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對有智慧的人而言,一切現象皆是善知識 ( 看你怎麼用心 )。
2486.
誇我們、贊美我們的,這都不是明師,會講我們、指正我們的才是善知識——有了他們,我們才會進步。
2487. 善知識有義務告訴您是非,而沒有能力阻止您犯罪。
2488. 一只小鳥尚且知道選擇個好地方來棲止,何況修行人,能不找個善知識依止嗎?
2489. 未見性人說見性法如同以盲引盲。
2490. 修行之路崎岖難行,唯有親近開悟者並獲得他的恩典與眷顧,才能排除所有障礙。否則,就像在鋒利的刀鋒上行走般的危險。
2491. 愚人雖終其一生親近賢者而不知真理,猶如不知匙中羹的美味。
2492. 如果你對垃圾桶有絕對的信心,垃圾桶也是你的良師。
2493. 沒有信心,就算你看到了一位已了悟的聖者,也終將一無所獲。
2494. 聖人親自悟證的言語,對修行者的心裏必將産生深刻的沖擊。
2495. 刺激我們的人,才是我們真正的指導者。
2496. 老師就在你的心裏,他就是你靈明的自性。
2497. 當你學會「舍棄」問題,不要全力抗拒時,你的生命就會開始流暢。
2498. 你永遠無法時時取悅所有人。
2499. 堅持是種美德,但錯誤的堅持實不可取。
2500. 聰明的人讓財富爲自己服務,而愚者反被財富支配。
2501. 真正知道自己想要什麼的人,一半在于知道,得到它之前必須先放棄某些東西。
2502. 金錢可以提供許多東西的表皮,但始終缺乏內在的要素。它能提供你食物,但不能帶來胃口。它能提供你藥物,但不能給你健康。它能替你帶來人脈,但不能給你友誼。它能提供你仆人,但不能給你任何人的忠心。它能替你帶來生活享受,卻無法帶來幸福的甯靜。
2503. 遠離罪惡是擁有美德的開始;能擯棄愚蠢,才能開始擁有智慧。
2504. 任何看似愚蠢的東西,它一定也有值得喝采的地方。
2505. 光有想象力而無真才實學的人,猶如有翅膀飛翔卻無雙腳落地一般。
2506. 有學問的愚者往往要比無知的愚者更愚笨。
2507. 不聽別人勸告是不對的;但任何勸告都聽的人,則是更加不對。
2508. 自我節製是好事,但超過了一個限度也就不算是美德了。
2509. 讓我們尊貴的心來做主,而不要讓那種俗賤的欲望來當主人。
2510. 我們所喜歡、所期待的結論,有時候反而會給我們帶來另一種災難。
2511. 不要將時間花在你知道一定會後悔的事。
2512. 要放棄某些東西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但是當我們和人生中的各種波折相會時,還是必須選擇「放下自己」。
2513. 不要砍倒給你遮陽的樹。
2514. 有時候不勞而獲的東西,反而要你付出更大的代價。
2515. 人勝于我,要效法,不可嫉妒。我勝于人,要謙卑,不可驕傲。
2516. 生活是多元的,但要把握分寸,知所割舍,才算成功的人生。
2517. 堅持原則使人成功;執著而不懂得變通,卻是失敗的根源。
2518. 瑕疵未必全是負面的,只要善加運用,往往會成爲完美的一部分。
2519. 真正高明的人,就是能夠借重別人的智慧,來使自己不受蒙蔽。
2520. 信任少數人,不害任何人,愛所有的人。
2521. 不要去命令你的心一定要去做某些事,因爲這個命令反會造成事情更不確定。
2522. 生命如膽汁般苦,但沒有膽汁,人也不能活。
2523. 有意義的話能鍛煉心智,說人閑話則只能鍛煉舌頭。
2524. 智慧的開端在于知道何時停止。
2525. 如果上天要造出一批只吃飯而不工作的人,一定會把他們造成有口而無手;如果上天要造出一批只工作而不吃飯的人,就一定會把他們造成有手而無口。
2526. 一個人的器量,是以他舍棄了什麼來衡量的。
2527.
2528. 以外表來評斷一個人的好壞,往往被不實的包裝所蒙蔽。
2529. 如果你的思考能力不好,就別考慮太多。
2530. 全力追捕已經逃走的東西,反而會失去剩下的東西。
2531. 過份謹慎就像毫不小心一樣糟糕,它會造成別人的疑慮。
2532. 聰明的人較重視自己的過錯,愚笨的人卻爲小小優點而沾沾自喜。
2533. 如果你搶奪別人的東西,這世界將很難有能令你生活豐富的東西。反之亦然。當你分享了你的財富和快樂,你會得到更多。
2534. 工作可以使一個人高貴,也能把他變成禽獸。
2535. 智慧的藝術,就在于知道什麼可以忽略。
2536. 真正的幸運者並不是拿到賭桌上最好的牌,而是知道什麼時候應該離座回家的人。
2537. 除了要知道如何把握機會之外,一生中最重要的事是要知道,應該在什麼時候放棄好處。
2538. 多一樣選擇,就多一分迷惑。
2539. 革新並不表示要把舊的打倒或揚棄。
2540. 「開」與「關」僅有些微之差,卻可能改變曆史的結局。
2541. 該花的錢不花,是苛刻。不該花的錢而花,是擺闊。
2542. 行爲乃果實,言語是樹葉。
2543. 人生的難事,在于選擇。
2544. 人們只有在徹底了解,什麼是自己沒有必要去做的事之後,才能知道什麼是自己必須去做的事;不做沒有必要做的事,自然會去做該做的事。
2545. 只有做完你本份中正確的工作,才能自然而然地完成其它事情。
2546. 輕信他人容易招致欺騙,但若信任得不夠,自己會陷入更大的苦難。
2547. 選擇力展現了我們的人性。
2548. 你可以繼續自歎命苦,也可以采取新的行動,做點有益的事。
2549. 如果你不肯割舍雜亂,你就得不到清幽和專注。
2550. 沒有犧牲而想改善人生的一切嘗試,都是白費的。
2551. 從來不運動的人,即使只是激烈行走,亦可能導致心髒麻痹。空腹時,一下子吃得過飽,則可能引起腹痛。可見,突然采取極端的行動,都會産生抗拒反應。因此,我們的一言一行,都不宜極端。
2552. 應要的錢不要,是無貪,不應要的錢而要,是無恥。
2553. 讀千句無用之語,倒不如只聽一句有益的話。
2554. 小人之嘴,是用來製造是非,挑剔別人;君子之嘴,是用來剖白是非,贊揚別人。
2555. 甯可沒有主意,也不要有虛妄的主意。
2556. 不要用抗拒心態面臨外界的事物。
2557. 人所認識的世界,只是浩瀚宇宙中的一小片斷,是極不完整的。這種極不完整的感覺,所得知的種種知識,多半是不正確的一種假像,而人們往往認假爲真,把心態都扭曲了。
2558. 心的意志力,是無法估計的。一滴水,我們看不出它的力量,但如把它滴入石縫而結冰,就足以把石頭撐裂。
2559. 太陽是不會失信的,它天天依照時刻到來,盡管受著風吹雨打,一有機會依然出現,它從不表示意懶心灰。
2560. 對于自身的不幸挂念愈久,它傷害我們的力量就愈大。
2561. 若只是借重某一句哲理,來鞭策自己去實踐,那是不夠的。實踐,必須要彙入空性,方爲究竟。
2562. 時間是一個健談者,它對我們解釋一切,你不需要在它發言之前先提出問題。
2563. 不尊重別人的,便得不到別人的尊重。
2564. 當相即道,見處即真,會相歸性,無不融通。
2565. 一合相即是理事無礙、事理圓融。
2566. 解大涅槃甚深義者,則知諸佛終不畢竟入于涅槃。
2567. 寂滅就是——任何境界皆無礙。
2568. 一切煩惱業障本來空寂,一切因果皆如夢幻,無叁界可出,無菩提可求。人與非人,性相平等,大道虛曠,絕思絕慮。
2569. 一切法相皆是假名,本來即非,蓋生即無生也。
2570. 一切法相本爲緣生,緣生之法,當體即空。
2571. 只有自己能夠傷害自己,而苦惱也來自本身,除非自己傷害自己,否則,你永遠不會是一個犧牲者。
2572. 愛挑別人毛病,是由于遺忘自己的缺失,而産生的現象。
2573. 對批評做出負面反應,通常會讓批評的人更確信他們對你的評估。
2574. 受人批評時感恩,因爲它提供我們自我反省的機會。
2575. 理想愈遠大,所遭受的阻力必愈多;所處環境愈惡劣,所獲得的經驗必愈寶貴。
2576. 如果我們不爲別人的說法和做法而忙亂,心中必會平安得多。
2577. 任何無知的人都會批評、責備與抱怨——而且他們大多真的常常這樣做。
2578. 平凡的人爲了一點點批評就大動肝火,明智的人卻渴望由譴責、批判他的人身上學到一點什麼。
2579. 我們最難以接受的谏言,往往對我們是最有益的。
2580. 只有果實累累的樹,才有人拿石頭丟它。
2581. 人除非去做他不可能做到的事,否則就不能做到他可能做到的事。
2582. 只有在凜冽寒風裏顫抖的人,才能感受到陽光的溫暖;同樣地,飽嘗人生的折磨者,始能領悟到生命的可貴。
2583. 別人的缺點,其實是我們最好的老師。
2584. 有智慧的人喜歡別人的指教,而愚者只渴求別人贊美。
2585. 給人忠告需要智慧,虛心接受別人的忠告更需要智慧。
2586. 體驗是最佳良師。
2587. 勸告是最豐富的禮物。
2588. 接受勸告的人很多,但只有聰明的人得到它的裨益。
2589. 勸告很少受人歡迎;最需要勸告的人,往往最不喜歡接受勸告。
2590. 留意你的敵人,因爲他們最先找出你的過失。
2591. 我們畢生最缺少的,是逼著我們力盡所能的人。
2592. 將別人的批評、指責,視爲一種禮物。
2593. 向人忠告並不難,…
《慧律禅師語錄精華全集》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