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七疑 >
【問:彌勒菩薩,一生補處,即得成佛。上品十善,得生彼處。見彌勒菩薩,隨從下生。叁會之中,自然而得聖果。何須求生西方淨土耶?
答:求生兜率,一日聞道見佛,勢欲相似。若細比校大有優劣,且論二種。
一者縱持十善恐不得生,何以得知?彌勒上生經雲:“行衆叁昧,深入正定,方始得生。”更無方便接引之義。不如阿彌陀佛本願力、光明力,但有念佛衆生,攝取不舍。又釋迦佛說九品教門方便接引,殷勤發遣生彼淨土。但衆生能念彌陀佛者,機感相應必得生也。如世間慕人能受慕者,機會相投必成其事。
二者兜率天宮是欲界,退位者多。無有水鳥樹林風聲樂響,衆生聞者,悉念佛發菩提心伏滅煩惱,又有女人皆長諸天愛著五欲之心。又天女微妙諸天耽玩不能自勉,不如彌陀淨土水鳥樹林風聲樂響,衆生聞者,皆生念佛發菩提心伏滅煩惱。又無女人二乘之心,純一大乘清淨良伴。爲此煩惱惡業畢竟不起,遂至無生之位。如此比校,優劣顯然,何須致疑也。
如釋迦佛在世之時,大有衆生見佛不得聖果者如恒沙。彌勒出世亦爾,大有不得聖果者。未如彌陀淨土,但生彼國已,悉得無生法忍,未有一人退落叁界,爲生死業縛也。
又聞西國傳雲,有叁菩薩,一名無著,二名世親,叁名師子覺。此叁人契志同生兜率願見彌勒,若先亡者得見彌勒誓來相報。師子覺前亡,一去數年不來,後世親無常,臨終之時無著語雲:“汝見彌勒即來相報。”世親去已叁年始來。
無著問曰:“何意如許多時始來?”
世親報雲:“至彼天中,聽彌勒菩薩一坐說法,旋繞即來相報。爲彼天日長故,此處已經叁年。”
又問:“師子覺今在何處?”
世親報雲:“師子覺爲受天樂,五欲自娛在外眷屬,從去已來總不見彌勒。”
諸小菩薩生彼尚著五欲,何況凡夫?爲此願生西方定得不退,不求生兜率也。 】
譯:
問:彌勒菩薩是補位佛,下一次就是它在娑婆世界修行成佛。修得上品十善,往生兜率天見彌勒菩薩,將來與他一起下生人間,彌勒菩薩龍華叁次說法就能證得聖果,我們又何必往生西方淨土呢??
答:生兜率天,也能一日內聞道見佛,與西方極樂相差無幾,但若細講起來,還有不少的差別的。下面就說兩種。
一,縱使行持十善業也不一定能夠生彌勒兜率內院,何以見得?彌勒上生經中說:“要行叁昧法,深入正定,才能夠生兜率內院。”而且還沒有方便接引。這就不如阿彌陀佛有本願力和無量光明的加持,只要是念佛的衆生都攝取不舍。而且釋迦佛還爲我們說了西方淨土的九品往生, 殷勤的告訴我們要往生西方淨土。只要衆生能夠常念阿彌陀佛,因緣具足感應道交就一定能夠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這就好像世間的兩個相互欣慕的人,只要一有機會,他們必定能一拍即合。
二,兜率天還屬欲界,修行退位的很多。沒有像西方淨土那樣的水鳥、森林、風聲說法使聞者都能發菩提心的好條件,而且兜率天還有仙女,且有五欲心,貪玩而不能自拔。西方淨土沒有女人也沒二乘人,都是大乘菩薩,與他們爲友不會有煩惱的産生,必定能夠證得無生法忍。這樣一比較,好壞自然就清楚明白了,還有什麼好懷疑的呢?!
再例如釋迦佛的時候仍然有極多的人見得佛但卻並沒有證得聖果,彌勒下生也會如此,會有很大一部分人不能證得聖果,這就不如在西方極樂世界,只要是往生到那裏的都一定能證無生法忍,根本不會退轉叁界來世而被生死所縛。
西國傳中有這樣的記載:無著、世親、師子覺叁個菩薩一起約定要生兜率天見彌勒菩薩,如果誰先去見了彌勒菩薩一定要告訴還沒去的人。師子覺先去了,但卻數年不見回音,後來世親菩薩因無常到來臨命終時,無著就對他說:“你見了彌勒菩薩就趕快回音告訴我。”世親一去就是叁年,叁年後才回來。
無著就問他說:“怎麼這麼長時間才來啊?”
世親就回答說:“我到了那裏才聽了一場法就即刻趕來,只是因爲兜率天的時間過的慢,所以那裏很短的時間這裏就已經叁年了。”
無著又問道:“師子覺現在在哪裏?”
世親回答說:“師子覺因迷戀天樂,沈迷在五欲裏,只能當彌勒菩薩的外眷屬,所以到現在也無緣見彌勒菩薩。”
諸小菩薩生到那裏都貪著五欲,我們凡夫又怎麼能行呢?正因爲此,所以要生西方淨土而不生兜率天。
注:
「 問:彌勒菩薩,一生補處,即得成佛。 」
釋迦牟尼佛入滅,是娑婆世界第四尊佛,當來下生彌勒佛,是第五尊佛,在人壽八萬歲時,來此世界度衆生,所以說彌勒菩薩一生補處。作筆記: 補處就是補佛的位子 。就像太子補皇帝之位。彌勒佛待此生在兜率天宮盡後,就要下降世間來示現成佛。
「 上品十善,得生彼處。 」
彼處就是兜率天宮,我們所說的第四天。這句意思是你若在娑婆世界行上品十善,加上修習定禅定,就能得生彌勒淨土,見到彌勒菩薩,之後隨從下生。作筆記:隨從,是指 將來 隨從彌勒菩薩下降人間,叁會說法(注,叁會指彌勒菩薩龍華樹下成佛後,叁度法會,廣度衆生),聽法證果。注意是 將來 跟隨彌勒菩薩來到娑婆世界降生。
「 叁會之中,自然而得聖果。何須求生西方淨土耶? 」
叁會,釋迦牟尼佛講經叁百余會,彌勒菩薩一生講經只講了叁次(若是錯過這叁次就沒有機會喽﹋)。意思是說,將來跟隨彌勒菩薩投胎出世于世間,在彌勒佛叁會說法當中,自然證得聖果,何必還要求往生極樂世界呢?
「 答:求生兜率,亦曰聞道見佛,勢欲相似。若細比較,大有優劣。 」
勢欲相似,說起來差不多相同。這句意思是,聽起來同樣是聞道、同樣是見佛,若是詳細來比較,就大大有好壞之分了。極樂世界與彌勒淨土有很大的差別,下面要詳細說明。
「 一者,縱持十善,恐不得生。何以得知?《彌勒上生經》雲:“行衆叁昧,深入正定”,方始得生。 」
雖然你行十善,也不一定能投生兜率天宮,見到彌勒菩薩。怎麼知道是這樣呢?《彌勒上生經》上講了往生彌勒淨土之難,難到什麼程度?「行衆叁昧,深入正定。」衆叁昧是指行住坐臥都在叁昧之中;有智慧的定稱爲正定,沒有智慧的定是邪定,要有充滿智慧支持的正定。一切行都要在叁昧中、正定之中,才能得生彌勒淨土。
「 更無方便接引之義。不如阿彌陀佛本願力、光明力,但有念佛衆生,攝取不舍。 」
而且,彌勒淨土沒有方便接引,不像阿彌陀佛淨土,臨終念十句就有佛來接引。所以我常用一個比喻,往生他方淨土譬如聯考,每一科都要考九十分,你才有可能被錄取;而西方極樂世界,則是六十分就能入學了。爲什麼呢?因爲我願力深切啊,不必修到正定叁昧現前,只要能暫時伏惑就可以了。
像我從前參加考試,投考建國中學,叁、四萬個考生中才錄選一千叁百人,競爭非常激烈,南部、中部、北部的人全都來到北部考試,非常難考。我要早知道這麼難考就不考建國中學了,應該去報考高雄的叁信、樹德﹋(注,高雄的女中)不過可能不會上,因爲全校都是女生,只有我一個男生上課會很奇怪﹋而相對于去其他淨土,我們要去極樂世界就比較輕松了,阿彌陀佛淨土既莊嚴,又清淨,又好修行,最重要的是佛大慈大悲!所以只要你認真念佛,不要繼續造惡,過去曾經造過的惡業好好求忏悔,回光返照,趕緊斷惡,趕緊行善,好好一心發願往生,還是有的救的﹋
而彌勒淨土就沒有方便接引了,所以下面才說「不如阿彌陀佛本願力、光明力」,只要你念佛,必定攝取不舍。因此我跟諸位講,要以念佛爲主,念佛就像吃飯,是主食,是最重要的;其次的時間才是念大悲咒、念往生咒,不要本末倒置。所以再次奉勸諸位:看清楚這裏是「但有 念佛 衆生便攝取不舍」,沒有說念咒,是念佛哦。
「 又釋迦佛說九品教門,方便接引,殷勤發遣,生彼淨土。 」
九品包括上品的上上品、上中品、上下品,中品的中上品、中中品、中下品,下品的下上品、下上品、下中品、下下品,一共九品教門來方便接引,其實不止九品而已,而是有無量品,九品是方便說。殷勤就是一遍又一遍勸導,發遣就是指示應該發願生彼淨土。無論如何,就算粉身碎骨,浮沈生死,都要記得往生極樂世界。娑婆世界實在沒什麼好留戀的,一定要放下!
現在我們即將要做水陸大法會,水陸法會就是將祖先的名字寫成牌位超度,還要燒西方船。我曾經看《水陸感應》,在大陸有人善根深厚,在做水陸法會時就有很多感應,有人看到西方叁聖;有人看到西方船載著很多衆生飛過天空,往生西方;有的是父母往生後,來給兒女托夢感謝他們,那時候可能沒有電話啦﹋
講到這種事,我也有個例子,我在新加坡曾向人吹噓,若是家中父母亡故,或是已故的祖父母或其他亡者,你只要拿相片來,我就幫他回向,于是新加坡就有人寄了張亡者的照片給我。因爲昨天忘記拿去回向,就擺在我房間裏,結果昨晚「他」就來了﹋在我睡覺的時候,不是托夢哦,很清醒的。我說:我知道!我知道!明天我就拿去幫你回向!所以要知道鬼道衆生很痛苦,在世沒有修行,還是要靠法會。所以要論法會,說真的還是有這個必要,絕不是沒有必要的。所以我們最大的目的不是要賺錢,實在是爲了超度陰間的衆生。現在陰間已經非常熱鬧了,知道我們講堂要辦水陸,已經很歡喜地在等候了。因而在水陸法會中有所發心的人,都有無量的功德,尤其是來幫忙的人,書寫、收款、招待法師,功德無量。所以我們呢,不要等死後才要別人做水陸來替我們超度,在世時自己趕緊念佛才是最重要的。以上就是「殷勤發遣,生彼淨土」。
「 但衆生能念彌陀佛者,機感相應,必得生也。 」
只要你…
《《淨土十疑論》譯解 7》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