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達磨大師血脈論▪P10

  ..續本文上一頁的啦!自己不懂佛法,然後說這是佛說的,不懂得見性法,然後亂講,又說這是佛說的。[謗佛妄法。]這裏不是忌,這個忌改爲“妄”。這是謗佛,這是妄法,虛妄之法,爲什麼?不見性統統稱作妄法,戲論嘛!不能解決生死的問題。

  [如斯等類,說法如雨,盡是魔說,即非佛說。師是魔王,弟子是魔民,迷人任它指揮,不覺墮生死海。]

  [但是不見性人,妄稱是佛,此等衆生,是大罪人,]爲什麼,誤導衆生嘛!你自已一個人修錯法門沒關系,你還講經說法自以爲是,那不是誤導無量無邊的衆生嘛?

  [诳它一切衆生,令入魔界。若不見性,說得十二部經教,盡是魔說;魔家眷屬,不是佛家弟子。]

  [既不辨皂白,恁何免生死?若見性即是佛,]意思就是說,你根本不分青紅皂白,用妄想心、分別心、意思心在說法,你恁什麼能夠免除這個生死輪回呢?所以師父講過幾次了,你不要以爲弘法叫做功德,那不一定是功德,有時候是罪過無量的,爲什麼師父到現在,有的人親近師父四、五年,我都不叫他到外面去弘法,那還早咧!弄錯了怎麼辦呢?你講經說法,還製造錄音帶出來,講錯了,這糟糕了,改都改不掉了,是不是?知見錯誤了!誰之過?徒不教,師之過也。他下去,我也要負因果啊,講錯了,師父沒有阻止他,這樣不行的!所以說,你不見性,恁麼免生死?若見性即是佛,[不見性即是衆生。]

  [若離衆生性,別有佛性可得者,佛今在何處?]意思就是[衆生性即是佛性也。]簡單講就是當下,我們修學佛道,如果沒有這一層共識,就很糟糕!

  [性外無佛,]把筆拿起來,寫幾個字:衆生的自性外,沒有另外一個佛。你想找到佛,就在每一個衆生的心去找,去體悟,還不能去找呢,要去悟!這個性是指衆生的自性,衆生的自性以外,根本就沒有佛,簡單講,佛就存在我們這顆清淨的念頭裏面,[佛就是性;]就是我們的本性。[除此性外,]人人當下的這一顆平等的心,[無佛可得,佛外無性可得。]

  [問曰:「若不見性,念佛、誦經、布施、持戒、精進,廣興福利,得成佛否?」]

  得成佛否?[答曰:「不成。」]不能成佛。幹這一些事件,還是不能成佛,爲什麼?生滅法嘛!佛性是無爲法。

  [又問:「因何不得?」]爲什麼不得?[答曰:「有少法可得,是有爲法,」有爲法就是生滅,增增減減,「是因果、」因果就是無常增減相,「是受報、是輪回法,不免生死,何時得成佛道?成佛須是見性。」見性就是如如不動,見到如如不動,不取于相的這個本來的面目,成佛須是見性![若不見性,因果等語,是外道法。]外道就是心外求法,[若是佛,不習外道法。]如果是佛弟子、佛道,那麼他不會追求心外求法的這個外道。

  [佛是無業人,]這個[業],注意![業]就是所謂的顛倒妄想,身、口、意造作的這個習慣性。所以說業就是習性,你爲什麼會來這個娑婆世界?就是這個習性沒有斷,慣性意識沒有斷,那麼這個慣性意識放下了,全盤放下,無貪著、無追求,就當下空寂了,是不是?身上沒什麼錢,也過得快樂得不得了,爲什麼?無所求嘛!是不是?業其實就是念頭,這個念頭習慣了變成了我們的主人,所以我們變成不能主宰這顆心了,這一顆心就被無明推動,是不是啊?業就是念頭的習慣性,就變成業力,所以我們怎麼來六道輪回的?業力所牽!什麼叫業力所牽呢?就是習慣性沒辦法斷掉。佛是無業人,[無因果,]爲什麼呢?因果的前面,如果加一個:有爲生滅的,沒有有爲生滅的因果法,佛是無業人,無有爲生滅的因果,因果是增減法嘛!對二乘人講因果,對凡夫講因果,爲什麼,那是不究竟義嘛!方便說嘛!

  [但有少法可得,盡是謗佛,]少法可得,簡單講就是執著,動一個念頭,所以禅宗裏面講:動念即乖,動一個念頭去論是非,評這個善惡,就錯,完全就錯了!但有少法可得,盡是謗佛,何以故?加了一點點執著嘛!簡單講,加一點點執著都不可以,連自己犧牲頭、目、腦髓,都不能動到一個念頭說:我在行布施,我在救人。不可以的。

  [憑何得成?]憑什麼你能夠成佛呢?[但有住著一心、一能、一解、一見,]你只要執著在一心,就是說:我現在是一心。現在就是能所,一個能就是一個技能,驕傲的意思,我技能,我的能力比人強,動到一個念頭,認爲我這個比人強,一個能。一解,還有一個見解,或者是一個見,只要你動到:一就是很少,少許的心、少許的能、少許的見解,[佛都不許。]都不允許的。

  [佛無持犯,],[持]就是持戒,爲什麼?[心性本空,]

  [亦非垢淨。]無爲法那裏什麼垢、那裏什麼淨呢?既不增、既不減,什麼是垢,什麼是淨呢?[諸法無修無證,]動個念頭說我在修行,那是不對的,也沒有所謂的證,爲什麼叫做無證呢?因爲不執著于那種境界,叫做無證。佛不會說:我這個境界怎麼樣偉大啊,我自己證得什麼樣子啊,我都比你們強,然後輕視、蔑視一切的衆生,沒有的!佛證入的是平等的空性,那既然空性的話,就沒有什麼好證不好證的,沒有能所,當然沒什麼證的,本來如此嘛!

  [無因無果。]剛剛已經解釋過了,千萬不要解釋說:無因果,那就麻煩了!無因無果,就是因性本空,果性本空,但是因果曆曆然,因果是清清楚楚的,因性本空,故名無因;果性本空,故名無果。臂如說我們這個色身,是前世造業的果報,但是如果觀照這個四大本空,現在就空、現在就空,當下這個果報就是空性的東西,但是果報還是存在。意思就是說不要在緣起法裏面不要去打轉,不要去動念,隨緣、放下。

  [佛不持戒,]佛不持戒,就是佛不著持戒之相,不是佛不要持戒,比丘初學佛法都要持戒,怎麼說佛不持戒呢?這個很容易讓人家誤會,佛不著持戒之相。

  [佛不修善,]意思就是佛修善而不執著,佛是最會修善的人,穿針引線啦,還替瞎子的比丘穿針引線,那不是善是什麼?佛不著于善之相,叫做佛不修善。

  [佛不造惡,]那是肯定的啦,佛造惡怎麼能夠成佛?[佛不精進,]意思就是不著精進之相,[佛不懈怠,]不可能懈怠,佛沒有妄念,念念都能夠守得住,我們沒辦法,我們頂多守到睡覺以前,觀照,阿彌陀佛。。。。。。睡覺躺下去沒多久就沒辦法、就懈怠了,爲什麼?念頭消失了嘛!那個念佛的心提不起來了,睡覺了嘛!我們頂多堅持到睡覺以前還可以,輕微的這個昏沈,就是打瞌睡,,深沈的昏沈就是睡眠,所以有這個掉舉跟昏沈,是很難修行的,提不起勁,身體不好,生病啦、怎麼樣子,沒體力了,他就懈怠了!所以這個懈怠,不只是包括說,這個人白天生活的時候,該念經的不念經,該念佛的不念佛,這不指這個,佛不懈怠也就是說,佛沒有妄念,他是最精進的人,他沒有妄念,他二六時中統統不眠,佛若還要睡眠,那怎麼能夠照見五蘊一空、色心一如呢?不可能的事情!是不是?睡眠是意識心,我們的意識整個被宿世的業力所控製住,所以我們需要睡眠,在經典裏面,在《大智度論》裏面講,佛到晚上的時候就禅坐、就禅坐,要不然就吉祥臥,觀照第二天早上要往那邊去走,要往東邊呢?往西邊呢?往南邊呢?觀照這個衆生的根器是不是到了,到了的時候,第二天他就往那個方向去走,爲什麼?他知道今天要度南方的衆生,某些衆生因緣成熟了。佛沒有睡覺的,佛沒有生髒,也沒有熟髒,佛也不需要睡眠的,睡眠是意識心態的我法二執所産生的意識沈重的負擔,我們就是執著了,就像有的人,其實他不會想睡覺,可是看到淩晨二點了:哎呀!二點了!然後躺到床上說,哎呀!你怎麼還不睡啊!明天怎麼辦呢?然後就一直告訴自已:你怎麼不趕快睡覺呢?這樣完蛋了,明天火氣會很大。其實他睡不著啊,一直拼命叫自己睡覺,這個就是負擔,不會睡覺就起來念佛,有什麼關系!累的時候再去睡覺不就好了嘛?可是我們一顆心就是拼命督促自己睡覺,這不是變成一種負擔嘛?佛不懈怠,包括深沈的睡眠,也是懈怠。所以每一個衆生,沒有精進的,我們今天晚上不睡覺,明天火氣就很大。真的!如果您能夠睡兩個鍾頭,那算是滿精進的人,睡叁個鍾頭算是不錯,要是睡八個鍾頭,不要說好了,睡八個鍾頭,那還得了!睡到地獄去了,是不是啊!

  [佛是無作人。]無作人就是什麼都放得下,佛他沒有執著任何一個相,是不是啊?

  [但有住著心見佛,即不許也。]見佛的[佛]字底下才寫逗點。但有住著心見佛,即不許。如果你用一顆持著的心:我要見佛。那就心外了,就不允許。

  [佛不是佛,]爲什麼,那就不是心中顯現出來的佛了,那是魔了![莫作佛解。]這不是佛,佛要從你心中顯現出來,當下那一顆平等的自性,就是真正的智慧,真正的佛。

  [若不見此義,一切時中,一切處處,皆是不了本心。]不了解我們本來這一顆心,[若不見性,一切時中,擬作無作想,],[擬]就是思維、揣度,作無作想,哎呀!佛是無所造作,那我什麼都不要做了,我坐在這邊,我坐在這邊,什麼都不要去想,無作想就是:我什麼都不要想了,像死人一樣不想,像石頭一樣不想,像樹木一樣不想,什麼都不要去想它,他不曉得,佛還是有念頭的,這個念頭是由本性的空性引發出來的妙用,佛如果什麼都不想,那不是跟無想天一樣嗎?不就同于外道強迫壓製這個第六意識嗎?這不是凡夫、外道,是什麼昵?那如果說,一切時中,擬作無作想,就是說:什麼都不要想了,就是佛。

  [是大罪人,]不曉得體用一如,不曉得佛是大用現前,時時該該,在展現清淨的佛性,妙用隨時顯前,不曉得這是大罪人。

  [是癡人,]是愚癡的人,[落無記空中:]無記空就是不能了知本性妙用,無記,無記就是它沒有作用,沒有作用,就是無想,無記就是不是善也不是惡,但是是愚癡,無記是愚癡。落入無記的空性裏面,落入愚癡的空性裏面,就是沒有辦法妙…

《達磨大師血脈論》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