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舍利子,看到整個舍利子,都是黑色的,心想糟糕,自己地獄有份了,就在佛的舍利子面前忏悔,七天後舍利子竟然變白色了,這才回來。
佛是無相,以衆生之心爲相;他證得法身,不在輪回當中,與衆生的心不同。伊是佛心,我們是凡夫之心。所以,他是無相,但因爲衆生境界高低不同,所看的色彩就不同了。
我們若往生極樂世界,看到阿彌陀佛的高度不同、色彩不同、莊嚴性也不同,這不是佛本身的問題,是衆生的問題。
經典中說:初地菩薩看到阿彌陀佛的高度,與二地菩薩看到阿彌陀佛的高度不同,到十地菩薩看到阿彌陀佛更高大了,無量無邊的高度,無量無邊的莊嚴,因菩薩的層次不同而有不同。
所以,我們人遇到事情就必須往好的方面想。比如:一個人對待我們不好,但我們要把他想成菩薩,把不好的轉成好的。對我們不好的、謗我們的,我們也感激他,用感恩心對待衆生,稍轉一下就好了。
佛陀就是如此的人,提婆達多叁番兩次想害死佛陀,佛陀仍然去救他。在佛陀的心目中,沒有仇人;但在衆生的眼裏,卻好像處處都是冤仇。
所以,一般衆生的舍利是不會再生的,唯有佛陀和大修行人的舍利子,越拜越生長,證得法身是遍于法界具足一切功德。哪個地方有佛陀的舍利子,我們禮拜,久而久之,就會生出舍利子,但必須要虔誠地去求。
要燒出堅硬的舍利子,必須有心地的功夫,要能如如不動,並且要持戒。
但持戒不是道貌岸然、故意沈默寡言、煞有德相而內心存著邪念,充滿貪、嗔、癡;那樣是欺騙自己、欺騙衆生。
真正戒律的功夫,只在一心,不起心不動念才是真正的功夫。
金剛經說: “ 無我相、無人相、無衆生相、無壽者相。 ” 一切相皆是 “ 無我 ” 。
我們講的Ⅹ軸、Y軸、Z軸,所有的生命都是由這個動點構成叁度空間;如果把這一點挪動的時候,叁度空間照樣挪動。這是一個假設,生命的主流是一種意識的主觀情況産生一種連瑣的生命觀,所以我們人的生命,是在每一個意識的動點上,所連接而成的生命。但是這一點是一種凝集,是一種堅固的、束縛的煩惱,而這一點只是假設,換句話說: “ 自我的東西是一種錯覺,如果,這一個動點你不能突破它,在這座標軸裏還是受叁度空間的束縛。這個零的動點要能突破它,就可達到盡虛空遍法界,而離開這個叁度空間、超越時間。 ” 生命觀的主流,就是因爲有意識狀態,産生強烈的執著。
我們就是因爲太過于執著,以 “ 我 ” 爲中心,就産生生命意識的連續;意識的連續中,我們卻找不到自我,找不到自性,只找到 “ 假我 ” 、 “ 幻化的我 ” 、 “ 執著的我 ” 、 “ 汙染的我 ” 、 “ 貪、嗔、癡的我 ” ,完全與聖者所看的相反。苦的當成快樂的,快樂卻當成苦的; “ 無常 ” 當成 “ 常 ” ,把 “ 常 ” 當 “ 無常 ” ;清淨的當不淨,不淨卻當成淨的。
所以,我們要超越,必須在每一點中去突破它,找到真正自我的生命,也就是我們的本性。 所以說 “ 金剛非堅,願力唯堅 ” 金剛不是很堅定的,只有願力才是最堅定的。
“ 願力 ” 就是一心一意的想望,只要信心具足就能達到。比如說:如果你是求生西方極樂世界的,就算有人勸你修密宗,你能夠堅持,一心一意修淨土,不必說那麼多。只要有這種堅定的心,這就非常了不起了。
有一次去幫亡者助念,他家開鍾表店,當我們走進去時,他家人表現出不悅的臉色說: “ 這些人都是要來賺紅包的。 ” 本來我們想掉頭就離開,但她女兒一直請求: “ 拜托,我媽要往生時有交代,一定要請您們來助念。 ” 我們也想,既然她母親交代了,她生前都待我們不錯,只好留下來,否則聽到那些話,實在很難過。于是,我們留下來助念,念到最後,看到她的面貌如生,火化之後有六粒舍利子。
我問她兒子說: “ 你媽媽修持得不錯喔!? ” 他說: “ 沒有啦!沒有看過她做早晚課,只聽到她念阿、彌、陀、佛。她常說只要念佛號,阿彌陀佛說臨終念十聲,就會來接引。于是每天念許多佛號,一生堅信佛會來接引她,絕對會往生西方極樂世界。 ” 其臨命終時,臉龐安祥,她沒讀什麼書,也沒有讀經,也沒有精進什麼,只是心中堅定一定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相信佛不會騙人。
所以 “ 念佛如靠須彌山,是則具足信心門。 ” 我們只要念阿彌陀佛,堅心到底,佛絕不騙我們,一心一意依佛願力接引,具足信心,每個人都會往生西方極樂世界。
我們今天就是缺乏信心,到處亂跑,這個師父拜過那個師父,到處奔走道場,跑到最後仍然是一場空。純粹是一種 “ 鬥鬧熱 ” (湊熱鬧)性質,人家法會、佛菩薩聖誕都去,只是去吃一餐就回來,修二叁十年也沒有所成,修一輩子還是一樣。不知做早課,也不知做晚課,生死無常,也不知道趕緊用功,不知道一心念佛。可憐!好了,拿出 “ 大悲咒 ” 來。
千手千眼無礙大悲心陀羅尼
南無.喝啰怛那.哆啰夜耶.南無.阿唎耶.婆盧羯帝.爍缽啰耶.菩提薩埵婆耶.摩诃薩埵婆耶.摩诃迦盧尼迦耶.唵.薩皤啰罰曳.數怛那怛寫.南無悉吉栗埵.伊蒙阿唎耶.婆盧吉帝.室佛啰愣馱婆.南無.那啰謹墀.醯利摩诃皤哆沙咩.薩婆阿他.豆輸朋.阿逝孕.薩婆薩哆.那摩婆薩哆.那摩婆伽.摩罰特豆.怛侄他.唵.阿婆盧醯.盧迦帝.迦羅帝.夷醯唎.摩诃菩提薩埵.薩婆薩婆.摩啰摩啰.摩醯摩醯.唎馱孕.俱盧俱盧.羯蒙.度盧度盧.罰阇耶帝.摩诃罰阇耶帝.陀啰陀啰.地唎尼.室佛啰耶.遮啰遮啰.摩麼.罰摩啰.穆帝隸.伊醯伊醯.室那室那.阿啰參.佛啰舍利.罰沙罰參.佛啰舍耶.呼嚧呼嚧摩啰.呼嚧呼嚧醯利.娑啰娑啰.悉唎悉唎.蘇嚧蘇嚧.菩提夜.菩提夜.菩馱夜.菩馱夜.彌帝唎夜.那啰謹墀.地利瑟尼那.波夜摩那.娑婆诃.悉陀夜.娑婆诃.摩诃悉陀夜.娑婆诃.悉陀喻藝.室皤啰耶.娑婆诃.那啰謹墀.娑婆诃.摩啰那啰.娑婆诃.悉啰僧.阿穆佉耶.娑婆诃.娑婆摩诃.阿悉陀夜.娑婆诃.者吉啰.阿悉陀夜.娑婆诃.波陀摩.羯悉陀夜.娑婆诃.那啰謹墀.皤伽啰耶.娑婆诃.摩婆利.勝羯啰夜.娑婆诃.南無喝啰怛那.哆啰夜耶.南無阿唎耶.婆嚧吉帝.爍皤啰夜.娑婆诃.唵.悉殿都.漫多啰.跋陀耶.娑婆诃。
時、佛在補陀落迦山寶莊嚴道場、與諸叁乘八部諸神俱、時觀世音密放大光、照十方刹土皆作金色、合掌白佛、我有大慈心陀羅尼咒、今當欲說。令諸衆生皆得安樂、除病延年、富饒益善、滅諸衆罪、遂心希求。故佛許之。菩薩雲、過去無量億劫有佛出世、名千光王靜住如來、爲吾說廣大圓滿無礙大悲心大陀羅尼、時我始住初地、一聞此咒、頓超八地。即發大願。若能當來利益衆生者、令我身生千手千眼、發是願已、果皆具足。六種震動、諸佛放光來照我身、及無邊界。又願雲、若人誦咒五遍、能除百千萬億劫生死重罪、命終時、十方諸佛授手、往生淨土。若誦此咒、墮叁惡道者、不生諸佛國者、不得無量叁昧辯才者、所求不果遂者、有此等過、不得稱爲大悲心陀羅尼。唯除不善心、不至誠、少有疑者、不即有驗。若其十惡五逆謗法破戒、汙淨梵行、乃至千佛出世不通忏悔等諸重罪、一持此咒悉皆消滅。若遇種種惡難、誦此即得解脫。凡有所求、悉皆果遂。請看彼經、自知功德無極。
大悲咒非常重要,以往高僧大德修持時,每天必須念大悲咒二十一遍,要消災、解厄、除病都必須持大悲咒。
(九)
△請法師說明下列幾個問題:
第一:命是否可以了解?可以改變嗎?
法師答:這不是屬于今天講的範圍。這個 “ 命 ” ,我在大專佛學講座中,講到因緣果報的問題,也都談到命。
命是可以了解,但這種了解只是刹那之間的一點,而這個動點上,是由前面的思想所構造的時空推演到今天的這個動態,稱爲 “ 命 ” ;而這一刹那的意志加上去就産生了命運。所以 “ 命 ” ,是一種固定的形式,前世所做的一種力量,殘余的力量延續到今生今世,這就是 “ 命 ” 。那麼 “ 運 ” 就是今世的意志, “ 命加上運 ” ,命是前世固定的力量,若超過今生今世所要變更的意志,就叫作命運,由命來安排運。
但修行人反過來叫作 “ 運命 ” ,就是說可以自主地運用其固定的形式,用自己的意志來操縱。因此,要了解 “ 命 ” ,必須要有相當的智慧。命是可以改變的,若命不能改,我爲什麼要出家呢?有修行的人就可變成 “ 運命 ” 。
第二:你相信紫微鬥數或指平推命法嗎?
法師答:我們佛教裏,推步迎曦、觀星都不可以,算命也算犯戒,觀鬥星也算犯戒律,這是一種世間法。我只相信真理,我只相信佛陀的真理。紫微鬥數排出來的是命,命也必須去改。所以,我們看善書說: “ 行善就可以改變一切。 ”
第叁:生前未有大錯,死後又捐出器官,卻墮入叁途,這是否有失公平?
法師答:這樣的問題是對佛法不了解所致。昨日,我已經說過,假如你有定力,人家割你的器官時,你不覺得痛,就可以捐出來。人的發心都很好,但都不知道自己的力量到底有多大,都不會了解臨命終是多痛苦。
所以,在世時就說臨命終時,要捐出眼角膜,當然有這種願力是很好的,問題是我們有沒有這種功夫?被割時才感到痛,已經說不出話了。但是,我們佛教還未到的事就已了解,了解割眼角膜是痛苦的,捐心髒或腎髒,假如沒有相當的定力,根本是不可能的事。現在是能力的問題,不是慈悲的問題。假如你發的慈悲心可以支持到底,就不會因救人而墮落;也就是說,你不起貪嗔癡的心,不起後悔的心就可以捐器官,沒有關系。
第四:法師曾講過命不…
《生從何來 死往何去》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