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正信的佛教▪P12

  ..續本文上一頁思就是說意見偏歪了。「陋」就是眼光短淺,眼光太狹小,井中之蛙就是陋。「執」, 把筆拿起來,就是先入爲主。我今天如果是基督教 , 就說我們的耶稣最好,上帝最好;天主教,我們這個聖母最好;如果是一貫道,我們的道最好,道在俗不在廟。都不要講那麼多,在座諸位,非常簡單,如果有空,別的宗教在講什麼,你都去聽聽看。如果抱著我怕被人家度走的心態,那你是相信權威,不是相信真理。你內心自己有智慧,你會分辨,這個講的有沒有究竟,對還是不對。心裏一開始就預防:我去聽講經,不知道會不會被法師度走。度走也是爲你好,不然你想入地獄嗎?讓我度來不好嗎?如果有衣角讓你拉就不錯了。不要說讓我們度走不好,這是解脫究竟的宗教。當然你今天如果沒有研究時,可能會說:你佛教說究竟,別的宗教也是說究竟。我說最客觀的,你參考其他的宗教,再來研究這個佛法,這樣最客觀,不要先入爲主。

  底下說,

  轎付前價。

  這個「轎付前價」是什麼呢?這是一個比喻,一個寓言,不是真實的事情。以前有一個人坐轎,以前沒有計程車、叁輪車,都沒有。以前都是用擡轎的,由轎夫這樣擡。坐在轎子裏面的人一路都是只看前面那個而已,都沒有看到後面那個。轎子擡到目的地時,就把轎子放下去,然後就付錢,只付前面那個而已。他說:這個給你。後面那個問說:那我呢?他說:我又沒看到你在擡。

  這就是衆生可憐。才只知道一,沒有看到後面。衆生迷信,他只看到宗教一點點,就講這佛教怎樣又怎樣。這樣不好,不要這樣子,這樣會阻礙我們的修持,阻礙我們求真理,這樣不好。我們要徹底將它了解之後,再做客觀的批評。所以「轎付前價」這個就是「偏陋執」。

  迷信屬他 ,

  把筆拿起來,這個「屬他」是指不學佛的人。不學佛的人就是這樣,迷信,自信,自己顛倒。

  正信屬佛

  正信,正信屬于佛。

  底下說,

  現量、比量、聖言量。

  把筆拿起來,現量比量聖言量,叁量是佛教教學的方法。佛是如何教導衆生?都是用現量比量聖言量,最科學的。

  我們先解釋什麼叫做「現量」呢?六根攀緣六塵,所看得到、摸得到、聽得到,統統都是現量。看得到、摸得到、聽得到,一切實實在在的東西,都稱爲現量。現在呈現在眼前的一切,天地事事物物的事情,就是現量。

  所以佛就說,真理是不能辯論的。你說上帝創造天地萬物,人是上帝所創造的;我可以相信,我也可以不要相信。釋迦牟尼佛說:一切法無常,人有生老病死,天有春夏秋冬,心有生住異滅。佛是以前的人也是要生老病死,佛祖的時候也是要生老病死,到今天還是要生老病死,都一樣,無常。真理不容許你辯論的,真理不受時間、不受空間的限製,超越一切人情,對就是對。釋迦佛祖告訴我們,人有生老病死,生命是無常的,你要不要相信?你相不相信?你相信,還是要生老病死,你不相信,也是要生老病死,都一樣,真理不容許你辯論。佛就是把天地萬物實在的情形告訴你,就是這樣,這就是現量。

  「比量」是根據「現量」所能看得到的、用推測的角度去得到答案,叫做比量。什麼意思呢?比喻來說,這張桌子這樣,我坐下去比較不像昨天那樣駝背。這樣差不多幾尺?我差不多五尺二寸半,這樣差不多四尺高。「比量」就是自己稍微看一下就知道,比量,知道嗎?你如果有研究「比量」的人,很容易就解脫。天有亮就有暗的時候,人有男就有女。天地,有天就有地,有陰就有陽,一樣。

  記得師父一句話:有贊歎就一定有毀謗。 不被毀謗的人是蠢材,被毀謗的人就是擋住人家的視線,人家就要把你剪掉。換句話說,毀謗就是反面的贊歎,毀謗我們就是反面在贊歎我們。 爲何他會毀謗我們呢?因爲我們很行。如果今天我們是松山療養院那些瘋子,他不會毀謗我們;你是精神病患者,他要毀謗你什麼?今天就是因爲你行,高高在上,表示你有能力。所以如果有人毀謗我們,就要想我們就是有辦法,知道嗎?但是不能驕傲,要謙虛。意思是說如果遇到毀謗,就換個角度反過來,樂意的接受這個逆境,如如不動就是這樣,這樣就解脫。

  「比量」就是用現在的情形來觀照每一種的情形,比量,你如果了解這個,一切法都解脫。「比量」在有質量的情形來講,就是以現在來估計有多長。有這個世界就一定有他方世界,有他方世界就一定有衆生,有外太空人根本就不稀奇,佛經已經講得很清楚了。你沒有看過佛經,才會覺得有沒有外星人?佛經在二千多年前就寫得很清楚,怎麼會沒有。衆生不是只有地球才有,連在他方世界無量無邊的衆生統統都有,怎麼會沒有。他方世界的外星人,絕對有。這個就是比量。只要它的條件構成生物的成長,這樣就可以,一定有外太空的人。

  「聖言量」就是非凡夫所能知,唯有聽信聖者之話。不是我們凡夫所能了解的事情,唯一的辦法就是要聽佛祖的話,如此而已。佛告訴你:從是西方過十萬億佛土,有世界名曰極樂。從這個地方經過十萬億的佛土,有一個世界名叫極樂世界。像這樣凡夫要如何用比量,用比量也不能解決,沒有看到。我們要知道我們沒有證果,沒有看到。佛當時在世時,佛有開悟證果、大徹大悟。佛有看到,他有告訴我們;但是我們沒有開悟,沒有大徹大悟,所以只要一張紙蓋住,我們就看不到了,所以我們這個叫做凡夫眼。佛是有具足五眼,就是肉眼、天眼、慧眼、法眼、佛眼,五種。所以佛光普照一切的世界。

  有的信徒很可愛:師父 ! 我都早睡覺,晚上一點時不知道可不可以起來拜佛?我說:可以,佛祖沒有在睡覺。還有一個更可愛:師父 ! 我中午二點拜,不知道可不可以?我說:爲何不可以,佛祖不曾在午睡的。衆生不了解,成佛的話就不用睡覺,成佛就毋須睡眠,天人就沒有阖眼了。因爲睡是一種意識的作用,我們衆生的大腦從小時候一直執著到長大,要休息,要休息,要休息……你要不要相信,打麻將的人叁天叁夜他也照打,他爲何精神那麼好?因爲是在拼輸贏。沒有一個人叁天叁夜不睡覺在念阿彌陀佛的,你相信嗎?相信就要鼓掌了 ( 掌聲 ) 。

  爲什麼?衆生在睡覺是一種意識的作用而已。你如果專心在做一件事情叁天叁夜不睡覺沒有關系,爲什麼?因爲輸贏。你如果在戰爭時在決一死戰、在逃亡,你跑到這個地方跑不掉,後面敵軍到,馬上就槍殺,我才不相信你會躺在地上休息,拼了命也要跑。今天如果有一個那個……今天如果來中正堂聽經的都不能回去,譬如說,比喻一下,一分鍾槍殺一個,假設這樣子,還沒有被拖去槍殺的人,在裏面就南無阿彌陀佛,南無觀世音菩薩,不曾那麼虔誠的,因爲等一下就輪到我被槍殺了。我們人就是不會想,有一天他也是會死,不見棺材不掉淚,就是不精進。不精進時,到加護病房看看,和尚要死的情形是怎樣?這樣你們才會了解,要精進不能懈怠,對不對?

  九點半了, ( 掌聲 ) 。 有人說:師父爲何不講晚一點,十二點他也要繼續聽。這個不能這樣子的,租這邊不能講到十二點,九點半就是以九點半爲主,明天就結束,最後一天。

  

  第叁講

  

  我們今天講“正信的佛教”是第叁天。

  大家都在賺錢,但是不知道這 佛法才是永久的財富。 因此有錢的人有時候會活得很痛苦,沒有錢的人也活得很痛苦。哪一種人, 他活得很快樂?就是面對死亡的來臨,他照樣是如如不動,因爲他了解人生宇宙的真理,生死本來就是真實的東西。 所以生一個就是要死一個,有生就會有死。有人問你生幾個,你說:我生叁個,這樣就是死叁個;如果問你生幾個,我生十個,這樣就是你家裏要死十個。這是一定的,難道沒有道理嗎?有理。所以說有生必有死,有合必有離。來的時候要以歡喜心接受,這樣就是有智慧。

  口袋有很多錢,一夜之間變成窮人也不一定,這是不一定,但是世間有一種永久的財富是永遠也花不完的,那就是智慧。智慧是什麼東西呢?就是我們自性的清淨心所發出的大用。人家說自性是什麼東西呢?我們的心在哪裏呢?不在內,不在外,也不在中間,如果明心見性的人,他是運用在什麼地方?在每一個時間、空間交合所發生的事情,他有辦法去透視它,去了解而不爲牽引動亂,那個就是真正的自性。自性就理體來講是空無一物,無形象的東西,般若智慧是 無形象 的東西,就像鏡子一樣。鏡子裏面什麼都沒有,但是如果將鏡子照出去,會産生種種的現象出現。換句話說 “明心見性”就是運用在這現實的社會當中才會有意義。

  有一位在家居士去請教一位禅師,他問:禅師 ! 何謂自性?他告訴他:麻七斤,外面樹木。他想:我是問自性是什麼,你怎麼跟我回答麻七斤,麻叁斤。怎麼會回答我這樣,這完全跟自性沒有關系。一個開悟的人和沒有開悟的人就是差這麼多。沒有開悟的人他只了解,就像一貫道講的,老母娘是什麼?他說老母娘就是無形象,沒有一個固定的形象,是一種盡虛空遍法界都是講這個,但是這叫做虛空,不知道妙有,偏的思想。明心見性是什麼?那是二十四小時都在你眼前,不隔一絲一毫,所以禅師就告訴他麻叁斤,外面的樹都是。證得本性開悟的人,就是實實在在有這東西可運用。依體起用, 依照這個本體的自性清淨心在運用,這就是自性。

  如果說自性什麼都沒有,那就和死人一樣。所謂的什麼都沒有是指我們的本性無念,沒有雜念,但是有妙有,它會幻化一切智慧在一切衆生有爲法當中, 當下徹悟那一念就是我們的本性,本性不離事相,事相不離本性。 所以六祖慧能大師說:何期自性,具足萬法。具足一切的萬法,萬法都會歸本性,因爲一切法都無自性。這也是一貫道所講的,萬法歸一統。事實上他根本對…

《正信的佛教》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