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佛在世時,刀兵禍比較少。治標。
“五乘次第”。五乘就是根機比較不夠的,講人乘、天乘;小乘就是聲聞、緣覺;加上菩薩,叫做五乘次第。佛告訴你:你守五戒,下輩子可以做人;你如果行十善,下輩子可以生天,修四谛法,苦、集、滅、道,證阿羅漢果;修十二因緣法,證緣覺乘、獨覺;修六度,行菩薩道,五乘次第,一步一步來。所以我們學佛當中,我們不要去誹謗人家,不要誹謗別人,不管是哪一個法師,不管是哪一個信徒,只要他有正知正見,每一種法,我們都要贊歎,爲什麼呢?因爲修學佛法者的根機不同,有的人喜歡拜忏;那麼就好好地拜;有的人喜歡念佛;那麼就好好地念佛;有的人喜歡念咒,有的人喜歡參禅。而我們佛教會亂,是起因于什麼呢?各人執著各人的知見,你如果問修密宗的人,他就說,密宗是一塊鑽石,最至尊、最貴。因爲世間上以鑽石爲稀世珍寶。我曾經在電視上看金剛上師講經,贊歎密宗,否定其他的宗派。你如果問修淨土宗的人,他就說:一句佛號念到死。贊歎這個單刀直入的法門,念阿彌陀佛念到一心不亂。若是修禅宗的人,就回歸當下。修天臺宗的人,就是叁止叁觀,修華嚴宗的人,就是一真法界,絕對的思想。每一宗都有它的特色,但是學佛未深入的人,就會互相攻擊、互相誹謗,這樣很不好。所以我們要記住!如果我們想修行,要留口德。留口德就是說,意見、看法跟我們不同的法師,我們不要去攻擊他,不要去傷害他,因爲萬法平等,只要他是正知正見,講因果也好,也是正知正見;講念佛也好,也是正知正見;講即心即佛也好,也是正知正見。因爲這個五乘次第,修學佛道都不一樣,所以我們不要去攻擊。
“遲速隨順其願”。成就快或慢,要看根機不同,都順從他們的意思。
“五時長年”,五時說法,阿含時、方等時、般若時、法華時、涅槃時,這個在天臺宗的五時八教中就講得很清楚了。那麼因爲有的人對天臺宗的思想不曾接觸,在場又有一些老菩薩,所以範圍不用講得太廣,我們簡單的念過去就行了,“五時長年”,就是釋迦牟尼佛由淺入深,引人入勝,從淺的慢慢慢慢地講,先跟你講無常法,到最後講常樂我淨法,到最後連常樂我淨都放下,入不生不滅法,絕對的思想。所以,由淺入深,引人入勝。這裏有一個偈頌:“阿含十二方等八”。釋迦牟尼佛講阿含講了十二年,講了十二年,方等講了八年,“八”就是八年。“二十二年般若談”,般若就是像我們的《心經》、《金剛經》,這個都是屬于般若,二十二年講般若。“法華涅槃共八年”,講《法華經》跟《涅槃》前後有八年,《華嚴》是大經,最初成道叁七日,叁七日就是二十一天。世尊宣講《華嚴經》,在菩提樹下證道以後,也就是大乘的初期,是講真如、講一真、講法界。在小乘,聽不到法界這種思想,像這個真如、法界,或者是實相,這個都是後來開展出來的大乘佛教的思想,或者是講如來藏思想,這些都是後來的大乘才有這種名詞,小乘沒有的,原始佛教沒有這種名相的,原始佛教講法性,講緣起、講性空。
再來,看左邊的“病急”,病急,佛當時在世是病緩,我們現在是末法,很淒慘,病急。我們現在的人是怎麼樣呢?“無佛兼短壽”,我們現在沒有佛陀教導,佛陀已經不住世了,幸好還有叁寶、法師在教導。你如果去外國,很少看到出家人,你現在看到出家人還不會珍惜、不知道要恭敬,這是我們的福報呢!佛相就是比丘相,比丘相就是佛相,因爲佛是現比丘相。你如果到國外去,走了好幾千公裏,也看不到一個出家人,我們在臺灣福報很大,到處都看到出家人,只不過都是女衆較多,很少看到比丘,都是比丘尼居多。可是在國外,譬如我們在泰國,看到的都是比丘,很少看到比丘尼,臺灣剛好相反,在臺灣走來走去,都看到比丘尼,很少遇到比丘。如果是在泰國,看到的都是比丘,所以,我們現在要修行很困難,佛不在世了,衆生短壽又有夭折,所以修學佛法很困難。
你看底下:“現年叁十余四十”。這意思是講,譬如一個人,可以活到七十歲,假設你今年叁十歲了,往後只剩下四十年,這還是活到七十歲才能這樣算哦,那麼你算一算,還有幾年可以修行,你看完這段之後,就會覺得很恐怖了沒有多少時間可以努力,回家後就開始拼命地念阿彌陀佛了。假如你目前是叁十歲,往後還剩下四十年,要注意聽哦!夜減半除二十——晚上的睡眠就扣掉一半的壽命了,剩下二十年。更何況有的人,還睡點心、睡午供的呢,睡午供、睡點心、睡晚上,一天加起來睡十幾個小時。所以只余二十年可以修行。還要吃飯、大便、洗澡,講話;尤其是女人,叁個女人就可以講六小時,甚至講十幾個小時,可以從晚上講到明天,講什麼呢?講《阿含經》嗎?不是!講《華嚴》嗎?也不是!講什麼呢?講是非,講一整夜只是徒增造業而已,不可能講其他的。扣除吃飯、洗澡、大便、拉屎、講話……二十年又減一半,只剩下十年,這裏所說的,句句是真實不虛。不只是這樣而已,剩下十年還要做什麼呢?謀生減半余五年,你必須生活,想吃飯就要賺錢啊,要去賺錢,從早上八點開始忙到晚上,謀生減半減五年,只剩下五年可以修行了。
再看底下,還要送往迎來,要參加婚喪喜慶,或是爲親朋好友送葬,不然就是那個人生病了,要去醫院探望,要應酬;還要生孩子,兒女事,婚、喪、病、酬,“酬”就是酬對,兒女事減半,五年又減一半,剩下兩年半,這還是能活到七十歲,才有剩兩年半,可以沖刺修行呢!你算算看!在座的人,敢說自己能活到七十歲嗎?你不敢這樣說,你隨時隨地都有死亡的可能。但是我告訴你們,真正想修行的話,你不用擔心無法了生死,像我有一個徒弟住在澳洲,他的妻子得了肝癌,發現得到肝癌時,已經來不及了,猛爆性的肝癌,癌細胞一直蔓延開來……我一、兩年前去的時候,他的妻子還師父長師父短的,大家還有說有笑的,沒想到去澳洲不久,他的妻子就得了猛爆性肝癌,孩子也生了兩個了,突然得了肝癌,這下子糟了!想送回臺灣已經來不及了,在澳洲、澳大利亞就先開刀了,開刀之後送回臺灣來,肚子已經脹得很大了。然後采用什麼呢?用姜淑惠那一套,哪些東西能吃,哪些東西不能吃,吃一些豆芽菜,油脂食物也不能吃,或是什麼東西不能吃,就開始用這一套了,吃了之後稍微有一點控製,不過還是沒有用,最近才剛往生。但是她一心念佛,爲什麼呢?她聽慧律法師的錄音帶,病苦當中,她還是聽錄音帶,念佛,阿彌陀佛……,開始拼命念佛了,往生的前兩天自己就知道了,醫生要爲她打麻醉藥,她拒絕了,拒絕打麻醉藥,照理說肝癌是很痛苦的,她說要保持清醒,打麻醉藥之後就昏迷不醒了,佛來接引時睡著了,怎麼知道佛來了呢?我告訴你們,往生時是清醒的往生哦,一般搞不清楚,認爲往生是說就像睡著了一樣,躺著安詳入睡,進入睡眠狀態,這樣是不能往生的!不是進入睡眠狀態,往生的人,是保持一個正念現前,很清醒的,佛來接引時,就跟佛走了。不是安詳入睡,像是睡死了一樣,那是無法往生的。所以醫生要爲她注射止痛劑,她不願意打針,堅心念佛,她知道兩天以後佛就要來接引她了,堅持不打麻醉藥,火化後還有很多舍利子,這才是不可思議,總共加起來,修行還不到幾個月,才幾個月而已。她先生很高興!所以那一天他來,他打算帶那兩個孩子去澳洲讀書,我跟他說:要是我,我不會這樣,我要趕快修行,在臺灣生活過得去就好了,何必這樣子呢?爲什麼一定要把孩子送到國外讀書呢?我實在想不透!到國外都是英文,回來之後中文都忘光了,不須要這樣,這是我的想法,不知道對不對,有的人堅持要把小孩送到國外讀書,當然我們也不能有什麼意見。我跟他說:孩子們也都長大了,都已經讀國中,十幾歲了,想一想來跟慧律法師修行也很不錯!真的啊(鼓掌)!我也打個比方跟他說:像你妻子這樣,她的福報還算很大,先走的人比較幸運,先離開這個世間、先往生的人比較輕松,講真的啊!誰比較痛苦就很難講了,對不對?活著的人,還要撫養那兩個孩子,他還要繼續辛苦下去,幾時才能像他的妻子那麼自在都還不一定!所以壽命長,日子也不一定好過,只因爲業還未盡,所以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鍾,不然我也很想早點死啊,講真的啊!我覺得活在這個世間沒有什麼意思,有時候在打坐、念佛時,我經常這樣想:活在這個世間是爲了什麼呢?這個身體受了風寒就流鼻水,肚子痛時就腹瀉,每天都要打針,還要經常接唾液,別人常常問我:師父!你拿這個杯子做什麼?接唾液啊!二十幾年了,也不見好轉,所以我走到哪裏,人家都會幫我准備一個杯子,流口水啊!我們講堂有一個徒弟叫做法可法師,請別的法師來講經,他也去准備一個杯子放著,我是哭笑不得:你瘋了!別人又不吐口水,你幫他准備杯子做什麼?那時,他才恍然大悟,用杯子接唾液這是師父專用的。所以我就經常在想:這個世間實在沒什麼意思,在四十六億年前,地球剛剛創建的時候,哪有什麼人類?地球是一片寂靜,什麼都沒有,後來就因緣生因緣滅,加上混合我們的神識,胎生、卵生、濕生、化生,開始有衆生,演化到今天有人類,虛妄的執著有這個色身,每天就是過著這種日子,忙于人情世事,不知道活著有什麼意義,你慢慢地觀想,就會同意我的看法,人生是一點意義也沒有,除非你有佛法,幸好我們有聽到佛法,如果沒有聽到佛法,我們只是一堆骨頭,一堆糞料、肥料而已,死了之後就拿去施肥了,剩下幾根骨頭,磨成灰當肥料。有的人問:師父!你的後事要怎麼處理?我說:後事簡單辦一辦就行了,不然就把骨灰磨碎,丟入大海裏,如果徒弟舍不得,那麼就拿去拜吧,再不然跟粗糧一起攪拌後,拿去喂鳥吃,不然有什麼意思?色身就是這樣而已,沒什麼好執著的,對不對?
再來…
《基隆照善寺開示》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