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的觀念,沒有一個固定的形式來講心,所以你講心是什麼?這心不是什麼。心的過濾就是我們的本性,但是要記住!你一定要記住, 用惡的一面來襯托出善的,善的一面也是執著。 所以說本性善跟惡全部要放下,包容、存在。
有的人就不了解了,那師父!那你對那些殺人、放火的事情,你認爲呢?你說善跟惡無所著嘛。他把這個無所著當作是放棄,他把這個無所著當作是不管,錯了!什麼時候是這樣講本性的呢?這個不是本性啊。就是說他是壞人,我一定要把他抓起來,然後用對治的法律去對治他,這個就是慈悲,我們爲了要救他,懲治他。所以說善跟惡是分別得很清楚,但是沒有分別的執著性,叫做雖分別而無分別性,是名本性,我們一定要記住,雖然分別一切事情,我們善惡很清楚,雖分別而不做分別想,不可以有分別這個念頭,想就錯了,想的話就是執著。
「若見一切人惡之與善,盡皆不取不舍,亦不染著,心如虛空,名之爲大。故曰摩诃。」 這一句很重要很重要!這幾個字你今天你把它寫下來的話,那今天這一趟就值回票價了,雖然計程車坐了一百多塊,沒有關系!這一句話就值一百塊以上的,你注意聽啊!看到一切人的惡跟善,不可以有取、有舍。取是什麼意思?這個惡的話,我要去做那就不好,善的話,我做善事的話,我要去取、去執著,我今天布施給文殊講堂一百萬,你看看,我偉不偉大?你看!這個柱子上都沒有寫我的名字。這個「取」就是做善的執著,就是取。善之與惡不取,不舍,也不可以舍離啊,你今天你做善事,也不可以舍離這個善事啊,不執著這個善事,但是也不可以舍離善事,善事我們還是要做。意思就是做善事無所執著。但是做善事我們也要查清楚啊,你譬如說現在的很多假的出家人,到處化緣,我們也搞不清楚他是真的是假的,如果是確實是真正的出家人,我們供養那沒有話講。所以說還有很多的寺廟,或者是很多的什麼什麼堂,派人化緣,你也搞不清楚那是真的是假的,還有那些殘障的,在地上專門拖著賣東西的,據說那個有集團。世界上最可惡的事情,就是利用人性的弱點斂財,這是最可惡的人,他明明知道我們會同情這些殘障的人,然後來利用殘障的人斂財,這種人罪過無量,當下十九層!
又有這個迷惑的人、衆生,空心靜坐,什麼叫空心靜坐呢?什麼事都不去想它,就是愣頭愣腦的坐在那裏,坐著,百無所思,什麼都不去想,就問人家:你看我像不像觀世音?你看我像不像地藏王?哎呀!真是客家話講的:神經病!不懂佛法然後自己亂修行,然後搞的糊裏糊塗的,也摸不清楚那到底是什麼,也弄不清楚。像這樣子的人啊,傻呼呼的坐在那個地方,以爲說空出一切的妄想,坐在那裏百無所思,像死人一樣不去想它,這一種人,不可以跟他講話,意思就是沒有用,那是完全誤解我們的佛性,因爲他們邪知邪見。
【善知識,心量廣大,遍周法界;用了即了了分明,應用便知一切。一切即一,一即一切;來去自由,心體無滯,即是般若。】
善知識,我們胸量很大,遍周法界,所有的盡虛空界、遍法界,都有我們清淨的內在。當我們有所作用,就了了分明,清清楚楚。一切即一,一即一切;來去都自在,心不會停滯在任何一點上,這就是般若。
這好比說,我跑到榮總來,我有清淨的內在,我跑到高雄去,也有一樣盡虛空界,遍法界那種胸量,跑到臺北來也有,跑到那裏統統有盡虛空界,遍法界那種胸量。
如果你記住師父幾原則,哇!那你今生今世你用不完,比你賺一百萬、一千萬,都值得,只有幾個原則:
第一、永遠不生氣。你說:這不可能!不可能才叫做修行啊,那可能的話你修什麼行?我們明天學習做佛菩薩,做了叁天忍耐不住,我要爆發了,叁天而已。千萬記住!不要生氣,這是很重要的,我講這一句話是警告我自己,不是警告你們,因爲我這個人脾氣很壞,所以我警告大家,就是警告我自己:不要生氣。
第二、絕對尊重衆生,縱然他有缺點,我們不要看他,如果需要的話,我們警告他,善意的勸告。如果你做得到這第二點,那就沒有紛爭。
第叁、交換立場。當你看到一件事情很煩惱的時候,你交換立場,你不是他,他不是你,你不要替人家擔憂,你不要主觀意識的批判人家,因爲你不是他,他不是你,我們應該設身處地的交換立場。
第四、秒秒保持觀照。你知道你在說什麼,清清楚楚,這最難的!你在想什麼,你二十四個小時,你都很清楚的,你在想什麼,你在做什麼,我這句話出去有沒有傷害到別人。我告訴你,我的特別的優點,你們做不到的,我胸量很大,真的,我這個人胸量很大,可以包容一切。這個要好好的學習,我這個不是自吹自擂的,這是真的做到這樣子的,所以我自己一個人 designed (設計)那個文殊講堂,每天早上花費多少的時間去監工,應付多少的帳目,我從來沒有動到一個念頭,去對那個工人生氣的,絕對不會的。那些工人做到今天他一直說;哎呀!我們做了一生一世的工,沒有看過一個這麼有修養的師父,不曾看過這麼有修養的老板。
這很簡單!爲什麼?他罵我們一句的時候,我們也罵一句,他說:跟你走(臺語叁字經諧音——罵人的話)你也:跟你走!一來一往互相叫罵,這樣有什麼意思呢?這個不能講的很直啊,這個點到爲止啊,臺灣的叁字大明咒嘛!他動不動就:跟你走,我也:跟他走,這樣就吃力了!二個人就對罵起來了,知道意思就行了。這是沒什麼意思,但是這像狗一樣的,他沒有修身養性,他跟你咬一口,你也趴下去跟他咬一口,那這像什麼,不可以這樣子。
他們說:這個慧律法師哦,這個給他在世間做事業,哦!一級棒,嘎嘎叫!因爲我們是出家,我們了解修養進退尺度,知道怎麼樣做,我們絕對不會像世間人,工作很認真,要領錢,開六個月的票,我不會這樣子的,你認真的做,多少錢馬上開給你,一毛錢都不會少,工人就很有起勁了,要不就是他們工作很勞累的時候,買維士比請他們,只要認真的工作就好了,就這樣子。所以說應付這個工人真的還是要有一套的,很難!
所以說我們今天啊,用既了了分明,我們要清清楚楚,每一分、沒一秒,都知道你在做什麼、你在想什麼,我這樣有沒有傷害到衆生,那這樣的話,你永遠不會去得罪別人。
第五、沈默是金。這是最簡單的,一般人啊造口業、散亂心啊,就是由這個嘴巴來的,尤其是女人這一只嘴巴,那個叁十歲到四十歲、四十歲到四十五歲,你說她懂嘛,她懂得不少,嫁了人又生叁、四個小孩,你說她不懂,她又懂得一些。你說她都懂嘛,她又一樣也不懂,她就是像那種半調子的五專生,五專就是即不像大學也不像高中,像不上不下的五專生,這很慘的!所以我碰到叁十五歲以上到四十五歲的女人,哼哼哼!哦!都很注意。我最喜歡的就是那個年輕的,年輕的男同學、女同學,他很年輕,他很單純,學生嘛。
我們要了解,我們能夠鞏固這幾點,哎呀!那真是生生世世是享用不盡,這個才是我們無量的財富啊,裝在這個心裏面,隨時掏起來,都取之不盡,用之不竭。所以說,錢是身外之物,那不是永恒的財富,智慧才是永恒的財富,恭喜大家!
你每一分、每一秒都控製你的意識,不讓它落入煩惱,不讓它落入憤怒,我們設身處地的替人家想,我們沈默,我們秒秒保持清淨的心態,用的時候就知道一切。那一起即一,所以的一切都會歸到我們的本性,就是「一」。一是絕對的意思,一切即一。一即一切,當我們自性本空一切的時候,一切的法都包括在我們的自性裏面。
「去來自由,心體無滯。」這是開悟的必須條件。讓我們的心來跟去統統沒有執著,就是沒有停止,就像臭水溝的水不通,不可以。記住!心去來自由,什麼叫去來自由?來者自來,去者自去,但無心于萬物,就是這個意思。去來自由,來不要煩惱它來,去你也不要煩惱它去,不要煩惱它,有一天生命總是會結束的,你就會悟到世間總是無常的,所以說心體無滯,我們心的這個體,它是沒有這個阻礙的,「滯」就是阻礙的意思,這個就是我們的般若。
【善知識,一切般若智,皆從自性而生,不從外入,莫錯用意,名爲真性自用。一真一切真。心量大事,不行小道。口莫終日說空,心中不修此行;恰似凡人,自稱國王,終不可得,非吾弟子。 】
諸善人,一切的大智慧都從自性而生,從你自己本身的自性生出來,不是從外而來的,切莫用錯了意,這才是真正的本性自用。一念悟到真,一切都是真的。心量廣大不落支節。千萬不要只是口裏說空,心中卻修此行;這就好像,自稱國王,但終究什麼也不是,這樣的人非吾弟子。
曾有一 小姐來師父那裏,她講:師父!給我摸摸頭開智慧。我說:摸頭幹什麼?她說:開智慧。我說:那摸別的地方呢?摸頭會開智慧,那摸別的呢?如果說摸頭會開智慧的話,那摸屁股呢?恩?智慧哪裏是用摸頭的呢?摸頭的意思不是這樣,摸頭的意思是說師父有修行,師父的身上産生一種電力,電力就是佛光,摸頭是說灌頂,跟你結一個善緣。如果說摸個頭就開智慧,那這就到龍發堂去,來!馬上就跳起來了,如果摸個頭就可以解決,那麼榮民總醫院馬上關掉,到 operate room (開刀房)去,躺著,頭一摸站起來了,馬上就解決了,是不是?所以這個騙人的啦,只是說給師父摸摸頭是說結個善緣,佛光普照給你,讓你平安,只是個祈福一個儀式。
因爲沒有正知正見,佛法講課沒人要來,如果說灌頂會消災,哇!就來了一卡車人,整間榮民總醫院會擠進好幾萬人。頂怎麼灌?來了弄一點水,摸摸個頭,幾萬個人這樣摸摸摸,幹脆摸屁股比較快啦,摸頭幹什麼?來來來!怎麼用這種方式來誘騙衆生呢?神經病!這本性是從自性而生,不從…
《六祖壇經(第二品)隨緣開示》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