悲跟我開示一下,我對老婆是忠貞不二的,她竟然移情別戀愛上別人,到她死以前我沒有發現,死了以後我發現了,我是一直氣憤她、我一直憤怒她。我說:死了多久?叁年,哎呀!死了叁年了,這一塊石頭還放不下。然後我就問他:那你現在能夠如何?他說:我不知道,我很痛苦!我說:你有權利不要痛苦啊,你爲什麼不要享受你的權利?他說:咦?對對對!你怎麼不享受你這個權利 --- 甯靜的內在、安詳的內在呢。你不需要忍耐,我說:有什麼好忍的?死了就剩下一堆骨頭,你恨她,恨什麼?恨骨頭、恨鼻子、恨頭啊,恨她什麼啊?她現在已經爛了,屍體都爛了,你恨她什麼啊?這就是無知,就是如同我們剛剛講的那一句「情生智隔」。情生,智慧就顯現不出來,就被關在牢籠裏面了。所以我們做什麼事情不要用感情,要用理性。理性必須建立在智性之上,智性必須建立在空性之上。

  我們今天全世界的人都是嚴重的錯誤,講起話來:…

《六祖壇經(第二品)隨緣開示》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 继续阅读 ▪ 頓悟本心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