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無增無減,沒有這回事情。你所擁有的東西,那都是刹那生滅,短暫的錯覺。你不可能擁有任何東西的,在這個世間,你也沒有失去過任何東西,你也從來沒有擁有過任何東西。因爲你生本來就沒帶來過任何東西來,死你也帶不去任何東西。對于現在你增加、減少,其實只是幻覺而已。所以整個人生宇宙的真理回歸,就是生滅無常。所以我們要修行,因爲我們的業力太強,煩惱太重。
因此《阿含經》裏面講,我們要生兩種心,由此二心能生一切淨法。
第一個生大忏悔心。《華嚴經》裏面說,十地菩薩都要修忏悔法門。我們可以誦八十八佛。但是八十八佛,我們也不必用像出家人念的。
有一個師姑看出家人唱八十八佛,然後回去也自己唱,聽得怪怪的。她怎麼唱呢?(學唱)“南無普光佛,南無普明佛,南無。。。。。。”外面的狗一直叫,汪,汪。。。。(笑)。
在家自己修,不需要這樣念。“南無普光佛”,拜一拜,“南無普明佛”,就這樣拜一拜,這樣就可以了。你唱那個能聽嗎?這個梵呗,要是沒有一點基礎,唱起來別人聽了是會窒息的。
有一次我到臺中,那時候讀大學。因爲我有相當一點點的佛學的底子,也參加過法會。她唱香贊就是這樣唱的,(法師學唱)“香雲蓋菩薩。。。。。。”(衆笑)。
我說:“師姑,師姑,你唱這個香雲蓋,你知道是什麼意思嗎?”
她說:“我不知道。”
我說:“香雲蓋就是雲來集妙吉祥的意思。”
我說:“你唱這個諸佛菩薩都跑光光。連我都聽不下去,你爲什麼不用念的呢?”
她說:“可以用念的嗎?那爲什麼出家人用唱的?”她還問一個很疑問的問題。
我說:“出家人是道場,他學過梵呗,你是在家居士,不需要這樣唱。”
她說:“噢,這樣子。”(笑)沒辦法。
生大忏悔心,千年暗室在一念忏悔。你以前造了無量無邊的惡業,就像你進入一個黑暗的房間裏面。你只要一念回光返照,好好的求忏悔,大忏悔,所有的罪全部滅盡了。自己覺得沒有罪的人,這個罪很重的。自己常常感覺到自己有罪,我們應當好好的向佛菩薩求忏悔,除非你證悟到無生,要不然你就是要忏悔。不管是有意犯的、無意犯的,有心的、無心的,或者是這只嘴巴無意的溜出來了,都要好好的忏悔,忏悔包括改過。
再來,第二個,要生慚愧心。《華嚴經》裏面講,有慚有愧,即是菩提。慚愧二心,是菩薩藏。哇,這個講得好。我閱讀到《華嚴經》這一段,非常贊歎佛的智慧。慚愧心就是,你有沒有對得起這一顆佛性,對得起自己的清淨本性。你自己回光返照,對得起嗎?還是對不起?如果你對不起清淨的本性,違背了因果,你要好好的求忏悔,生慚愧心。你有沒有愧對佛教,你有沒有愧對這個團體?你扮演一個老婆的角色,有沒有愧對你的老公?你做爲一個老公,你有沒有愧對你的老婆?有沒有愧對兒女?要時常這樣子起慚愧心。起忏悔心、起慚愧心,慚愧二藏是菩薩藏,菩薩才能修這慚愧二藏。換句話說,有慚愧心的人就叫做菩薩。無慚無愧的人就接近畜生,從來不懂得反省自己,從來沒有回光返照。
所以《阿含經》裏面說:忏悔心、慚愧心是二白老虎。白色老虎是稀有動物,這個老虎猛、力。有忏悔心、慚愧心的人,他一定不會愧對自己的佛性,不會愧對衆生,更不會愧對佛教,全力以赴的精進,在無相的心當中好好的精進。二白老虎表示稀有、珍貴,表示勇猛,它可以獵殺一切的動物,獸中之王,表示它可以殺掉一切煩惱。一個人生大忏悔心,生慚愧心的人,可以殺掉一切煩惱。這個人沒有忏悔心,沒有慚愧心,這個人沒有救了。
再來,剩下一點點。我們是佛的弟子,應當時時刻刻以整個佛教的興盛爲考量。再講一遍,我們是佛陀的弟子,無論是出家無論是在家,都是佛陀的弟子。我們現在所考量的,發心的,要以整個佛教的興盛作爲考量的關鍵思維模式。也就是說,出家人攻擊出家人是佛門的不幸,在家人毀謗叁寶是佛門的不幸,居士、念佛團跟念佛會互相攻擊是佛門的不幸,這個出家人自立門戶,清理門戶、山頭主義、門戶之見、自贊毀他是佛門的不幸。出家互相攻擊,出家攻擊在家,在家攻擊出家,統統是佛門的不幸。
釋迦牟尼佛在《譬喻經》裏面講了一段很好的一個公案,很好的一個比喻。諸位,要注意聽。
佛陀說,從前有一只大鳥,它共一個身體共一雙翅膀共一雙爪子,但是它卻有兩個頭。這兩個頭各有思想、各懷鬼胎。每次吃東西的時候,飛到了樹上吃水果,兩個就拼命的吃。結果吃的時候,你多吃一顆,我就啄你。左邊的這個鳥頭啄它右邊,右邊的攻擊左邊,互相攻擊。
這兩頭鳥心裏就這樣想,我趕快跟它分開,要不然的話,我沒得吃,都是它吃的。可是兩個,一個往東飛,一個往西飛。嗚,掉到地上來了,飛不起來。因爲它共一個身體共一雙翅膀,可是思想、看法完全不一樣。一飛,飛不起來,要各自活動,活動不起來。
後來東邊的這個鳥頭比較聰明,西邊的這個鳥頭這個比較笨,東邊的這個鳥頭覺得我很聰明,就告訴另一個頭說:“我帶你去一個長滿水果的一棵樹,那很好吃,好不好?”西邊的鳥頭說:“好啊”。結果它就兩個共一個身體就飛到一棵長滿了水果的樹。
東邊的這個鳥頭就說了:“哎呀,這個很好吃,你吃吃看。”西邊的這個鳥頭就吃了,“滿好吃的”。東邊的這個鳥頭不敢吃。它就內心裏面想:哼、哼、哼,等一下我毒死你。結果那個水果是有毒的,西邊的鳥頭一直吃,吃了以後毒性發作了,死掉了。死掉以後因爲共一個身體啊,所以從樹上掉下來了。害死了西邊的鳥頭,就是害死了東邊的鳥頭,就害死自己。
佛陀講的這個比喻是說,佛教是生命共同體。我們是生命共同體。記住!你今天傷害師父,就是傷害整個佛教;今天整個蓮社傷害另外一個蓮社,就是傷害佛教;今天一個法師沒有好好的冷靜回光返照修行,一味的攻擊、傷害護法居士大德也是傷害佛教。傷害佛教就像這一只兩頭鳥,就會死亡。這個比喻大家聽得懂嗎?我們現在都是文殊講堂這一只大鳥,可是今天有兩百個人開會,我們這只鳥有兩百個頭。記住!不要互相啄來啄去,不要互相傷害,要不然這只大鳥也會掉下來。在座諸位,爲了佛教要犧牲自己,要忍一忍。佛弟子應當以整個佛教的興盛爲考量。退讓是一件好事,它可以完成佛道。
好了,所以我們要生命共同體。記著,我們就像這只共同的鳥。很有智慧的人就會想到這個很好的比喻,這個因緣, 了解我們要互相的扶持,互相的呵護,互相的贊歎,互相的鼓勵,犧牲自己都要讓佛教興盛。比較低能的人就不一樣了,他不懂得比喻,他只聽到一只鳥,他就說:請問師父,這一只鳥可以不可以拿來烤,來吃。你看,愚癡就是這個樣子,他聽不懂我在講什麼。
我們講傳心法要的時候,講道那一段“南泉斬貓”。這一段很精彩,我不得不再重新講一遍。
南泉禅師是個大徹大悟的的聖者。有一天他座下兩個小和尚,爲了一件事情吵得你死我活,統統誰都不讓誰。南泉禅師到的時候還在吵,旁邊剛好跑來一只貓,他就抓住那只貓說:“說!你們兩個說,什麼叫做即心即佛,什麼是禅,道得即放,道不得即砍。”道就是你說得出來,我就放這一只貓,說不出來我就把這一只貓砍死。
禅不能起心動念,一定要馬上回答的。如果沒有悟道的人,他來不及反應的。這兩個小和尚因爲沒有開悟,師父一直說:“說,說。”那兩個小和尚一下子愣住了,沒有辦法回答。南泉禅師拿起刀子來,一下子就把那只貓砍死了,砍成兩段。(你可不要學這樣子,你沒有那種工夫。你不要回去也抓一條狗,“說! 什麼是即心即佛”,我包你下地獄的。聖人不是你這樣學的,你不要搞錯了。)
諸位,你知道是什麼含義嗎?很簡單,只要你開悟,統統知道他在搞什麼。意思就是爭論就會把整個清淨的佛性分成兩半,猶如一條死貓不起作用。這一只貓就是譬如本性,這個本性本來是靈靈覺覺的,活活潑潑的亂跳,可以覺悟,可以吃飯,可以跑。你只要一爭論就起煩惱,佛性就消失。佛性消失以後就像一只死貓。我們現在就是死貓,活貓的請舉手。沒有,沒有開悟。活貓!只有我舉手。你沒有,是不是?所以說,那一只貓就是表示佛性。我們今天爭論不休、爭吵不休,你在吵什麼?你爲你的命運爭吵嗎?抗拒嗎?
釋迦牟尼佛在《楞嚴經》裏面講,衆生是循業發現。你根據你的因緣、善業、惡業、福報、非福業、不動業,一直發現你前世所造的種種的因緣,一直顯現出來。莫怨天,莫尤人,一切都沒有冤枉的。
好了,所以我們不能一直在爭論、爭吵,過這種痛苦的日子。沒有徹悟的人才會一直過這種煩惱的日子。稍微有一點心地工夫的人,沒有那麼笨的,要用智慧過快樂一點的日子。
這貓斬下去以後,趙州和尚突然進來了。趙州和尚也是大徹大悟的人,旁邊的法師就告訴趙州和尚,就說:剛剛就是兩個小和尚在爭吵,師父抓了一只貓說:道得即心即佛?什麼是禅?道不出來就砍了,結果就把那一只貓砍了。趙州和尚一聽趕快把他腳的鞋子拿起來,放在頭頂上走出去。南泉禅師說:趙州和尚,你要是早來的話,這只貓就不必死了。
請問:什麼意思?他爲什麼要把鞋子放在頭頂上?腳的鞋子那麼髒,爲什麼要放在頭頂上?其實很簡單。我們的清靜本性,它沒有對立的東西。趙州和尚把踩在最下賤的腳上肮髒的鞋子,拿到頭頂最尊貴的地方,走了出去,就是說,清淨的自性根本就是無诤,無诤的世界沒有所謂的頭,也沒有所謂的尾,沒有所謂的尊貴,也沒有所謂的下賤,也沒有所謂的男,也無所謂的女,一切相不可得,爭什麼吵個什麼東西呢?
趙州和尚就是這個意思,我們曉得那個大徹大悟的人的心境跟我們完全不一樣,不是你想的這樣子:奇怪,他爲什麼要把鞋子放在頭頂。你回去不要這樣,有的男孩子學了一點佛很臭屁,回去就把鍾放著,跟他老婆說,說! 什麼是禅?他老婆說:你精神病。她會罵你精神病,因爲你搞不懂什麼是禅,什麼是佛性。
我們來做義工最重要的就是要懂得法,要充滿著喜悅。這些是非、恩怨,無關于我們的生死,我們一定要很冷靜的。如果我們有錯,要趕緊忏悔,還來得及。如果你一直堅持你的錯誤,一直到臨命終,你會成爲一個後悔的人。今天你有因緣,不管你幾歲,活到幾歲,有因緣聽到正法,有因緣聽到極樂世界。記住!一定要好好的念佛,好好的用本性過日子。廣欽老和尚那一句話要拿出來用:“無來無去,沒有什麼事。”每天都這樣背,回到家裏如果跟老公吵架告訴自己:“無來無去,沒有什麼事。”然後進廁所裏面發泄一下,因爲忍不住了,老公跟她吵架吵了半天,老公面前“無來無去,沒有什麼事。”老公一出門以後,(咬牙作揮拳狀)我是吃素,要不然你就該死了 (衆笑)。都是這樣子。
好了,一個鍾頭再二十分鍾,我們也差不多。有覺性的人,聽到今天師父這樣開示,覺得有救了。回去趕快求忏悔,趕快生慚愧心,趕快念佛。佛一定會救我們的,從來不放棄衆生的。有智慧的人開悟了,就法喜充滿,聽不懂的人很快就沖到寶姑那邊了,“寶姑阿姨,麻煩把你的鋼門打開”,他就只會記住這一句話而已。
今天我沒有什麼供養給這些義工,就把師父靜養的這段期間,身體愈來愈健康,承蒙法無師的慈悲去放生,承蒙大家出資,出錢、出力去放生,一直回向給師父。太多的衆生都這麼樣說:“師父,我撥了十年的陽壽,我在佛前撥了十年的陽壽,要師父你活更久一點。”這下子我死不了了,太多了。不得了,一個十年的話怎麼得了,一個一年就不得了了。我們現在這裏兩百個義工的話,一個人撥一歲給我,活到兩百多歲了。兩百多歲,那個時候講經就這樣子講了,(作無力無聲狀)“要記住,你要念阿彌陀佛,知不知道?”(笑)那個時候,就不像現在這種力氣了。
所以我感謝法無師的慈悲,也感謝在座諸位的護法居士,義工們對佛教貢獻這麼大。今天大家看到師父身體慢慢健康大家充滿法喜,喜悅。佛教需要靠大家,也必須靠師父,所以大家要支持我。You support me。OK?Thankyou very much。謝謝,謝謝。
《決定往生》全文閱讀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