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净土十疑论》译解 7

  < 第七疑 >

  

  【问:弥勒菩萨,一生补处,即得成佛。上品十善,得生彼处。见弥勒菩萨,随从下生。三会之中,自然而得圣果。何须求生西方净土耶?

  答:求生兜率,一日闻道见佛,势欲相似。若细比校大有优劣,且论二种。

  一者纵持十善恐不得生,何以得知?弥勒上生经云:“行众三昧,深入正定,方始得生。”更无方便接引之义。不如阿弥陀佛本愿力、光明力,但有念佛众生,摄取不舍。又释迦佛说九品教门方便接引,殷勤发遣生彼净土。但众生能念弥陀佛者,机感相应必得生也。如世间慕人能受慕者,机会相投必成其事。

  二者兜率天宫是欲界,退位者多。无有水鸟树林风声乐响,众生闻者,悉念佛发菩提心伏灭烦恼,又有女人皆长诸天爱著五欲之心。又天女微妙诸天耽玩不能自勉,不如弥陀净土水鸟树林风声乐响,众生闻者,皆生念佛发菩提心伏灭烦恼。又无女人二乘之心,纯一大乘清净良伴。为此烦恼恶业毕竟不起,遂至无生之位。如此比校,优劣显然,何须致疑也。

  如释迦佛在世之时,大有众生见佛不得圣果者如恒沙。弥勒出世亦尔,大有不得圣果者。未如弥陀净土,但生彼国已,悉得无生法忍,未有一人退落三界,为生死业缚也。

  又闻西国传云,有三菩萨,一名无著,二名世亲,三名师子觉。此三人契志同生兜率愿见弥勒,若先亡者得见弥勒誓来相报。师子觉前亡,一去数年不来,后世亲无常,临终之时无著语云:“汝见弥勒即来相报。”世亲去已三年始来。

  无著问曰:“何意如许多时始来?”

  世亲报云:“至彼天中,听弥勒菩萨一坐说法,旋绕即来相报。为彼天日长故,此处已经三年。”

  又问:“师子觉今在何处?”

  世亲报云:“师子觉为受天乐,五欲自娱在外眷属,从去已来总不见弥勒。”

  诸小菩萨生彼尚著五欲,何况凡夫?为此愿生西方定得不退,不求生兜率也。 】

  译:

  问:弥勒菩萨是补位佛,下一次就是它在娑婆世界修行成佛。修得上品十善,往生兜率天见弥勒菩萨,将来与他一起下生人间,弥勒菩萨龙华三次说法就能证得圣果,我们又何必往生西方净土呢??

  答:生兜率天,也能一日内闻道见佛,与西方极乐相差无几,但若细讲起来,还有不少的差别的。下面就说两种。

  一,纵使行持十善业也不一定能够生弥勒兜率内院,何以见得?弥勒上生经中说:“要行三昧法,深入正定,才能够生兜率内院。”而且还没有方便接引。这就不如阿弥陀佛有本愿力和无量光明的加持,只要是念佛的众生都摄取不舍。而且释迦佛还为我们说了西方净土的九品往生, 殷勤的告诉我们要往生西方净土。只要众生能够常念阿弥陀佛,因缘具足感应道交就一定能够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这就好像世间的两个相互欣慕的人,只要一有机会,他们必定能一拍即合。

  二,兜率天还属欲界,修行退位的很多。没有像西方净土那样的水鸟、森林、风声说法使闻者都能发菩提心的好条件,而且兜率天还有仙女,且有五欲心,贪玩而不能自拔。西方净土没有女人也没二乘人,都是大乘菩萨,与他们为友不会有烦恼的产生,必定能够证得无生法忍。这样一比较,好坏自然就清楚明白了,还有什么好怀疑的呢?!

  再例如释迦佛的时候仍然有极多的人见得佛但却并没有证得圣果,弥勒下生也会如此,会有很大一部分人不能证得圣果,这就不如在西方极乐世界,只要是往生到那里的都一定能证无生法忍,根本不会退转三界来世而被生死所缚。

  西国传中有这样的记载:无著、世亲、师子觉三个菩萨一起约定要生兜率天见弥勒菩萨,如果谁先去见了弥勒菩萨一定要告诉还没去的人。师子觉先去了,但却数年不见回音,后来世亲菩萨因无常到来临命终时,无著就对他说:“你见了弥勒菩萨就赶快回音告诉我。”世亲一去就是三年,三年后才回来。

  无著就问他说:“怎么这么长时间才来啊?”

  世亲就回答说:“我到了那里才听了一场法就即刻赶来,只是因为兜率天的时间过的慢,所以那里很短的时间这里就已经三年了。”

  无著又问道:“师子觉现在在哪里?”

  世亲回答说:“师子觉因迷恋天乐,沉迷在五欲里,只能当弥勒菩萨的外眷属,所以到现在也无缘见弥勒菩萨。”

  诸小菩萨生到那里都贪著五欲,我们凡夫又怎么能行呢?正因为此,所以要生西方净土而不生兜率天。

  注:

  「 问:弥勒菩萨,一生补处,即得成佛。 」

  释迦牟尼佛入灭,是娑婆世界第四尊佛,当来下生弥勒佛,是第五尊佛,在人寿八万岁时,来此世界度众生,所以说弥勒菩萨一生补处。作笔记: 补处就是补佛的位子 。就像太子补皇帝之位。弥勒佛待此生在兜率天宫尽后,就要下降世间来示现成佛。

  「 上品十善,得生彼处。 」

  彼处就是兜率天宫,我们所说的第四天。这句意思是你若在娑婆世界行上品十善,加上修习定禅定,就能得生弥勒净土,见到弥勒菩萨,之后随从下生。作笔记:随从,是指 将来 随从弥勒菩萨下降人间,三会说法(注,三会指弥勒菩萨龙华树下成佛后,三度法会,广度众生),听法证果。注意是 将来 跟随弥勒菩萨来到娑婆世界降生。

  「 三会之中,自然而得圣果。何须求生西方净土耶? 」

  三会,释迦牟尼佛讲经三百余会,弥勒菩萨一生讲经只讲了三次(若是错过这三次就没有机会喽﹋)。意思是说,将来跟随弥勒菩萨投胎出世于世间,在弥勒佛三会说法当中,自然证得圣果,何必还要求往生极乐世界呢?

  「 答:求生兜率,亦曰闻道见佛,势欲相似。若细比较,大有优劣。 」

  势欲相似,说起来差不多相同。这句意思是,听起来同样是闻道、同样是见佛,若是详细来比较,就大大有好坏之分了。极乐世界与弥勒净土有很大的差别,下面要详细说明。

  「 一者,纵持十善,恐不得生。何以得知?《弥勒上生经》云:“行众三昧,深入正定”,方始得生。 」

  虽然你行十善,也不一定能投生兜率天宫,见到弥勒菩萨。怎么知道是这样呢?《弥勒上生经》上讲了往生弥勒净土之难,难到什么程度?「行众三昧,深入正定。」众三昧是指行住坐卧都在三昧之中;有智慧的定称为正定,没有智慧的定是邪定,要有充满智慧支持的正定。一切行都要在三昧中、正定之中,才能得生弥勒净土。

  「 更无方便接引之义。不如阿弥陀佛本愿力、光明力,但有念佛众生,摄取不舍。 」

  而且,弥勒净土没有方便接引,不像阿弥陀佛净土,临终念十句就有佛来接引。所以我常用一个比喻,往生他方净土譬如联考,每一科都要考九十分,你才有可能被录取;而西方极乐世界,则是六十分就能入学了。为什么呢?因为我愿力深切啊,不必修到正定三昧现前,只要能暂时伏惑就可以了。

  像我从前参加考试,投考建国中学,三、四万个考生中才录选一千三百人,竞争非常激烈,南部、中部、北部的人全都来到北部考试,非常难考。我要早知道这么难考就不考建国中学了,应该去报考高雄的三信、树德﹋(注,高雄的女中)不过可能不会上,因为全校都是女生,只有我一个男生上课会很奇怪﹋而相对于去其他净土,我们要去极乐世界就比较轻松了,阿弥陀佛净土既庄严,又清净,又好修行,最重要的是佛大慈大悲!所以只要你认真念佛,不要继续造恶,过去曾经造过的恶业好好求忏悔,回光返照,赶紧断恶,赶紧行善,好好一心发愿往生,还是有的救的﹋

  而弥勒净土就没有方便接引了,所以下面才说「不如阿弥陀佛本愿力、光明力」,只要你念佛,必定摄取不舍。因此我跟诸位讲,要以念佛为主,念佛就像吃饭,是主食,是最重要的;其次的时间才是念大悲咒、念往生咒,不要本末倒置。所以再次奉劝诸位:看清楚这里是「但有 念佛 众生便摄取不舍」,没有说念咒,是念佛哦。

  「 又释迦佛说九品教门,方便接引,殷勤发遣,生彼净土。 」

  九品包括上品的上上品、上中品、上下品,中品的中上品、中中品、中下品,下品的下上品、下上品、下中品、下下品,一共九品教门来方便接引,其实不止九品而已,而是有无量品,九品是方便说。殷勤就是一遍又一遍劝导,发遣就是指示应该发愿生彼净土。无论如何,就算粉身碎骨,浮沉生死,都要记得往生极乐世界。娑婆世界实在没什么好留恋的,一定要放下!

  现在我们即将要做水陆大法会,水陆法会就是将祖先的名字写成牌位超度,还要烧西方船。我曾经看《水陆感应》,在大陆有人善根深厚,在做水陆法会时就有很多感应,有人看到西方三圣;有人看到西方船载着很多众生飞过天空,往生西方;有的是父母往生后,来给儿女托梦感谢他们,那时候可能没有电话啦﹋

  讲到这种事,我也有个例子,我在新加坡曾向人吹嘘,若是家中父母亡故,或是已故的祖父母或其他亡者,你只要拿相片来,我就帮他回向,于是新加坡就有人寄了张亡者的照片给我。因为昨天忘记拿去回向,就摆在我房间里,结果昨晚「他」就来了﹋在我睡觉的时候,不是托梦哦,很清醒的。我说:我知道!我知道!明天我就拿去帮你回向!所以要知道鬼道众生很痛苦,在世没有修行,还是要靠法会。所以要论法会,说真的还是有这个必要,绝不是没有必要的。所以我们最大的目的不是要赚钱,实在是为了超度阴间的众生。现在阴间已经非常热闹了,知道我们讲堂要办水陆,已经很欢喜地在等候了。因而在水陆法会中有所发心的人,都有无量的功德,尤其是来帮忙的人,书写、收款、招待法师,功德无量。所以我们呢,不要等死后才要别人做水陆来替我们超度,在世时自己赶紧念佛才是最重要的。以上就是「殷勤发遣,生彼净土」。

  「 但众生能念弥陀佛者,机感相应,必得生也。 」

  只要你…

《《净土十疑论》译解 7》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