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我們的清淨心,才真正是我們修行的根本。
【複次,須菩提!是法平等。無有高下。】
是法平等,無有高下,這就是絕對的平等,我們人若是能夠做到這八個字,那就不得了了。
爲什麼是法平等呢?意思就是說,《金剛經》所說的就是空性,空性的東西稱爲無自性。富有不會永遠的富有,貧窮不會永遠的貧窮,能幹的人,也不會永遠的能幹,表示說我們
在當前絕不能驕傲。簡單說,是法平等就是叫你不要驕傲的意思。一個人將自己本性的平等心放棄,而來運用意識,意識是有高低起伏的東西,會生起我慢。「我慢」換句話說,
也就是自尊心特別的強烈。 一個人自尊心特別的強烈,他就是世界上最脆弱的人。 世間上最脆弱的人不是弱者,而是自尊心很強的人,簡單說就是愛面子的人,那個死要面子的
人,就是世界上最脆弱的人,他會有一連無量無邊的痛苦。
舉一個例子來說,譬如說我們家沒有錢,可是大家都在拜拜,我就去借錢爲拜拜——死要面子,當天很高興地做足了面子,可是要辛苦好幾年,一次拜拜,就要縮衣節食好幾年,
那就是因爲自尊心太強。你若是了解是法平等,我窮,就直接講我窮。一個人沒有讀過什麼書,他偏偏告訴人家他讀了很多書,然後整天都怕人家知道自己根本沒讀那麼多書,每
天都在防備別人發現我的缺點,窺見我的缺點,所以過著一種等于小偷的生活。我書讀得不多,我就老實告訴你,我書讀得少,我受的教育就是這麼高。所以我們人他不懂得生活
是什麼,他不會生活,他的生活當中,都是連續的錯誤,連續的錯覺,連續的虛僞,他才會造成今天的痛苦,他就不能平等。所以說真的,論修行,並不是很困難,只要你很紮實
的、老老實實的,不要把自己提升得很高,就是像廣欽老和尚所說的,要將自己當作是世間最沒用的人,心如大地就能平等,無有高下,包括我們的生活、修養、修行,都用這八
個字:是法平等,無有高下,那麼事情就好辦了!可是我們人就是沒辦法,在這個娑婆世界,別說是想要平等、無高下了,稍微一點小事情就不能忍耐、不得了了,所以才叫做人
啊!下面說:
【是名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
我們若是悟到清淨本性的平等法,無有高下,這才是真正的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法。
【以無我、無人、無衆生、無壽者。修一切善法。則得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
要注意!修一切善法,把筆拿起來,這個善法是發自清淨心善法,要搞清楚!不是你拿錢來布施就稱爲善法,不是你去廚房幫忙做些工作就稱爲善法。用清淨心修一切善法,即得
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你看上面那一句,上面那一句是怎麼寫的呢?以無我無人無衆生無壽者相,要用這種無相、平等無高下的心,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法。所
以我常說,衆生看經典都看不懂意思。他想:修一切善法就得以作佛,那我就整天拼命地做善事。光做善不能成佛,一定要大智慧。
【李文會曰】 「是法平等無有高下者。凡夫不見自性。」
沒有見到自己的本性。
「妄識分別。自生高下。諸佛是高。衆生是下。菩薩了悟人法二空。上至諸佛。下至蝼蟻。皆有佛性。無所分別。故一切法皆平等。豈有高下也。」
【黃檗禅師雲】 「欲觀佛作清淨光明解脫之相。觀衆生作垢濁暗昧生死之相。作此解者。曆恒河沙劫。終不能得阿耨菩提。」
爲什麼?因爲佛的法身是無相的,沒有光明跟黑暗的對立。
「又雲心若平等。不分高下。即與衆生諸佛。世界山河。有相無相。遍十方界。一切平等。無彼我相。此本源清淨心。常自圓滿光明遍照也。」
【李文會曰】 「若人于一切事。無染無著。于一切境。不動不搖。」
這段真的是非常好!這一段沒有幾十個字。一切事就是一切時間跟空間,不要汙染、不要執著。
「于一切法。無取無舍。」
取就是執著,沒有所謂的執著,也沒有所謂的舍掉煩惱,因爲本來就沒有。
「于一切時。常行方便。隨順衆生。令皆歡喜。而爲說法。令悟菩提真性。此即名爲修善法也。」
這就是妙有現前。我們的本性既然是不動不搖,于一切法無取無舍,更必須于任何時間、空間中, 要常行方便,給人家希望,不要給人家絕望,給人家方便,不要給人家幹擾,隨
順衆生,恒順于衆生。
下面那一句話:令皆歡喜,要如何才能讓衆生都感到歡喜呢?說真的,這是很難的!若是最基本上的,要做到令衆生歡喜,就是顧慮他的立場——交換立場。度量大的人就如同虛
空,度量小的人,小到讓人看了也覺得很可憐!
舉一個例子來說,譬如我們在山上買了一塊土地,准備要開辟道路,我們也有向政府申請,提出設計。設計要築道擋土牆,市政府答應輔助二、叁十萬,我說等市政府那筆款項下
來,我也可能要往生了,二、叁十萬就由我們這些衆生來奏。我們開辟那條路,當然也是爲了我們的道場,但是也能夠帶動地方發展。那條路面寬五、六十米,長叁、四百公尺,
差不多有叁甲地的寬度,可以供幾萬人朝山。開辟那麼寬敞的道路,照理說是很高興的事,而且都是用我們講堂信徒流血流汗的錢,到現在已經花了八百多萬,而砂石車進進出出
的難免會壓毀路面,把路面輾出了一個小洞,只是輾出一個小洞而已,還不是很大的坑洞哦,就因爲這樣,村民就出動要攔阻了,發動要攔截砂石車了。今天早上警察就去攔截了
,接著到下午的時候,村民就出來抗議了。
我們花自己的錢,開辟那條路要花一千叁百多萬,用我們的錢,要來建設地方,要帶動地方上學佛的風氣,沒有跟當地衆生拿一毛錢,但照常圍堵你,照常抗議。你能怎麼樣?能
氣死嗎?困難障礙重重!我在雷音寺住了四、五年,我不曾聽過客家人要來攔阻我們。我在雷音寺挑磚修建道路,我也不曾碰過客家人要來攔阻師父的,客家人反而容易溝通,其
實臺灣人才是難溝通,內門鄉都是臺灣人。我在雷音寺五年,建設道路至少花了二、叁千萬以上,那條路鋪設好之後,從來沒有一個客家人對我有二話,沒有,從來沒有過!但是
內門鄉到現在百般地刁難,所以你要怎麼講呢?師父的度量大到這樣子的程度,要犧牲我們所有的經費財産,來完成佛道,他不過是道路借我們通過而已,而且那也不是私人道路
,可是怎麼講就是行不通,雖然壓毀了路面,我也答應要修補啊,阿華也告訴村民:我們一定會把路面修補好。我告訴阿華:「你認真地做,以後這條路造好了,就命名爲明華路
。」他說:「我哪有這麼偉大?」沒辦法!百般地刁難,因此我早就認識了,認識衆生的度量之小,小到了極點,出動警察要來攔砂石車了,你開進來一輛,我就取締一輛。今天
還開到旗山分局去了。在旗山分局的時候,老遊介紹我:「這是我師父慧律法師。」有個警察說:「哦!慧律法師曾經到中央警官學校上課,是我很尊重的一位法師,是很不簡單
的人。」幸好還有一點出名,還好、還好!(鼓掌)幸好!還有一個人了解我的心。
所以說不是你舍身爲人,人家就會褒獎、贊歎你,沒有這個道理。所以爲了隨順衆生,我就打電話給阿華,今天一整天都在處理這件事,電話是響個不停,我就告訴他:不要緊!
我們要忍耐一點,隨順衆生。爲什麼?我的觀念就是少責備多鼓勵。佛法若是帶動得起來,就認真帶動,不能帶動就隨緣。我告訴你,我從前的外號叫做常精進菩薩,爲什麼?我
真的發大心,我現在的外號則是叫做常收斂菩薩,慢慢地退回來。。。難行啊!覺得不行就退回來,推動不了、擺不平啊,沒辦法!衆生很愚癡,我們是盡量想讓佛法興盛,可是
他就是不肯接受,沒有辦法。因此你不要將這個娑婆世界想得很輕松,想得非常順利,沒有的!夫妻也是一樣,你們這些女衆也不要想:我把希望寄托在丈夫身上。你不要有這種
想法,男人沒幾個是有良心的。你們這些男衆也不要想:我回家能有一碗熱湯喝,老婆會照顧我。那是很難講。還是自己學會煮飯比較實際。我不是教你不要相信對方,只是這種
事情是很難講的,夫妻之間就是這麼奇怪,還沒結婚以前,看對方是又漂亮又順眼,奇怪!結婚之後就樣樣不對勁,幸好我沒有娶老婆。
所以說要令衆生歡喜,可以說是幾乎不可能啦。那麼你應該如何隨順衆生,令衆生歡喜,你只有替對方考慮,因爲衆生的氣度狹小,你根本沒辦法,那麼一點點胸量啊,打不開啊
!
【須菩提!所言善法者,如來說非善法,是名善法。】
【李文會曰】 「不住相故。即非善法。無漏福故。是名善法。」
這就是清淨無漏,這就是無漏。
你若是不著相,你當下就不僅是善了,不是有漏善,而是無漏。
【法華經雲】 「初善中善後善者,初。謂發善心時。須是念念精進。不生疑惑懈怠之心。中。謂常修一切善法。令悟真性。不著諸法相也。後。謂即破善法。直教一切善惡凡聖。
無取憎之心。平常無事。故雲:即非是名善法也。」
沒有執著,也沒有怨恨之心。平常無事。所以師父告訴你們,天下未曾發生過任何事情,悟到空性的人,一切皆解脫。所以我今天是因爲出家,在道業上下過十幾年的功夫,不然
的話,內門鄉那間道場(我是將它命名爲「佛陀精舍」啦,有些人說,再多選幾個看看。我是覺得「佛陀精舍」蠻好聽的,國語、臺語念起來都很好聽)若是以我從前的個性,道
場還沒蓋好我就先死了,光是氣就氣死了,當場馬上翻白眼,用我們自己的錢,又這樣刁難我們。處處障礙。幸虧有林師兄,這個人實在是菩薩,從頭到尾,包括土地變更、改師
父的名字,都是他一個人在奔波,實在是很偉大,在家人若是像這樣,那實在是了不起!今天我一直稱贊林師兄:「你實在是菩…
《金剛般若波羅密經》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